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投产(2025-07-30)
7月30日,看看新闻Knews讯,7月29日,我国首个海上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东方1-1气田13-3区在莺歌海海域正式投产。该区域水深约67米,地质条件复杂,气藏具备高温、高压、低渗透等开发难题。项目团队通过精细化储层描述和“甜点”目标优选,部署6口高效天然气开发井,并在平台结构设计与井身结构优化方面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工程新建一座导管架平台,铺设两条海底管道和一条电缆,与东方气田群原有设施实现...
7月30日,看看新闻Knews讯,7月29日,我国首个海上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东方1-1气田13-3区在莺歌海海域正式投产。该区域水深约67米,地质条件复杂,气藏具备高温、高压、低渗透等开发难题。项目团队通过精细化储层描述和“甜点”目标优选,部署6口高效天然气开发井,并在平台结构设计与井身结构优化方面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工程新建一座导管架平台,铺设两条海底管道和一条电缆,与东方气田群原有设施实现...
7月30日,新华财经讯,近日,青岛金融监管局发布“蓝海金链”金融监管品牌,作为推动海洋经济与金融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全面支持青岛“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该品牌通过金融产品集成、监管机制创新及专营机构设立等手段,增强涉海企业融资与风险保障能力。截至2025年6月底,青岛涉海贷款总额达1449.06亿元,同比增长15.47%;海洋保险保费收入达6.74亿元,同比增长15.75%,显著高于平均水平。青岛还发布了《...
7月29日,半岛新闻讯,7月29日,崂山区举行“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该计划提出将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垂直领域大模型和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及装备三大赛道,推动产业链企业三年新增不少于100家。在海洋领域,崂山将布局海洋大模型技术攻关与水下通信产业化,推动海洋装备与通信电子集成式发展,建设青岛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平台。截至...
7月29日,龙de船人讯,近日中远海运能源成功获得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依据《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目录》授予的人民币2.73亿元贷款授信,专项用于配备甲醇双燃料或甲醇READY系统的新造油轮,成为全国首笔严格对标该目录的水运业转型金融贷款。该项目不仅采用低碳甲醇燃料,还集成水动力节能装置与智能化技术,能效设计指数(EEDI)远优于政策门槛。贷款创新引入可持续发展挂钩机制(SLL),将EEDI表现设为关键绩效目标,...
7月28日,龙de船人讯,近日,山东省政府在解读《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时,提出将济宁港打造成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济宁市交通运输局介绍,济宁港已成为全省内河运输核心枢纽,京杭运河航段通航里程与船舶运力位居全国前列,高等级航道达360公里,占全省58%。上半年港口吞吐量达5575万吨,同比增长10.4%。下一阶段,济宁将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支点,围绕梁山、微山等区域打造“...
7月28日,深圳新闻网讯,近日,深圳市海洋金融联盟正式成立,并召开首次投融资对接会,农业银行深圳分行作为发起单位之一,被推选为首届副理事长单位。该联盟由银行、保险、租赁、投资等多元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搭建“政企金”协同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促进海洋金融生态系统建设。会上,农行深圳分行围绕蓝色金融服务作专题推介,展示其在海洋风电、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渔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创新与产品体系。截至2...
7月25日,劳动报讯,7月25日,上海海事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海事法院服务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共十六条,围绕“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更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五大维度,提出支持海洋科技创新、绿色智能化转型、系统化发展及可持续海洋生态治理等具体措施。同时,《实施意见》强化国际海事争议解决机制建设,提升诉讼服务品质,推动涉外审判人才体...
7月25日,经济日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显著扩大,海水淡化工程共158个,总规模达285.6万吨/日,比2023年增加33.3万吨/日,覆盖沿海10省(区、市)及主要海岛。其中,山东、浙江、天津等地淡化能力居前。我国海水淡化产水主要服务于沿海高耗水行业,如电力、石化和钢铁,少部分用于海岛与缺水城市居民用水。2024年多个重点工程建成投产,为产业提供重...
7月24日,智通财经讯,克拉克森研究发布的半年总结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租赁公司共拥有和持有订单的船舶达3161艘,较年初增长100艘,但资产价值基本持平。今年上半年新增船舶租赁项目为218艘,同比略有下降,同时有117艘船舶退出中国租赁体系。二季度起,船东客户提前还款意愿上升,可能受中美301调查预期影响。海外客户项目显著减少,仅新增21艘船,多集中在一季度;而国内租赁项目增长显著,占比超过六成,...
7月24日,证券时报网讯,7月24日,上海市委财经工作委员会举行会议,分析研判今年以来上海市经济发展形势,调度部署下半年经济运行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大力度推动长三角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统一规则标准、破除卡点堵点、畅通经济循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强化监管执法跨区域协同,加紧治理“内卷式”竞争,稳步扩大制度...
7月23日,新华财经讯,7月23日,厦门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福建省累计船舶出口货值达87.7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6月出口额为12.9亿元,同比大增45.6%。在全球航运市场对新造船需求旺盛及海洋经济政策推动下,福建船舶出口持续增长,国有企业为主力,贡献近九成出口总值。东盟与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占全省船舶出口额的一半;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67.3亿元,占比高达76.8%。为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厦门...
7月23日,新华日报讯,7月22日,南通市政府与上海海洋大学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联合举办“南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对接会”。活动现场多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3亿元,包括上海海洋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服务分中心、研发中心及人才培养基地等一批重要科研与产业资源落地南通。近年来,南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已建成7个特色产业园区,吸引了默克、拜耳等跨国医药企业及百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今年上半年产业...
7月21日,港口圈讯,7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高效联通的内河水运网。《规划》提出“三主四辅”海洋港口群结构,以青岛港为核心,烟台港与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滨州、东营和潍坊港为补充,并同步构建“一主四辅多点”的内河港口体系。全省水运总布局将形成“一纵两横、三干多支”的内河航道网络,覆盖里程约3100公...
7月22日,新华财经讯,7月22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9.8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逾3500亿元,其中科技贷款达2.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近2万亿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深圳正积极推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国有大行加大对海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装备等重点海洋领域的信贷投入,陆续...
7月21日,齐鲁晚报网讯,7月20日,来自柬埔寨、德国、新西兰、匈牙利等11个国家的友城代表与青岛约70家企业代表在青岛举行产业对话会。会议重点围绕海洋经济、港口物流、医疗健康、绿色低碳技术等优势互补领域展开,旨在通过城市友好关系搭建务实高效的国际产业合作平台。青岛市副市长高健表示,青岛正在构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致力于形成全球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高地。会议期间,各城市代表进行了投资环境...
7月19日,龙de船人讯,近日,Alphaliner数据显示,尽管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主要航运公司仍在积极扩张。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增运力达118万TEU,较以往年份有所减少,但总运力仍达3270万TEU,全球共运营7336艘集装箱船。地中海航运(MSC)持续领跑,当前总运力达660万TEU,并在上半年接收25艘新船。法国达飞海运(CMA CGM)首次突破400万TEU大关,紧随马士基之后,有望在未来交船后升至全球第二。日...
7月18日,上海证券报讯,近日,伴随多家风电企业披露业绩预增公告,风电行业景气度显著回升。广大特材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367%,得益于海上风电铸件产能释放与订单增长;大金重工海外交付量激增,利润同比增长超200%。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46.28GW,同比增长134%。在价格方面,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风电机组招标价格已回暖,部分项目报价突破2000元/kW。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引导(如136号文推动电价市...
7月18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近日,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海上风能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8吉瓦,累计装机达83吉瓦。中国连续七年稳居全球海上风电市场首位,2024年新增装机占全球比重超过50%。尽管整体发展势头仍强劲,欧美市场却面临多重挑战:美国政策不稳定,多个风电项目遭撤回;欧洲“负补贴”机制导致招标乏力、投资意愿减弱。与此同时,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发展迅速,中国、...
7月18日,同花顺讯,7月17日,深圳市海洋金融联盟正式成立,并同步召开首次投融资对接会,旨在打通金融资源与海洋产业之间的通道,提升“蓝色经济”要素配置效率。该联盟在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市委金融办、福田区政府、前海管理局等部门的指导下,由22家成员单位组成,集政、产、金、研多方合力于一体。首场活动聚焦绿色航运、高端装备、海洋能源、海洋渔业等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现场共对接26个涉海项目,涉及“科创...
7月16日,龙de船人讯,近日,天津市重点水运基础设施项目北运河木厂船闸工程正式具备通航条件。该项目总投资1.61亿元,位于北运河津冀交界处,通过在木厂闸右岸建设船闸及配套引航道,进一步实现北运河津冀段的互联互通,为北运河全面旅游通航提供基础支撑。北运河全长238公里,贯穿北京、天津、河北,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在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和旅游通航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此次船闸工程...
7月17日,证券时报网讯,7月16日,大连市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财经委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优化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布局,统筹推进海洋领域规划编制,构建定位准确、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发展格局;积极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强滨海旅游,加快壮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海洋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产学研协...
7月15日,龙de船人讯,7月9日,海事服务供应商Veson Nautical发布《年中市场报告》数据显示,全球集装箱船新船订单同比激增288%,尽管订单暴涨,但实际运输需求增长不足5%,暴露出供应与需求之间的显著失衡。据《年中市场报告》数据,2025年上半年共签订195艘集装箱船新订单,其中中国船厂承接133艘,占据主导地位。尽管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政策以打压中国造船业,但由于成本、交船周期与造船能力的综合优势,中国...
7月16日,界面新闻讯,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建设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明确,到2027年,长兴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高技术船型如LNG运输船、双燃料集装箱船等占比将达到80%。上海将重点建设四大高地:一是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船舶制造能力,具备15种主流船型建造能力,LNG运输船和邮轮等技术实力显著增强;二是推动先进技术策源能力,建成2个以...
7月15日,同花顺讯,7月15日,东北地区首笔国产保税绿色甲醇燃料“船对船”加注作业在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顺利完成。此次作业中,500吨绿色甲醇由我国首艘甲醇燃料加注船输送至我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800吨。绿色甲醇原料来源包括废弃轮胎和农业废弃物,通过我国自主气化合成技术生产,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此举标志着大连港成为全球少数具备生物燃料、绿色甲醇、LNG及氨燃料加...
7月15日,邮储银行官微讯,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宣布其首笔出口船舶涉外保函项下的82,000吨散货船顺利交付,标志着其在服务涉外船舶制造金融链条方面取得新突破。此次服务由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为某头部造船企业提供全流程金融保障,涵盖船舶设计、建造、验收、交付等多个关键环节。该笔保函产品通过创新担保结构和嵌入式服务模式,确保了船舶提前143天顺利交付,突显“金融+制造”深度融合的中国方案成效。作为积极...
7月15日,同花顺讯,7月11日,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在海洋新能源领域展开重点布局。方案明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推进深远海风电项目与海上光伏建设,并谋划远海漂浮式光伏示范。目标是在2030年前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新能源基地。同时,青岛将加快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扩大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氢能...
7月14日,中国船舶报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六〇五研究院中标广东省“深远海无人运输投料船研制与工程示范项目”。项目旨在面向南海复杂海况,开发具备20吨装载量、9级抗风能力、全天候自动航行与精准投喂功能的无人运输投料船,推动海洋牧场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该项目将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养殖装备体系,并以广东省为示范区,建设标准化解决方案。项目由六〇五院牵头,联合中船桂江造船、中山大...
7月14日,今日象山讯,近日,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宁波海经区)海洋科技创新局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一所)在青岛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书》,标志着双方在深化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方面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科技供需对接、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与智库人才共育四个维度深化合作。将定期发布科技成果与产业动态信息,征集企业难题并组织协同攻关项目;加快科研成...
7月11日,人民网讯,近日,由中国华能与东方电气联合研制的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的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风电装备自主化与大型化方向实现重大突破。该机组单机容量达17兆瓦,叶轮直径262米,轮毂中心高度152米,风轮扫风面积约5.3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6800万千瓦时,可满足约4万个家庭年用电量,具备显著清洁能源输出能力。该机组首次采用国产化大直径主轴轴承,叶片、发电机、...
7月11日,龙de船人讯,近日,济宁港航集团旗下中交润杨公司申报的“四条67.6米LNG集散两用船购置项目”获得国家“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成功获取1330万元补贴资金,成为全国首单内河新能源船舶补贴项目,标志着新能源船舶补贴政策由文件走向落地实施,我国内河航运绿色转型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该批船舶为采用LNG清洁能源动力的中型集散两用船,相较传统燃油船可降低污染物排放90%以上、减少碳排放15%,...
7月10日,中国新闻网讯,7月10日,深圳市发布首部系统规范船舶安全航行行为的专项法规《深圳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将自2025年7月20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由深圳海事局牵头制定,围绕当前船舶大型化、航运密集化背景下深圳港面临的通航压力与制度空白问题,历时一年完成调研与编制。深圳港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四、粤港澳大湾区枢纽港,其西部港区承载珠江口80%船流,东部港区承担广东超三分之一外贸进出口量...
7月10日,界面新闻讯,7月9日,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将“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提升为全省发展战略重点。全会强调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思路,提出要通过“以陆带海、以海促陆”的方式推动湾区经济发展,着力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会议提出强化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都市圈协同牵引作用,完善区域产业联动与创新共育机制,加...
7月9日,证券时报网讯,7月8日,苏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规范招商引资,严防“内卷式”招商,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着力破除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卡点堵点,维护公平竞争市场...
7月9日,中国气象局讯,近日,国家气象部门印发《海上风电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指南》,正式启动对我国海上风电气象观测系统的科学规划与标准化建设。该指南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协同高效的三维立体海上风电气象观测网络,为风电项目的选址设计、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该体系将覆盖从风资源评估、升压平台安全运行,到功率预测、电力调度等全过程气象服务需求。未来几年内,气象部门将联合...
7月8日,化工仪器网讯,近日,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山东青岛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由中国石化青岛炼化主导开发,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装机容量为7.5兆瓦,预计年发电量1670万千瓦时。项目采用创新的随潮汐升降结构,组件与水面保持极短距离,仅为传统桩基光伏的1/10,有效利用海水冷却效应,实现发电效率提升5%—8%。为克服海水腐蚀、生物附着及波浪冲击等外海环境难题,技术团队研...
7月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打造绿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在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方面,《意见》提出,积极推动液化天然气(LNG)、甲醇动力技术在中大型船舶、中长距离运输场景应用,探索推动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应用;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注及充换电设施建设,完...
7月7日,光伏前沿讯,近日,中国石化宣布其位于山东青岛、总装机容量7.5兆瓦的海上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成为我国首个实现工业化运行的海上浮动光伏电站。该项目由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开发,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采用能够随潮汐升降的浮体结构,年发电量预计可达1670万千瓦时,年减碳量约1.4万吨。相较传统固定式电站,该系统利用海水冷却效应使光伏组件发电效率提升5%-8%。项目采用三项核心创新...
7月7日,证券时报网讯,7月7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会议强调,要积极推动环境资源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严格环境标准管理,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信用监管体系改革,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高标准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持续开展美丽海湾建设,深度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以高水平保护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评】生态环境部将...
7月4日,阳江日报讯,7月3日,阳江市首次实现“国企+民企”深水网箱养殖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标志着海洋牧场产业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该项目由国有企业阳江市牧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民营企业阳江海纳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依托省级“补改投”政策资金,在大镬岛海域建设重力式深水网箱,共投放鱼苗550万尾,预计年产量达2200吨、产值超7000万元。牧洋公司为市属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平台,承担基础设施、资源整合与...
7月4日,厦门日报讯,近日,厦门市发改委已批复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启动区二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该园区扩容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二期项目位于翔安欧厝区域南部,总投资约7.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3条道路(总长约5942米)、公交场站、水系生态整治工程、滨海护岸等基础设施,以及规划建设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的产业科研用房。厦门海洋高新区是福建省唯一以“海洋”命名的国家级高新区,规划总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