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油料作物生产国(2013-12-27)
12月27日,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油籽分析刊物《油世界》发布最新报告称,阿根廷已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油料作物生产国。该分析机构指出,阿根廷2012/2013年度大豆丰产,油料作物总产量达到5270万吨,从而超过中国5010万吨的规模。上述机构的分析报告还称,阿根廷近两年来油料作物连获丰收,2013/2014年度产量更是有望达到5780万吨,而中国同期的油料作物产量仅4840万吨。报告称,上述油料作物品种主要包括大豆、葵花...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2013-12-27)
1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一稿,强调种业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林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性保障作用。意见要求(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2)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3)加强国家良种重大科研攻关;(4)提高基础性公益性服务能力;(5)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建设;(6)加强种子市场监管。通过体制改革创新,特别是机构转制、人员放活、产权明晰、市场化作...
农业部发布水稻和棉花机械化生产指导意见(2013-12-25)
农业部近日发布《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和《西北内陆棉区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试行)》,旨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进水稻、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这两个技术指导意见,与近年相继发布的玉米、小麦、马铃薯、花生、油菜、甘蔗、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基本构建了我国粮食作物和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农业部要求各地根据两份指导意见,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细化技术内容,...
我国玉米机收率连续五年增幅超6个百分点(2013-12-24)
日前,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表示,今年全国共完成玉米机收面积超过2.6亿亩,机收水平超过49%,比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至此,我国玉米机收水平已连续5年增幅超过6个百分点,进入持续快速推进阶段。年初,为加快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农业部将2013年玉米机收发展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主产省,并着重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扶持拉动作用,对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械给予重点倾斜。截至10月底,中央财政用于补贴...
农业部、财政部将在8省开展冬季蔬菜开发试点(2013-12-23)
据悉,近日农业部、财政部正在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在东北、华北、西北8个省区开展北方城市冬季蔬菜开发试点,每个试点城市建设2500亩以上的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当前我国蔬菜供应总体充足、品种丰富,但季节性、区域性的均衡供应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北方城市冬春淡季供应问题更为突出。农业部调查显示,甘肃兰州、山西太原冬春淡季地产鲜菜比例只占20%左右,哈尔滨则不到5%。因此,此举目的是在抓好南菜北...
全球最大咖啡生产国巴西产量下降(2013-12-22)
12月22日,据巴西媒体报道,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2013年咖啡产量将达到4915万袋(每袋60公斤),比上年下降3.3%。巴西全国供应公司在其最新预测报告中称,巴西今年咖啡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正处于两年一度咖啡生产周期的小年。2012年是咖啡生产周期的大年,产量达到创纪录的5083万袋。据悉,2013年虽然是小年且又受到高温和降雨不均影响,能够获得如此高的产量已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今年以来全国面粉价格整体呈涨势(2013-12-20)
12月20日,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禽蛋价格下降;食用油价格以降为主;牛羊肉价格上涨;蔬菜价格以涨为主;水果、水产品价格略有波动;成品粮、猪肉、奶类价格基本稳定。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面粉价格整体呈上涨走势,不过下半年以来涨势明显放缓。与1月1日相比,特一粉、标一粉全国日均价分别上涨7.9%、7.4%。分地区来看,超过九成省区市面粉价格上涨,其中北京、天津...
2013年中央财政拨1.12亿元促森林植被恢复(2013-12-20)
12月20日,财政部农业司发布信息,2013年中央财政下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森林植被恢复费1.12亿元,以促进当地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等工作,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据介绍,森林植被恢复费是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占用或者征用林地而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预缴的费用,专项用于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包括调查规划设计、整地、造林、抚育、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源管护等开支。
海南农发行4.1亿元贷款支持现代农业物流建设(2013-12-19)
日前,农发行文昌市支行审批4.1亿元、发放2.5亿元国家农业政策性资金支持海南文昌现代商贸物流园建设项目,鼎力打造海南现代农业物流“航母”。据介绍,该项目是海南省政府2013年重点商业项目,总投资14亿元,规划用地1500亩,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建房实用材料市场、旅游产品交易市场和商贸物流中心相关的配套设施设备等板块,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海南省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和土特产品物流中心,将从根本...
内蒙古粮食“十连丰”,增幅增量全国第一(2013-12-19)
日前,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消息,2013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新高277.3亿公斤,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连丰”。据统计,2013年内蒙古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24.45亿公斤,增幅达9.7%,增量和增幅均居全国第一。今年内蒙粮食生产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粮播面积稳定,结构呈现“一增多减”趋势。二是旱地增产贡献大于水地。由于今年降雨均匀,雨量偏多,全区4000万亩左右的旱地粮食作物与水地长势不相上下,增产...
中国将进口美国大豆26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2013-12-11)
12月11日,据第一财经消息,从2013美国大豆市场展望研讨会上获悉,从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的一年间,美国与中国将签署大豆出口合同约2600万吨,创历史新高。据了解,2013年美国大豆总产量预计为8870万吨,较2012年增加7.4%。大约55%的美国大豆产量用于出口,2012年生物技术品种的生产占3000万公顷种植面积的94%。《油世界》执行主任托马斯表示,中国将占世界2012-2013年度大豆进口量的64%,2013-2014年度中国油籽进...
中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将为农产品印发“身份证”(2013-12-11)
近日,新华网消息,黑龙江省农委统一印制《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记录》和《黑龙江省农产品产地证明》,并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刻制 “黑龙江省农产品产地证明专用章”,让农产品拥有自己的“身份证”。《记录》和《证明》适用于黑龙江省生产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粮食作物和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根据安排,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底为实施准备期,全省各地可在本地区开展培训试用,正式办法将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
发改委:筹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投资或逾万亿(2013-12-10)
12月10日,据中新社报道,发改委公布的一份规划显示,中国到2020年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共需投入100多亿个工日,按国家投资的约1/3转化为农民工资性收入计算,共可增加农民收入约2000多亿元。8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建成,可为中国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800亿公斤。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所需投资为1000至2000元人民币。这意味着,要实现该规划,所需要的总投资...
粮农组织预计2013年全球谷物产量近25亿吨(2013-12-08)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最新评估显示,2013年包括大米在内世界谷物产量预计将达到近25亿吨新高。这一数字比2012年增长近8.4%,超过2011年的记录6%左右。在2013年的世界谷物产量整体增长中,小麦、粗粮产量分别增长7.8%和12%,大米产量增1%。粮农组织预计在2014年作物季节结束时,世界谷物库存量将增至5.72亿吨,比上一年度提高13.4%,即接近6800万吨。这一预测比11月的预报数高出近900万吨,反映出对小麦和粗粮期...
我国食用油价格微幅波动(2013-12-06)
12月6日,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塑袋装纯牛奶价格上涨;肉类、水产品价格稳中有涨;蔬菜、食用油、水果价格微幅波动;成品粮、禽蛋价格基本稳定。塑袋装纯牛奶价格上涨0.5%;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均持平;花生调和油、纯菜籽油价格均下降0.1%,纯大豆油价格上涨0.1%,大豆调和油、纯花生油、纯葵花籽油价格均持平;监测的21种蔬菜中,11种价格下降,8种价格上涨,2种价格...
农业部:2013年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13-12-06)
12月6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我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情况。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发布会上表示,尽管今年受到了“南旱北涝”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但是在中央政策激励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全年粮食产量突破12000亿斤,达到了12038.7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又上一个新的千亿斤台阶。同时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主要农产品都稳定发展,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农业部:土地改革要先搞试点(2013-12-06)
12月6日,国新办就粮食增产增收以及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举行发布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解读三中全会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时强调,允许入市的只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的经营性建设用地才可以出让、租赁、入股。而且,即便是集体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首先也要确权、确地,不能无证转让,还要规范公开地进行操作,不能私下授受。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牵一发...
美国投资3800万支持下一代机器人研发(2013-12-03)
12月3日,据科技部消息,日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研究院、农业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宣布一项3800万美元的重大投资,以支持国家机器人计划开展下一代机器人研发。受资助项目的研究方向包括先进制造协同机器人(人类合作者)以及民用和环境基础设施,卫生保健,军用和国土安全,空间和海下探索,食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生活质量改进和驾驶安全等领域的机器人。
合肥将出台豆制品监管意见:使用添加剂将备案登记(2013-12-03)
12月3日,据合肥晚报报道,合肥正酝酿出台《加强豆制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在流通企业实行市场备案登记制,加强对豆制品(含豆芽菜)市场监督管理。据悉,合肥市将尽快建立豆制品行业标准,规范食品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和成品出厂的检验,实行使用添加剂备案和成品出厂按批次供票制度。据统计,目前合肥约20%豆制品来自外地,除了加强地产豆制品管理,合肥还将推进外地豆制品市场准入制。
中国农科院与欧盟委员会签署合作意向书(2013-12-03)
近日,中国农科院与欧盟委员会在北京签署了《关于食品、农业和生物技术研究与创新合作意向书》。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代表中国农科院在意向书上签字。双方将共同探讨利用欧盟“地平线2020”框架计划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平台,在食品、可持续农业以及生物技术等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加强未来10年的农业科技合作。此次意向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欧盟的农业科技合作将进入新阶段。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首破6亿吨,实现10年连续增长(2013-12-02)
国家统计局11月29日发布2013年全国总产量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达到60194万吨,比2012年增产1236万吨,增长2.1%,实现10年连续增长。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表示,今年全国粮食产量继续增产,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2013年国家继续采取措施调动各方面粮食生产积极性,二是北方农区降水增多,促进粮食产量增加,三是依靠科技应对灾情,有效减轻或弥补了各种灾害。
江西种粮大户超1.3万户,粮食生产“十连丰”(2013-12-02)
12月2日,江西省农业厅公布,2013年江西粮食总产423.22亿斤,比上年增加6.26亿斤,实现历史上首次“十连丰”。全年江西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608万亩,百亩以上种粮大户超过1.3万户,大户规模种植粮食面积超过300万亩,这些因素均对全省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江西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是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源的省份之一,以约占全国2.3%的耕地,生产了约全国3.6%的粮食。
水利部办公厅印发《长江委农村水利管理规划》(2013-11-28)
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印发《长江委农村水利管理规划》,明确长江流域农村水利管理体系机制和目标任务。《规划》首次为流域机构开展行政管理与技术服务提供支撑。根据《规划》,长江委将负责有关农村水利规划的组织、编制、复核及实施监督,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与督办督导。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全面掌握长江流域农村水利基本信息,初步建立管理信息本底数据库和交流平台。
我国将建高标准农田8亿亩(2013-11-27)
11月27日,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日前批复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规划》时表示,由于我国耕地约2/3是中低产田,有必要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夯实粮食和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综合考虑我国中低产田现况、水资源条件以及粮食供求形势,《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要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
国储棉抛储启动,或使棉花价格承压(2013-11-27)
11月27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布消息,从11月28日起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储备棉竞卖系统,出库销售部分国家储备棉,国储棉抛储正式落地。分析指出,目前国内外棉花价差仍较大,下游纺织企业需求低迷依旧,产品库存量较大,棉企补库意愿不强。国储棉抛售后,市场将有大量优质储棉投入市场,虽然储棉价格和主力合约价格相差不大,但过剩的供应量也将使棉花价格承压。
缅甸明年将停止原木出口,红木价格普涨(2013-11-25)
11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消息,今年6月,新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效,致使国内红木价格上扬的导火索。目前,作为红木出口的主要国之一,缅甸也计划从2014年4月1日开始停止原木的出口。这一消息迅速传导到市场的结果则是红木原料价格 “疯狂”上涨。作为红木品种之一的缅甸花梨(大果紫檀)上涨迅速,目前,50公分(木料直径)左右的价格已经涨至23000元/吨,而此前其价格仅一万多,上涨近一倍。
得益于产品提价,约翰迪尔第四财季盈利增长17%(2013-11-25)
11月25日,新浪财经消息,日前美国农业与建筑设备制造巨头约翰迪尔公司发布财报称,得益于产品提价,第四财季经营净盈利同比增长17%。不过,该公司警告称,2014年全球范围的设备销售额将下降约3%,至339.5亿美元。该公司预计2014财年净盈利将下降近7%,至33亿美元,但这一数字仍高于接受Fact Set调查的分析师平均预期的30.7亿美元。
三部委发布《关于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临时收储有关事项的通知》(2013-11-25)
11月25日,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三部委公共发布《关于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临时收储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2.30元/斤。此次国家临时存储玉米和大豆收购期限为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至2014年4月30日。
农业部称秋粮丰收成定局,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十连增(2013-11-22)
11月22日,据农业部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全国秋粮收获已基本结束。从各地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加上已增产到手的夏粮和早稻,全年粮食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十连增”。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粮食的连年增收,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远高于城镇居民6.8%的增速。
9月下旬以来监测水产品全国价格总体呈降势(2013-11-22)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11月22日,水产品、蔬菜价格以降为主;肉类、禽蛋、食用油、水果价格略有波动;成品粮、奶类价格基本稳定。监测数据显示,9月下旬以来,监测水产品全国价格总体均呈下降走势。与9月20日相比,11月22日,监测鲫鱼、罗非鱼、草鱼、鲤鱼、带鱼全国价格均下降,降幅分别为6.2%、5.8%、5.4%、3.1%、1.6%。
猪价年末上涨启动,生猪养殖步入黄金发展期(2013-11-22)
统计数据显示,11月22日全国出栏瘦肉型猪均价至15.52元/公斤,较昨日上涨0.1元,高出去年同期6.01%。猪价反弹幅度明显,已经保持18周盈利。11月中下旬开始,随着气温的下降,南方腊肉制作启动,提振猪肉消费,拉高生猪价格。后期随着收购力度的加大,阶段性猪价走强的概率较大。业内专家认为,受刚性需求增速稳中上升影响,生猪供需趋向平衡,2014年猪价中枢有望较今年整体抬高。
2013年拟颁发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名单(第七批)公示(2013-11-22)
11月22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公示《2013年拟颁发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名单(第七批)》。包括安徽省圣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福建双飞日化有限公司、厦门群鹭香业有限公司、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288家企业入选。
我国农药外贸依存度高达80%(2013-11-21)
11月21日,中国化工报消息,中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又是世界农药出口大国,但中国农药行业在国际上仍然没有话语权。据农业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药外贸依存度高达80%,近3年来出口量每年都在百万吨以上,占全球10%以上的市场份额。分析指出,中国农药行业面临严重的“专利缺钙”和“知识产权贫血”的问题。所以,尽管数量众多,但销售情况不佳,整体只能定位于低端市场。
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上周环比涨0.2,水产蔬菜小涨(2013-11-21)
11月21日,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上周(11月11日至17日)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回升,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2%,受天气影响后期水产、蔬菜价格将小幅上涨。其中,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3%。蔬菜批发价格小幅回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5%,近两周累计回落1.7%。其中,西红柿、大白菜、生菜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下降11%、2.8%和2.8%。
11月中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基本止降企稳(2013-11-20)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10月初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呈小幅下降走势,11月中旬以来基本止降企稳。与11月10日相比,11月19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均持平。分地区来看,超过六成省区市猪肉价格持平或上涨,其中福建、黑龙江、广西的猪后臀尖肉和江西、广西、广东的猪五花肉价格涨幅居前,在1.3%-2.3%之间。
新华社监测:9月中旬以来全国大白菜价格呈降势(2013-11-19)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与前一日相比,11月18日,猪肉价格下降;食用油、水产品价格以降为主;牛羊肉、蔬菜、水果价格微幅波动;成品粮、奶类价格基本稳定。9月中旬以来,全国大白菜价格呈下降走势。与9月10日相比,11月18日,大白菜全国日均价下降25.6%。分地区看,超六成省区市大白菜价格降幅超过20%,其中,山东、北京的降幅居前,均超过50.0%。
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回升(2013-11-19)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11月11日-17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小幅回升,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略有回落。肉类批发价格小幅上涨;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3%;禽蛋零售价格稳中略涨;粮油零售价格小幅波动;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5%。此外,有色金属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9%,矿产品价格下降0.1%,钢材价格下降0.1%,橡胶、化工产品价格总体持平,能源价格上涨0.1%。
《海域评估技术指引》获国家海洋局批准发布(2013-11-19)
11月19日,海洋局网站消息,近日《海域评估技术指引》获国家海洋局批准发布。据悉,《指引》内容涵盖了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海域评估原则、海域价格评估、海域基准价格评估5个章节。该《指引》明确了海域价格和海域基准价格的定义,厘清了海域价格与海域使用金、海域产品价格、海域资源价格和海洋生态价值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确立了5种海域价格评估方法。
近日全国西红柿价格止涨回落(2013-11-18)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9月底至11月上旬,全国西红柿价格呈现快速上涨走势,近日出现止涨回落迹象。与11月11日相比,11月15日,西红柿全国日均价下降1.0%。分地区来看,超过五成省区市西红柿价格下降,其中广西、山东、北京、辽宁价格降幅居前,分别为8.4%、8.3%、7.8%、6.1%。
南方甘蔗主产区收购价降底,蔗农增收空间受挤压(2013-11-18)
11月18日,中华工商时报消息,近期以来,我国南方主要的甘蔗糖产区广西、云南、广东、海南陆续进入开榨季节。在行业面临亏损威胁背景下,调低甘蔗收购价渐成趋势。调查发现,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糖成本,提高了国产糖抵抗进口糖冲击的能力,但蔗农增收空间受到挤压,种蔗积极性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