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井开钻(2025-03-25)
3月24日,中国新闻网讯,3月24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宣布,中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井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位于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海域,水深约90米。该平台所开发的恩平15-1油田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传统开发模式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并对设施造成腐蚀。通过实施CCUS技术,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实...
3月24日,中国新闻网讯,3月24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宣布,中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井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位于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海域,水深约90米。该平台所开发的恩平15-1油田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传统开发模式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并对设施造成腐蚀。通过实施CCUS技术,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实...
3月24日,浙江日报讯,2024年,浙江省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三大造船指标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完工船舶565.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5.9%;新接船舶订单量1169.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7.5%;手持订单量1819.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9.7%。浙江的造船工业总产值达614.9亿元,同比增长23.6%,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船舶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浙江省船舶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突破,船舶制造业、船舶修理业和海工装备的...
3月20日,证券时报网讯,上海将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上海市海洋观测网规划(2025-2035年)》,印发《关于推动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科学制定和落实海洋经济发展重点目标任务,打出有力有效政策“组合拳”;发布现代海洋城市发展蓝皮书,增强评价指标科学性和影响力。推进现代海洋城市智库建设,充分发挥...
3月20日,上海证券报讯,近日,厦门印发《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2019-2025年)》明确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陆海统筹发展格局形成,建成海洋强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745亿元,占厦门市GDP比重达30%左右。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宇表示,下一步,厦门将组织实施《厦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涉海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强化统筹协调机...
3月21日,金融界讯,近日,漳州市发改委谋划起草《漳州市2025年海洋经济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其中,将加强统筹谋划,包括编制《“十五五”海上漳州建设专项规划》、开展政策研究、推进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等3项重点任务。增强主要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包括发展海上风电、现代海洋渔业、船舶和海工装备、海洋信息、海洋生物医药、临港石化、海洋文旅等7项重点任务。
【点评】漳州...
3月20日,界面新闻讯,3月20日,青岛市委海洋办主任、市海洋发展局局长孟庆主持召开全市海洋重点项目推进会议,研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强调,海洋产业是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项目建设是推动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海洋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部署,聚焦“4+4+2”海洋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大海洋产业项目谋划、招引和建设力度。青岛将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如...
3月20日,新华财经讯,近日,上海市海洋局局长史家明在《奋力谱写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上海篇章》的文章中表示,上海将继续推动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重点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新兴产业发展,打造创新驱动的海洋经济高地。上海将完善海洋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加大对海上新能源、深海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养殖等领域的支持,以促进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上海还计划推动海洋经济创新示范2.0版...
3月19日,上海证券报讯,3月18日,青岛市委海洋委召开全体会议,传达学习十二届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明确青岛海洋发展的核心任务,包括推动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会议提出,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快建设海洋高端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聚集海洋高端人才,打造全国领先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同时,将围绕“4+4+2”海洋重点产业,推进涉海重大项...
3月19日,齐鲁晚报网讯,近日,工商银行针对捕捞船、养殖船等海洋渔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渔船e贷”产品,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海洋渔业发展。2025年3月,日照分行成功发放全省首笔“渔船e贷”,为全市海洋战略发展注入新动能。“渔船e贷”是专为渔业经营者定制的线上化普惠贷款产品,基于渔船类型、保险金额、政府补贴等数据,并结合渔民个人征信、资产状况建立信用评估模型,为优质渔船经营户提供融资服务。该产品...
3月17日,信德海事讯,近日,英国劳氏船级社 (LR) 发布最新的船舶发动机改造报告,指出随着航运业寻求“短期碳减排解决方案”,LNG燃料系统改造需求将激增。然而,燃料供应链建设滞后、船厂改造产能有限,可能影响整体推进速度。报告强调,尽管欧盟FuelEU Maritime和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等政策正在推动行业减少碳排放,但燃料生产商缺乏足够激励,导致市场对替代燃料的需求仍较低。目前,LNG被视为短期内最可行...
3月18日,中国船舶报讯,3月18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2台套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型“1.5吨船用深冷装置”试验合同。这是我国首个海上液化天然气(LNG)产业链低温工程试验中心承接首个订单,标志着该中心开启了面向全球客户的商业化运作。该试验中心位于沪东中华长兴二期新厂区,是国内首个同时使用LNG和液氮作为试验介质的综合型试验平台。其试验能...
3月17日,上海证券报讯,日前,海力风电公告公司于近日与启东市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公司计划在环抱式港池西港区投资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二期项目,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用地、用海总面积约680亩。该项目主要产品包括导管架、漂浮式基础、海上平台、换流站、海洋牧场、海上重型单桩基础等海洋工程高端装备。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海洋工程高端装备30万吨。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力启东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
3月18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日前,装载着13艘工程类船舶的世界第三大半潜船“华瑞龙”号从福建宁德灶屿锚地起航,驶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几内亚。这批船舶由宁德本地企业自主研发制造,主要用于我国企业在西非地区进行矿产资源海上物流过驳。福建易和船舶重工透露,后续还将有8艘船舶出口至几内亚。其中,一艘新造浮吊过驳船为国内首制,采用全变频高速运转和重载模式,装载效率高、维修便捷,达到全球领先水...
3月16日,风芒能源讯,3月12日,浙江省发改委(省能源局)联合相关省级部门召开全省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调度例会,会议强调,海上风电是浙江省能源保供稳价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全力推进项目开工与竣工目标的实现。会议要求,海上风电涉及多个部门,协调难度大,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包括:强化专班力量,打造线上指挥平台实时调度;建立信息中枢调度平台,实行“问题收集—研判—交办—...
3月15日,中国新闻网讯,3月15日,在宁波海事局的监管下,加注船“思杰21”轮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成功为国际航行船舶“COSCO ITALY”轮加注1600吨B24生物燃料油。这是宁波港域首次进行国际航行船舶的生物燃料加注,标志着该港口在绿色航运燃料供应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生物燃料油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可作为传统燃油的替代品,被视为“即用型绿色船舶燃料”。本次加注的B24生物燃料油,由24%的餐厨废弃油脂和76%的燃...
3月14日,香港运输及物流局讯,近日,香港运输及物流局表示,香港在2024年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四,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截至2024年底,香港注册船舶的总注册吨位达1.318亿吨,创近10年新高,仅次于利比里亚、巴拿马和马绍尔群岛。此外,香港船舶的港口国监督滞留率仅为0.69%,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30%,反映出香港船队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目前,香港拥有...
3月14日,看看新闻Knews讯,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依托海南研究院(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在海南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成功完成首批次海洋装备实海试验。这标志着该试验基地已初步具备南海动力环境长期监测、海洋智能装备实时测试等能力,为我国海洋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该试验场位于三亚崖州湾海岸线20多公里处,海域面积达300公顷,可进行海洋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环境监测、海洋装备测试...
3月13日,中国新闻网讯,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消息,截至2024年末,广东沿海地市的海上牧场贷款余额达到325.4亿元,其中海水养殖贷款71.4亿元,占比21.9%。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上牧场与“蓝色粮仓”建设成为广东落实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全省海水产品养殖产量连续两年创下近十年新高,海水鱼养殖产量更是占全国近一半。广东各大银行机构积极响应海洋经济发展需求,采取“再贷款+贴息”等措施降低企业...
3月13日,龙船风电网讯,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江苏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35年)》,提出优化海上风电布局、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及加强区域功能引导等目标。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573万千瓦,占全国63.7%。《规划》明确,江苏将优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并坚持“深水远岸”原则,推动海上风电向离岸30千米以远或水深30米以上的区域发展。重点支持盐城、南...
3月12日,齐鲁晚报网讯,3月1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成果及海洋强省建设进展。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省15个主要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8068.6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七个产业的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巩固了山东在全国海洋经济中的龙头地位。此外...
3月12日,上海证券报讯,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集团首席技师傅国涛提出,要加快推动国产工业母机向数字化、智能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以奠定制造强国的基础。傅国涛在今年2月调研重庆的10余家机械加工企业后发现,尽管机床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0%,但高精度的数控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等仍然主要依赖进口。这些高端设备仅占整体设备约10%,但在产品精加工环节贡献了大量效益。此外,高端进口工业母机...
3月11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近日,由中国船舶设计的全球最大多用途纸浆船——84500吨级“CSPC HORIZON”号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高端特种船舶制造迈上新台阶。该船总长225米、型宽36米,具备85000吨载重能力,航速15.5节,兼具高适应性和高装载效率。“CSPC HORIZON”号采用敞口、箱型货舱设计,货舱内无台阶、无腰窝,搭配背载式舱盖和转轮除湿机,可有效保护纸浆货品质量,同时满足高铁列车、风电设备、大型机...
3月11日,中国经济新闻网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海上风电,并强调统筹就地消纳与外送通道建设,标志着中国能源转型迈入系统性攻坚阶段。相比2024年的政策重点仅限于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今年的政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海上风电与“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双轨布局,以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构建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能源体系。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6%,其中海...
3月10日,南海网讯,近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共享航次第一期行动顺利结束。本次行动由海南省海洋厅、省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研究院、省海洋与渔业监察总队主办,联合多家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推动深远海智能装备测试和海洋执法协同作业。此次行动集结了中国海监2166船、海洋地质26船、珠海云无人智能母船、“海棠一号”长航时高速巡航无人艇等高端装备,围绕海洋执法、海洋综合调查、深海智能装备应...
3月10日,南方能源观察讯,自2021年海上风电并网高峰期后,受补贴退坡、投资压力增加和用海政策制约等因素影响,新增装机规模大幅下降,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仅404万千瓦。然而,随着绿色转型加快、政策优化、成本下降和市场需求回升,海上风电正迎来新一轮增长。2024年12月,自然资源部发布新规,简化用海审批流程,促进海上风电集约化发展。同时,风电产业链降本增效明显,2023年海上风机中标价降至3200元/千瓦,同...
3月7日,证券时报网讯,3月6日,中国燃气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13号船开工仪式在大连造船厂隆重举行。该船由大连造船承建,是中国燃气、华光海运、中船租赁合资兴建的四艘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建造项目中的第二艘,加码中国在全球LNG高端装备领域的制造能力。该项目采用法国GTT公司Mark III Flex薄膜型货物围护系统,确保LNG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船舶总容积达17.5万立方米,配备先进再液化系统,大幅...
3月7日,龙de船人讯,根据挪威船级社(DNV)替代燃料洞察(AFI)平台的最新数据,2025年2月全球新增了34艘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其中,33艘为液化天然气(LNG)燃料船舶,且全部为集装箱船订单;另1艘为氨燃料杂货船。2025年前两个月,替代燃料船舶订单总数达到45艘,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5%。这一下降主要归因于1月份新造船市场低迷,包括传统燃料船舶订单也在减少。不过,2月份的订单量创下了自2024年10月以来的...
3月6日,央视网讯,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焦念志强调,推动海洋负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将碳源转化为碳汇的创新性思路。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0.4个百分点,显示出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焦念志指出,海洋覆盖全球约70%的面积,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碳汇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有效...
3月6日,新华网讯,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表示长期关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他围绕海洋牧场建设、海上新能源、近岸海域规划、海洋人才培养等议题开展调研,并在全国两会提出相关建议。广东作为海洋大省,海洋牧场发展迅速,但台风灾害对沿海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造成沿海渔业重大损失,尽管海洋牧场保险已实施,但保险覆盖率低、理赔机制不完善,...
3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海上风电、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等新能源应用场景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并提出要综合整治新能源产业“内卷式”竞争,推动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4年的能源发展成果,包括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40%,并提出2025年的重点工作:推进海上风电发展,统筹就地消纳与外送通道建设;...
3月5日,风电头条讯,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光伏+”行动,有序推进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扣除原料用能和能耗单列项目用能)在24%左右;到2030年底,全省风电光伏、核电装机分别达...
3月4日,厦门日报讯,近日,在山东青岛举行的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宣布,中国厦门成为“海洋十年”“海滨之城”平台的新成员,这是该平台首次吸纳中国城市。厦门因其在可持续发展、海洋经济及国际海洋文化交流方面的卓越表现,受到全球关注。“海洋十年”(2021-2030)是联合国发起的重要海洋倡议,旨在通过科学合作,提供全球海洋治理的解决方案。“海滨之城...
3月4日,珠江时报讯,3月3日,南海区水环境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全面总结2024年的治水成效,并部署2025年的重点任务。会议同步举行了“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水环境治理项目集中动工仪式,标志着南海区进入新一轮的高质量水环境治理阶段。南海区未来三年内计划投资144亿元,实施12个涉水项目,涵盖新时期联围治水项目(7个)、碧道项目(1个)、水经济项目(3个)、供水工程提升项目(1个)。其中,西...
3月3日,国际金融报讯,全球首个开放式“AI+无人船”示范基地、国内首个“海港客运+跨境直升机”复合型口岸,今年有望在深圳前海落地。记者获悉,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前海管理局近日印发实施《前海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备受关注的一项是,前海将建设国内首个“海港客运+跨境直升机”复合型口岸。据深圳市口岸办此前消息,深圳力争将蛇口邮轮母港打造成为“海港客运+跨境直升机”复合型口岸,...
3月3日,山东国资讯,近日,山东港口与安徽省港航集团合作的安徽港航陆海装备公司枞阳船厂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6.7亿元,由山东陆海装备集团与安徽省港航集团铜陵港航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位于安徽铜陵市,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专注于新能源船舶制造、维修和拆解,目标是构建“港口+园区”模式,打造现代化的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山东港口与安徽港航近年来不断深化合作,...
2月28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2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公报显示,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海洋油气业实现增加值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5.8%,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7%和8.7%。受天气影响和产业结...
2月28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2月,埕北油田成功超出预定产量目标,连续突破多个技术难关。该油田自1985年投产,是我国海上最老的油田,历经40年开发生产,进入“双特高”开发阶段。2024年,埕北油田的产量首次突破100万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为了应对油田产量递减的自然规律,中国海油通过油田改造、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提升了生产效率。特别是在注采结构、剩余油描述和油藏管理方面,埕北油田取得了...
2月27日,中国江苏网讯,近日,全国首份数字版《船舶卫生控制措施证书》在江苏常熟港签发。这项创新举措由南京海关所属常熟海关完成,标志着“船舶卫生证书检查和签发”场景项目在南京关区的正式试点运行。船方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自行领取了这份数字证书,而不再需要亲自到海关办理相关手续。该数字化操作不仅节省了船舶至少1天的靠泊时间,也大大简化了业务流程,使得企业能够在线申请和领取证书,满足...
2月27日,上海市电力行业协会讯,近日,在上海市长兴岛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码头,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计划于本月底交付使用。这艘船长333米,宽60米,日产原油量可达12万桶。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能捕集航行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还能利用废气热能发电,实现环保与节能的双重目标。这一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捕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点...
2月26日,鲁网讯,2月26日,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启幕。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全球海洋领域高层嘉宾,围绕气候变化、蓝色经济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大会期间发布了《“海滨之城”平台年度进展报告》,该平台通过连接全球海洋利益相关者,推动沿海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本次大会为平台增添了8个新成员,进一步强化了全球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