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5-04)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近年来,我国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全年将超过8万亿元,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建议一是关注新产业崛起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AI、具身智能、低空经济、可控核聚变等产业链;二是关注国产替代带来的投资机会,例如半导体封装...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近年来,我国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全年将超过8万亿元,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建议一是关注新产业崛起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AI、具身智能、低空经济、可控核聚变等产业链;二是关注国产替代带来的投资机会,例如半导体封装...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和各国对新材料研发力度的加大,我国新材料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材料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新材料不仅是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的重要保障,也是世界各国国际战略竞争的焦点。2023年,我国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7.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新材料产业将...
新材料行业涵盖产品较多,不同材料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近5年来,我国新材料行业的产值年复合增长率在20%左右,行业整体处于成长期。其中,钛合金、锂电池材料、碳纤维、高温合金等部分关键材料已渡过导入期,正式进入成长期。同时,受限于技术水平,在全球市场中处于成熟期的新材料产品,多数国产化率相对较低。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新材料行业有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到2025年或将进入成熟期。我国新...
2023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材料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加速期。2023年,全国粗钢产量101908万吨,同比持平,增速较上半年放缓1.3个百分点;钢材产量13.63亿吨,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铝材产量6303.4万吨,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半年放缓4.5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8244.12万吨,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半年放缓0.1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4159.4万吨,同比增长3.7%...
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多项经济指标呈现积极向上修复势头。新材料产业方面,我国新材料产业进入蓬勃发展加速期,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1~9月,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材料领域建立了7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建设了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资源共享三类35个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支撑体系;...
新材料行业涵盖产品较多,不同材料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近5年来,我国新材料行业的产值年复合增长率在20%左右,行业整体处于快速成长期。其中,钛合金、锂电池材料、碳纤维、高温合金等部分关键材料已渡过导入期,正式进入成长期。同时,受限于技术水平,在全球市场中处于成熟期的新材料产品,多数国产化率相对较低。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新材料行业有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到2025年或将进入成熟期。我...
新材料发展报告摘要:2022年,我国新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产业市场规模为75300亿元,同比增长14.61%。2022年,铝材和铝合金产量分别为6221.6万吨和1218.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9%和7.6%。晶硅年产量约为55.33万吨,同比增长9.66%。545.9GWh,累计同比增长148.5%。2022年以来,关键战略材料产业延续了高速发展态势,产能进一步扩大。受下游新能源汽车、电子行业带动,2022年稀土永磁材料、碳纤维产业、锂电...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5G、新基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拉动,中国新材料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及新材料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对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的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三季度以来高技术产业发展保持向好趋势,汽车等重要下游行业态势良好,带动新材料产业总体向好。展望全年,“双循环”推动国产替代化加速。政府积极落实规划,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关键...
新材料产业处于制造业的中游,其上游是基础原材料制品或初级矿产,下游主要为高新技术制造成品厂商。2022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4%,高于全部投资4.3个百分点。上半年,从整体来看,制造业的投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上半年增速超1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超过20%。新材料行业作为制造业的子行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利润率高等特点,一直以来是制造业中较受投资追捧的行业之一。新材料行业与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高正...
2021年,我国新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年产业市场规模为65700亿元,同比增长9.5%。经济复苏推动多种新材料价格、产量显著增长。2021年,铝材产量和同比增速分别为6105.2万吨和7.4%;铝合金产量和同比增速分别为146.10万吨和47.10%。多晶硅年产量约为49万吨,同比增长23.7%。动力电池产量达210GWh,同比累计增长163.4%。2021年以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开工率强势恢复。关键战略材料产...
今年以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及新材料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对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的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三季度以来高技术产业发展保持向好趋势,新能源汽车等重要下游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带动新材料产业总体向好。尤其是半导体产业完成向我国大陆转移,产能释放促进半导体材料行业业绩增长。展望全年,“经济内循环”推动国产替代化加速。进出口方面,...
新材料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冲击,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其中下半年,在经济内外需均旺、主动补库存周期的推动下,GDP加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每年增长5.5%,宏观经济呈回暖态势,高技术制造业景气度高。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
2020年,我国新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年产业市场规模为51245亿元,同比增长14.3%。四季度以来,经济复苏推动多种新材料价格、产量显著增长。2020年,铝材产量和同比增速分别为5779.3万吨和8.6%;铝合金产量和同比增速分别为963.6和8.5%。优特钢产量3859万吨,同比增长5.7%。多晶硅年产量约为39.6万吨,同比增长15.1%。动力电池产量83.4GWh,同比下降2.3%。三季度以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
今年以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及新材料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对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的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三季度以来高技术产业发展保持向好趋势,汽车等重要下游行业反弹态势良好,带动新材料产业总体向好。尤其是半导体产业完成向我国大陆转移,产能释放促进半导体材料行业业绩增长。1~9月重点优特钢企业累计特钢产量3316.88万吨,同比增加4.82%。1...
上半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上半年特钢价格快速下跌至4月底,5月末迎来强力拉涨行情。铝材和铝合金产量先抑后扬走势。上半年,铝材产量2645.8万吨,同比增加7.8%;铝合金累计产量414.4万吨,同比转负为正至1%。当前我国化工新材料占化学工业主营收入的6.6%,化工新材料总体自给率仅有60%。我国现有烧结钕铁硼企业170家左右,年产能力超过30万吨。上半年锂电池四大材料产量同比下滑幅度都在20%左右,...
2019年,我国新材料行业总产值增长至4.5万亿元,增速放缓。重点优特钢企业累计特钢粗钢产量4236.99万吨,同比增长0.67%;特钢价格总体呈下跌趋势;铝材和铝合金累计产量分别为5252.20万吨、942.10万吨,分别同比增长7.50%和2.7%;原镁产量96.9万吨,同比增长12.2%;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17万吨,同比增长9.7%;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81.90亿美元,同比下降3.56%;碳纤维产能释放;多晶硅产量34.2万吨,同比增长32%;...
总体而言,2019年新材料价格呈下跌趋势,无效产能退出,行业面临整合与转型。需求方面,2019年国内制造业下行压力较大,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制造业对新材料总需求显著减弱。供给方面,经过去年和前年的产能扩张,新材料总体产能大幅增加,行业竞争加剧。因此2019年除少数新材料价格因上游小金属价格反弹而增加外,特钢、稀土永磁、化工等主要新材料总体价格呈下跌趋势。价格的下跌迫使一些低端产品、高污染、高成本...
新材料行业是“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经过“十三五”前三年的积累,我国新材料产业在技术、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材料行业逐渐成熟,行业年均增长率将从过去三年的28%逐渐放缓到未来三年的26%左右,行业增长率的波动也将更加平缓。预计2019年产业规模将达到4.9万亿元,同比增长27%,预计到2021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7万亿元。
2018年以来,新材料行业依旧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重点产品产量均保持了同比正增长:重点优特钢企业累计特钢 粗钢产量4407.29万吨,同比增长11.12%;重点统计企业高强钢板产量2889万吨,同比增长17.3%;铝材和铝合金累计产量分别为4554.60万吨和796.90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6%和0%;聚碳酸酯产量70余万吨;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约15.5万吨,同比增长5%;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27.5万吨,同比增长28.5%;多晶硅产量约25.9万吨...
2018年,受益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材料行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产值首次超过3万亿元,达到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虽然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高速增长区间。预计2018年新材料产值增速在25%左右,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88万亿左右。其中,储能材料、光伏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特种不锈钢、超硬材料、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细分行业产能居世界前列;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
从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尽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总体发展慢,核心技术和专用装备水平还相对落后,关键材料保障能力还有所欠缺,部分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之新材料产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产业成长期较长,因此预计未来2~7年间,我国新材料产业都将处于成长期。
2017年以来,新材料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产业化突破接踵而至的有利形势下,产业整体保持了高增长态势,各领域保障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展望2018年,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将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驱动力。同时,随着产学研一体化、上下游协作机制的建立,新产品上市并应用的速度将加快,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部分先进基础材料可能出现结构性过剩;关键战略材料将保持高增长势头;前沿新材料产业化应用初具规模...
2017年,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面展现较强韧性和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发展,新材料产业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展望2018年,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将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驱动力;同时,随着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将向中高端迈进。先进基础材料结构调整成效将进一步显现;关键战略材料产量将保持高增长势头,国产保障能力有望逐步提高;前沿新材料产业化应用市场有望进一步打开。预计到2018...
2012年,新材料产业被确认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及三大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之一,国家及市场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视进一步加深,新材料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行业年均增速在25%左右。从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尽管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总体发展慢,核心技术和专用装备水平还相对落后,关键材料保障能力还有所欠缺,产业仍处于...
2016年,在宏观经济阶段性企稳和制造业整体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新材料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展望2017年,一方面“材料先行”战略逐渐成为业界共识,政府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利好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创新能力更加受到重视,产业整体竞争力有望逐步增强。此外,制造业转型升级将带动新材料产品需求大幅增长,预计我国新材料产业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有望进入弯道...
2016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下,新材料产业整体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规模持续扩大。展望2017年,一方面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3D打印、低碳技术等新技术和石墨烯、超导材料等前沿材料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将刺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预计我国新材料产业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有望进入弯道超车黄金期。
我国新材料产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由于新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产业成长期期间较长。再加之我国新材料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对比国内外新材料龙头企业规模可以看出,我国新材料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新材料产业都将处于成长期中,产业发展前景极为乐观。
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深水区,经济增长逐渐更加依赖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而非仅仅粗放型地增加投资。在此背景下,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产业集约化发展,政策鼓励信贷精准投放至高新领域,新材料行业因此迎来巨大发展机遇。2015年,在我国各大制造业景气度下行的背景下,新材料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仍然达到了14.25%。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最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新材料类别繁多、品种浩瀚、用途广泛,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品,凝聚并集中展示了当代最高的科技成果,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及国防建设等构成了坚定的基石。根据《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建立起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达到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