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2025-03-26)
3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
3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
3月26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4年)》(以下简称《年报》),公布了2023年全国移动源环境管理情况。《年报》显示,移动源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2023年,全国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924.6万吨,同比下降4.9%。其中,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389.6万吨、535.0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22%和4.05%。2023年,全国机动车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
3月25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一起破坏生态环境的司法案件当事人,通过包头公共资源产权交易线上平台,以单价94.4元/吨的交易价格认购1297.66吨包头数字碳票,用于生态环境损害替代性赔偿。包头市作为全国首批林业碳汇试点市,积极探索林草碳汇价值多元实现路径,以地方碳汇交易补偿为导向,开发出内蒙古自治区首笔15万吨地方碳汇产品——包头数字碳票,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碳汇产品数字化,...
3月25日,中国环境报讯,国家认监委近日正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次发布的《规则》是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活动的重要技术文件,明确了认证的适用范围、认证模式、认证程序、认证证书与标识及能力要求等内容,对于规范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规则》,我国产品碳足迹标识以绿色为主,通过“脚印”图形展示“...
3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为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全力推进辽宁省美丽河湖创建工作,今年以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中央财政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并于近日召开全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评审会议。遵循自主自愿原则,沈阳、鞍山、抚顺、丹东、辽阳五市编制了实施方案并参评。5市从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角度,结合河湖保护治理现状及问题,按照“一河(湖、库)一策”原则,确定...
3月24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18日,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联合编制的《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T/CECA-G 0344-2025)团体标准正式由中国节能协会颁布实施,为零碳园区的建设与评价提供了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标准化依据,有助于引导园区在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落实低碳理念,推动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的发布只是第一步,其有效实施才是关键。未来,...
3月21日,中国环境报讯,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和草原局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并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北工程六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30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作为新疆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的行动纲领,《规划》系统总结了新疆“三北”工程实施40多年来的建设成效,科学分析当前“三北”工程建...
3月21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19日,鄂尔多斯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利用项目在乌兰什里商砼园区正式开工。项目占地约115亩,总投资约10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拟计划投资7.4亿元。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五步法”烟气处理系统,排放标准将优于国标,预计2026年4月投用,并网发电。建成投运后可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日发电40万度,不仅填补了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空白,更能有效处理东胜、康巴什、伊...
3月20日,中国环境报讯,截至3月18日,我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共交售旧车、换购新车各204.4万辆,带动新车销售56.1亿元。去年9月至12月,我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累计置换138万辆,日均置换1.1万辆。今年以来,我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日均置换2.7万辆。其中1月置换15.6万辆,2月置换86.3万辆,3月1日至18日,已置换102.5万辆。从消费端看,今年已有超过200万名消费者享受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累计申请补贴超12...
3月20日,中国环境报讯,老旧营运货车特别是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运营年限长、使用强度大、超标排放问题突出。近日,交通运输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国三、国四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加快更新一批高标准低排放营运货车。按照《通知》,补贴资金主要支持三个方向:一是提前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按车辆类型和提前...
3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17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征求社会各界意见。1996年的矿产资源法仅有个别条款规定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且这些规定多为宣示性条款,可操作性不强。为了实现“加强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目的,新矿产资源法专门增加“矿区生态修复”一章作为第四章,对矿区生态修复作出明确规定。明确导致矿区生态破坏的,采矿权人履行生态修复义务。采...
3月19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浙江省海域内的三门湾、乐清湾、杭州湾3个重点海湾的生态监测浮标已全部投放完成。本次投放的3套生态监测浮标是浙江省首批营养盐监测指标质控核查全覆盖的新一代生态监测浮标,可实现分析废液的自动收集,解决了可能对海水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浮标站配置了气象、水文、营养盐等4个常规参数监测设备,可实时开展气温、风速、降雨量等6项气象要素,流速、流向、波高、波向4项水文要素,...
3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浙江发布《杭州湾海域生态修复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等8条入海河流开展全流域共治,省市县三级协同管好干支流120个重点控制断面,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近些年,生态环境部将长江口—杭州湾与渤海、珠江口邻近海域一并列为全国三大重点治理海域。《方案》将海洋治理的范围从原先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舟山等环杭州湾城市扩展...
3月18日,中国环境报讯,国家生态环境部于2025年3月发布《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标准迎来十年重大修订。此次修订旨在落实"双碳"目标和新型工业化战略,推动工业园区向生态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核心变化包括:新增降碳减污、发展质效、创新驱动、生态引领四大类14项基本要求,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如要求园区建立碳核算体系、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并将部分指...
3月17日,中国环境报讯,作为全国首批噪声污染防治的试点城市(区)之一,朝阳区近日发布北京市首个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方案。据介绍,朝阳区共划定368块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占该区总面积的25.5%,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全域划定的试点城区,也是全国已划定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城市区域。所谓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3月17日,中国环境报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作为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较去年的“2.5%左右”进一步加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3.5%的总体目标,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今年的实施情况关系整体目标的实现。中国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此前透露,“十四五”前三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
3月14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浙江省首单“共富库塘”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在湖州德清正式落地。在签约仪式上,舞阳街道长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德清县青绯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长春水库部分水域的10年经营权以132万元的价格转让。此次签约预计将为村集体带来20多万元的年收入增长,并解决百余名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协议,项目经营方每年将按照营业额的3%向村集体支付收益分红。这...
3月14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14日,江苏省正式成立节能环保战新产业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由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有限公司联合出资,以有限合伙形式运营,聚焦未上市企业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该基金业务范畴覆盖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市场拓展,旨在通过资本杠杆撬动社会资源,加速绿色经济转型。该基金是江苏省“十三五”以来环保产业基金体系的升级版...
3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从黑龙江省统计局获悉,数据显示,2024年黑龙江冰雪经济总产出达2661.7亿元,其中,冰雪旅游产出1823.3亿元。建立冰雪经济统计监测制度的目的是摸清相关底数,为更好推动冰雪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据介绍,为充分发挥统计数据支撑作用,黑龙江省统计局在税务、文旅、体育、交通、农业农村、工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对冰雪经济相关部门数据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还对全省主要景区...
3月13日,中国环境报讯,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在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领域取得显著进展。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能耗双控即将完成阶段性任务,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全面转型成为核心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事实上,随着...
3月12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11日,深圳能源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30日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并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后,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合计不超过33%,挂牌底价为2.83元/股。此次增资项目共释放环保公司股份比例为31.18%,募集资金总额为50亿元。根据公告,国新建源、国新中鑫、国寿投、中保投义安和太平人寿被确认为最终投资方。具体...
3月12日,中国环境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节〔2025〕49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先进技术装备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基本补齐,“长板”技术装备形成国内主导、国外走出去的优势格局。到2030年,环保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自主可控,长板技术装备优势进一步扩大,环...
3月11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广州市自然保护地“双随机、一公开”生态环境监管抽查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引》融合了国家“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的要求,结合广州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全覆盖、分层次、动态化”的监管模式,并在照单监管基础上,将群众投诉、媒体曝光等社会关切问题纳入监管范畴,真正实现了“应管尽管”。针对自然保护地类型复杂、监管难度大...
3月11日,中国环境报讯,深渊水深超过6000米,是地球上最少被探索的极端环境。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的马里亚纳海沟环境与生态研究计划,依托“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及深海生命研究领域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体系,阐述了深渊生命独特的生存策略,并揭示了深渊生命成为人类资源宝库的无限可能。日前,相关科研成果以封面专辑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研究团队搭载...
3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获悉,上海围绕落实生态环境部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要求,制定的《上海市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园区试点工作方案》已获得批准,上海化工区、张江科学城两家园区被纳入全国首批试点。主要内容包括: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对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的基础指导作用,完善试点园区环境准入清单,取消部分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环评;探索建立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园区污染物许可排放...
3月10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9日,最高检发布2024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4年,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立案56671件,占立案总数的37.5%。全国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办案,督促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5.5万亩,保护被污染土壤面积38.8万亩,回收和清理生产类固体废物229万吨,向污染企业和个人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10.1亿元。最高检联合生态环境部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
3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上海市餐饮业大气污染防治办法》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解决餐饮油烟污染问题,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该《办法》是上海市为应对餐饮油烟污染新形势而制定的法规,重点聚焦餐饮油烟污染治理,采取“小切口”立法形式,内容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办法》明确了餐饮服务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并强化了政府领导职责和部门监管职责。在源头管理方面,《...
3月7日,中国环境报讯,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碳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完成登记。这是我国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进展,对推动和激励我国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登记的减排量由江苏、甘肃等地的海上并网风力发电和并网光热发电项目产生,总计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预计未来10年内年均减排约35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自愿碳市场作为我国...
3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在支出标准、绩效评价等关键制度上积极创新。”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零基预算”一词。零基预算是指每个预算周期都从零开始,不参考之前的预算,按当前需求分配资金,这样能更灵活地分配资源。实施零基预算有助于推动绿色低碳项目落地。在零基预算情况下,绿色低碳项目有更...
3月6日,中国环境报讯,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于日前召开“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烧等15个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新闻通报会,为一批重点产业重新划定“绿色门槛”,从产业项目选址、生产设备选购等源头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本次《准入指导意见》修订既对有关产业项目明确了项目环境源头准入、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减污降碳的具体要求,又提出了鼓励达到的先进技术水平要求,在严格把关的同时高效服务项目落地。产业布局是关...
3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青海省林草局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海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20多名国内权威真菌分类专家,历时3年完成对青海省大型真菌资源的专项调查,这是青海省首次全面系统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大型真菌是能够形成肉眼可见子实体的真菌的总称,拥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青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海拔跨度大、生境多样,气候条件独特...
3月5日,中国环境报讯,山东作为重化大省、燃煤大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决完成“十四五”碳强度下降目标、碳市场履约等任务,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地方管理模式,全省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山东省不断完善碳足迹试点管理体系,出台山东省碳足迹认证试点方案,开展城市、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标识认证、数据质量计量支撑等...
3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日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官微发布《2024年绿色债券进展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境内绿色债券市场新增发行绿色债券477只,发行规模约6814.32亿元。总量来看,2024年境内绿色债券市场发行数量与2023年发行数量相似,小幅下降0.21%,发行规模持续缩减,下降18.65%。该报告认为,总体来看,受限于绿债监管趋严,“首单”热情退却等因素,加之银行业前期投放的绿色资金进入消化周...
3月4日,中国环境报讯,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生态环境部官网消息,为,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标到2027年,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政策体系与技术标准基本建立,企业披露信息的积极性、披露质量...
3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位于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的洋井集团子公司中星能源成功获批中信银行连云港分行1亿元碳足迹挂钩贷款。本次获批是绿色金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碳足迹挂钩贷款”是一种以企业的碳排放绩效为核心指标的绿色金融工具,其核心机制是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的碳足迹挂钩,若企业在贷款存续期内能有效降低产品碳足迹,达成预设目标值水平,则可获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
3月3日,中国环境报讯,近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江苏在2035年之前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若干政策举措从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七个方面对加快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具体包括,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
2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2月21日,福建省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与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厦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运行碳普惠方法学(第一版)》(以下简称《方法学》)。该《方法学》由国网福建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基本要求、核算边界、排放源、减排量核算、数据监测及审定核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基准线情景为福建区...
2月28日,中国环境报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2月27日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未来5年,基本建成制度完善、监管有力、标准领先、组织完备、产品丰富、风控严格的绿色金融体系,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推动能源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碳核算、气候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水...
2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2月21日,中国资环集团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挑战,部署2025年任务。2025年要重点抓好5方面工作:一是在系统谋划战略部署上聚焦发力,高起点高水平编制战略规划,坚持系统谋划、重点突出,尽快形成“1+2+6+N”战略规划体系,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打造资源循环领域国家智库。二是在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上聚焦发力,细化落实集团科技创新大会部署,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协同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2月27日,中国环境报讯,2月2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文件提出,全省长江、汉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丹江口水库持续保持Ⅱ类,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水域)优良比例达到91.7%,基本消除劣Ⅴ类断面。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地下水国控区域点位Ⅴ类水质比例控制在17.8%以内。县级及以上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