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万千米(2025-10-16)
10月16日,中国化工报讯,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千米,跃居世界前列。渤海油田建成国内最密集海底管道网络,总长3200千米,形成“水下井口—海底管道—陆地终端”完整生产链。中国海油实现全尺寸海管铺设覆盖,承揽10余个国际项目,累计铺设500余千米。
【点评】海底管道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输送体系趋于成熟,装备自主化与全尺寸覆盖能力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渤海密集管网建设强化了能源供...
10月16日,中国化工报讯,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千米,跃居世界前列。渤海油田建成国内最密集海底管道网络,总长3200千米,形成“水下井口—海底管道—陆地终端”完整生产链。中国海油实现全尺寸海管铺设覆盖,承揽10余个国际项目,累计铺设500余千米。
【点评】海底管道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输送体系趋于成熟,装备自主化与全尺寸覆盖能力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渤海密集管网建设强化了能源供...
10月16日,中国石化报讯,安迅思和厄兰毕克分析报告显示,若全球化工厂关停计划落实,2028年全球乙烯产能利用率或突破90%进入紧平衡。2025-2028年全球计划关停乙烯产能780万吨/年,中国或有370万吨/年乙烷裂解装置面临关停风险,另有610万吨/年老旧装置可能优化退出。若总计2980万吨/年关停计划实现,2024-2029年全球乙烯供应年增长率将降至0.8%。
【点评】全球化工行业正经历深度结构性调整,产能出清加速反...
10月15日,中国化工报讯,中船集团大连造船于近日交付全球最大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该船总长350米,排水量超46万吨,使用国产钛合金、超级双相不锈钢等关键材料,可实现20年免坞修。全船含36000根管路、90万米电缆,货油舱储量达200万桶,日原油处理能力25万桶。
【点评】此次交付标志着我国高端海洋装备制造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国产关键材料的应用凸显产业链自主化水平提升。船舶的超大尺度和长效免维护...
10月15日,中国化工报讯,昆仑工程辽锦分公司承建的大庆石化1000吨/年超细旦腈纶特种长丝项目于9月28日顺利中交,标志着项目正式转入开工准备阶段。该项目采用专业化团队和精细化管理,克服工期紧、交叉作业等挑战,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和工程质量零缺陷,为中石油“炼化生精材”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点评】该项目突破超细旦腈纶长丝高端化技术壁垒,体现国内化纤产业向高附加值特种材料转型的趋势。中交...
10月14日,中国化工报讯,西南气头化肥企业因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尿素价格大幅下跌而面临严重经营困难。当前天然气价格达2.29元/立方米,预计供暖季将进一步上涨,而尿素价格已跌至1500元/吨,企业成本倒挂严重,被迫减产停产。2021年至2025年,西南化工用天然气均价涨幅达32%,尿素价格则从2900元/吨降至1500元/吨。目前西南地区有100余家气头化工企业,年用气量近100亿立方米,2024年云贵川渝尿素产能约830万吨。...
10月14日,辽宁石油和化工新闻讯,由昆仑工程辽锦分公司设计的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G5电子级异丙醇装置和中国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G4电子级硫酸装置均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该公司在电子超纯领域设计能力取得重大突破。这两套装置分别为中石油、中石化系统内首套高端电子化学品生产装置,其中G5电子级异丙醇对金属离子的脱除需控制在10ppt以内,对生产工艺提出极严苛要求。
【点评】辽...
10月13日,国家统计局讯,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2460.8亿元,同比下降5.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12.4%,而电力、有色金属等行业利润保持增长。8月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8.0%,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点评】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5.5%,反映出行业面临成本压力与需求疲软的双重挑战。与电力、设备制造业等增长...
10月13日,专塑视界讯,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与“双碳”目标加速落地,全球对新材料需求呈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5万亿美元,中国以8.48万亿元产值贡献全球约1/3份额,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突破10万亿元,占全球份额升至35%。绿色环保、高性能化的新材料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
【点评】中国新材料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产...
10月11日,新华网讯,全球最大绿色甲醇生产项目——金风科技兴安盟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顺利完成气化炉工艺验证,其生物质气化技术在多种工况下运行可靠,具备可复制性。项目一期年产绿色甲醇25万吨,总投资22.96亿元,采用风电制绿氢结合玉米秸秆等生物质资源转化技术。马士基、赫伯罗特“双子星”联盟已与金风科技签订采购协议。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已签订投资协议,全部完工后总产能预计达145万吨。
【点评】...
10月11日,北晚在线讯,中国华能和中国中化作为首批疏解央企正式迁驻雄安新区,两家企业总部分别于近期举行升旗仪式并实现常态化办公,目前各有约1000名员工入驻。此次迁驻是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进展,新区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协调保障企业平稳过渡。中国华能计划推进“四板块一中心”战略布局,中国中化将依托雄安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助力新区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
【点评】央企迁...
10月10日,中化新网讯,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江西基地二期大项目于9月22日18时26分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该项目自2022年12月能耗审批通过后启动建设,2024年5月正式破土动工,历时近三年。面对强降雨、高温等多重挑战,建设团队通过“一区一策+一时一策”矩阵式安全管控模式,用50天追回70天工期,实现六大机组一次联动试车成功。该项目是心连心集团“三年两大战役”首个竣工项目,为其战略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
10月10日,中国化工报讯,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新增1.58亿吨页岩油探明储量,日产超3500吨。该示范区2021年启动建设,2022年产油近10万吨,2024年超40万吨,累计产油超140万吨,为2025年建成百万吨级示范区提供资源保障,中国石油页岩油年产量预计将突破680万吨。
【点评】页岩油探明储量的重大突破显著提升了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大庆油田连续三年产量翻番展现陆相页岩油开发技术的成熟度。此次...
10月9日,锂电焦点讯,广东浩海锂电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新建项目进入环评审批公示阶段。该项目位于广东湛江雷州市奋勇高新区,由深圳浩海化工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15亿元,占地3.6万平方米,将建设1条年产6000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并副产7.55万吨钠长石粉/年。据估算,至2025年国内将共有80万吨建成的碳酸锂产能。
【点评】该项目是广东地区锂电材料产业链的重要...
10月9日,中化新网讯,全国首单绿色电力证书数字人民币结算在浙江落地,由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四川亿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考浙江大宗交易中心报价达成5万张绿证交易。该交易利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的特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支付方式下财务信息核对慢、管理难等问题,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
【点评】绿证交易与数字人民币的结合是能源金融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不仅提升了交易结算效率,其可编...
9月30日,中化新网讯,在石化化工行业“十五五”规划研讨会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专家杨铮指出,绿色液体燃料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底,全球甲醇燃料动力船舶订单达362艘,预计2030年全球需求将达2500万~3000万吨。建议按“先易后难、分类布局”思路,在东北等资源富集区优先发展绿色甲醇和绿氨,在沿海港口建设加注中心,上海港计划实现100万吨绿色甲醇/绿氨加注能力的“双百”目标。
...
9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讯,七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部署强化科技创新、扩大有效投资、拓展市场需求等10项重点任务。方案旨在应对基础原料竞争加剧、高端供给不足等挑战,通过严控新增产能、推动老旧装置更新、拓展新能源等新兴需求,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
【点评】该方案凸显国家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对石化行业的精准调控,既...
9月29日,铁门关开发区讯,新疆曙光绿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DO生产线近日全线打通并产出优等BDO产品,含量达99.72%。该项目位于第二师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BDO联产12万吨PBAT项目,于2022年5月13日开工建设,2025年8月20日启动点火,9月23日产出合格产品。BDO作为重要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PBAT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可缓解传统塑料污染问题。
【点评】该项目成功...
9月29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讯,中石油广西炼化一体化项目3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产出合格产品,一次开工成功。该装置于2025年7月10日全面建成,可生产29种牌号产品,具备高强度、耐腐蚀等特性,覆盖包装、管道、日用品等领域,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使产品合格率超99.9%,能耗达行业领先水平。
【点评】此次装置成功投产标志着中石油在高端聚烯烃产业链升级取得关键突破,不仅增强其在高端化工材料市场的...
9月28日,大小新闻讯,万华化学与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完成丙烯产业链合资项目股权交割,并签署乙烯产业链战略协议。PIC投资6.38亿美元认购万华化学子公司烟台石化25%股权,已于8月28日完成汇款,9月3日完成工商变更。合资聚焦环氧丙烷、叔丁醇等高附加值化学品装置,双方将合作优化生产工艺并探索绿色技术应用。
【点评】此次合作标志着科威特首次投资中国石化项目,显著提升了烟台在全球石化领域的能...
9月28日,新华社讯,内蒙古通过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推动绿氢产业发展,已建成7个项目,年制氢规模达6万吨,2025年1-8月绿氢产量5100吨,居全国领先。同时布局呼和浩特、包头等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并创新规划“一干双环四出口”绿氢管道网络,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至包头管道已开工,鄂尔多斯加氢站可满足60辆重卡用氢需求。
【点评】内蒙古凭借风光资源与区位优势,率先构建绿氢全产业链体系,从生产、装备制造到...
9月26日,岳阳日报讯,湖南石化在2025中国国际化工展推出跑道用SEBS YH-610及鞋材用SEBS YH-535/YH-530新产品。跑道材料具备高拉伸强度、耐磨、耐老化特性;鞋材产品具有低塑化温度、高抗冲击性和兼容性,已应用于安踏运动鞋中底,性能媲美国外同类产品。
【点评】湖南石化此次展出的SEBS系列产品凸显其在高端合成橡胶领域的创新突破,尤其针对运动器材和鞋材市场的精准开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性能对标...
9月26日,构力科技讯,工程数字化大会2025在北京举行,主题为“践行国家战略共建自主生态——工程软件+AI”。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强调工业软件的战略意义,表示将推动以中国建研院、国央企为代表的企业聚焦重点任务。构力科技展示了核心代码自主率100%的BIMbasePlant三维工厂协同设计系统,已在石化行业应用。中国天辰、中国海诚、中广核工程等企业分享了与构力科技的合作成果与未来计划。
【...
9月25日,新能源化工材料讯,天津新和成新材料产业链项目一期正式启动桩基施工。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占地38万平方米,将采用自有专利技术建设己二腈、己二胺及尼龙66生产装置,突破关键中间体技术壁垒,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项目落地南港工业区将强化区域石化产业链协同。
【点评】该项目标志着我国尼龙66产业链自主化取得重大突破,有效缓解高端尼龙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新和...
9月25日,中化新网讯,我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川南页岩气田累计产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该气田分布于四川、云南及重庆等地,埋藏深、开发难度大。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建模、优快钻井等关键技术攻关,气田2025年1-8月投产新井237口,新建产能45亿立方米,日产量超4800万立方米,预计年底年产量将达160亿立方米,占全国页岩气产量60%、天然气总产量7%。自首口页岩气井威201井投产以来,该气田已提交探明储量超1.5万亿...
9月24日,中国化工报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最大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NGUYA FLNG)于9月14日从南通出港交付。该装置全长376米、型深35米,LNG储量18万立方米,LPG储量4.5万立方米,年产能达240万吨,将赴非洲刚果(布)海域运营,标志着我国在高附加值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
【点评】此次交付凸显我国在海工装备领域的技术跨越,装置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远赴非洲运营体现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走出去”...
9月24日,国家管网集团讯,我国首座盐穴储气库——金坛储气库地面设施扩能工程顺利完成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正式投运。该储气库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扩能后日注气能力从820万立方米提高至1320万立方米,增幅60%;日调峰采气能力从600万立方米提升至1800万立方米,增长2倍;日应急采气能力由1500万立方米提高至2700万立方米,应急保障能力提升80%。工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天然气行业首台套一缸两段式电驱离心式压...
9月23日,黑龙江日报讯,总投资10.5亿元的大庆汉光新材料生产项目已实现全面投产并100%达产。该项目填补了黑龙江省抗氧剂生产领域空白,构建了全国同领域最长、最完整的产业链,主打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领域。2024年企业销售抗氧剂6574.39吨,实现营收1.87亿元,部分产品已出口俄罗斯;2025年1-8月销量达5650吨,占去年全年85.9%,呈现出“投产即盈利”的强劲发展势头。
【点评】大庆汉光项目的全面投产标志着...
9月23日,化工新材料讯,湖北蜀达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60万吨/年绿色新材料产业链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宜都化工园。项目将建设高端钾盐系列产品生产线,涵盖农业级、工业级、光电级及专用化学品钾盐等多个领域,采用国内首创的超低能耗精细钾盐生产技术,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助力园区降碳减碳。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精细钾盐生产基地。
【点评】该项目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创新技术路径,不仅实现了...
9月22日,中化新网讯,广西近日发布《石化化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力争实现产值3500亿元,规上企业超1000家。计划构建北部湾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泛桂中产业协同联动带和泛桂北特色产业区三大板块,重点发展炼化一体化、高端聚烯烃、新能源材料等产业,并推进AI技术应用、绿色低碳发展和跨区域产业链合作。
【点评】广西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顶层设计明确产业梯度发展路...
9月22日,斯里兰卡能源部长讯,中国石化将于今年启动投资37亿美元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炼油厂项目,日处理能力20万桶原油,工期三年。斯政府拟将本地销售比例从20%提升至40%,缓解燃油进口依赖。同时,斯计划以30亿美元扩建现有炼油厂,吸引中印卡塔尔等国竞标。中国通过输电项目和技术转移支持斯能源转型,印度推进东海岸能源中心及电网互联项目,亚开行提供2亿美元贷款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
【点评】斯里兰卡...
9月19日,中化新网讯,乐山依托岩盐矿(储量80亿立方米)、磷矿(储量12.5亿吨)、萤石等资源,以两大化工园区为载体,2024年绿色化工产值达280亿元(同比+11.2%),计划2029年突破千亿。签约11个项目(总额260.5亿元),重点发展盐磷化工循环产业链,并布局电子化学品等细分领域。
【点评】乐山以资源禀赋和循环经济模式支撑绿色化工发展,与“责任关怀”倡导的健康、安全、环境理念高度契合。福华集团等企...
9月19日,中国石化报讯,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分析师团队指出,全球石油市场将在2030年前后迎来历史性拐点。需求侧呈现"平缓达峰"特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2030年达60%,交通燃料需求2028年后进入下行通道,但乙烯、PX等化工原料需求年均增速3.4%,贡献80%新增需求。供应侧美洲成为主要增量区,巴西盐下油田和圭亚那斯塔布鲁克区块未来5年合计增产90万桶/日,欧佩克+剩余产能占比超60%。价格方面,2025年布伦特...
9月18日,中化新网讯,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60余家石油和化工企业上榜,占总数12%,凸显支柱产业地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分列第二、三名,营收均超2.9万亿元;中国海油等9家化工企业进入前100强。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总营收达110.15万亿元,资产总额同比增长7.46%。创新领域,中国石化等8家化企入选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国际化布局方面,中国石油海外资产突破1万亿元,中国海油、中国化学工...
9月18日,中化新网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6%,高于工业整体增速;1-8月该行业累计增长8.0%,表现优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9%)。分行业看,31个大类行业保持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22.7%)、乙烯(+10.4%)、电气机械(+9.8%)等高增速行业形成产业链拉动效应。
【点评】化学原料行业7.6%的增速主要受益于下游高端制造领域的需...
9月17日,中国化工报讯,金风科技宣布拟投资189.2亿元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项目计划分期开发3GW风电,80%以上电力用于电解水制绿氢,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技术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绿氨40万吨。该项目依托当地风光及生物质资源,旨在提升金风科技在风电与绿色化工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点评】该项目通过风电制绿氢耦合生物质资源,实现了可再生能源与化工生产的深...
9月17日,化工在线讯,山东裕龙石化拟依托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苯、乙烯等基础原料,建设下游石化深加工及延伸产业链项目,包括年产40万吨尼龙66和30万吨尼龙6产能,配套56套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设施。该项目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新材料,旨在完善区域产业链布局。
【点评】该项目通过炼化一体化延伸至尼龙等高分子材料领域,显著提升了石化产业链附加值。尼龙66因性能优异,在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旺盛,...
9月16日,中化新网讯,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由中油工程旗下昆仑工程公司与濮阳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生物基聚碳酸酯(PC)特种工程塑料惊艳亮相,向公众展示了昆仑工程公司在新材料产业领域的雄厚技术实力和独特创新能力。大会集中展示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前沿成果与先进技术。展台上,这款生物基PC特种工程塑料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关注。据了解,与普通PC材料相比,生物基PC具有光...
9月16日,中化新网讯,中国石化环境治理业务专业化公司——中石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9月9日在广东广州正式揭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由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出资组建,与中国石化五建公司一体化运营,业务涵盖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工程设计咨询实施、环境污染检测监测等,将参与环境治理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目标打造成“科技+工程+资本”融合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中国石化拥有环境治理发...
9月15日,中国石化报讯,睿咨得能源最新研究显示,若全球石油需求按欧佩克预期增长,现有产量或难满足需求。全球石油可采资源量约1.5万亿桶,但过去十年未发现资源估算量下调4560亿桶,因勘探活动减少、成本增加。未来五年全球新增常规石油储量或不足同期产量30%,勘探新增储量仅能替代约10%实际开采量。若欧佩克需求增长预测应验,可能触发石油超级周期,需增加勘探、推广二次采油技术及开发高成本页岩油气。同时,...
9月15日,广安日报讯,中国海油10日宣布,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突破1亿立方米,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220万棵,标志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该油田为南海东部首个高含二氧化碳油田,常规开发会导致二氧化碳腐蚀设施并增加排放。今年5月,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在该油田投用,开创“以碳驱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