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单体最大PDO/PTT一体化装置投产(2025-10-31)
10月31日,中化新网讯,10月19日,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年PDO/PTT一体化装置投料试车成功,产出首批合格产品,标志着我国在聚酯新材料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该装置为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PDO/PTT一体化生产装置,采用化学法工艺,通过多相催化乙烯氢甲酰化技术实现单原子催化剂的全球首次工业应用。PTT因其优异性能被誉为“聚酯之王”,广泛应用于高端纺织和工程塑料领域。项目由宁波巨化联合中科院大连化...
10月31日,中化新网讯,10月19日,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年PDO/PTT一体化装置投料试车成功,产出首批合格产品,标志着我国在聚酯新材料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该装置为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PDO/PTT一体化生产装置,采用化学法工艺,通过多相催化乙烯氢甲酰化技术实现单原子催化剂的全球首次工业应用。PTT因其优异性能被誉为“聚酯之王”,广泛应用于高端纺织和工程塑料领域。项目由宁波巨化联合中科院大连化...
10月31日,中化新网讯,10月28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货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监管二处处长朱佩宣读了中国证监会批复文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中化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通过视频致辞。傅向升指出,这是我国首批上市的大宗商品月均价期货,为石化行业提供了更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王鑫认为,月均...
10月30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15日,诺力昂在嘉兴生产基地举行烷基金属扩建项目竣工典礼,三乙基铝产能实现翻番。公司宣布多项在华投资计划,包括2027年启动改性甲基铝氧烷生产项目,2026年在天津新建有机过氧化物创新应用中心。诺力昂在中国拥有7家生产基地、1个创新中心和1个创新实验室,75%的研发项目聚焦可持续解决方案,承诺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19年减少40%。嘉兴应用中心将推动金属烷基化合物创新。公司强...
10月27日,中化新网讯,10月25日,北京石墨烯论坛(BGF2025)披露了石墨烯材料产业化的重要进展。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在郑州建成40万平方米中原石墨烯导热膜产线,提升高端电子器件散热领域的自主供给能力;荆州蒙烯玻纤生产基地启动建设,将应用于无人机、风力发电机叶片除冰等领域。两项技术由BGI自主研发,采用复合材料新路径解决传统金属衬底干扰问题。BGI首轮融资落地,与金隅集团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29日,中化新网讯,10月23日,由石化联合会主办的“2025中沙投资论坛”在宁波开幕,近200位中沙政企学界代表参会。论坛聚焦全球能源变革与中沙建交35周年背景,从政策、学术、产业三方面探讨深化合作。国家发改委崔琳指出,沙特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1/6,双方在延布炼厂等项目中体现互补性,未来将优化合作环境、拓展第三方市场及全产业链合作。沙特代表Tariq Bakhsh强调2030愿景下的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机遇。学...
10月29日,中国化工报讯,佳通轮胎近日宣布发行总额1.5亿新元的5年期可持续发展债券,票面利率5.75%,募集资金将用于资助或再融资符合其《可持续金融框架》的绿色及社会项目。该框架围绕“基业长青,恪尽己任,福祉社会”的使命展开,并在《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提出“真实利润”概念,旨在以现金流中性为目标实现净零排放,平衡气候目标与财务纪律。首席可持续发展官Pang Chong Hau博士表示,公司将通过互惠协...
10月28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16日,江西永修县在2025第八届中国氟硅行业绿色发展大会、第二十一届有机硅学术交流会暨“双招双引”推介会上,与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有机硅创新研究院签订协议,共建有机硅新材料联合实验室。永修县计划利用资源禀赋、成熟产业园和政策支持优势,打造有机硅产学合作高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永修县设立了3000万元的有机硅创新奖励基金,支持企业与高校、研究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10月28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16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胶管胶带分会主管李信在2025胶管胶带信息与技术论坛上表示,我国胶管胶带产品出口稳步增长,进口逐步收缩。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输送带、胶管、传动带三类产品出口总额约为进口总额的3.5倍,出口总量约为进口总量的15.4倍。输送带行业自给自足能力强,但需注意反倾销调查;胶管行业出口额居首,但高附加值产品仍依赖进口;传动带产品附加值提升,但国际竞争力...
10月27日,中化新网讯,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6%,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2.5%,低于工业整体水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达91.2%,为各行业最高;化学纤维制造业为85.6%。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利用率为72.5%,制造业为7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为74.3%。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
10月22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14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主办农药行业低碳发展研讨会,先正达、拜耳、福华化学等龙头企业参会。先正达设定2030年减排38%的目标,并推动供应链碳管理;拜耳提出将供应商纳入碳减排体系;福华化学打造闭环工厂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浩天律所建议企业建立ESG合规体系应对出海挑战。会议发布《农药原药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等两项团体标准,填补国内空白。协会表示将构建行业“...
10月24日,中化新网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本年度推荐范围包括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推荐的企业或园区原则上不低于本地区已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的平均水平。重点支持石油化工一体化、精对苯二甲酸、煤制烯烃等53个重点行业的企业。现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需对照新的评价要求开展自评价对标,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得分连续三年处于后5%的将从名单中...
10月24日,中化新网讯,10月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首批疏解央企正式迁驻雄安新区,并举行升旗仪式。目前,中国华能总部及直属单位1000余名员工、中国中化总部及配套单元近1000名员工已在雄安进入常态化办公。雄安新区为疏解央企提供办公场地规划建设、员工生活配套等全方位支持,确保搬迁平稳有序。中国华能将立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定位,...
10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近年来,国内三聚氰胺行业陷入供需失衡的深度调整期,产能扩张与需求疲软导致市场竞争激烈。2025年以来,三聚氰胺价格整体下行,国庆节前报价上调100元/吨,但节后市场未见波动。2025年上半年,国内三聚氰胺市场以跌势收官,供需失衡是核心因素。供应端,2024年产能达231万吨,预计2025年底增至260万吨,未来几年还将有94万吨新增产能投产。需求端,三聚氰胺核心下游建材行业需求占比近60%...
10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13日~17日,石油和化工指数多数下跌,仅石油开采指数上涨1.02%,其余6个指数均告负。化工板块中,化工原料、化工机械、化学制药、农药化肥指数分别下跌6.73%、7.48%、3.12%、4.74%;石油板块中,石油加工和石油贸易指数分别下跌1.06%和0.81%。国际原油价格下行,纽约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分别下降2.31%和2.30%。现货市场方面,液氯涨幅最大(184.91%),R22跌幅最大...
10月22日,中化新网讯,近几年,国内化肥行业同质化发展、趋同化运营、内卷式竞争加剧,新增产能不断涌现,产品价格波段式下滑,企业从“增收不增利”变为“减收难盈利”。9月份处于用肥淡季,华北主产区尿素价格跌至1600元(吨价,下同)以下,跌破大部分企业的成本价,企业亏损面扩大。国庆节后,国内尿素价格继续下跌。10月10日,山东中小颗粒出厂价在1500~1570元;山西中小颗粒出厂价更是低至1490~1520元,同...
10月22日,中国化工报讯,跨国特种化学品公司诺力昂近日宣布了在中国布局的多项重要投资:提升烷基金属产能、新增改性甲基铝氧烷生产线、在华设立有机过氧化物创新中心。10月15日,诺力昂化学品(嘉兴)有限公司烷基金属扩产项目竣工,实现三乙基铝产能翻倍。该产品是生产包装材料、汽车零部件以及消费品所需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关键助催化剂。诺力昂预计到2027年,将在中国启动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的生产。该产品...
10月21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建成投产。这是全球海拔最高、首个以“零碳锂厂”为建设目标的碳酸锂项目,也是我国首个锂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位于海拔4500米的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帕江乡,是西藏“十四五”重点工程。由中国宝武旗下西藏矿业推进实施。项目破解了高寒、高海拔盐湖开发的世界性难题,将助力西藏构建高原现代化工业示范体系,打造...
10月21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期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捷报频传:8月下旬,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联盟成立;全国首个SAF产业专项政策——《成都东部新区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9月下旬,成都简舟生物SAF原材料生产及生物质能源研发基地项目启动;安徽邑晟生物柴油及SAF综合利用项目全面投产。 作为航空业脱碳的关键手段,SAF在全球碳中和的浪潮下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但从产业现状看,SAF...
10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讯,10月14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指出,支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支持煤化工项目低碳化改造。《办法》指出,本专项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等方向。 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
10月20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以来,随着硫酸铵市场的回升,主流成交价已涨至840~900元(吨价,下同),高端价甚至突破1000元,而作为最大关联产品尿素却不涨反跌至1600元左右,氮肥行业主副产品差价越来越小的非合理现象持续上演。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国内硫酸铵农业需求稳固的基础上,工业需求的稳步增长以及国际市场的强大需求让整个硫酸铵行业开启结构优化周期,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升级。
10月17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北川进(Susumu Kitagawa)、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理查德 罗布森(Richard Robson)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奥马尔 亚吉(Omar M. Yaghi),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开发”方面作出的贡献。三位获奖者开发了一种新的分子结构形式,具有超大空间的分子结构,气体及其他化学物质可其中流动。这类多孔材...
10月17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10日,从蚌埠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蚌投集团)控股的蚌埠国钛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国钛纳米)获悉,经过数月的紧张调试和试生产,该公司8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已于近日成功实现稳定量产。国钛纳米氯化法纳米二氧化钛项目主要建设年产8万吨氯化法二氧化钛生产线,配套年产20万吨富钛料和年产15万吨铁水深加工(球墨铸铁管)生产线,达产后年销售收入近30亿元,是蚌投集团近年投资控股的最大...
10月16日,商务部讯,近期,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这为我国苯酚产业赢得又一阶段的政策保护窗口,有助于缓解外部低价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然而,在外部屏障得以巩固的同时,国内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与竞争压力正日益凸显,“稳内贸”的任务也愈发艰巨。一是产能持续扩张,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苯酚产能近十年...
10月16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西南气头化肥企业向媒体表示,目前作为其原料的天然气价格已达2.29元/立方米,下个月就要到供暖季,按惯例气价还要进一步上涨,但尿素市场价格则已跌至1500元/吨。企业已经难以继续运行,减停产将成为现实。相关企业表示,肥企现在的情况是各家都有较高库存,尿素市场价格则已经跌破1600元/吨,降到了1500元/吨。而企业的原料和公用辅料以及动力的成本就要超过1500元/吨,所以目前边...
10月15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潞安化工丰喜集团承办的2025年全国三聚氰胺行业工作会议在山西运城召开。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今年以来三聚氰胺行业市场规模变化不大,但价格延续去年下跌趋势,市场竞争加剧,“内卷”现象严重,部分企业成本倒挂、经营困难,严控产能已迫在眉睫。据中氮协统计,近几年三聚氰胺产能年均增速达5%以上。2024年国内三聚氰胺产能231万吨,产量164.2万吨,比20...
10月15日,巴斯夫讯,10月7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取得两项重大里程碑:丙烯酸丁酯装置顺利投产、乙烯联合装置以及所有一体化石油化学品装置完成机械竣工。这些成就标志着该生产基地正稳步朝着 2025年底全面投产的目标推进。早在今年8月11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丙烯酸丁酯装置正式投入运营,较原计划提前完成,并保持零安全事故的卓越记录。8月17日,湛江一体化基地通过槽罐车运输成功交付首批丙烯酸丁酯,完...
10月14日,中国化工报讯,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月30日发布涨价函,从10月10日起,所有钛白粉在国内市场上调300元人民币/吨,国际市场上调40美元/吨,基本定调了10月的钛白粉市场。此前有所观望的生产商,也开始下定决心跟进,开启年内第五次集体涨价潮。此后,安徽安纳达、山东金海、山东祥海、攀枝花兴中钛业、山东道恩钛业、山东东佳集团、中核华原钛白、广西蓝星大华、攀枝花恒通钛业、潜江方圆钛白、广西金茂钛...
10月14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26日,联泓格润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在枣庄滕州实现整体中交,预计今年年底前项目将打通全流程,实现全面投产。联泓格润一体化项目是山东省重大项目,总投资125亿元,主要建设13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DMTO)、20万吨/年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30万吨/年环氧丙烷(PO)、5万吨/年聚碳酸亚丙酯(PPC)、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PPG)等生产装置和相关配套设施。该项目...
10月13日,工信部讯,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2025~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经济效益企稳回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精细化延伸、数字赋能和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明显,化工园区由规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聚焦石化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工...
10月13日,石化联合会讯,9月24日~26日,2025(第四届)中国能源“金三角”化工园区协同发展大会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召开。会议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宁东、榆林视察煤化工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决策部署,推动以宁东、榆林、鄂尔多斯为主的能源“金三角”地区及附近省市煤化工产业协同发展,支持煤化工园区实现产业升级与绿色低碳发展,精耕细作,持续发展现代煤化工产...
10月1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为各领域工业园区尤其是化工园区的发展擘画了清晰路径。文件明确提出,要“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具体包括“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强化产业链式集聚”“提升园区产业能级”能内容。尤其是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件提出: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应用,依法依...
10月11日,科技部讯,9月22日,科技部网站发布公告称,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通过初评的6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3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公示。通过初评的2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和3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专用项目在委托管理单位、提名单位及项目完成单位等进行内部公示。
【点评】在通过初评的项目中,一...
10月10日,中国石化新闻办讯,9月20日获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自治区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会在乌鲁木齐举行。作为重大项目之一,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新疆库车开工。塔河炼化一体化项目是中国石化推动在疆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工艺技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50万吨/年1号常压装置扩能改造至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新建240万吨/年...
10月10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贵金属是催化剂的关键组分,其用量关乎化工过程的节能增效。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创新提出“原子抽提”策略,将在催化中起关键作用的贵金属铂原子全部抽提到表面参与催化反应,利用率逼近100%。相关研究成果9月2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丙烷脱氢生产中约有高达三分之二的工艺采用贵金属催化剂,但传统催化剂依赖稀缺贵金属、原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行业可持续发展。面对...
10月9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日前,天津新和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产业链项目(简称天津新和成项目)一期在完成“三通一平”的基础上正式启动桩基施工。作为天津市重点项目,天津新和成项目总投资达到百亿元,建成投产后将为南港工业区石化产业链完善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天津新和成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项目将建设己二腈、己二胺和尼龙等生产装置及配套辅助生产设施,采用新和成自有专利技术,全力打造己二腈-...
10月9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22日18时26分,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基地二期大项目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心连心集团“三年两大战役”之四大项目建设首战告捷。江西心连心二期大项目总投资100亿元,2024年5月正式破土动工。数千名建设者先后攻克装置规模大、工艺复杂、边生产边建设及高温酷暑多雨等多重挑战,用了不到3年时间完成立项、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并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
9月30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期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合作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构筑出能量密度达604 Wh kg?1的高安全聚合物电池研究成果以“调控聚合物电解质溶剂化结构实现600 Wh kg?1锂电池”为题于9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该研究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点评】面向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
9月30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催化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催化反应中实现近100%的贵金属原子利用率,使得贵金属原子的催化价值在微观尺度上得以极致发挥,为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开辟了新路径,将助力化工生产更加低碳、高效、可持续。这一成果由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取得,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2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点评】催化剂被誉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心...
9月29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23日,中国石化工程院油田化学剂成果转化中心(天津)项目在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顺利投产。据介绍,该项目工程投资额3.5亿多元,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作为国内油田化学剂领域工艺最先进、规模最完备的中试科研转化平台,将为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经开区乃至天津市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关键支撑,是天津经开区“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实践载体。
【...
9月29日,中国化工报讯,亚洲航空业正加大力度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能规模化,但在9月新加坡举办的2025年亚太石油会议(APPEC)“亚洲SAF创新”专题讨论中,嘉宾们提醒:未来几年,碎片化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缺口及原料成本上涨,可能限制SAF行业增长。亚洲可持续燃料协会创始人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加布里埃尔何在会议中表示,亚洲各国需制定兼顾区域协同的定制化发展路线图,才能推动亚洲成为全球主要SAF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