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解读(2025-04)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每年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超过8000万亩。2025年3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每年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超过8000万亩。2025年3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月下旬,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3月初,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1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的目标任务,并提出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此次《行动方案》发布,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继2021年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以来,为深化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法》而发布的又一...
2023年年初开始,国内牛肉价格开始走低,2024年以来,国内牛肉价格继续下行。当前,全国牛肉价格已经连续11个月下跌,牛肉价格已经跌到了近5年来的最低点,活牛价格为每公斤超过23元,跌至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9月,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明确了稳定肉牛奶牛生产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提出要指导和帮助解决好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肉牛奶牛生产平稳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面对复杂的严峻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粮食生产实现了连年丰收,国内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我国稳住了“三农”基本盘,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此背景下,2024年2月初,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印发,该文件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是我国定调第二年“三农”工作的最高级别官方会议。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会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未来重要工作。在粮食安全方面,会议提出,从稳面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是我国定调第二年“三农”工作的最高级别官方会议。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会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未来重要工作。在粮食安全方面,会议提出,从稳面积...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建设成效明显,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6月,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为全面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南。规划包括1个总体规划、4个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连续第三年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从整体内容看,文件多数内容延续去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提农业强国。从文件内容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议关注相关概念...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连续第三年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央农村的最高工作会议会议。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央农村的最高工作会议会议。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了十分重要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持续深度关切。本文将分析我国现有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并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情况做出展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期发布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乡村建设行动目标、明确了行动路线图,对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是农业科学的“芯片”。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发展基础仍不牢固,推进种业振兴、保障种源自主可控十分重要和紧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振兴,9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署名文章《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唐仁健表示,中央即将下发《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是继1962年出台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再次...
进入2021年后,我国生猪产能已从一度出现的严重滑坡较快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但是伴随猪肉供应的恢复,猪肉价格却再次出现快速回落,进而影响了养殖利润,不少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优化猪群结构。回顾过去20年,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了5次较大波动,尤其是最近一次,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叠加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恢复难度很大。一些地方政策出现反复,生猪稳产保供的基础仍不牢固,...
农药包装废弃物量大面广,被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沟渠河道,危害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急需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监督管理。然而现行的法律法规不系统、可操作性不强。继2015年原环境保护部组织起草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原农业部起草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后,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农药包装...
2020年9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加强百草枯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具有百草枯母药生产许可和仅供境外使用农药登记的百草枯母药生产企业,才能生产百草枯产品。百草枯母药生产企业生产的百草枯产品只能用于出口,不得在境内销售。这意味着在国内市场,“百草枯”将彻底退出,老百姓不能再使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三农”领域还有哪些短板亟待补齐,如何补齐这些短板?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对2020年“三农”工作做出了系统部署,本文将对此次会议的重点作出解读,供读者参考。
近年来,通过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一系列政策从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展开。2019年6月下旬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政策扶持引导下,我国农业生产态势平稳,2019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农村消费持续活跃,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步加速,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农业生产也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大豆严重依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升级,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2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在发展目标上,力争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本文将分析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主题的产生背景,...
近年来,随着需求的不断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规划》提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聚焦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农...
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奶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围绕奶源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流通、乳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奶农权益以及消费引导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预计未来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委将贯彻落实《意见》的各项要求,并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强化生鲜乳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并史无前例地将该战略庄严地写入党章,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又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下一步将制定相应规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会就此作出部署。综合多方面信息,预计即将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8年的中央1号文件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发改委、农业部、住建部等部委将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
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预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将是大概率事件。综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关键词等信息,预计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很可能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发展绿色食品对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5月,农业部印发《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国绿色食品产业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总数达到11000家,产品总数达到27000个,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6.5亿亩,绿色食品总产量占全国食用农产品及加工食品总产量5%以上等。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绿色食...
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我国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今年一号文件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农业绿色发展”,并提出将“产业融合作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手段”。本文将深入分析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详...
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意见》提出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
2015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粮食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规划提出,今后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目的是全面提升粮食收储和供应保障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是建设粮油仓储设施、打通粮食物流通道、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保障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损等。本文拟从政策出台的背景以及内容方面进行解读,并对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2015年“两会”提出“互联网+农业”,为农村电子商务带来了全面发展的良机。随后,商务部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将从农村流通网络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电商平台等方面引导农村电商的发展。本文拟从政策出台背景以及可能涉及的相关内容等方面进行解读,并对政策出台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2014年11月,《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传递出以经营规模适度为目标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改革思路。本文拟从政策出发点、政策重点内容等方面对《意见》进行解读,并对政策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当前,世界可贸易粮食有限、粮食能源化、粮价话语权、转基因食品安全等方面不确定性增加,我国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未来有必要完善粮食安全制度体系,向“制度”要粮食;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向“技术”要粮食;加大整治改造力度,向“土地”要粮食;树立健康...
自2003年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为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月26日,农业部印发《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进一步推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
2013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产量再创历史记录,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稳步提高。但与此同时,保障粮食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也对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1月19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一年聚焦“三农”问题。
由于牛羊肉供给短缺推动市场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引起社会各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9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要加强良种繁育推广,提高标准规模化养殖水平。到2020年,我国牛羊肉产量将分别以2.2%和3.1%的年均增长水平提升至786万吨和518万吨,我国牛羊肉供需缺口到2020年将基本填平。
5月6日,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意见》提出,通过政策、资金、组织、机制等多重保障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力争用五年时间,进一步夯实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使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与农民生产生活融合更加深入,“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财政部制定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4月17日,国务院批复并发布《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完成1575处重点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的总体目标任务,这将为我国粮食生产进一步提供规划指引和保障。
2004~2012年,连续九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初步构建起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并针对新形势新问题,首次提出要创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模式,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