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5-04)
2024年以来, 我国农作物生产克服了高温干旱、极端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2024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上年增产221.8亿斤;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有效巩固,大豆产量2065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进一步提高。棉糖胶稳定发展,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9663万吨、比上年增长0.2%,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供应充足,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 202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
2024年以来, 我国农作物生产克服了高温干旱、极端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2024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上年增产221.8亿斤;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有效巩固,大豆产量2065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进一步提高。棉糖胶稳定发展,猪牛羊禽肉产量达到9663万吨、比上年增长0.2%,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供应充足,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 202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势头。生猪养殖业稳步发展,奶牛养殖增速减缓,价格企稳回升,蔬菜水果供给充足。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菜篮子”市场供给充足价格平稳。2024年以来,畜牧业投资同比下降9.2%,畜牧业投资的快速减少拖累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0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882亿...
2023年以来,农业经济运行总体良好,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粮食产量继续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888万吨,粮食市场供需呈现结构性特征。油料生产增加,棉花种植面积连续6年下降,糖料处于增产周期。生猪供给稳定增长,生猪价格经历长期低迷后进入上涨周期。牛羊禽肉和禽蛋牛奶产量全面增长,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进出口方面,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高位下降,农产品出口持续小幅增长。2...
2023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其中,粮食生产再获丰收,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2023年,我国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2023年粮食产量达13908.2亿斤,实现增产并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416.8亿斤、创历史新高。油料作...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夏粮获得丰收,早稻实现增产,秋粮基本丰收到手。全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菜篮子”市场供给充足价格平稳。2023年以来,畜牧业投资的大幅减少带动第一产业投资由增转降。1~10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882亿元,同比下降1.3%。进出口方面,1...
2022年以来,农业经济运行总体良好,重要农产品供应稳定,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为68653万吨,比2021年增加368万吨。2022年以来,我国棉油糖生产稳定,花生价格大涨,棉花价格回调;生猪供给稳定增长,仔猪价格波动剧烈。进出口方面,2022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均保持增长。其中,2022年农产品进口2360亿美元,同比增长7.4%;农产品出口98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5%,连续第二年保持增长。20...
2022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克服疫情多点散发影响,经济运行总体良好。202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达到88345亿元。粮食生产持续高位攀升,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202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金额达3343.2亿美元,同比增长9.9%。农产品贸易逆差达1378亿美元,比2021年略有扩大。总体看农产品贸易仍呈现“大进小出”格局。投融资方面,...
2022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向好,全年粮食再获丰收,种植结构更加优化,豆类面积大幅增加;前三季度,我国肉蛋奶果菜鱼平稳增长,“菜篮子”产品供应量足质优。农业农村投资渠道拓宽。1~11月,第一产业投资13017亿元,同比增长0.7%。就子行业看,畜牧业投资大幅下降,种植业、渔业投资高增速增长。进出口方面,1~10月,我国农产品出口805.2亿美元,...
2021年以来,农业经济运行总体良好,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棉花糖料产量下降,棉花油料价格大涨;生猪供给恢复至常年水平,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牛羊肉和奶产品产量明显增长,禽类产品趋于稳定;水产品供给总体增加,养殖占比进一步提高。进出口方面,由于进口农产品价格上涨,我国农产品进口额继续扩大,农产品出口扭转了前两年负增长...
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克服灾害多发重发、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生产全面恢复,农产品贸易稳中向好,农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农产品出口增速继续加快。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会议强调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好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社会资本投资农...
2021年以来,农业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农业生产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生猪生产全面恢复,国家启动种业振兴行动,前三季度建成和开工在建高标准农田约9617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5%。全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全国粮食实现高位增产,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前10月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但受畜牧业投资增速下行影响,投资增速存在下降趋势。进出口...
2020年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全国再夺粮食和农业丰收,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生产保持17连丰,全年粮食面积恢复性增长达到17.52亿亩,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390亿斤,增长0.9%,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油料糖料供给稳定,棉花供需均低迷,生猪产能恢复势头良好并恢复至常年水平,牛羊肉供给增长缓慢,禽类产品和牛奶产量增长迅速。投融资方面,20...
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克服灾害多发重发、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获得丰收并再创历史新高,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养殖业持续恢复,牛羊肉产量略有提高。2021年以来,粮食生产方面,据农情调度:全国冬小麦面积实现恢复增长,预计播种面积3.35亿亩,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多数地方冬小麦长势好于上年,已返青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7.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畜禽产品方...
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克服灾害多发重发、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农业生产稳定。夏粮、早稻均已实现丰收,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粮食种植结构持续优化,优质小麦、优质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持续增加。棉花生产情况良好,预计全年棉花总产量592.37万吨,同比增长0.3%。畜禽方面,前三季度,禽蛋产量同比增长5.1%,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出...
2019年以来,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供给总体充足,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共收获粮食13277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裕。值得注意的是,大豆受益于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2019年国产大豆面积扩、产量增、品质优。价格方面,2019年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品种间走势分化明显。其中,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库存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猪肉市场供给偏紧...
2019年以来,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供给总体充足,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共收获粮食13277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价格方面,2019年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品种间走势分化明显。其中,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库存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继续发挥农产品市场“压舱石”作用;猪肉市场供给偏紧、价格涨幅较大,带动畜禽产品价格总体走强。2020年以来疫情期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能和...
2019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4.3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全年粮食生产即将再获丰收,预计粮食总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专用小麦比例提高,大豆、油菜籽、花生等油料作物面积增加;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态势,牛羊禽肉增加较快。展望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已登上新台阶,预计2020年粮食总产量将微幅增...
近年来,国内居民收入和城镇化率继续提升,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全国每年巨大的经济增量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良好基础。但是不利因素依然存在,2010年以来,GDP增速总体呈下滑趋势,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受到影响,为了弥补进口农产品的供给缺口,国家对农业发展格局相应做出了调整。从政策导向看,国家将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重要力量,要求...
2018年以来,农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共收获粮食65789万吨,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但仍属丰收年。价格方面,2018年全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呈“V”形走势,“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2月份为最高值115.1,7月份为最低值97.2。展望2019年,预计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6.5亿亩,粮食产量将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稻谷、小麦仍处于供大于求阶段,预计在政策的调节下,产量将有所减少。玉米...
2018年以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态势更加明显,农村三产融合取得一定成效。粮食生产方面,各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夏粮面积,2018年全国夏粮产量13872万吨,下降2.2%。目前,秋收接近尾声,预计今年仍将是丰收年,全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60000万吨以上。展望2019年,预计全...
2017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农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农业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同时,伴随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展望2018年下半年及“十三五”后几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将被继续深入推进落实,农业政策将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2017年,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生产结构持续优化、有效供给明显增加,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态势更加明显,农村三产加快融合发展。粮食生产方面,2017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共生产粮食61791万吨,取得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展望2018年,粮食产量根据供求关系适当增减将成为常态,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将逐步增长,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将在62000万吨左右,略高于2016、2017年。
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生产结构持续优化、有效供给明显增加,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态势更加明显,农村三产加快融合发展。粮食生产方面,夏粮增、早稻降,秋收接近尾声,预计今年仍将是丰收年,全年粮食总产量将保持6000万吨以上。展望2018年,粮食产量根据供求关系适当增减将成为常态,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将逐步增长,预计粮食总产将...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16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3670.7亿元,同比增长3.3%,占GDP比重为8.56%,比上年减少0.4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定下降,表明农业结构调整正在稳步推进,且没有出现农林牧渔业生产明显波动。此外,从全球发展的经验看,农业增加值占整个GDP的10%是国民经济的转折点。发达经济体的共同点是,农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越低,恰...
农业是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2016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生产、收入稳,结构调整、绿色发展等总体态势。全年农业固定资产投入稳步增长,增速达19.5%,远高于全国投资增速;粮食再获丰收,总产量达61623.9万吨,虽同比下降0.8%,但仍是历史第二高峰;全年棉花产量534万吨,减产4.6%;糖料产量12299万吨,减产1.6%;全年肉类总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下降1.0%。展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十三五”的重要主线,2017年一号文件也将在此主题上部署得更加具体,预计后续政策将进一步落实农地改革、调整种植结构等;农业现代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将重点,并促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伴随经济进入新常态,畜牧业也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发展,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未来政策将鼓励草食畜禽种业建设,扶持规模养殖等。
2015年,在国家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继续增加。粮食作物生长期间,虽然出现一些自然灾害,但影响不大,各种粮食作物长势基本正常,粮食单产和总产继续增长,粮食总产量62144万吨,较2014年增加2.4%,实现“十二连增”,粮食供给进一步加大。从周期来看,2015年,按名义价格计算,农业增长率不到5%,处于自2011年以来的第15个下降周期,粮食产量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根据当前所处...
2015年,在中央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全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全年生产粮食62143.5万吨,同比增长2.4%。然而由于国内外粮食差价明显,导致“洋粮入市、国粮入库”发生,“丰年缺粮”仍是现实。展望2016年,中央和各省市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我国粮食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增幅将继续收窄。2016年,农村电商几大重要政策均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力促其发展,预计未来国家政策将...
在中央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我国粮食作物生产有望实现“十二连增”。其中,受益于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单产的不断提高,全国夏粮实现增产,同比增长3.3%。展望2016年,受益于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继续实施、农业生产科技推广工作带来的单产水平提高等,我国粮食产量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但增幅将缩窄。预计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同比增长0.3%。冬小麦总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将进一步下降;棉花种种植面...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014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58331.6亿元,同比增长4.1%,占GDP比重为9.2%,较上年的10%略有下降。2015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0254.7亿元,同比增长3.5%,占GDP的比重为6.8%,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我国农业生产已基本结束全面普遍增产时代,进入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阶段。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还会进一步下降,表明我国农业现...
在中央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实现“十一连增”。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同比增长0.9%,且粮食种植面积与单产实现双增长。三大主粮中,稻谷及小麦均实现增产,而玉米因干旱影响而减产。2015年,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将继续推进,粮食种植面积将得到有力保障,粮食再度增产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小幅增长0.5%。
由于比较效益下降,经济作物表现低迷。2014年,大...
2014年,中央政府明显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向水利建设倾斜中央预算内投资,同时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水利行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11月,水利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241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有望实现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丰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未来国家将从政策、...
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农业 生产保持持续向好的势头,夏粮生产再创历史新高,秋粮种植面积增加,且长势好于上年,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十一连增”。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受到天气或种植效益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情况的变化。养殖业中处在低迷状态的生猪与禽类养殖也因合理的控制而逐渐从供应过剩的困境中恢复。农产品贸易方面,低价国际农产品抑制国内出口,多因素利好进口,农产品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的保障条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我国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也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从举世无双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到各地...
2013年,中央出台了针对性很强的扶持政策,包括技术和生态类补助、加工企业贷款贴息、提高收储价格等政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预算达13799亿元,同比增长11.4%;推动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补贴的精准性、指向性,国家将继续增加对于“三农”的财政支出,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十一连增”。同时,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在完善国家粮食安全...
2013年,全国粮食生产形势良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实现自2004年以来的“十连增”;油料供需保持平稳增长,耕种面积及产量同比分别小幅上升1.08%和2.8%;受进口低价棉花冲击,棉花种植面积及产量逐年下滑,2013年同比分别下降8.47%和7.7%;餐饮业增长创21年来最低,消费放缓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存栏量高位运行;奶牛养殖结构调整加快,散户退出导致生鲜乳产量...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农业生产在政策的有力保障下,保持持续向好的势头,特别是在夏粮、早稻增产的基础上,全年粮食有望实现再次增产。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结构也出现局部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中,受近年来比较效益较高的激励,玉米的增产势头更加旺盛,其占粮食总量的比重可能进一步提高。而棉花、油脂油料在全球丰产、需求增长乏力和比较优势较差的趋势下,生产动力不足,种植面积连年下降。
展望4...
2012年,在政府支农惠农的政策体系支撑下,中央财政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持续增强,推动粮棉油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再次实现全面增产,其中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业自给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增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但总体来说,农产品价格涨幅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平,同比放缓明显。如棉花、食糖、猪肉、禽蛋等主要农产品,均由于产量增长、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2季度,我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喜人的“十连增”为今年粮食稳产增产奠定良好开局。但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持续低迷,农产品供给宽裕与需求不旺导致部分主要农产品市场情况不佳。另一方面,政府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业投资加快。从当前国内生产形势和需求形势来看,由于粮食生产持续稳定推进、生产气候条件相对有利,2013年粮食仍有望增产,预计全年农产品进出口增速分别为4...
2013年1季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但相比前两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增速有所放缓。生产方面,国内粮食生产稳定推进,生猪存栏量开始回落。价格方面,除小麦和禽蛋外,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普遍回落。1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总体上涨1.9%,同比明显回落7.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