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润发布全新风电流体与热管理技术,推动风电产业效能升级(2025-10-23)
10月23日,川润股份讯,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5)上,川润股份发布了全新风电流体技术解决方案与高效热管理技术。该技术针对海上高湿高盐、沙尘、低温等复杂工况,优化防腐性能与换热效率,并通过智能化设计提升运维效率。其中,微尺度换热技术突破传统性能极限,同等散热性能下理论重量减轻40%。川润自2003年涉足风电以来,已累计交付超20万台套风电流体设备,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行业领先。截至2...
10月23日,川润股份讯,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5)上,川润股份发布了全新风电流体技术解决方案与高效热管理技术。该技术针对海上高湿高盐、沙尘、低温等复杂工况,优化防腐性能与换热效率,并通过智能化设计提升运维效率。其中,微尺度换热技术突破传统性能极限,同等散热性能下理论重量减轻40%。川润自2003年涉足风电以来,已累计交付超20万台套风电流体设备,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行业领先。截至2...
10月23日,天津市发改委讯,天津市近日发布《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过渡期内(2026年1月1日前),未参与市场交易的电量仍按现行政策执行。方案提出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分策实施: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保持0.3655元/千瓦时,增量项目通过竞价形成机制电价(初期上限0.32元/...
10月22日,国家能源局讯,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于9月29日组织召开华中区域风电机组基础质量缺陷问题协调推进会,通报了三起风电工程质量缺陷问题情况。会议听取了项目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关于质量缺陷问题的整改进展,以及可再生能源质监站对相关工程的质量监督情况。华中能源监管局强调,各参建单位需深刻认识质量问题的危害,剖析深层原因,并落实整改责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分别被要求履行“直接责任...
10月22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讯,10月20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与华润新能源签署合同,共同推进华润阳江三山岛四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将采用25台由东方风电完全自主研制的2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标志着全球首个2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批量应用项目正式启动。该机型为26兆瓦级系列产品,单机容量覆盖20兆瓦至26兆瓦,具备优异的适应性和抗台风能力(可抵御17级台风)。机组基于东方电气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全集成半直驱技...
10月21日,财政部讯,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于10月17日联合发布公告,调整风力发电等增值税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同时,2025年10月31日前已核准但未投产的核电机组,自商业投产次月起10年内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50%政策;2025年11月1日后核准的核电机组不再享受退税政策。公告还明确废止了此前与风力发电增值税...
10月21日,青海省能源局讯,青海省能源局于10月16日至17日组织召开“十五五”能源规划衔接座谈会,统筹推进全省能源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围绕“十五五”能源发展目标、重大项目谋划、电力网架建设时序安排等内容展开讨论,强调科学设置目标体系,以电力供需平衡为原则,做好新增装机项目和电力网架建设的谋划。青海省能源局将加强与国家能源规划的纵向衔接,确保重大诉求纳入国家规划,同时注重省内部门联动,提升项目...
10月20日,经济日报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占全球总装机40%以上。技术路线从锂电拓展至压缩空气、液流等多元矩阵,长时储能项目占比提升。然而,产业发展仍面临技术结构性矛盾...
10月20日,中国能源新闻网讯,10月20日,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风能北京宣言2.0》正式发布,提出“十五五”期间我国风电年新增装机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不低于1500万千瓦),2030年累计装机达13亿千瓦、2035年不少于20亿千瓦、2060年达50亿千瓦的目标。宣言基于全球1000余家风能企业共识,强调风电是最具竞争力的低碳电源,全产业链可带动千亿元级市场,并提出五项倡议,包括完善市场...
10月1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讯,截至2025年10月1日,内蒙古电网新能源年累计发电量达104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5%,创历史新高,占全网发电量的33.5%。新能源装机容量达8259.8万千瓦,同比增长51.0%。面对消纳挑战,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通过深挖常规电源调峰潜能、提升新型储能利用质效、强化新能源运行管理及完善市场机制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消纳水平。
【点评】内蒙古电网新能源发电量和装机容量的...
10月17日,中新网讯,黑龙江省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达3149.4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57.9%,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截至2024年9月,全省新能源装机较“十三五”末增长149.6%,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5.1%,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成效显著,平均供电煤耗降至292.1克标准煤/千瓦时,超额完成目标。此外,黑龙江省电力现货市场实现连续结算试运行,预计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590亿千瓦时,较“十三五”末...
10月15日,太和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讯,10月11日,安徽省太和县发改委组织召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学习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县供电公司解读了“四可”建设工作要求,县应急局、市监局等部门分别就安全责任、市场规范等提出要求。会议指出,当前分布式光伏行业存在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要求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规范危险作业管理,...
10月15日,外交部讯,10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冰岛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和绿色转型合作的联合声明。声明指出,双方一致认为地热能在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意在政府间、行业间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地热能潜力,推广地热能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转型,并创造绿色产业和就业岗位。双方还将在可持续发展政策、循环经济、绿色创新及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深化合作,并通过会议、访问等...
10月14日,中国能源新闻网讯,10月10日,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黑龙江省增量新能源项目竞价工作方案》,明确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投产的光伏、风电项目可参与竞价。机制电量总规模为63.04亿度,申报充足率不低于125%,单体项目申报比例为85%,执行期限12年。电价上限为0.3元/度,下限为0.114元/度,风电和光伏近三年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分别按2485小时、1517小时核算。分布式光伏项目结算时扣除自发...
10月14日,中国电气装备讯,近日,由中国电气装备所属中国西电西电中特为远景能源赤峰零碳氢氨P1期项目定制的12台ZHSFPT-66000/35电解制氢整流变压器全部交付,首台设备已通电投运。该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工程,标志着西电中特在电解制氢核心装备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整流变压器采用24脉波紧耦合绕组结构,攻克了阀侧大电流接口温升控制等行业难题,为我国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远景能源赤峰项...
10月13日,内蒙古日报讯,内蒙古绿电首次跨越3000公里“电力天路”输送至海南,标志着我国清洁能源实现了最远距离的跨省输送。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组织,依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通过跨区输电通道完成,总电量达833.5万千瓦时,有效保障了海南“双节”期间的电力供应。内蒙古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2024年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绿电外送量占全国1/3。截至2025年9月,内蒙古已与8个省区建...
10月13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讯,全球首个“2880KW光储充一体化搭配1056度超充矿卡”示范项目在鄂尔多斯市正式投运。该项目由森特股份、国能互通、华为数字能源、临工重机联合打造,通过“光伏发电+智能储能+超级快充”技术矩阵,实现“18分钟充800度电”,刷新全球矿卡补能速度纪录。项目年发电量达1.95亿度,可满足每日700辆电动重卡和40台电动装载机的充电需求,并构建“自发、自储、自充”绿电闭环,助力矿区实现...
10月11日,风能杂志讯,中国风电整机商正加速从单纯出口向海外建厂、技术授权等多维度拓展。2025年9月,明阳智能意大利建厂计划获批,远景能源印度叶片工厂奠基,上海电气与阿曼签署本地化协议,标志着中国风电企业密集布局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底,中国风电机组累计出口容量达20787.8MW,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占比80%。2024年新增出口5193.7MW,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占新增容量的91.7%。沙特、乌兹别克斯坦、巴西等成为...
10月11日,中国能源网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所高校团队,通过阴离子调控技术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该技术利用碘离子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形成富碘界面,自动填充电极与电解质间的孔隙,实现紧密接触,无需外部加压。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先进材料》杂志。全固态电池因体积大、重量重等问题长期难以实用化,新技术的原型电池在循环充放电测试中表现优异,性能远超同类产品,为下一...
10月10日,国家电网报讯,截至9月底,陕西电网风光新能源今年累计发电量达502.4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量301.4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201亿千瓦时。今年以来,陕西电网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7.7%,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同比增幅高达93.5%。新能源最大出力达2395万千瓦,最大日发电量2.92亿千瓦时。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通过强化“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管理、深化气象协作、推进气象大模型建设等措施,确保新能源电力...
10月1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京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1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包括5万千瓦光伏和10万千瓦风电,配套输电线路与储能电站。目前,光伏项目已完成预制桩压桩作业,进入支架焊接阶段;风电项目完成风机基础开挖,正进行基础浇筑。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31883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9.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49万吨,兼具生态效益与能源供给优化功...
10月9日,证券时报讯,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触底反弹,行业盈利修复预期增强。1-8月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31亿千瓦,同比增长66.81%,总装机容量突破11亿千瓦。9月光伏概念股平均上涨7.82%,阳光电源等个股涨幅超50%。产业链价格方面,硅料、硅片、电池片价格较上半年末上涨40%-50%,光伏玻璃等辅材也跟涨。政策层面,国家能源局等部门通过规范行业秩序推动产能出清,优化竞争格局。融资数据显示,7月以来光伏...
10月9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5.8亿千瓦,同比增长22.1%,风光合计装机约17亿千瓦。9月26日至29日,风电板块持续上涨,A股风电设备板块涨幅达17.71%,主力流入金额80.2亿元。政策、盈利和海外市场三重因素驱动行业增长:一是国家提出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超30%,风光装机目标达36亿千瓦;二是风机中标均价同比上涨9%,头部企业毛利率提升;三是海外订单大幅增长,如金风科技海...
9月30日,中国能源新闻网讯,内蒙古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基地——库布齐中北部新能源基地特高压外送通道正式开工建设。该通道为±800千伏特高压,全长699公里,起点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终点为河北省沧州市。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电量约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60%,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6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基地规划建设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同步配套...
9月30日,中国能源新闻网讯,全球首个2000V光伏实证基地在海南文昌揭牌,同步启动大唐海南2000V示范项目。该项目标志着我国在高标准光伏实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行业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撑和系统解决方案。同日,“光伏实证认证暨2000V光伏技术创新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产业链企业代表围绕光伏实证认证体系与2000V技术路径展开研讨。会上签署了2000V战略合作备忘录,并举行光伏组件标准化效率等...
9月29日,学习时报讯,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突破16.9亿千瓦,为“十三五”末的3倍以上,贡献了“十四五”以来80%的新增电力装机。新能源平均度电成本已比煤电低三成,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19.8%。文章提出“三个坚持”“三个转变”的发展路径,包括电与非电并重、多元融合和市场驱动,并强调“...
9月29日,中国能源网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装机容量达1.8亿千瓦以上,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全球领先。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已达7376万千瓦。江苏建成国内首个区域储能调峰体系,整合多种储能技术,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累计调用储能资源超1.4万次,充放电量25亿千瓦时,最大调峰电...
9月28日,伊莱特讯,2025年9月25日,伊莱特全球超大装备核心部件投产仪式成功举办,标志着全球最大的2.2万吨自由锻压机及22米轧环机正式投产。新项目具备22米级超大直径环件、5米高度筒体及350吨级异形锻件的制造能力,有望打破此前创造的直径15.673米吉尼斯世界纪录。伊莱特曾为中车株洲20兆瓦、中船海装25兆瓦等超级风机提供配套部件,此次投产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超大环形锻件领域的领先地位。
【点评】...
9月2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9月27日,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平川水泉2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陇电入鲁”白银15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首个项目投运。该项目总投资8.3亿元,占地面积7700亩,安装容量305.37MWp,额定容量250MW,采用N型双面双玻615峰瓦高效组件,首年发电量约4.70亿千瓦时,可满足47万人一年用电需求。25年总发电量预计达112亿千瓦时,通过“陇电入鲁”特高压工程输送至山东电网。甘...
9月26日,中国能源网讯,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约旦建设的首个“光储充直柔”智能微电网场站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由永联科技提供全系统产品和技术支持,核心设备包括PCS变换及直流配电控制柜、DCDC储能柜、充电堆及光伏输入单元,采用自研UXC10040、UXC95050B模块。系统以离网模式运行,优先利用光伏和储能供电,通过直流微网架构减少交直流转换环节,提升能源效率。光伏日均发电量可满足当地绿色用能需求,...
9月26日,科技日报讯,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5.21亿千瓦,较2000年增长超1500倍,占全球总量的45.8%。海上风电累计装机4331万千瓦,连续4年全球第一,新增装机占全球68.2%。2024年风力发电量达9916亿千瓦时,利用率95.9%。中国风机出口40多国,助力全球能源转型。9月24日,中国宣布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装机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36亿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国际专家驳斥“中国风电设备自用少”的...
9月25日,中国能源新闻网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氢能分会于9月24日在第三届电气化发展论坛(河北崇礼)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与技术》丛书。该丛书共7册,涵盖氢能战略、制氢技术、储运、燃料电池、电氢耦合、安全防控及示范项目,总计140万字,系统梳理全产业链技术与商业模式。我国2024年氢气产量超3650万吨,居全球首位,规划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达10万~20万吨/年,2035年建成完整产业体系。丛书旨在为行业提供理...
9月25日,三峡小微讯,上海市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306兆瓦)于9月23日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由三峡集团开发,位于杭州湾北部海域,安装36台8.5兆瓦风机,年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0万吨。项目自2024年11月开工,克服复杂海域环境与多变天气,通过专项调度等措施高效完成建设。作为三峡集团推动“双碳”目标的重要项目,它将优化上海能源结构,助力区域...
9月24日,中国能源网讯,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9月1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河北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亿华通投资企业)在张家口市启动“风氢一体化源网荷储综合示范工程项目(一期)制氢部分”EPC总承包招标。项目包括1.6万Nm3/h制氢系统、0.8万Nm3氢储能系统及40兆瓦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计划采用碱性电解槽技术,推动绿氢成本下降。该项目旨在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与氢储能协同模式,为绿氢平价化及氢储能规模化...
9月24日,证券日报讯,科技部在“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新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光伏晶硅电池效率持续刷新世界纪录,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1亿千瓦。隆基绿能宣布其钙钛矿/硅叠层电池在商用组件上实现33%的认证效率,实验室效率突破35%。仁烁光能与南京大学合作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稳态效率达26.2%,为商业化奠定基础。行业专家指出,叠层技术结合晶硅与钙钛矿优势,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同...
9月23日,中国能源网讯,9月22日,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我国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技术和产业体系全球领先。文件围绕能源勘探开发、能量转换、存储、输送等6方面部署13项重点任务,包括推动油气装备技...
9月23日,中国能源网讯,全球首台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机组在内蒙古赤峰元宝山产业园区下线,由远景能源投资的慕帆动力自主研发。该机组具备100%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化零部件,年发电量最高可达7000万度,支持氢、氨、天然气三种燃料切换,已收到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意向订单。机组通过“风光绿电—绿色氢氨—绿氢氨发电”链路,实现零碳电力生产,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远景能源同步推进的152万吨绿...
9月22日,三峡小微讯,9月18日,三峡集团哈密100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全国最大“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26万块反射镜聚光集热,熔盐储热温度达550摄氏度,可实现8小时稳定发电,年均发电量20.67亿千瓦时,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63万吨。项目创新性地将“线性菲涅尔”技术与光伏结合,光学效率提升12%,热能转化效率提高8%-10%,为电网提供了稳定的调峰能力,标志着“...
9月22日,中国电力报讯,9月17日,东方汽轮机在2025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上发布全球首款全自主可控F级纯氢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15H)。该燃机基于成熟的G15天然气燃机技术,攻克了高温控氮、防回火、抑振荡等氢能燃烧难题,实现纯氢稳定高效燃烧,填补了我国氢能装备领域的技术空白。G15H已通过多轮极限测试,包括全温全压真实工况试验,稳定性媲美传统天然气机组。其15兆瓦功率设计适用于分布式能源站和工业园区热...
9月19日,中国能源报讯,2025年上半年,风电整机中标价格普遍回升,5兆瓦机组最低中标价从2024年的1157元/千瓦升至1700元/千瓦左右,6.25兆瓦—7.15兆瓦机组最低中标价从960元/千瓦升至1439元/千瓦,行业低价恶性竞争态势得到有效遏制。2024年7月,国家层面介入“反内卷”,推动行业自律,风电企业签署《自律公约》,优化招投标规则,提高技术标权重。国家电投等开发企业调整招标规则,整机企业转向价值竞争,推动行...
9月19日,经济参考报讯,近期,光伏行业“反内卷”力度显著加大。在9月17日至9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 2025)上,多家龙头企业的负责人认为,破解新能源发展“内卷”难题,关键在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把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场景创新结合起来,以创新突围、以合作共赢。2025年7月以来,行业减产效果显现,硅料价格率先反弹,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环比上涨8.57%。业内人士分析,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