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智能工厂获中国船级社证书(2025-03-27)
3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26日,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的管线预制智能工厂获得了中国船级社(CCS)的海上设施产品工厂认可证书。这一认证标志着该工厂的生产标准和质量体系达到了行业认证标准,展示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的实力。该智能工厂在海洋石油行业创新应用了多项技术,构建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了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协同。2023年,该工厂入选了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
3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26日,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的管线预制智能工厂获得了中国船级社(CCS)的海上设施产品工厂认可证书。这一认证标志着该工厂的生产标准和质量体系达到了行业认证标准,展示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的实力。该智能工厂在海洋石油行业创新应用了多项技术,构建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了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协同。2023年,该工厂入选了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
3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25日,中船集团大连造船中船天津与天津海事局联合举行船舶安全技术实训基地揭牌仪式,标志着天津海事局辖区首个船舶安全技术实训基地正式启用。双方将围绕“注重实用”、“体现专业”、“追求精品”、“突出创新”四个方面,采用“1+N”模式,突出实训特色,形成个人研究、专家讲堂、现场实训、培训评估多层次立体式的培训模式,重点开展船舶安全技术培训、检验标准研究、智能船舶测试及...
3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25日,江苏举办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供需对接会,旨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解读了相关政策,分享了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和纯电动全回转拖轮的应用情况,探讨了新能源船舶的动力系统和能源转型。现场还举行了签约仪式,涉及氢燃料、氨燃料混合动力系统和绿色智能化改造。江苏省计划到2025年优化新能源船舶产业链,推出规范标准,推动LNG能源和纯电池动力技术应用,建设充换电站,目标是内...
3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21日,全国首个双燃料船舶船员培养研究室和见习点在上海洋山港海事局和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启用。此举标志着上海海事局在绿色航运人才培养研究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减排政策的深化,全球双燃料船舶数量显著增加,绿色航运人才成为全球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产生约45万名双燃料...
3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23日,广船国际为地中海航运集团建造的首艘16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成功完成B型舱LNG加注作业。该B型LNG燃料舱舱容达13000立方米,是目前国内船用最大的B型LNG燃料单舱。加注期间,该船同步完成了BOG压缩机及燃气模式下锅炉、发电机的调试工作。这些调试工作的完成不仅有效节约了燃气用量,提高了加注效率,还大幅缩短了燃气设备的调试周期,为首制16000TEU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的试航奠定了...
3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9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回顾了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及首制国产邮轮项目中的合作成果,并明确未来将在科研合作、船型研发、专家资源共享、卓越工程师培养等领域深化协同。武汉理工依托多学科优势,与外高桥造船这一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将助力突破邮轮自主设计建造关键瓶颈。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共同推动我国大型邮轮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
3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9日,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成功完成国内最大单体燃料LNG低温储舱搭载工作,该储舱容量达5100立方米,应用于首制30.9万载重吨双燃料VLCC油轮。作为首艘新能源船舶,该项目将“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理念贯穿设计建造全流程,助力航运业低碳转型。此前,企业已成功研发24188TEU超大型集装箱船、30.8万载重吨VLCC等高技术船舶,本次通过整合LNG燃料系统与智能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在“数字智能”和“...
3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8日,中国船舶集团“蓝帆工程”北海造船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中船集团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由水发集团与714所协同推进,覆盖全国37个市、151家企业,累计踏勘屋顶496万平方米,预计总装机容量达219MW。项目一期计划年底建成,投产后年均发电量2658.74万度,减排二氧化碳约21908吨,兼具显著经济与环保效益。北海造船通过屋顶光伏实现...
3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9日,中远海运特运与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以下简称“中船保”)、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租”) 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立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围绕船舶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绿色智能航运转型、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航运产业链价值升级。
【点评】中远海运特运将依托中信金租的融资租赁支持,加...
3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8日,长航货运首艘LNG换罐1.4万吨级清洁能源江海直达船“长航佳海”轮在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交付。该船由长航集团与宝武原料合作推动,采用双燃料发动机,配备岸电系统和智能能效管理系统,船长138米,型宽22米,型深10.3米,系国内首艘实现LNG换罐方案实船检验的绿色船舶。长航集团计划至2030年建造73艘清洁能源船舶,此次交付标志着其船队绿色化升级的重要进展。“长航佳海...
3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日前,辽宁省科技厅公布了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大连中远海运重工申报的“半潜打捞船设计建造关键技术”项目荣获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在船舶双环管压载系统、锚泊定位移货多功能绞车系统、中央自吸系统、轴托法长艉轴安装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双船联抬打捞、半潜作业和DP定位等功能,显著提升了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项目首创了压载双环管综合控制及设备...
3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中国散杂货运输企业中源船务正加速船队扩张,计划从当前20艘增至2027年初的35艘。该公司自2023年起通过新造船与二手船并行的策略推进发展,已在5家船厂订购15艘新船,并成功接收首制船“CL Prosperity”轮。同时,通过二手市场购入两艘海岬型船投入运营。受益于中国制造业强势及散杂货运输需求增长,其2024年货运量达2800万吨,较上年翻倍,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0万吨。中源船务成立于2001年...
3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齐耀环保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签订1.5吨船用深冷装置工厂试验订单。作为国内首个海上LNG低温工程试验中心,齐耀环保具备LNG/液氮介质测试能力,可满足27万立方米级LNG船及大型集装箱船低温设备验证需求。深冷装置通过氮氦压缩膨胀实现LNG深冷再液化,有效平衡舱内蒸发气,减少直接燃烧排放带来的经济损失与温室效应,兼具高效稳定与长周期免维护优势。近年来,公司已攻克LNG供给系统、深...
3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中旬,阳明海运宣布将订造13艘双燃料集装箱船,包括7艘15000TEU级LNG双燃料船和6艘8000TEU级双燃料预留船,旨在强化竞争力并分散能源风险。这是继2024年年底提出新造船计划后的具体落实,以应对中长期业务发展需求。此前,该公司于2023年5月已订购5艘15500TEU双燃料船,2025年初更在广船国际和韩国韩华海洋订造了11艘全球最大24000TEU 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目前LNG双燃料船造价大幅攀升,1...
3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5日,宁波舟山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成功为“COSCO ITALY”轮加注约1600吨高硫生物燃料油,这是舟山港域首次实现此类燃料的供应。该燃料由24%餐厨废弃油脂与76%高硫燃料油混合制成(B24型),可减少船舶碳排放达20%,兼具降低硫氧化物和碳排放的环保效益。此次加注标志着舟山港在保税船燃供应领域取得新突破,丰富了船用燃料品种,为国际船舶提供了更具经济性和环保适应性的绿色能源选择。作...
3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4日,国内首个内河新能源船舶全产业链基地项目正式落地湖北钟祥市,由三点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钟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该项目以智能绿色船舶基地为核心,依托钟祥市优越的水运资源及华中内河航运节点区位优势,聚焦新能源船舶研发、设计、制造及产业化应用,旨在推动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根据规划,双方将分阶段整合地域特色与产业资源,发挥三点水新能源在绿色智能船舶领...
3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3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北海造船、702研究所、中船节能与中船轨道交通公司共同签署325000吨矿砂船风帆转子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船节能授权中船轨道交通设立“北方制造基地”,通过整合各方技术及资源优势,加速船舶节能创新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北海造船与702研究所在前期合作基础上,针对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方案与实施路径达成共识,深化了科研院所与造船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 ...
3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全球租船市场正因地缘政治风险及美国政策不确定性陷入僵局。特朗普时期的关税与制裁政策加剧市场动荡,导致油轮长租协议几近停滞,船东与租船方更倾向短期合同以规避风险。美国对华高压措施及船舶限制政策促使油轮市场分化为两极:韩日建造的高收益油轮占据高端市场,中国建造船舶则集中于低端领域。当前交易双方均持观望态度,等待政策信号明朗化。尽管短期混乱局面难解,但伴随OPEC+减产政...
3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船集团武汉船机国内市场经营开发传来喜讯,公司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基础平台+”建造项目合同。该平台入级中国船级社,为四桩腿的海洋自升式平台,主体为箱形结构,平面形状接近矩形,采用圆柱形桩腿,艉二艏二,桩腿下端设有桩靴筒,升降装置采用4-2500T液压插销升降系统,平台主甲板两侧各配备 1 台吊机,分别为 50T 和 30T,满足海上设施吊装及自身平台使用要求,...
3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上旬,国海海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Energy Drilling Management Pte.Ltd签署“国海泰和”半潜式辅助钻井平台新一期光租合同,标志着该公司在海工装备管理运营领域的持续突破。该平台由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总承包建造,原为Energy Drilling 2013年订造项目,后因市场原因由国海海工承接为实际船东及管理方,并于2022年交付后在东南亚海域投入作业。
【点评】此次长期租约的达成,不仅...
3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0日,中船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与中国船级社(CCS)上海规范研究所签署2025年度战略合作计划。上船院院长吕智勇总结了过去一年双方在技术创新、项目共建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并介绍了2025年业务规划,强调未来将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拓展合作维度。CCS上海规范研究所所长崔玉伟重点展示了CCS在智能船舶、清洁能源船舶、三维审图等领域的科研进展与服务能力...
3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6日,福建博洋船舶工业有限公司正式加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并在北京出席协会2025年第一批新会员授牌仪式。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船舶制造、修理与改装业务,位于泉州东周半岛北侧,拥有世界级修造船设施,包括可容纳全球最大船舶的船坞及1200米深水码头。其服务对象涵盖中国海警、海事、海监等执法机构,以及中海油、中远海运、中交集团等国有企业和科研单...
3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DNV最新报告聚焦航运业脱碳路径,系统评估40余项能效措施的技术经济性,涵盖节能效果、成本及船型适配性,强调其可助力船东满足中短期法规要求并提升运营竞争力。报告指出,能效提升不仅实现短期减排,更能通过降低燃料需求推动低碳燃料转型,数字化工具的应用需同步强化网络安全保障。DNV提出三步脱碳风险管理框架:设定减排目标、评估达标路径、制定船队战略,并综合分析了生物燃料、碳捕...
3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期中型散货船市场呈现显著波动,Kamsarmax型船因运力过剩导致租金下跌,引发其与海岬型船的货量竞争。自2024年下半年起,Kamsarmax型船市场拥堵缓解,租金大幅下滑,租家转而用其替代海岬型船承运部分货物,致使海岬型船日租金从峰值25000美元骤降。然而,当前海岬型船市场强劲反弹,波罗的海海岬型船指数(BCI)上周飙至2422点,日均租金达20884美元,主要受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活跃及巴西...
3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中船广西公司承建的广西最大规模出口造船项目——8500DWT批量杂货船取得重要进展:1#船于3月8日至10日顺利下水,2#船同期完成上船台并进入合拢阶段。该系列船舶总长119.9米,载重吨达8500吨,配备MAN 8L 27/38主机,满足Tier Ⅲ排放和EEDI第2阶段标准,兼具高效节能与绿色环保特性,入级意大利船级社。项目团队通过优化技术管理、强化质量管控和物资协调,实现施工周期缩短,一次报验合格率...
3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全球新造船市场遭遇显著降温,新船订单成交量同比骤降62%。中国船企逆势承接37艘、135万修正总吨(CGT)订单,以65%的市占率蝉联全球第一;韩国船企接单7艘、29万CGT,市占率14%位居第二。尽管中国订单数量领先,但韩国单船平均吨位达4.1万CGT,高于中国的3.6万CGT,显示其在高端船舶领域仍具优势。2025年前两月,中国累计接单185万CGT(市占率48%),韩国122万CGT(32%)。值得关注的...
3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初,珠江船务与宝武集团中南钢铁签署合作协议,将合资设立公司并投资建设韶关龙头寨码头,打造综合型物流园区。双方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交通强国战略。龙头寨码头位于韶关市曲江区,距中南钢铁厂区约12公里,规划建设7个1000吨级通用泊位及2000吨级水工结构,总投资约6亿元,建成后年通货能力预计超1000万吨。该项目旨在构建高效物流网络,推动区域产业...
3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武汉创新供应链有限公司与南京鹏飞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造国内首批15000吨级甲醇单一燃料动力江海直达船舶。该船型由武汉创新自主研发设计,2024年12月在江苏勤丰船业开工首批四艘,总长129.70米,采用中船七一一所研制的甲醇燃料主机,入级中国船级社。船舶兼具载量大、绿色智能与江海直达优势,可满足宁波舟山至长江干线大宗散货运输需求。南京鹏飞物流负责项...
3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5日,湖北广济船舶重工集团年产100万载重吨新能源船舶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35亿元,占地1640亩,是湖北省智能化新能源船舶产业园一期核心工程。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值超40亿元,可带动就业5000余人,标志着湖北省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加速布局。该项目作为省级示范行动“两平台、四基地”重点项目,由注册资本10亿元的广济船舶重工主导。企业2024年成立后迅速成为省内新能源船舶制造主力,项目...
3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中美关税战升级背景下,集运市场面临显著调整。3月10日起,中国将对美国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加征关税,美国此前已将中国商品关税提至20%。市场预期跨太平洋航线需求萎缩,美国零售商出现“抢运—回落”周期,2月进口量小幅回升后,3月淡季仍预计同比增长11.1%至214万TEU。班轮公司担忧前期抢运透支需求,主动收缩运力布局:地中海航运搁置新增亚洲—美国西海岸航线计划,达飞、中远海运等推迟...
3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底,浦银金租成功落地一笔三年期2.7亿美元定期银团贷款,专项用于国产船舶的融资与再融资。该笔贷款由中国银行担任牵头行及代理行,北京银行、富邦华一银行作为参贷行共同筹组并发放。此次银团贷款是浦银金租首单由中资银行牵头的本部美元银团贷款,为助力“国轮国造”、国产船舶“出海”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凭借在金融租赁行业的专业优势和市场影响力,浦银金租与各主要中资参与行紧密...
3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为加快推进世界级船舶海工集群建设,抢抓当前船舶市场有利时机,江苏省工信厅船舶处认真落实厅党组的重点工作部署,按照“六个一”工作机制安排,联合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集群促进机构)启动了江苏省船舶海工配套产业联盟筹建工作。供需对接会上,江苏省工信厅船舶处从行业管理、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技术创新、专精特新、智改数转网联等8个大类宣贯了工信产业政策,...
3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28日,首个海陆结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全面启动建设。冷泉装置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包含“保真模拟分总体”“海底实验室分总体”和“保障支撑分总体”,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国际首个2000米级坐底式深海载人驻留实验室。第七O八研究所承担设计的“保障支撑分总体——水面保障母船”将完成冷泉装置海底...
3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28日,上海振华重工为中交天航局建造的国内首艘全电驱拼装式深水环保绞吸挖泥船“浚澜”号在振华海工顺利交付。“浚澜”号总长67米,宽11.95米,最大挖深25米,总装机功率4520千瓦,绞刀功率600千瓦,标准疏浚产量每小时2200立方米。船上还配置了高效耐磨泥泵、环保铰刀、智能监控系统等先进设备,其中水下泥泵、舱内泥泵和绞刀均采用变频电力驱动。该船综合性能在国内同类船舶中处于领先...
3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28日,中船集团七一一所举办船舶能效提升示范平台项目启动会。这是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中船集团七一一所三方继船舶碳捕集系统、甲醇燃料供给系统等船舶环保装备成果转化后的再次合作。山东海运将充分发挥创新型船队资源和全工况实船测试优势,进一步打造“技术研发-船队验证-标准输出”的合作闭环模式,为全球航运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方案。上海海事大学将从核心技术攻关、...
3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底,浦银金租与新加坡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Pte. Ltd.(EPS)在上海成功举行了2艘LNG双燃料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融资协议签约仪式。本项目集装箱船由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建造,总长366米,型宽56米,配备LNG双燃料动力,排放标准满足IMO TIER III标准,绿色节能环保优势突出。EPS现有船队超300艘,公司始终处于航运产业绿色转型的前沿位置,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船东之一。
...
3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1日,中船集团所属广船国际与兄弟单位第七二二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将在船舶通信与制造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船舶工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双方签约后,将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重点推进节能设备、能量回收装置、智能制造、信息安全、5G、工业物联网、船用信息系统及通信导航设备等业务领域的合作。广船国际将充分利用在船舶总体制造领域的产业优势,为七二二...
2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中下旬,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意大利船级社(RINA)合作签约仪式于北京盛大举行。此次合作聚焦于能源储存与运输领域的创新材料,致力于共同打造前沿的咨询服务体系和开创性的技术解决方案。该合作将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深度整合。意大利船级社旗下Centro Sviluppo Materiali实验室长期积累的先进材料研发成果,与中国钢研在尖端金属材料研究方面的深厚专业造诣将实现有机融合,形成...
2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成功中标吉安水上游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吉安赣江水上游一期工程大型游船设计服务项目”,这是继吉安赣江水上游一期工程(螺湖码头)趸船设计项目之后,为该公司设计的又一文旅产品。该船空间布局科学高效,可灵活举办200人规模的浪漫婚礼或280人的大型宴会,满足各类大型活动的需要。同时,配备有包间以及多样化的就餐区域的娱乐甲板,为游客提供多元的餐饮与娱乐...
2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2月下旬,中远海控“中海亚洲”轮在厦门远海码头成功加注了2400吨B24船用生物燃料油。无独有偶,“新洛杉矶”轮在香港码头靠泊时也成功加注了5400吨B24船用生物燃料油。这两次加注量分别刷新了福建口岸单次加注生物燃料油的最大纪录和香港生物燃料油的供应纪录,更是推助中远海控在绿色航运、低碳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B24船用生物燃料油,是由24%的可持续生物柴油和76%的传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