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装一季度业绩低于预期,销售仍未有起色(2013-05-04)
5月4日,中国证券报消息,数据显示,34家品牌服装上市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合计16.88亿元,同比下滑8.51%。另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7.6%,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1.2个百分点,是2005年来同期最低增速。在终端销售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去库存仍是行业上半年经营的主基调。分析人士指出,若终端销售持续现状,全年业绩存在下降风险。
5月4日,中国证券报消息,数据显示,34家品牌服装上市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合计16.88亿元,同比下滑8.51%。另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7.6%,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1.2个百分点,是2005年来同期最低增速。在终端销售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去库存仍是行业上半年经营的主基调。分析人士指出,若终端销售持续现状,全年业绩存在下降风险。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3年春季)》认为,2013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有望比上年有所改善,但制约因素错综复杂,挑战和压力仍然较大。如果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2013年全年中国进出口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增长速度有望略高于上年,但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报告同时指出,2013年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仍较突出。
5月2日,汇丰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降至50.4,略低于初值50.5,新出口订单分项则四个月来首度降至荣枯线下方。上月PMI终值为51.6。分项数据方面,中国制造业产出连续第六个月保持扩张,但增速轻微,环比有所放缓。新订单也出现类似趋势,增速放缓至5个月以来最低,新出口订单则在去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据受访厂商反映,美国、亚洲与欧洲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减弱。
4月2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召开2013年1季度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与会专家认为,1季度纺织行业总体运行平稳,具体表现在:生产规模、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区域结构继续调整;出口规模和内销保持一定的增长,行业利润持续增长。但需注意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生产规模扩大,但增速放缓;棉价差目前有所缩小,但未来仍然存在扩大的可能性;欧盟、日本传统市场的占比份额有所下降。因此,行业前景仍不容乐观。
4月23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中国短期出口贸易信用风险指数(ERI)显示,今年一季度ERI综合指数收于102.13点,创下2011年以来最低位,表明中国短期出口贸易信用风险明显上升。报告分析认为,结合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形势,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态势面临压力,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面临挑战,难以持续提振金融市场以及推动实体经济的复苏,预计2013年二季度ERI综合指数会保持相对稳定。
目前,北半球已进入棉花播种季节,权威机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的植棉意向较去年均有所下降。分析认为,受临时收储政策和储备棉出库投放时间较长、数量充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预计后期国内棉价将较平稳。而2012/13年度和2013/14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期连续两年下降,同时全球棉花需求预期增长,将缓解全球棉花供大于求的状况,国际棉价可能有所上涨。因此,后期国内外棉花价差有望缩小,但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
近日,权威人士透露,由商务部副部长钟山牵头的新的外贸发展战略规划正在研究起草当中,并将于年内出台,该规划将从制度层面发掘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而从目前调研结果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有较大的挖掘发展空间,有望成为下一步提升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点扶持对象。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张莉也表示,作为我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将来需要发展培育的优势产业。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日前报道称,2013年第1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月度出口波动剧烈。1、2月受去年同比基数低及主要市场补库存的推动,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现增长,其中,2月份同比增幅接近70%。然而,由于全球贸易环境并未实现真正好转,3月出口情况急转直下。当月纺织品出口为75亿美元,同比下降11.8%;服装出口为92.2亿美元,同比下降10.4%。1-3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578.8亿美元,增长15.7%。
2013年1季度,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578.8亿美元,增长15.7%。其中,纺织品出口225.7亿美元,增长10.4%;服装出口353.1亿美元,增长19.4%。具体来看,纺织品服装月度出口波动剧烈:1、2月受上年同比基数低及主要市场补库存的推动,出口均实现增长,其中2月增幅近70%;而由于全球贸易环境并未实现真正好转,3月出口即转为下跌,当月出口167.2亿美元,下降11%。
近日,印度中央丝绸委员会秘书长(CSB)罗伊表示,印度国家政府和CSB正通过采取各种支持措施,如加强对蚕农的补助、保障缫丝从业者的利益等举措,以降低国内生丝进口。印度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案已经宣布2013年将生丝进口关税从5%提高到15%,以保护国内桑蚕业和缫丝业。近年来印度一直在稳步减少对进口中国生丝的依赖,5年前从中国的生丝进口量约为10000吨,目前已经降低至5700吨,预计到2022年生丝进口量将降为零。
截至4月7日,纺织服装业有39家上市公司公布年报,其中,35家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仅4家公司报亏。其中,雅戈尔2012年实现净利润15.99亿元,排名第一;净利润亏损最多的是维科精华,2012年公司亏损1.47亿元。此外,39家公司中有24家公司营业利润下降,甚至有9家公司的营业利润为负,其中,华孚色纺营业利润亏损最多,达1.39亿元,同比下降131.04%。此外,中国服装不仅营业利润亏损,净利润降幅更是高达1608%。
4月3日,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去年夏天开始,国产运动品牌的处境持续尴尬。安踏、李宁、匹克、动向、特步、361度曾经拥有逼近5万家的门店,但在过去一年关店5000家。分析指出,目前我国运动品牌出现集体打折潮和关店潮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去十年里各大品牌不惜血本的盲目扩张,“品牌+大批发”的粗放分销模式导致门店库存高企。2013年,对于整个国内运动品牌来说,“去库存”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生死问题。
由欧盟发起的生态纺织品标准100于2013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影响最广的生态纺织品标准,虽然这一认证并不是进入到欧美市场的一个硬性指标,但国内企业获得这个认证之后,服装出口到欧美市场要比同类产品的价格高出20%以上。与上一版相比,新版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业内人士表示,新标准出台意味着中国纺织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对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较高要求。
4月1日,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3月我国纺织服装服饰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位于临界点50%以上,此前该指数两个月一直位于临界点以下。专家指出,春节前后棉纺服装企业开工情况受到影响,行情不明朗,企业对原料采购保持观望。进入3月,企业开工情况回升,订单较前期微幅好转,加之进口棉配额逐渐下发,企业通过竞拍国储棉和配额的拿货量有所增加。目前,服装企业现忙于销库存,新品产量减少也是原材料库存量上扬的一项重要...
3月29日,上海证券报消息,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2013棉花面积预计下降6.8%,至6818万亩,这是十年来首次跌破7000万亩。黄河流域下降最明显,尤其是河南,已由产棉大省变为产棉小省。分析人士指出,2013年度国内棉花种植面积预计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植棉相对收益在下降。目前,全球棉花仍处于宽松格局,市场预计201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会出现下降,消费也将有所回暖,全球棉花供需过剩的格局将有望得到改善。
3月28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2013年美国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查报告预计,今年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将大幅下滑,但玉米和小麦种植面积略有扩大。报告显示,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为1000万英亩(1英亩约合4047平方米),比去年大幅下降19%。由于旱情持续,截至今年3月24日,作为棉花主产区的得克萨斯州仅完成全年种植面积的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