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并购重组注册获同意,拟吸收合并中国重工(2025-07-21)
7月21日,中国上市公司网讯,7月18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批复的公告,拟于上交所上市。此次合并将通过换股方式完成,中国船舶将向中国重工的所有换股股东发行A股,用于交换其持有的中国重工股份。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承继其全部资产、业务、负债及人员。此次并购整合将解决两家...
7月21日,中国上市公司网讯,7月18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批复的公告,拟于上交所上市。此次合并将通过换股方式完成,中国船舶将向中国重工的所有换股股东发行A股,用于交换其持有的中国重工股份。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承继其全部资产、业务、负债及人员。此次并购整合将解决两家...
7月17日,证券时报网讯,7月17日,宁波能源集团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进展公告》,宣布将与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及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立“浙江宁波浙海风母港装备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推进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象山基地项目建设。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元人民币,宁波能源认缴其中的2.4亿元,占股20%。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手续,并获得营业执照。新公...
7月16日,证券日报网讯,7月14日,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拟以自有资金收购控股股东潍柴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常州玻璃钢造船厂有限公司(简称“常玻公司”)的100%股权。常玻公司专注于30米以下复合材料、钢质和铝质船艇的研发制造,主要产品包括公务船、工作船和休闲船等,是国内高性能小型船艇领域的龙头企业。潍柴重机主营船舶动力系统,此次并购有助于其向整船制造领域拓展,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常玻公司此前已...
7月15日,龙de船人讯,7月14日,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特)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107.75亿元,同比增长4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25亿元,同比增长13.08%;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净利润约8.35亿元,同比增长52.77%。面对航运市场因关税与地缘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公司通过扩大规模、业务模式创新及服务体系升级等措施取得稳健增长。重点货源中,风电设备、...
7月15日,智通财经讯,近日,国联水产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广东国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国美水产”)将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湛江海洋壹号私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海洋基金”)作为新股东。根据协议,海洋基金将向国美水产增资9500万元,公司则放弃此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本次增资完成后,国美水产注册资本将从6590万元增至8304.98万元,公司及其子公司持股比例降至79.35%,海洋基金则持...
7月14日,大河财立方讯,7月14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0亿元的公司债券项目,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本次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期限最长可达20年,品种包括单一期限或多期限混合类型,并允许发行可续期债券。中信证券、申万宏源、中金公司等多家机构为此次债券项目的联合承销商。根据募集说明书,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偿还债务、项目及股权投资、以及项目建设等多个合规方向。中国船...
7月12日,龙de船人讯,7月10日,青岛鹤顺船业有限公司管理人发布公告,因原重整投资人未按重整计划出资,被取消资格,现再次启动重整投资人公开招募程序。鹤顺船业作为青岛及周边地区唯一具备完整修造能力的中型船厂,具备1.5万吨级码头修造能力、630米岸线、3.3公顷海域使用权,此前曾是公务执法船、工程船、渔船等特种船建造主力单位。自2017年全面停产后,该厂资产陷入沉寂,累计债权申报金额已达近9.5亿元人民币...
7月8日,中国交通报讯,近日,中远海运散运与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签署了两艘21万吨级氨双燃料散货船租赁合同。该船舶预计将于2028年交付,用于西澳至东北亚地区的铁矿石运输。相较传统燃油船舶,氨双燃料散货船在单航次中可实现碳排放减少50%至95%,被视为全球散货航运领域向零碳迈进的重要节点。此次合作不仅代表着双方在绿色低碳航运战略上的深度融合,也是“澳大利亚—中国绿色航运走廊”建设的重要...
7月7日,风能产业讯,7月4日,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运行。据官方介绍,该项目由三峡集团联合江苏省国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分布于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四个场址,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达80千米、最远达85.5千米,是目前我国并网发电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共安装98台风电机组,并配套建设三座海上升压站,总装机容量达800兆瓦。为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项目团...
7月4日,龙de船人讯,7月3日,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领域最大的分布式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二期工程全面投用,标志着我国在海洋能源制造绿色转型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该工程集成光伏发电、锂电储能及智能充电系统于一体,二期新增装机容量9300千瓦,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预计年发电量920万千瓦时,加上已投用的一期容量(6500千瓦),项目全生命周期总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1...
7月2日,证券日报讯,近日,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并投用我国首个在全海水环境下运行的工业级漂浮式光伏电站。该项目位于青岛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占地约6万平方米,装机容量7.5兆瓦,年发电量达167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相当于种植75万株树木。项目利用海水表面空间,通过创新的漂浮结构实现光伏板随潮汐升降,较传统结构更接近水面,从而利用海水散热效应提升发电效率5%至8%...
7月1日,中国上市公司网讯,6月30日,上交所官网披露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申报稿),公司并购重组材料被正式受理。中国动力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并支付现金购买中船柴油机16.5136%股权的并购重组项目已正式被上交所受理。本次交易还包括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可转债,拟募集配套资金20亿元。中国动力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
6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4日,大连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大船海工)与南通诺德瑞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诺德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二氧化碳运输船研发设计开展深度合作,旨在加快绿色环保型海工装备的自主研发进程。此次合作将融合大船海工在海工装备建造方面的产业资源与诺德瑞在技术方案与创新设计方面的专业能力,推动低碳/零碳船型设计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并增强双方在全球绿色高端船舶市场中...
6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讯,6月27日,中国重工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正筹划通过A股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即由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实现资本整合。本次交易尚需经上交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注册,相关程序仍在推进中,是否实施仍存在不确定性。此次合并被认为是中国船舶制造央企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意在通过资产整合和业务重组,提升集团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与技...
6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6日,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为华远星海运建造的65000吨级散货船首制船(编号JSHT309)正式出坞。该船总长209.95米,型宽34.8米,型深18米,设计吃水11.7米,入级中国船级社。通过线型优化、轻量化、螺旋桨及节能装置一体化设计,实现与同类型船相比约3%的结构减重,有效提升能效水平。该船配备高等级智能系统,在提升航行安全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服务于长江航线上的电煤运输任务...
6月20日,上海证券报讯,6月20日,中国船舶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标志着其对中国重工的吸收合并进入关键阶段。本次重组由中国船舶集团与北京诚通金控共同提供现金选择权,保障异议股东权益。这一制度安排体现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央企重组中的战略支撑作用。诚通金控凭借其雄厚的财务实力和国家战略属性,在此次交易中充当关键的资本支持平台,助力重组方案稳步推进。此举被业界视为央企协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支持国家...
6月20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18日,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宣布以约5.95亿元人民币收购揭阳电力35%的股权,后者为国家电投旗下企业,主要在广东省从事燃煤与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此次股权转让由中国电力、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广东公司与揭阳电力共同签订协议。揭阳电力注册资本17亿元,已获得广东揭阳市管辖海域的海上风电开发权,具备发展海上清洁能源的政策与项目基础。中国电力...
6月20日,龙de船人讯,6月19日,宁波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建造4艘4300TEU集装箱船。该项目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船厂,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本轮建造计划旨在优化船队结构、扩大运力规模,提升公司航线服务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这是公司今年第二次公开推进新船建造。此前于4月30日,宁波远洋已宣布投资14亿元建造4艘2700TEU船舶,并已由中船黄埔文冲中标。宁波远洋依...
6月13日,上海证券报讯,6月11日至13日,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中交上航局首次参展并展示其在智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最新成果。重点展出包括亚洲首艘无人测量艇“海灵号”、亚洲最大绞刀功率绞吸挖泥船“新海鲨”轮以及首艘LNG双燃料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等具有代表性的自主研制设备。其中,“新海鲟”轮通过LNG双燃料技术显著降低碳排放,契合“双碳”战略目标,而“新...
6月11日,证券日报网讯,6月10日,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山东孚日宣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中国船级社7项船舶涂料产品认证,标志着其正式进入船舶涂料市场。认证产品包括环氧船底防锈漆、环氧船体连接漆等,体现出其在防腐性能、环保性与工艺稳定性方面达到国际标准。船舶涂料被称为“防腐领域皇冠上的明珠”,门槛高、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船舶涂料市场规模接近100亿元...
6月9日,中控技术官微讯,6月6日,惠生清洁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联合推动海洋清洁能源装备的智能化和低碳升级。此次合作将结合中控技术在人工智能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淀与惠生清洁能源在FLNG与FPSO领域的全流程工程经验,重点开发具备AI自主运行能力的浮式能源装置系统。合作内容涵盖智能化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和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联...
6月6日,浙江日报讯,6月5日,湖州市与中国能建集团签署全面深化合作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湖州市绿色航运发展有限公司”,旨在推动内河船舶全域电动化。双方计划总投资330亿元,其中绿色智能船舶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52.86亿元,计划在2026年实现年产200艘电动船舶的产能。目前项目处于筹备阶段,预计下半年开工。作为全国唯一的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湖州已发布《推进船舶全域电动化引领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发...
6月5日,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讯,6月4日,外高桥造船为希腊Thenamaris公司建造的11.4万吨级阿芙拉型成品油轮“海洋心愿(SEAWISH)”轮正式签字交付,标志着该系列六艘油轮建造任务的圆满完成。该型船由外高桥造船自主研发设计,具有高能效、低排放、环保节能等特点,满足IMO 2025年EEDI第三阶段及Tier III排放标准。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升建造节奏和质量管理水平,实现了“40+40+70”建造周...
6月3日,上海证券报讯,6月2日,海昌海洋公园在港交所公告称,祥源控股集团将以22.95亿港元战略入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38.6%。交易完成后,双方将围绕“海洋+山岳”模式开展深度融合合作,标志着我国海洋文旅产业链的又一次重要资本重组与生态整合。祥源自2008年布局文旅产业,在全国运营40多个文旅项目,形成大湘西、大黄山、大南岭等山岳景区集群。而海昌则聚焦海洋文化主题公园,在IP运营、动物保育...
5月28日,龙de船人讯,5月26日,扬子江船业集团与新奥股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围绕LNG(液化天然气)全产业链展开深度协作。双方将融合扬子江船业在船舶制造与接收站建设方面的优势,与新奥股份在LNG资源采购、数字平台运营及分销网络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推动LNG在航运及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新奥将为扬子江提供技术培训及运营支持,提升其江阴LNG接收站项目效率。该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规划包括建设年输能力...
5月28日,龙de船人讯,5月27日,由中交海峰风电承建的中广核烟台招远海上光伏项目成功实现400兆瓦交流侧全容量并网,成为全国首个全容量并网的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招远近海海域,装机规模达539.3MWp(直流侧),年发电量约6.9亿千瓦时,具备为约40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力的能力。项目创新采用“螺栓球网架结构”光伏支架系统,单架面积超2500平方米,抗风浪与稳定性能显著,形成视觉壮...
5月27日,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讯,5月26日,中船集团旗下外高桥造船为希腊Thenamaris公司建造的11.4万吨级“海洋勇气(SEABRAVERY)”轮完成签字交付。这艘阿芙拉型成品油轮是外高桥造船自主研发设计的最新一代产品,融合多项节能环保技术,包括水动力节能导管、消涡鳍与优化主机配置等。该船不仅能效水平显著提升,其EEDI指标提前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2025年第三阶段标准,并符合氮氧化物(Tier III)与硫氧化...
5月22日,龙de船人讯,5月21日,福建船政旗下马尾造船为荷兰皇家博斯卡利斯公司(Boskalis)建造的全球首艘4.5万吨级超大型海洋工程船“WINDPIPER”(风笛号)成功交付,标志着我国船舶工业在超大型特种作业船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与国际合作升级。“风笛号”总长227米、型宽40米、型深18.2米、满载吃水13.2米,配备总功率超过3.1万千瓦的电力系统及7台推进器构成的DP2动力定位系统,具备在恶劣海况下高精度作业能力。该...
5月20日,证券时报网讯,5月20日,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举行2024年度集体业绩会,会上中国船舶董事、总经理施卫东透露,公司目前手持船舶及海工订单已排产至2029年,业务量充足,反映出市场对其建造能力与交付质量的高度认可。施卫东表示,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船舶和海工装备建造,均采用订单建造模式。当前,公司正依照在手订单的交付计划与生产任务安排制定年度收入目标,并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争取实现早交船、...
5月19日,中证网讯,近日,松发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将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置入恒力重工100%股权。这标志着松发股份正式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转型为绿色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恒力重工作为本次交易的核心资产,业务涵盖发动机自主生产、绿色智能船舶制造、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等多个领域,已形成以VLCC超大型油轮、LNG/LPG运输船、FLNG浮式液化天然...
5月16日,中国船舶网讯,5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联合MAN Energy Solutions(MAN ES),在中船三井成功完成了CPGC/CMD-MAN B&W 12G95ME-C10.5-LGIM-EGRTC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的FAT(工厂验收测试)。该型号发动机是目前中船动力在绿色船舶动力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将率先应用于中远海运集团订造的24000TEU级超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这款甲醇发动机输出功率高达64,650千瓦,总重2,400吨,采用M...
5月16日,中国海洋石油官微讯,5月11日,中国海油成功完成全球首次十万吨级超大型浮式生产平台(FPU)海上整体浮装及拖航作业,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复杂海洋工程作业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此次作业由中国海油自主组织实施,是目前全球重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海上工程项目之一。项目包括三段拖航和一段浮装作业,被拖物体为FPU的上层建筑与方形不规则底部浮体。中国海油项目团队借鉴“深海一号”三船并拖成熟方案,结...
5月14日,同花顺讯,2025年第一季度,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祺龙海洋)实现营业收入8706.14万元,同比增长2.49%,净利润为2241.66万元,同比下降16.39%,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祺龙海洋作为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营海洋钻井隔水导管及油气长输管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在该细分领域具有较强技术优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核心产品——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目前已形成五大系列,涵盖54种规格,...
4月28日,江龙船艇官微讯,近日,江龙船艇再次与挪威Moen Marin AS签约建造两艘20米级养殖工作船,这是继去年12艘订单后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此次签约不仅体现了Moen Marin对江龙船艇设计和制造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江龙船艇在全球高端船舶市场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江龙船艇董事长晏志清表示,续签合作是双方战略互补和合作共赢的成果。新签订单中的21米级混合动力养殖工作船采用双体船型设计,具备耐低温船体结...
4月29日,智通财经讯,4月29日,东方海外国际宣布与南通川崎及大连川崎两家造船厂签署造船合约,计划以30.8亿美元建造14艘新船。这些船舶将用于提升集团船队运力,支持全球化的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并逐步替换老旧船舶,优化船队结构。新建船舶将配备绿色动力燃料技术,如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符合集团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响应客户对零碳供应链的需求。此外,这些船舶设计灵活,适用于多种贸易航线及码头作...
5月3日,同花顺讯,4月30日,中国船舶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从成本结构来看,中国船舶一季度营业成本为138.22亿元,同比增长3.01%,而费用端则达到9.82亿元,同比增长31.37%。尽管费用增长较快,但公司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营收增长,实现了利润的大幅提升。这一业绩表现反映了中国船舶在全球海洋装备和...
4月25日,龙船风电网讯,4月25日,福建福能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投资建设长乐外海J区海上风电场项目,项目总投资约63亿元人民币。该项目由福能股份控股子公司福能海韵发电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与运营,福能股份持股80%,长江三峡集团福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0%。长乐J区海上风电场位于福州市长乐区外海,场址中心距岸约70公里,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水深56-60米,拟安装41台单机容量16MW的风电机组,总...
4月23日,洋河股份官微讯,4月20日,洋河股份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中船文创”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挺进深蓝、文化赋能”理念,共同推动中国船舶文化事业发展。此次合作不仅是“洋河蓝”与“深海蓝”的跨界携手,也是民族品牌与国防科技力量的深度融合。合作内容涵盖产品联名、文创开发、科普教育等多个领域。洋河将与中船文创联合开发独家授权的“中国航母纪念酒”,并推出“海之蓝”系列联名礼盒,...
4月22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讯,2025年一季度,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在交付与接单方面双双取得突破,实现生产经营“开门红”。公司成功交付6艘、共计17.41万载重吨船海产品,交船量同比增长20%。经营承接额达126.8亿元,手持订单已超过540亿元,最远已排产至2029年。在造船效率方面,黄埔文冲通过升级造船管理体系、推行精益生产与资源统筹机制,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重点项目包括“同济”号海洋...
4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船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33000吨甲板运输船设计合同。这艘船将由大连造船为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全资子公司NYK Bulk & Projects Carriers Ltd.(NBP)建造,计划在2027年交付。这是NBP自2019年订单后的首份新船合同,标志着中日船舶制造合作的新篇章。这艘33000吨的甲板运输船被定制为大型模块化设备的运输工具,具有强大的货物输送能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