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地 产】新型城镇化将为房地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第38期)(2014-05-22)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颁布,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人口转移、户籍放开、区域布局、住房保障、长效机制、集约发展、低碳环保等方面。尽管201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陷入销售持续降温、区域分化加剧的不利局面,但中长期来看,新型城镇化将为房地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首先将为住房市场提供有力的需求支撑,其次将使房地产业的区域发展更为均衡,同时将为房地产业带来结构转型的契机。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颁布,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人口转移、户籍放开、区域布局、住房保障、长效机制、集约发展、低碳环保等方面。尽管2014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陷入销售持续降温、区域分化加剧的不利局面,但中长期来看,新型城镇化将为房地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首先将为住房市场提供有力的需求支撑,其次将使房地产业的区域发展更为均衡,同时将为房地产业带来结构转型的契机。
受电网与电源建设规划不匹配导致电网建设滞后影响,我国风电发展深受并网消纳问题困扰,近年来风电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国家连续出台专门政策,大力解决并网消纳问题,以推动风电产业健康发展。4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14年风电并网消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表示将通过加强风电基地配套送出通道建设、大力推动分散风能资源的开发建设、优化风电并网运行和调度管理等措施,逐步解决风电并网消纳难题。本文将分析国家出台该政策的背景,深度解读国家风电产业相关政策及政策导向,并对相关政策实施效果作出分析和预判,以供读者决策参考。
进入2014年,世界经济向好迹象增多,但总体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国内市场需求放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1~4月份,对外贸易增长出现显著下滑,全国进出口下降0.5%(以美元计价,下同),其中出口下降2.3%,进口增长1.4%,外贸顺差352亿美元,同比减少超过四成。外贸总体形势较为严峻,但贸易结构有所改善。展望二季度,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特征依然突出,进出口将维持中低速增长态势,建议加强对外贸的扶持力度,通过培育新型竞争力促进出口发展。
2011~2014年3月,国家实行临时收储政策,虽然保障了供给、稳定了市场,但其对棉农、棉企、国家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2014年4月10日,发改委网站消息,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我国棉花价格将回归市场调节,并与国际接轨。此举有利于我国纺织企业降低原料成本,促进纺织产品出口,帮助纺织行业走出困境。下文将重点分析内外棉价差对纺织行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目标价格政策出台后对纺织行业带来的利好。
加快电信行业市场化进程一直是我国电信监管部门推动的重点。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中央明确提出要利用市场机制对电信行业进行改革。为贯彻中央精神,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资费,2014年5月9日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告》(简称《通告》),取消电信价格管制,将定价权下放。《通告》的发布,宣告运营商须对通管局进行定价审批的历史画上句号,缩短了行政流程,有利于以运营商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的虚拟运营商利用资费价格手段展开竞争。不过,资费下降通道虽然打开,但因运营商的语音业务的资费价格已经贴近成本价,部分领域如传统语音业务下降空间将有限。
德国曾是一个后进型工业化国家,也是一个成功追赶型国家。从工业化初期起,“赶超”便成为德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任务。从19世纪50年代起,德国经济迅速起飞,并在一战前夕超越法、英等老牌工业化国家,实现了赶超目标。本文从生产函数(增长核算)的角度出发,分析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德国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介绍德国为加快经济赶超建立的体制机制和采取的政策措施,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季度,财政收支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加快,收入和支出结构继续调整。二季度,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去年基数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将继续呈放缓态势。为了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财政支出进度将进一步加快,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为了更好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应加快盘活财政资金存量,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财税重点改革工作,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并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意味着实施了25年之久的《环保法》完成了首次修订。修订后的《环保法》在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对违法排污的惩罚力度、加大信息公开等方面有重要突破,被视为中国用重典向污染开战的力举。本文将分析《环保法》修订背景,深度解读新《环保法》有关内容,并对其正式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预判。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不断提升,但由于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需求侧管理薄弱、调峰应急能力不足等原因,部分地区天然气供需紧张情况时有发生,民生用气保障亟待加强。在此背景下,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天然气扶持政策。4月23日,国务院又转发了发改委《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加大对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政策扶持,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本文将分析国家密集出台天然气扶持政策的背景,深度解读有关政策,并对相关政策实施效果作出分析和预判,以供读者决策参考。
长期以来,内需都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2013 年,我国以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贡献50% ,资本形成总额贡献54.4% ,货物与服务净出口贡献-4.4%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消费贡献率呈现下降走势。这一趋势不利于当前经济平稳运行,并可能带来结构性失衡、财政隐患与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建议稳定房地产市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新型消费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