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计划打造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基地(2025-07-23)
7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广西计划在北部湾打造全国第一个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就《北部湾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广西北部湾地区已建成钦州石化产业园、北海铁山港石化产业园等专业化工园区,构建了“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在煤化工产业领域拥有180万吨/年甲醇、120万吨/年醋酸、20万吨/年乙二醇、50万吨/年合...
7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广西计划在北部湾打造全国第一个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就《北部湾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广西北部湾地区已建成钦州石化产业园、北海铁山港石化产业园等专业化工园区,构建了“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在煤化工产业领域拥有180万吨/年甲醇、120万吨/年醋酸、20万吨/年乙二醇、50万吨/年合...
7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今年以来,磷化工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上游磷矿石资源属性凸显,价格高位维稳,中下游产品供需格局改善、结构有序优化。据悉,2024年,中国磷矿石储量约37亿吨,同比减少1亿吨,降幅2.6%,2024年我国磷矿石储采比远低于全球平均值。针对磷矿石过度开采问题,国家及主产区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磷矿石资源的管控力度,导致磷矿石供给减少,推动磷化工行业向集约化、规范化、高质量方向发展。截...
7月22日,中化新网讯,生态环境部网站7月9日公示了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一阶段煤制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公示期为2025年7月9日~2025年7月22日。哈密地区煤炭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储量大、品种多、易开采,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高含油率“三低两高”特点,适合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和深加工基地。该项目充分发挥哈密富油煤资源优势,在积极发展煤基燃料,将创新升级示范煤直接...
7月22日,国家发改委讯,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通知》部署了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
7月21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兰州新区制定印发了《兰州新区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简称《行动方案》),为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路线图”。《行动方案》提出化工园区规划调校提标、隐患清源提质、设施配套提级、招商引资提速、服务监管提效等多项任务,力争实现“一年筑底治本破局、两年提速增效突围、三年大见成效翻番”目标。《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将全...
7月21日,新华网讯,7月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超大型矿产伴生铷、钨、锡等多种战略矿产,所有资源均为新增资源量。锂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金属之一,是国家战略关键资源。作为“有色金属之乡”,湖南积极响应国家锂资源保障战略,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
7月18日,湖北日报讯,7月9日,兴发保谷磷化工产业园正式开工。该项目由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亿元打造,目标是建成国内工艺先进、中部规模最大的磷化工全产业链基地。根据方案,新产业园项目的采矿、选矿厂区在保康,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厂区在谷城,投产后上缴地方的税收,保康、谷城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早在1999年,兴发集团“出山”第一站便是襄阳市保康县,于2004年成立了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
7月18日,中国化工报讯,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该项目依托零碳产业园模式和绿氢全栈技术能力,将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就地转化为稳定、高价值且易于储运的绿氨。项目一期配套143万千瓦风电光伏及680兆瓦时储能系统,年产绿色合成氨达32万吨。按照规划,三期全部投产后总产能将达152万吨。新能源电源波动性和化工生产所需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是绿...
7月17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30日,辽阳石化公司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3000吨/年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EDH)工业试验装置顺利中交。本次中试装置采用的EDH技术,由辽阳石化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发。装置以乙烷和氧气为主要原料,借助高效催化剂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精准转化,产出高纯度的聚合级乙烯,同时副产乙酸等宝贵化工原料。全球同类技术中规模最大的装置成功由建设阶段迈入生产准...
7月17日,中国化工报讯,化工期货品种又“上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7月4日发布消息,证监会近日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丙烯期货和期权注册。丙烯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烯烃品种,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品。其上游连接原油、石脑油、煤炭、甲醇、丙烷等诸多原料,下游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纺织、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是石化工和煤化工产业承上启下的中间枢纽品种。证监会表示,将督促郑州商品交易所做好各项准备工...
7月16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印发了《促进全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这是继山东省后,又一个省级层面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方案》聚焦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强化数智赋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强企育才行动等7个方面提出了20项具体任务。江西省支持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提能升级。《方案》提出,推进九江市炼化一...
7月16日,化工智库讯,6月30日,阿科力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4日邀请专家组对“年产20000吨脂肪胺扩建项目、年产10000吨高透光材料新建项目(二期,年产5000吨高透光材料)”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审。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专家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审并在政府部门备案。该建设项目前期已经完成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以及试生产方案审查,至此,该项目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并有合格产品成功产出。此前阿...
7月15日,中国化工园区讯,7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出正式通知,终结了自5月底以来持续困扰中美能源贸易市场的乙烷出口风波。此前一度被卷入地缘政策博弈前沿的乙烷贸易,如今重回正轨。这不仅标志着乙烷出口业务回归常规,更意味着卫星化学、万华化学等中国乙烷裂解产业链核心企业彻底扫清了供应链风险。乙烷出口限制的全面解除,对中国的乙烷裂解企业形成实质性利好。卫星化学与ET合资运营的Orbit...
7月1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近日,从中石化科技开发公司传出消息,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成套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支撑了我国双氧水生产技术迭代升级。目前,该技术已许可给国外公司,并由欧洲最大的工程公司代理在欧美的技术许可。由中国石化石科院牵头、湖南石化等单位参与组建的双氧水研发团队,历经15年自主研发出流化床双氧水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目前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2件和PCT国际专利...
7月14日,中国化工报讯,7月1日,从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现场传来消息,该项目核心动力设备——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裂解气压缩机,在福建古雷石化基地顺利交付并成功吊装就位,由此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全面进入动设备安装阶段。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裂解气压缩机组是乙烯装置的核心之一,机组由凝汽器、汽轮机、压缩机组成。裂解气压缩机高压缸体净重171吨,低压缸体190吨,底座22吨,额定转速4429转/每分钟,是乙烯装置最核心、最...
7月14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7月1日,中国石化资本投资入股海德明能(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德氢能)正式完成。这是继2024年6月中国石化资本旗下恩泽基金投资海德氢能后,中国石化资本再次加码增资。海德氢能作为中国最具科技创新力的绿氢科技公司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该公司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的先进绿氢制取利用综合解决方案。其首创的方形插片式带...
7月11日,生态环境部讯,7月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禁止生产以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为发泡剂的聚氨酯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下称《公告》),并公开征求意见。《公告》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以HCFC-141b为发泡剂的组合聚醚和聚氨酯产品(喷涂聚氨酯泡沫产品除外)。自2026年7月1日起,禁止生产以HCFC-141b为发泡剂的喷涂聚氨酯泡沫产品。《公告》提出,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以H...
7月11日,大连发布讯,6月30日,随着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停工,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老厂区全面停产退出。同时,中石油大连石化(西中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是集炼油、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燃料-润滑油型炼化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2050万吨/年,码头吞吐能力超过2300余万吨,是中国石油东北地区重要的炼化生产基地。
【点评】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拟在长兴岛(西中岛)...
7月10日,生态环境部讯,6月,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将11种(类)具有持久性、累积性和毒性的水污染物纳入名录。《名录》收录了11种(类)化学物质,其中包括铊及铊化合物、氰化物(易释放氰化物)、五氯酚及五氯酚钠、苯、甲苯、硝基苯类物质(2,4-二硝基甲苯)、苯胺类物质(邻甲苯胺)、1,1-二氯乙烯、六氯丁二烯、多环芳烃类物质(包括:苯并[a]蒽、苯并[a]菲、苯...
7月10日,化工在线讯,6月20日,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湾化学”)上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因海湾化学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有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海湾化学成立于1999年9月,注册资本10.37亿元,注册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由青岛海湾集团全资控股,实际控制人为青岛市国资委。
【点评】海湾化学前身为...
7月9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5月中国进口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5吨,进口金额19.71万美元,均价2311美元/吨。进口量较上月减少28.96%,较去年同期减少87.08%。中国TDI进口量近年来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2023年进口量降至12.8万吨,2025年1~5月进口量进一步萎缩。而2025年5月中国出口TDI 51617吨,出口金额8413.05万美元,均价1630美元/吨。出口量较上月增加32.82%,较去年同期...
7月9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6月28日,上海洁达尼龙材料有限公司首批优级品己二胺正式产出,标志着上海洁达尼龙一体化项目12万吨/年己二胺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上海洁达尼龙一体化项目的己二胺装置采用经优化升级的低压法己二腈加氢工艺技术,为生产高质量己二胺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上海洁达尼龙一体化项目位于上海化工区,将通过三期整体规划建设链起尼龙产业上下游。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5亿,与英威达尼龙一体化...
7月8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10日,由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化美天膜材料有限公司及天津工业大学等研发的超亲油疏水中空纤维膜及高效润滑油膜净化装备项目通过了天津技术产权交易有限公司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等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验证。项目团队在山东省泰山产业创业领军人才戴海平博士带领下,研发出常温常压下油品深度脱水净化膜过...
7月8日,中国证监会讯,6月20日消息,证监会近日同意大连商品交易所纯苯期货和期权注册。近年来,受国际原油价格、全球经济形势、贸易格局、产能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纯苯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特别是今年以来,纯苯价格一度从最高的7780元/吨下跌到5375元/吨,跌幅达到31%,企业避险需求较为强烈。业内表示,纯苯市场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开展标准化的期货、期权合约交易。纯苯...
7月7日,化工在线讯,6月25日消息,位于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智造城的四川星空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土建工程预计下月竣工。四川星空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是达州的十大百亿级制造业投资项目之一。四川星空钠离子电池产业综合项目分三阶段建设,总投资11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钠离子电芯、PACK集成、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及110kV变电站配电线路、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等。其中,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占地183亩,规划建...
7月7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6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对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公示期为2025年6月20日~2025年6月26日(5个工作日)。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产业集中区,项目投资299.87亿元,在塔河炼化现有炼油加工能力500万吨/年...
7月4日,工信部讯,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推动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基础更加牢固,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化对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发展支撑作用更加显著。《方案》部署了产品碳足迹核算、资...
7月4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中国中煤所属中煤华利公司“千吨级煤基硬炭工业示范技术开发”项目成果通过现场验收。这是我国首次以煤炭为原材料实现硬炭千吨级量产,标志着煤基硬炭工业化量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煤华利公司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依托所属吉郎德煤矿的优质稀缺原料煤资源,历经3年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在深入研究煤质性能基础上,通过炭化过程控制-精准调孔-包覆-二次炭化-纯化等关键技术开发...
7月3日,中国化工园区讯,6月24日,5000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中试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山东菏泽东明县举行。中科科乐与北油工程联合研发的EPOE生产工艺技术获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专家组在听取技术报告、审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深入质询后一致认定,该项目采用原创镍系催化剂和溶液法聚合工艺,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创的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产品成套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全球首次实现高端聚烯烃材料领域重大技术突破。...
7月3日,四川经济网讯,6月10日,乐山市五通桥福华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内,乐山市首个外资化工项目、首个高端化工新材料项目——赢创、福华合资共建的2万吨特种级双氧水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此次启动的特种级双氧水项目占地50亩,预计2026年初建成投产,年产值约1.5亿元。产品将直供光伏太阳能电池、无菌包装、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以高纯度、环保型特性替代传统材料,助力中国制造业绿色升级。赢创将输出全球领先的特...
7月2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鉴定委员会对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石科院)牵头完成的“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定,此项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针对己内酰胺关键原料环己酮传统生产工艺碳原子利用率低、三废排放量大、本质安全性低、生产能耗高等问题,该团队国际首创环己烯酯化加氢制备...
7月2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18日,年产1000吨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首赛尔)项目在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白鹭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正式投产。这是全球首个千吨级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与传统工艺相比,真正突破了纺丝工艺变革和环保瓶颈,实现“三废”零排放。据新乡化纤总工程师、白鹭新材料研究院院长谢跃亭介绍,项目应用张锁江院士团队研发的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全流程工艺,制备出全新概念的离...
7月1日,中化新网讯,近期,有机硅市场经历“断崖式”下跌。硅产业绿色发展联盟(SAGSI)统计的数据显示,6月中旬有机硅核心产品DMC报价跌破1.05万元(吨价,下同),较2021年9月高点跌幅约83%,今年以来累计下跌超23%;107胶、生胶等产品价格跌幅也超过10%。当前,成交均价已跌破成本线,行业普遍陷入亏损困境。业内认为,此次有机硅行业的核心矛盾在于供给增速远超需求。据SAGSI统计,2024年中国有机硅中间体产量...
7月1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23日,从新疆华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在高浓度甲醛生产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公司20万吨甲缩醛氧化制高浓度甲醛生产装置近日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并达产。据介绍,该装置为全球最大的商业甲醛生产装置之一,采用无锡熙源工程技术有限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缩醛氧化工艺,生产效率高,甲醛产品浓度可达75%,同时具有低消耗、绿色环保等特点。
【点评】聚甲醛...
6月30日,福建省发改委讯,6月18日,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根据规划,福建氢能产业将分两个阶段稳步推进。2025~2030年是起步发展期,这个阶段的目标十分明确且具有挑战性: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探索绿电制氢的规模化路径;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试点示范项目,抢占...
6月30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5月30日,由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公约受控强温室气体三氟甲烷(HFC-23)资源化转化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先进,创新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并建议加快推广应用。该技术不仅实现了HFC-23从付费处置到资源化利用的重大升级,还具有投资成本低、工艺安全可靠等多重优势...
6月27日,巴斯夫讯,6月18日,《巴斯夫大中华区2024年度报告》正式发布,这是巴斯夫连续第十七年发布大中华区年度综合报告,从经济、环境、社会三大维度,回顾其2024年可持续发展表现。这也是巴斯夫大中华区继2024年集团发布“制胜有道”企业战略后,首次披露大中华区的整体情况。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博士表示:“2024年,巴斯夫大中华区销售额较去年略有下降,为86亿欧元,但销量逆势增长2%,在行业整...
6月27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18日,南湖区上市链主企业深耕嘉兴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卫星化学高性能催化新材料项目签约。这意味着,卫星化学计划加大在催化剂领域布局,未来五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的四大领域(催化剂、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新材料、功能化学品)将实现齐头并进发展。近年来,卫星化学已先后在嘉兴落地卫星全球营销中心、30万吨高吸水性树脂项目。此次签约的高性能催化新材料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将依托...
6月26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近日,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宣布,正加速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项目的开发与产能扩张计划。根据规划,到2028年该公司的SAF年产能将提升至近50万吨,此举旨在积极响应并满足欧盟航空业脱碳目标下日益增长的可持续燃料需求,确保其供应量能够与欧盟相关指令要求的增长规模相匹配。
【点评】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航空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
6月26日,工信部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度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推荐工作。本次推荐范围将聚焦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具体包括原油加工,煤制焦炭,煤制烯烃,乙烯,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甲醇,乙二醇,烧碱,聚氯乙烯,纯碱,电石,黄磷,合成氨,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钛白粉,子午线轮胎,钢铁,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