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轻轨车弹性车轮首次出口东南亚(2015-05-25)
5月25日,科技日报讯,日前,中国南车戚墅堰所获得了48列菲律宾马尼拉3号线轻轨车辆弹性车轮订单,实现了对东南亚的首次出口。据介绍,中国南车戚墅堰所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持续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开拓。其生产的轻轨车弹性车轮满足了高温高湿的运行环境,有效降低车辆行驶噪音,提升乘客体验舒适度,获得了设计方和客户的高度认可。弹性车轮是一种分体式车轮,可以有效降低运行...
5月25日,科技日报讯,日前,中国南车戚墅堰所获得了48列菲律宾马尼拉3号线轻轨车辆弹性车轮订单,实现了对东南亚的首次出口。据介绍,中国南车戚墅堰所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持续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开拓。其生产的轻轨车弹性车轮满足了高温高湿的运行环境,有效降低车辆行驶噪音,提升乘客体验舒适度,获得了设计方和客户的高度认可。弹性车轮是一种分体式车轮,可以有效降低运行...
5月22日,证券时报网讯,墨西哥交通部官员今日表示,因为政府取消由中国铁建(24.83, 1.87, 8.14%)参与的高铁项目,将向原本中标的中国铁建赔偿2000万披索,约合131万美元。据悉,以中国铁建为首的财团在2014年以37.5亿美元中标兴建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的高铁工程,但墨西哥政府随后单方面取消合约。至到今年初重新招标,但之后再次以削减预算为由取消高铁项目,中国铁建因此向墨西哥政府索偿...
5月22日,科技日报讯,5月21日,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在重庆发布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约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销量四分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其中,国内企业销售16945台,比上年实际增长76.6%;外资企业在华销售约4万台,较上年增长47%。应用方面,外资产品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制造等领域;国产机器人则加快拓展应用市场,已...
5月22日,新华网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21日发布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与以色列SolelBoneh Infrastructure公司组成的联营体,成功中标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项目TBM段西标段。该项目是以色列规划中的特拉维夫轻轨系统中全长23公里红线项目的一部分,包括6座地下车站、2条5.5米TBM隧道及16条横通道等工程,项目总估算约31亿谢克尔(约折合49.9亿元人民币),资金来...
5月21日,科技日报讯,20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获悉,该院206所研制的集群定位指挥系统近日在北京市公安消防新型装备展亮相并通过效能测试,获得广泛好评。集群定位指挥系统是集室内人员精确定位、状态监测、环境信息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救援产品,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快速三维搭建,为指挥者提供全视角的救援人员位置和状态信息,实现两者的高效联动,提高救援效率和安全性。据介绍,该产品...
5月21日,科技日报讯,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题为“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主线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路甬祥认为,必须要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
5月20日,中国水运报讯,5月16日,由中船集团公司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建的全球首制R-550D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广州南沙顺利出坞。这是中船集团在华南首次建造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为我国打破发达国家供应商垄断,实现海工装备产业自主化做出重要尝试,同时也为在广州南沙自贸片区打造高端海工装备产业链,与华南地区对接“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家战略提供了...
5月20日,科技日报讯,19日在第三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表示:目前,3D打印的商业模式单一,需要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要想有效打开3D打印应用服务市场,建设更多开放式应用服务平台是不二法宝。罗军表示,当前3D打印成本普遍太高,这种将成本风险转嫁给广大用户的模式需要不断调整。设备商、材料商和配套服务商如何联动起来,建...
5月19日,科技日报讯,近日,北京交通大学与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在莫斯科签署了共建“中俄高铁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正式开启我国与俄罗斯携手开展高速铁路领域研究合作的序幕。“中俄高铁研究中心”将以建成国际一流的高速铁路技术研发、国际化人才培育基地为目标,结合三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特色优势,充分利用三校研发与应用平台、实验室及教学设施等资源,促进三...
5月19日,人民日报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5所自主研制开发的首套海底管道腐蚀检测装备,日前通过了中海油蓬莱油田海底管道的实地海试,标志着我国海底管道检测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此次海试试验管道平均壁厚远超研制指标,且属高温高压管道。同时,管道阀门、弯头较多,对检测设备通过能力和可靠性提出极大考验。35所海管腐蚀检测装备不负众望,检测装备在预定时间内“上岸”,捕获并存储...
5月18日,人民日报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救灾减灾、手机导航等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悉,我国今年还将发射3至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到2020年形成全球运行服务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的服务。
5月18日,证券日报讯,5月17日晚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又有了新进展。当晚,中国北车发布《关于A股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和《关于公司H股与A股股票同日终止上市的提示性公告》。香港联交所也已批准撤回中国北车H股股票在港的上市地位,自2015年5月20日下午四时整起生效。另外,中国南车在5月17日也发布了《关于本次合并的换股实施公告》。根据公告内容显示,本次合并的换股实施股权登记...
5月15日,科技日报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卫星总体技术专家、通信卫星项目总师总指挥周志成近日透露,当前,我国研制应用的全电推进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将全面迈入工程应用阶段,满足通信卫星系列平台、高轨遥感平台和深空探测器等发展需求。同时我国已完成全电推进卫星平台方案的详细设计。我国首颗全电推进卫星的成功研制指日可待,并有望在年内具备推向市场的条件。
5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5月13日,在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和中科院主办的“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强调,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苗圩强调,“中国制造2025”要抓住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通过高档数字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建材,加快可穿戴产品、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制造过...
5月14日,人民日报讯,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12日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和伯明翰大学三所院校在英国伯明翰签署合作协议,拟共同成立“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瞄准高铁等领域的新技术研发合作。据南车四方总工程师梁建英介绍,研发中心将围绕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结构强度、减震降噪等关键领域,以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及新工艺为切入点,并将重点研究国际轨道交通“...
5月14日,科技日报讯,13日,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会年会在西安举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会上表示,下半年我国还将继续发射3到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稳步推进新一代全球系统建设工作,到2020年北斗导航定位精度将由现在的10米提高到2.5米。冉承其表示,2015年底前,我国争取完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150个框架网基准站和300个区域加密网基准站建设,进行覆盖全国主要区域...
5月13日,人民日报讯,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11日在德国德累斯顿成立,该中心将以轨道交通装备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为切入点,开展技术合作与研究,在欧洲建立起高端轻量化材料研究的开放式创新平台。该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深化中德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2014年10月,在中德两国政府代表共同见证下,中国南车集团旗下的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共同...
5月12日,新华网讯,中国高铁走向海外第一单将于5月底签署。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12日发布公告称,其旗下的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已中标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部分。目前该联合体正在就内部分工、工作计划和合作、管理机制进行磋商,正式协议有望于5月底签署。“莫斯科-喀山高铁”是俄罗斯2008年11月颁布的《2030年运输发展战略规划》的组...
5月12日,中国工业报讯,沈阳机床i平台近期进行了发布,目前已经联接上游十余家的生产企业,今年下半年有望在该平台上增加数十家生产企业。沈阳机床未来目标是用3年时间实现2万台i5智能机床的网络互联。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的沈阳机床i5系列机床产品核心技术由集团层面位于上海的研究院进行研发,而产品的生产则归属于股份公司,i平台则展现了互联网与i5的有机结合,通过沈阳机床的i5系列产...
5月12日,科技日报讯,中国科学院专家9日在加德满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此次尼泊尔地震救援中,中国卫星提供的影像帮助发现了多处滑坡区和堰塞湖,直接支持了地震次生灾害分析,获得尼泊尔政府肯定。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所)赵伟博士说,卫星遥感成像技术是大范围地质灾害分析的基础。此次在尼泊尔地震救援中,中科院借助中国三颗卫星提供的数据,发现了30多处滑坡区,主...
5月11日,中国航天报讯,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自主研发了我国首个全自由度空间操作全物理仿真试验系统,并利用该系统顺利完成了我国首例在轨加注等空间操作全过程仿真试验,为我国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02所研制的轨维修维护自主控制系统突破了动目标视觉检测与跟踪测量、动目标空间三维运动轨迹辨识与预估、多自由度机械臂视觉伺服与平滑规划、...
5月11日,科技日报讯,首台南非22E型电力机车近日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下线,这是该公司三年内为南非研制的第三款电力机车。南非22E型电力机车是一款新型双流制(直流/交流受电)窄轨六轴电力机车。据介绍,该机车功率达4500千瓦,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能在1065毫米轨距的铁路上单机牵引4000至4500吨的货物列车,堪称“平衡木”上的铁路大力士。该款电力机车的设计中,针对南非铁路25千伏交...
5月8日,中国船舶报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自主生产的液压插销式平台升降系统于日前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15)。该升降系统分为单步进和双步进两种模式。单步进型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为间歇式升降,效率较低但便于维修维护,特别适用于升降速度要求不高、但需频繁升降的各类自升式平台。双步进型升降系统效率高,其结构及运动控制较为复杂...
5月8日,中国船舶网讯,2015年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震荡,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继续呈现急剧萎缩的态势。2015年一季度,全球共成交各类海工装备45艘(座)、金额为27.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0.6%和82.1%,不仅延续了2014年下半年以来“量价齐跌”的走势,而且在钻井平台和浮式生产平台等主流海工装备领域,甚至出现“零订单”的现象,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已进入数年未遇的“严寒时节...
5月7日,证券日报讯,央企合并重组或不会停,5月6日,民生证券宏观研究院发布报告预测,亟待“走出去”的高端装备领域最可能出现整合,其中船舶领域的中船工业(南船)与中船重工(北船)出现整合的可能性最大。按照民生证券宏观团队预测,除南北船之外,电气设备领域的东方电气与哈尔滨电气,兵器制造领域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此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
5月7日,科技日报讯,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获悉,该院23所研制的固态脉冲、连续波双模式船用导航雷达目前已进入海域试验阶段,年内有望投入市场使用。这是国内市场首批自主研制的固态双模式船用导航雷达产品。23所研发的产品采用相参体制的固态发射机,连续处理脉冲串,终期免维护,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时,在脉冲探测模式的基础上加上连续波探测模式,分辨率得到显著提升,两个漂浮物之间...
5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MAN Rollo将为一艘环保型LNG动力渡船供应配备有Heinzmann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气体发电机组。据悉,这艘渡船将是德国首艘此类船舶。这艘新渡船是由Fassmer船厂为航运公司Cassen Eils建造,将采用3台12气缸的MAN E3262 LE222气体发电机组,单台功率480ekW。船上的LNG驱动系统能减少90%的氮氧化物和氧化硫排放,降低20%的二氧化碳排放,不产生固体颗粒。MAN Rollo称,主推...
5月6日,新华网讯,随着“轻型航空发动机TD0工程样机”挂载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的“彩虹3”无人机近日试飞成功,我国大中型无人机拥有一颗“中国心”的梦想成为现实,将打破国外在这个领域长期技术和市场垄断。据研发团队专家介绍,“轻型航空发动机TD0工程样机”是一款活塞式汽油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国外同类型无人机发动机水平,可满足功率从50千瓦/时到150千瓦/时无人机和通用...
5月4日,民航资源网讯,为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流量需求,波音公司、山东航空公司与其他航空合作伙伴一起于近日圆满完成了中国民航首次卫星着陆系统演示验证飞行。该验证飞行由山东航空公司使用波音新一代737-800飞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进行。这次演示证明了基于卫星导航的路基增强着陆系统(GLS)将帮助提升飞机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据波音民机集团飞机产品研发总监库罗斯·海迪(K...
5月5日,人民网讯,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悉,公司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Welleader、随钻测井系统Drilog近期联袂完成渤海某井的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在油气田定向钻井、随钻测井技术领域打破了国际垄断,可自主完成海上“丛式井”和复杂油气层的开采需求,有望大幅降低国内油气田开发综合成本。
5月4日,中国证券网讯,据外媒5月2日消息,俄罗斯铁路公司的子公司快速干线股份公司表示,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设计的中标者是俄中联合财团。该财团由莫斯科国家运输工程勘测设计所领导、下诺夫哥罗德地铁设计股份公司和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与。中标者负责完成莫斯科-喀山段高铁2015年至2016年建设的工程勘测、土地测量、规划图和文件设计工作。合同金额为200亿卢布(1人民币...
5月4日,科技日报讯,湖南科技大学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近日表示我国首台“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海牛”预计5月初在青岛黄海和南海试水。海试一旦成功,我国在此项技术上将超越俄日等国,与美德澳三国并驾齐驱。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底钻机的最大钻孔深度能力仅为200米,而海底钻机的保压取芯能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完全成功。如果能够研制成功,将...
4月30日,中国航空报讯,4月25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飞机)平尾与垂尾连接接头38-YM2284042-E工况130%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在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强度试验室完成,比原定计划提前了5天。该试验的成功标志着AG600飞机平尾与垂尾连接接头静力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平尾与垂尾连接接头静力试验是AG600飞机研制过程中关重件的强度研发性试验,也是型号研制成功的关键工作...
4月30日,新华网讯,国防科工局和中国气象局29日联合举行风云二号G星交付仪式。风云二号G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交付给用户单位中国气象局。据介绍,风云二号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目前在轨的有02批的D、E和03批的F、G共四颗卫星。它们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成为汛期气象服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和日常天气预报...
4月29日,新快报讯,近日从中国香港电子采购展上获悉,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基地,主办方环球资源电子组总裁黄谭伟也预计该品类在2015年销售额将达到1.3亿美元,同比增长逾50%。但由于政策、安全等问题限制,消费级无人机在中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国内企业已经掌握了无人机制造的核心技术,但国内生产的无人机超过六成是出口欧美市场的。”亿航联合创始人杨镇坦言。目前,消费级无人...
4月29日,中国新闻网讯,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5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有关情况。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王黎明表示,“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争取很快发布;近期将进一步做好与相关部门做好任务的分解落实、完善“1+X”方案等四项工作。他表示,围绕着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以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5项重大...
4月28日,中国航空报讯,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个大飞机”之一,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简称“AG600”)中后机身、后机身于4月27日在中航飞机汉中飞机分公司下架。这是继中航飞机西安分公司的中机身大部件、中航工业成飞民机的机头大部件下架之后,AG600研制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该机型向2015年底前在珠海完成总装、2016年实现首飞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4月28日,新华网讯,中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27日在非洲连续签订建设项目订单,总金额近55亿美元:尼日利亚奥贡州城际铁路项目商务合同,合同总金额35.06亿美元;津巴布韦历史上规模最大房建项目——价值19.3亿美元的2015英雄住房工程项目。中非建设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曹保刚介绍,奥贡州城际铁路项目总里程334公里,项目采用中国标准,单线标准轨距,设计时速120公里。
4月27日,新浪网讯,在美国获批使用无人机的129家公司中,有61家使用的无人机是由大疆制造,比例高达47%,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在另外695家仍等待批准的公司中,有近400家公司已申请使用大疆的无人机。预计大疆已占到全球商用市场份额的约70%,而在消费市场上占的份额更大。大疆正迅速扩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专家称类似于大疆的基础无人机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会带动美国商用无人机...
4月25日,新华网讯,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24日在青岛通过国家验收,将投入正式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实现新的突破。“科学”号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是我国首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深远海探测与研究能力的4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2007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立项。2013年1月投入试运行以来,“科学”号多次赴深海大洋完成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