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观】2018年物价形势分析及2019年展望(第84期)(2018-11-21)
201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涨幅稳中略升;工业生产者价格总体平稳,涨幅高位回落。根据当前物价运行走势,预计2018年CPI上涨2.2%,PPI上涨3.8%。展望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环保和去产能政策冲击供给、通胀预期增强等因素支撑价格上涨;国内需求总体偏弱、粮食产量和库存双高、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抑制物价上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翘尾因素的影响,预计2019年CPI上涨2.5%,PPI上涨3.0%。建议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妥善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宏 观】2018年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及2019年展望(第83期)(2018-11-21)
2018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复苏,海外市场需求改善;国内经济总体平稳,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落实,稳外贸政策显效,我国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但我国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全年外贸有望实现稳中向好。展望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效应逐步显现,世界经济增长温和回落,国际经贸格局加速变革,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但在国内提前调整贸易布局、外贸企业竞争力加强、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等因素的作用下,预计外贸仍将保持平稳运行,质量效益提升成为发展的主要特征。
【宏 观】2018年消费形势回顾及2019年展望(第82期)(2018-11-20)
今年以来,在外部环境转差的情况下,国内消费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充分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消费市场呈现出短期波动性增强、城乡消费走势分化、升级类消费增势略减等特征,同时也暴露出居民负债增长较快、租房价格上涨过快、收入结构变化和分配差距拉大、服务消费发展不规范等问题。展望2019年,就业和收入将总体保持稳定、个税改革落到实处、消费业态和方式不断创新、消费短板正在补齐等都将有力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综合判断,消费需求具备了保持温和增长的条件,初步预计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
【宏 观】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及2019年展望(第81期)(2018-11-20)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4%,创下历史新低,制造业投资取代基建投资成为拉动整体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投资领域结构风险更加突出,基建投资大幅减速、房地产投资过度依赖土地购置费增长。当前需要密切关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大基建融资约束、房地产开发投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制造业投资进一步改善的难度增大等问题。展望2019年,在政策红利、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新兴投资热点、补短板投资的支撑下,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实现6%左右的增长。建议2019年投资工作围绕“聚焦补短板扩大有效投资”的基本思路,坚持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松劲,精准适度发力有效基础设施。
【宏 观】2019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第78期)(2018-11-15)
2018年以来,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展望2019年,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面临重大调整、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全球经济调整风险加大;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变,贸易战影响逐步显现、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金融动荡风险较大等问题导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总体判断,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速度将略有下降,预计2019年GDP增长6.3%左右。
【宏 观】强调“六稳”未提“去杠杆”,解决民企发展难题-10月31日政治局...(2018-11-08)
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0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上次中央政治局召开关于经济形势的会议是在7月31日。三个月的时间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诸多变化。经济方面,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GDP增速放缓等成为市场热议焦点。金融方面,资本市场近期连续下挫,引发了股权质押等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国际形势方面,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等不利因素叠加,IMF下调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在此背景下,中央政治局会议适时召开,为当前中国经济定调,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向市场传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走向,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10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解读,展望本次会议后宏观调控的方向。
【宏 观】挖潜民间投资增长的新空间(第70期)(2018-10-10)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挖潜民间投资增长空间是当前稳投资、提高投资有效性的关键抓手。研究发现,农林牧渔服务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道路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等5个大类有潜力成为民间投资增长的新空间。建议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政策要有所侧重。对于生产能力充分、国企事业单位垄断力量强的行业,要以推动国企改革、事业单位改制为重心,把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控股挺在第一线;对于生产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的行业,要把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更突出位置,吸引更多民间投资来增加有效供给。
【宏 观】对当前所谓“消费降级”现象的分析(第65期)(2018-09-26)
当前,部分低价商品的销售向好更多是依靠自身产业升级发展的带动,并不符合经济理论对“消费降级”的定义。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已经开始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也正经历从物质消费到服务消费的转变,这种趋势并不会因为短期的消费支出波动而发生逆转。同时,尽管没有出现居民消费结构降级的现象,但是我国消费运行中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给消费平稳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应高度重视。
【宏 观】上半年能源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第58期)(2018-07-30)
今年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总量调控政策相对宽松等因素作用下,宏观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上半年能源发展呈现“消费全面回升、供给质量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供需总体平衡”的良好格局。展望下半年,受宏观调控政策更加积极和能源需求季节性因素影响,能源消费增速将保持稳定。预计全年能源消费46.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4%,增速较2017年提升0.5个百分点,煤炭和石油稳定增长,天然气和电力快速增长,能源供需宽松格局仍将延续。
【宏 观】守住战略定力,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对当前制造业形势的几点分...(2018-07-26)
2018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运行平稳向好,各项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转型升级有序推进。总体来看,良好的基本面、有利的政策环境为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提供支撑,制造业全年保持稳定运行态势不会改变。但外部风险加大特别是单边主义冲击世界贸易秩序,将对制造业发展特别是企业预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保持制造业稳中有进的关键在于守住战略定力,做好国内自己的事情,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政策红利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制造业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宏 观】谨防内外风险叠加 适度增加政策对冲(第55期)(2018-07-05)
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延续稳定增长格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继续提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改革开放红利逐步释放,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展望下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金融市场风险显性化、需求存在下行压力等问题突出,但我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稳定性较强,预期国内经济将呈现温和回落态势,下半年GDP增长6.6%左右。建议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谨防内外风险叠加,适度增加政策对冲,推动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
【宏 观】美欧货币政策正常化前景及其影响(第54期)(2018-07-02)
近年来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持续推进,欧元区货币政策正常化也开始提上日程。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先发优势将助推美元保持相对强势,美欧货币政策正常化推进的叠加效应将加剧全球流动性紧缩,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流与本币贬值压力将加大,我国也面临人民币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两难选择。为此,要高度重视外部环境的变化,统筹兼顾,做好政策预案,更为重视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为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创造条件。
【宏 观】创造雄安质量,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雄安新区未来经...(2018-06-19)
依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展望雄安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到本世纪中叶将主要经历集中建设阶段(2018~2022年)、要素集聚阶段(2023~2035年)和稳定发展阶段(2036~2050年)。随着新区高质量的快速发展,预计2035年人均GDP将达到50万元(2015年价)左右,经济规模达到2万亿元,成为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2050年逐步达到世界先进城市发展水平,创造“雄安质量”,人均GDP达到90万~100万元。
【宏 观】2018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第92期)(2017-11-13)
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呈现出好中趋稳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6.8%左右,可以较好地实现政府预期调控目标。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展望2018年,我国进入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议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精准有效,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中性,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宏 观】从当前全球化进程看中国的“全球化路径”(第89期)(2017-10-31)
此轮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发展失衡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和治理危机上升等问题。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致使全球化发展出现新的形势与特点,问题与风险也在不断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全球化发展的失衡及其负面效应不仅助推了民粹主义的全球性复兴,而且给未来全球化走向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对此,中国应准确把握世界大势和未来趋势,坚定不移地支持全球化向前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全球化的“中国路径”,进一步开拓新型全球化发展道路。
【宏 观】当前财政收支形势分析与全年(第67期)(2017-08-30)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保持较快增长。下半年,要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稳定和完善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合理适度的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力度,切实落实好营改增全面试点政策以及其他减税降费政策,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培育壮大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确保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宏 观】上半年能源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第64期)(2017-08-17)
今年以来,在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和宏观政策狠抓落实等因素作用下,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来源,能源发展呈现“总体趋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良好态势,上半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2.7%,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展望下半年,受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能源需求季节性因素影响,能源消费增速将有所回升。预计全年能源消费44.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增速较2016年提升1.5个百分点,煤炭和石油稳定增长,天然气和电力快速增长,能源供需较为宽松的格局仍将延续。
【宏 观】上半年投资形势分析与下半年展望(第61期)(2017-07-31)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基本平稳,累计增速达到8.6%,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加快,基建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当前需要密切关注以下问题:严控地方政府违规融资、金融去杠杆推动资金成本抬升、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偏低、新开工项目等先行指标走弱等。展望下半年,外贸出口改善、工业企业利润好转、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长、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幸福产业快速增长等将支撑投资平稳运行。综合判断,预计下半年和全年投资将分别增长8.0%左右和8.3%左右。
【宏 观】上半年消费形势分析及下半年展望(第59期)(2017-07-24)
2017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运行平稳,整体保持温和增长。农村消费明显向好,传统消费稳中有变,新兴消费走势分化,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汽车消费继续降温。从总体上看,耐用品消费转冷、服务消费领域问题较多、产品服务供给创新不足等突出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升级换代、服务消费势头较好等因素支撑下,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0.5%左右。
【宏 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安徽省金融服...(2017-06-30)
2016年以来,安徽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产品和服务方式推陈出新,作用日益增大,县域金融发展取得新突破。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改革创新、拓宽金融合作范围、搭建新型融资平台、推进产融合作、培育区域性金融机构、利用产投基金扶持初创企业是安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经验。大型银行对小微企业金融供给收缩、房地产挤占实体经济融资空间、直接融资比重偏低、“两权”抵押贷款流转处置不畅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未来政策安排上应加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政府投资基金,发挥金融机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