全球首堆“玲龙一号”二回路水压试验圆满完成(2025-10-23)
10月23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讯,全球首堆“玲龙一号”小型堆示范工程二回路水压试验于10月22日9时30分一次性成功。试验在设计压力1.3倍的高强度条件下完成,实现零渗漏、零异常,验证了热力系统的安装质量与安全性能。试验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海南项目部牵头,联合多方团队共同完成,通过分阶段升压测试,克服了升压速率执行等技术挑战。二回路作为核电站能量传递中枢,其试验成功为后续汽轮机冲转、机组调试...
10月23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讯,全球首堆“玲龙一号”小型堆示范工程二回路水压试验于10月22日9时30分一次性成功。试验在设计压力1.3倍的高强度条件下完成,实现零渗漏、零异常,验证了热力系统的安装质量与安全性能。试验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海南项目部牵头,联合多方团队共同完成,通过分阶段升压测试,克服了升压速率执行等技术挑战。二回路作为核电站能量传递中枢,其试验成功为后续汽轮机冲转、机组调试...
10月23日,国家核安全局讯,福建漳州核电厂2号机组首次装料活动于10月14日1时2分顺利完成,177组燃料组件全部装载到位。该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全程监督装料过程,确保堆芯核查工作符合最高安全标准。核查工作历时2小时2分钟,至凌晨3时4分完成,所有燃料组件型号、编码与方向均与方案一致。此次装料是核电机组从建设转向运行的关键里程碑,为后续机组调试和并网发电奠定...
10月22日,中铁二局城通公司讯,广东太平岭核电站2号机组配套的2号排水隧洞近日顺利完成充水并正式移交,为机组后续装料工作奠定基础。该隧洞全长约3308米,地质条件复杂,包括840米硬岩段、64.35米上软下硬段及2404.64米砂层与圆砾层段。施工中面临软弱围岩坍塌、高渗透砂层盾构机停机点加固等高风险挑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明挖逆作法、三模盾构法等先进工艺,攻克了超硬岩掘进、水下带压换刀等多项技术难题,并创...
10月22日,中科清能科技讯,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3kW@4.5K氦制冷机于10月15日在合肥一次启机成功,截至20日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20小时,实际制冷量达到设计指标3kW。该设备是我国核聚变领域已投产的最大制冷功率氦制冷机,将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提供稳定的低温运行环境。CRAFT项目旨在探索聚变示范级关键技术,该制冷机可为大型超导磁体提供严苛的低温条件,具备多用户端工况模式、...
10月21日,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讯,国家电投海阳核电2号机组于10月20日8时28分一次并网成功,标志着历时20天的检修工作圆满完成。本次检修的主线任务是对2号机组主泵变频器进行国产化替代,这是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AP1000的关键设备。山东核电历时3年完成国产化“三步走”战略:2023年实现“四用一备”改造,2024年完成首台国产化替代验证,2025年检修期间完成剩余3台主泵变频器国产化替代。此次改造提升了设备运行...
10月21日,中核二四讯,中核二四于10月20日完成海阳核电3号核岛穹顶CB20内外环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标志着3号机组主体结构土建施工全面完成。该项目历时100天,采用“平行递进”施工模式,通过双侧同步作业和多作业面协同施工,克服高空作业密集、钢筋布置复杂等挑战。项目团队通过党建引领,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突击队”,确保技术攻关、安全管理等环节高效推进,最终实现施工全过程“零事件、零缺陷、零投...
10月20日,中广核数科讯,徐大堡核电站4号机组安全级DCS机柜最后一批设备于10月15日完成发货,标志着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的VVER堆型安全级DCS机柜全部高质量交付。中广核数科下属广利核公司通过该项目全面掌握了俄罗斯VVER三代堆型核电站主仪控系统的设计、制造与供货能力。项目团队由江苏核电、广利核公司、辽宁核电等单位组成,协同推进设计审查、国产仪表优化、联合测试等关键环节,实...
10月20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讯,中国环流三号(HL-3)在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上亮相,受到全球关注。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三号在2024年实现1.5兆安高约束模式运行,2025年上半年突破离子和电子温度“双亿度”目标,聚变三乘积达10的20次方量级。目前,西物院已与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合作,签署40余项科技协议,中国环流三号被列...
10月17日,中核集团讯,10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工程管理上的综合实力。该试验验证了一回路系统和设备在高压下的性能,为后续热试、装料及商运奠定基础。“玲龙一号”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投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88万吨。海南核电团队成立专项指挥部,整合...
10月17日,中国核电网讯,10月13日,广东陆丰核电5号机组首台主泵水力部件顺利完成引入工作,标志着核岛主设备安装迈出重要一步。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核电站安全运行。引入工作历时7小时,由华南监督站、工程公司、陆丰核电等多方团队协同完成。团队采用核岛环吊进行吊装,通过高精度作业流程确保水力部件平稳就位,径向间隙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高度误差控制在204.4-206.4...
10月15日,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讯,10月13日15时58分,徐大堡核电厂1号机组屏蔽墙厂房SC结构6-8层模块吊装就位,标志着核岛施工取得重要进展。SC模块为屏蔽厂房钢板混凝土外墙,与内侧钢制安全壳形成“套娃式”双重屏障,共16层。本次吊装的6-8层为首个整圈模块,重800余吨。辽宁核电联合参建单位创新采用“三层整环无环形吊具”整体吊装方案,结合“井字形工装补强+可调拉杆同步调平”技术手段,确保结构强度并控...
10月15日,中国电气装备讯,近日,中国电气装备所属科学技术研究院、许继电力电子与中核集团西南核物理研究院联合研制的中国首套用于“中国环流三号”可控核聚变环向场线圈的300MVA脉冲供电系统首批设备顺利完成测试验收。该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高压级联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取代传统飞轮储能方式,在供电能力、运行效率、控制精度及响应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全面提升。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CMS、PCS等核心部件,并提出分...
10月14日,宁德核电讯,近日,宁德核电核岛放射性换热器传热管更换研究成果鉴定专家评审会在武汉召开。该技术由宁德核电机械部主导研发,历时三年,攻克了焊接堵头取出、传热管拔管、新管安装等关键技术,形成成套工艺及装备。项目首次在国内实现垂直管式换热器缺陷传热管的换管维修,解决了放射环境下定位基准差、空间紧凑等难题,为提升换热器效率及延长寿命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专家组一致认为技术资料完整、创新...
10月14日,央视新闻讯,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在成都开幕。会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技术协作中心正式授牌,标志着全球首个聚焦聚变能研究与培训的IAEA协作中心落地中国。该中心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牵头,联合IAEA成员国专家、学术组织及企事业单位,以国际合作、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产业牵引为核心任务,推动聚变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进程。协作中心将协助I...
10月13日,央视网讯,随着“华龙一号”的批量投产,我国核电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持续推进,其中“华龙一号”作为全球三代核电在运、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机型,标志着我国在热堆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第四代核能技术快堆研制加快,可将天然铀利用率提高60倍以上。此外,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突破,新一代“中国环流三号”已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为工程化...
10月13日,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讯,2025年10月10日,由中广核苏州热工研究院牵头自主研发的核用富集硼酸正式交付广东陆丰核电5号机组,标志着国产富集硼酸首次实现新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规模化供货。富集硼酸通过同位素分离技术将硼-10丰度提升至96%以上,作为中子吸收剂精准控制核反应堆,是核安全的关键材料。研发团队攻克了传统生产方法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采用新型络合剂分离技术,使分离效率提升20%以...
10月11日,上海证券报讯,近期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多项突破:10月8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智能控制领域取得进展;10月1日,合肥科学岛BEST项目完成400吨杜瓦底座精准安装;9月底,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公布“中国环流四号”研发计划。10月9日,核聚变相关板块股价大幅上涨,万得核聚变概念指数涨幅达7.82%。国内核聚变商业化布局已形成中核集团、中科院、商业公司及高校系四大阵营,中核集团...
10月11日,中核二四讯,10月9日,中核二四历时4小时完成“华龙一号”漳州核电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非能动堆腔注水箱模块三吊装,标志着3号机组内部结构不锈钢模块全部吊装完成,为后续穹顶吊装奠定基础。此次吊装面临核岛空间受限、多工序交叉作业等挑战,精度要求达毫米级。项目团队通过党建引领、精细管理、优化工艺和科技赋能四大措施保障施工,创新型钢覆面牛腿支撑技术实现钢混模块一体化,最终实现安全质量“双零...
10月10日,宁德核电讯,近日,宁德核电技术部研发的鼓型滤网主轴远程自动防腐机器人在N208大修中完成首次正式应用。该机器人通过远程操控实现无尘自动打磨除锈和喷涂防腐,解决了传统人工防腐作业中脚手架搭设风险高、粉尘污染严重等问题。机器人采用磁吸式爬行设计,配备多维力反馈打磨系统和高效喷涂模组,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此次应用是国内核电行业首次针对鼓网主轴开发的远程自动防腐技术,为核电机组...
10月10日,中核五公司讯,漳州核电4号机组常规岛首块零米板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常规岛主体结构施工由地下部分转入地上阶段。此次浇筑验证了“先回填、后施工零米板”的创新施工逻辑可行性,为后续主厂房上部结构施工与设备安装奠定基础。零米板作为大型设备安装与运行的基准平台,其成功浇筑突破了传统施工模式,通过工序优化实现高效衔接,提升脚手架搭设效率,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树立创新典范。项目...
10月9日,中国核电网讯,9月30日10时28分,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常规岛发电机定子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汽轮发电机全面转入安装阶段。发电机定子净重约400吨,是常规岛中最重的单体设备,也是汽轮发电机本体的首个关键部件,承担着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功能。此次吊装为后续设备安装和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点评】广东廉江核电1号机组定子吊装成功,展现了我国核电...
10月9日,中国核电网讯,2025年10月5日20时25分,中广核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完成。试验验证了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和密封性,标志着机组正式由安装阶段转入调试阶段,为后续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冷试的成功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展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成熟性和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点评】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冷试的成功,体现了中广核在核电建设领域的技...
9月30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研制的全超导磁体,于9月28日成功产生35.1特斯拉(T)的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该磁体采用高温超导内插磁体技术,与低温超导磁体同轴嵌套构建,高温超导材料由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团队通过多物理场协同优化与高应力调控工艺,解决了低温高场下的应力集中、屏蔽电流效应等难题。在实验中,磁体...
9月30日,华能昌江核电讯,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4号机组下部堆内构件于9月26日顺利完成首次入堆工作,标志着堆内构件安装调整工作全面开启,为后续冷态功能试验等节点奠定基础。下部堆内构件净重超百吨,是反应堆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设备,承担着承载燃料组件、冷却剂流道引导、中子屏蔽及控制棒束导向等功能。为确保作业顺利,华能昌江核电公司牵头优化吊装方案,结合3号机组经验,保障了吊装过程的安全可控与质量可...
9月29日,中核浙能讯,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钢结构安全壳钢衬里模块一于9月28日成功吊装,标志着该项目首个大型模块吊装任务圆满完成。模块一重达130余吨,直径超40米,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居四大模块之首。此次吊装首次批量应用核级贯穿件套筒管板埋弧自动焊技术,焊接效率较传统手工焊接提高4倍,焊缝射线一次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优化受力设计,结合“新质华龙”技术理念,成功攻克“薄壁重器...
9月29日,中核二二讯,9月27日,中核二二在陆丰核电项目2号机组CV钢制安全壳底封头纵缝焊接中,首次成功应用自动气保焊技术,填补了国内核电行业在该领域的空白。CV钢制安全壳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其底封头结构复杂,传统手工焊接效率低且质量难以保证。此次创新通过三大核心技术突破:焊接装备集成化、强磁吸附柔性轨道和组合焊枪摆动模式,实现了大型曲面结构的高质量自动化焊接。该技术不仅提升了焊接效率和质量...
9月28日,国家电投上海核工院讯,9月27日,广东廉江核电1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A精准就位,标志着该机组核岛主设备安装取得重大突破。蒸汽发生器重约630吨,高25米,直径6米,承担热量传递、蒸汽生成和安全屏障三大核心功能。本次吊装采用1600吨门式起重机,过程安全平稳。上海核工院组织专项团队,通过推演、风险识别及经验反馈优化,确保设备顺利就位。这一节点为后续主管道焊接、反应堆厂房封顶等关键工序奠定了基...
9月28日,中核集团讯,中核集团旗下秦山核电基地商用重水堆成功实现首批辐照生产的锶-89出堆,标志着我国抗癌核药自主生产能力取得重大突破。锶-89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关键同位素,此前国内市场需求长期依赖进口。中核集团历时三年攻克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和福一号”生产技术,为锶-89、镥-177、钇-90等医用同位素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秦山核电基地此前已实现钴-60、碳-14等同位素的国产化供应,此次...
9月26日,中国核电网讯,2025年9月23日22时12分,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安全壳整体性试验圆满完成。试验历时231小时,涵盖各压力平台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式小堆安全壳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该项目采用钢制安全壳作为第三道屏蔽,并首次应用安全壳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及高压力下的火灾与泄漏监测技术。自2022年起,中核工程海南项目部通过技术交流与数字化调试准...
9月26日,中广核苍南核电讯,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于9月22日19时35分顺利完成核岛安装工程关键里程碑——蒸发器二次侧水压试验。试验在11.57MPa最高压力平台稳压30分钟,验证了二次侧回路及相关承压边界的安装质量。试验过程严格遵循技术方案与质量计划,结果完整有效,符合设计规范与验收标准,为后续二回路系统施工及热态功能试验(热试)奠定基础。三澳核岛安装团队通过程序化管理、资源协调及技术创新(如负接口...
9月25日,中国核电网讯,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盐分局牵头完成浙江省核能供暖领域首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浙江零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与海盐某公司签订协议,后者购买104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替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海盐县作为全省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县,出台《碳普惠交易建设工作方案》,成立6个专项小组,开发3个碳普惠方法学(包括核能集中供热方法学),推动减排量转化为碳资产。此次交易突破传统模式,探索“以碳补...
9月25日,哈尔滨电碳厂讯,哈尔滨电碳厂有限责任公司于9月22日宣布,其自主研制的核电主泵推力轴承国产石墨材料GH1-4CF3成功完成全尺寸台架试验。经72小时持续运行考核,材料性能稳定,关键参数达标,低速工况数据采集完整,标志着我国突破国外技术垄断,解决“卡脖子”问题。该材料是国家“1025”专项二期重点项目成果,国产化后将提升CAP机型屏蔽泵水润滑轴承的自主化水平,为核电关键材料国产化奠定基础。
...
9月24日,秦山核电讯,秦山核电二厂4号机组于9月22日20时45分成功并网,标志着411大修正式结束。本次大修历时约一个月,完成检修任务6800余项,包括主泵密封更换、应急柴油机五年检、换料水箱焊缝检查等关键项目,为机组下一循环安全运行奠定基础。大修团队克服高温天气挑战,优化作业计划,确保人员安全与项目质量。4号机组后续将逐步提升功率,预计9月24日达到满功率运行。
【点评】秦山核电此次大修的高效...
9月24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讯,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于9月16日在线召开《核电厂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标准研讨会。会议汇聚中广核智能科技、台山核电、华为等多家单位专家,启动标准编制工作。现行2018年电力行业规范已无法满足核电业务需求,尤其是5G微秒级授时和北斗系统推广的新要求。新标准将聚焦冗余设计、监测机制优化及多机组扩展,由中广核智能科技牵头编制,烟台持久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计划通...
9月23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讯,9月1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在线召开《核电厂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标准研讨会。中广核智能科技、台山核电、大亚湾核电、宁德核电、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以及华为、鼎桥通信等多家单位专家参会,共同推动标准编制工作启动。现行2018年电力行业规范已难以满足核电业务需求,尤其是5G应用和北斗系统推广对微秒级授时提出新要求。会议明确了标准编制方向,包括补充微秒级授...
9月23日,中国核电网讯,9月16日至18日,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上海办公室与中国广核集团联合主办的“WANO新技术赋能维修绩效提升研讨会”在台山核电召开。来自六个国家的60余位专家参会,围绕维修绩效提升、数字化转型、设备管理等议题展开研讨。台山核电分享了维修工作数字化实践与防异物管理经验,西屋电气、瑞士G?sgen核电等企业也展示了新技术在维修效率和安全性中的应用。会议成果显著,台山核电的“维修...
9月22日,中国华能讯,9月17日,中国华能集团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制造、新能源建设与运维、科研创新、核电产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国家能源转型。中国华能董事长温枢刚表示,双方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联合创新、技术标准等领域加强协作。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强调,双方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上高度契合,未来将深化科技创新和国际市场合作。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大能源巨头在构建...
9月22日,中国能源新闻网讯,我国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天然铀技术开发体系,铀矿山产能从百吨级增长到千吨级。中核集团新疆矿业七三五厂采用地浸采铀技术,无需传统开矿方式,通过注入浸出剂提取铀,实现了高效、安全、环保的开采。该技术突破了伊犁盆地复杂砂岩铀矿的开采难题,将“呆矿”变为可采资源。目前,我国已掌握第三代“CO?+O?”地浸采铀工艺,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地浸采铀技术无噪音、无废渣...
9月19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讯,9月17日9时58分,田湾核电站8号机组隧洞进水构筑物1号闸门平衡孔开启,相关水位和钢闸门状态正常,标志着循环冷却水供水一级里程碑节点顺利完成。该工作涉及5家建安单位21个子项,项目部通过党建引领、总承包管理优势和多单位协同机制,高效解决设备采购、施工衔接等问题。8号机组吸收7号机组经验,优化模板加固和导轨保护方案,显著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该节点为后续核岛送冷风、...
9月19日,中核集团讯,9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签署全球首个IAEA研究堆退役先进技术协作中心合作协议并正式授牌。该中心是IAEA在退役技术领域的首个协作中心,标志着中国在核设施退役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高度认可。原子能院将依托该平台,与IAEA成员国开展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和示范工程,为全球研究堆退役提供技术支持和案例参考。原子能院在20世纪末即开展研究堆退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