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将额外自愿调整延长至2025年3月底(2024-12-06)
12月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在第38届OPEC和非OPEC部长级会议期间举行了虚拟会议。这些国家将把2023年11月宣布的每日220万桶额外自愿调整延长至2025年3月底。除最新决定外,上述国家还决定将2023年4月宣布的每日165万桶额外自愿调整延长至2026年12月底。随后将逐步每月取消220万桶/日的减产调整,直至2026年9月底。对过剩生产国...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接收站三期储罐正式投产后接卸首船LNG(2024-12-06)
12月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消息,12月4日上午,LNG船舶“PUTERI MAHSURI/马苏里公主”轮满载6万吨液化天然气,抵达位于天津市南港工业区的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接收站专用码头,这是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接收站三期储罐投产后的首船LNG。船舶靠岸后经船岸联合检查、船岸通讯测试、卸料臂连接及预冷等程序,船站双方精准配合对接,顺利进行输送,预计两天完成接卸。为保障...
全球首艘商用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在大连交付(2024-12-05)
12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29日,由中国船舶大连造船为挪威北极光公司建造的全球首制商用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1号船在辽宁大连正式交付。该船型由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自主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船舶总长约130米,型宽21.2米,结构吃水8米,一次可运输7500立方米的液化二氧化碳,船舶悬挂挪威国旗,入级挪威船级社(DNV)。该船配置两个特殊材料制造的全压式C型液货罐,用于运输二氧化碳,最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2024-12-05)
12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12月2日,中国单管输气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年输气能力增至380亿立方米,达到最高水平。中俄东线是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中东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经9个省份,全长5111公里,分北段(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三段核准建设。自2019年12月2日北...
中国海油宣布惠州26-6油田开发项目投产(2024-12-04)
12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2024年12月2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国海油”)宣布惠州26-6油田开发项目投产。该项目位于珠江口盆地,平均水深约110米,主要生产设施为新建1座综合智能钻采平台以及经过适应性改造后的“南海奋进”FPSO。计划投产19口开发井,其中采油井2口,采气井17口。预计2027年将实现日产约20,6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主要产品为轻质原油和天然气。
【点评】惠州26-6油田...
国家管网集团正式上线应用“管网”大模型(2024-12-04)
12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29日,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了解到,国家管网集团“管网”大模型正式上线应用,打造“制程+数据+IT+大模型”体系,并在油气行业首批通过中央网信办行业大模型和算法“双备案”,以人工智能赋能10万公里油气管网建设运营和资源配置优化,为我国油气管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以“管网”大模型为突破口,国家管网集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改委:完善成品油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2024-12-03)
12月3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财联社12月3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成品油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该通知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定最高准许收入。国家发改委将核定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集团)的最高准许收入,作为跨省成品油管道运输价格的上限。这一机制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行业发展需求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价格调整机制。国家管网集团需在不超过最高准许收入的前提下...
中国海油宣布惠州26-6油田开发项目投产(2024-12-03)
12月3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2024年12月2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国海油”)宣布惠州26-6油田开发项目投产。该项目位于珠江口盆地,平均水深约110米,主要生产设施为新建1座综合智能钻采平台以及经过适应性改造后的“南海奋进”FPSO。计划投产19口开发井,其中采油井2口,采气井17口。预计2027年将实现日产约206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主要产品为轻质原油和天然气。
【点评】惠州26-6油田开...
惠生清洁能源低碳FPSO获法国船级社AIP认证(2024-12-02)
12月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2024年11月27日,惠生清洁能源研发的“惠生低碳FPSO FEED项目”获得法国船级社(BV)的原则性批准(AIP)。法国船级社中国区运营总监衣高洁为惠生清洁能源颁发证书。FPSO已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开发的首选,尤其在缺乏本地基础设施的偏远海域。随着环保压力增大,低碳技术在FPSO运营中愈发关键。惠生低碳FPSO通过创新工程与技术整合,大幅降低了海上能源作业的碳足迹。这一项目不仅展现了低...
世界银行称石油供应过剩渐行渐近(2024-12-02)
12月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报告为即将到来的石油供应过剩敲响了警钟,这可能扰乱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世界银行在最新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中表示:“我们正走向石油市场历史性的供应过剩,这一规模自19世纪中叶石油工业诞生以来只出现过两次。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超出需求120万桶/日。历史上只有1998年和2020年的供应与需求之差超过这一数字。因此,未来6年,油价可能低于60美元/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加大甲烷排放监测力度(2024-11-29)
11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甲烷排放观测站近日发布报告称,去年加大了对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甲烷排放的监测力度。自监测以来,该机构已向各国政府和企业发出1200次警示,但极少获得回应。其中,只有12次(仅占1%)收到“实质回应”,并采取了防止甲烷泄漏的应对措施。
【点评】国际甲烷排放观测站首席工程师罗兰库珀斯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
我国首座海上储气库正式采气(2024-11-29)
11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26日,位于渤海唐山海域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南堡1号储气库采气井生产阀门打开,天然气沿着采气流程顺利进入生产装置——这标志着我国首座海上储气库开始首轮正式采气。据介绍,储气库对于确保国家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设计有效库容18.14亿立方米,于2021年开展先导试验,2023年整体开工建设。
【点评】根据...
青岛船舶海工、仪器仪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11-28)
11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示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全国共35个集群上榜,青岛牵头的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以及青岛仪器仪表集群入选。青岛拥有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增至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内,由先进制造企业及相关主体高度集聚形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凝聚了产学研用各方、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等资源。国家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旨在...
中国首艘大型Mark Ⅲ Flex薄膜式LNG船交付(2024-11-28)
11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25日,中国首艘大型Mark Ⅲ Flex薄膜式LNG船“AL SHELILA”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命名交付。这是中国在大型LNG船领域第一个面向国际头部油气公司的订单,开创了中国船厂在大型LNG船建造领域与国际油气公司直接合作的先河。本次命名交付的是该系列船的首制船。LNG运输船是江南造船未来产品定位和战略发展转型的关键产品,与航空母舰、大型豪华邮轮共同被视为造船业三颗“皇冠上...
石油行业6人获得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2024-11-27)
11月27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23日,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奖励委员会召开会议,对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奖候选人进行最终审定。石油行业共有6人获奖,他们分别是: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朱如凯,中国石化集团首席专家、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宗保宁,中国石化集团油气勘探开发首席工程技术大师郭彤楼,中国石油大学...
我国首个自研深水钻井隔水管完成海试作业(2024-11-27)
11月27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5日,中海油服自主研制的1.25级和2.0级深水钻井隔水管在珠江口盆地首次完成实井海试,并通过射线探伤等深度检验。这也是国内首次进行国产自研隔水管实井应用,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深水钻井隔水管自主设计制造能力。深水钻井隔水管是深水油气钻井作业过程中连接水下防喷器和浮式平台的关键核心设备,作为钻井平台和海底井口间的连接通道,具有隔绝海水,导入钻具和套管,实现泥浆、液...
延长气田天然气产量“十六连增”(2024-11-26)
11月2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截至11月12日,延长石油气田公司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88.22亿立方米,实现天然气产量连续16年保持增产,持续刷新延长气田天然气年产新纪录,为完成年度百亿方产量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面对老区产能递减明显、新建产能释放缓慢,以及汛期降雨、下游非计划停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延长气田公司干部职工紧盯建成150亿方大气田目标,围绕“百亿攻坚年”工作主线,狠抓项目投产和老区...
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年产页岩油突破百万吨(2024-11-26)
11月26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中国石油集团26日宣布,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2024年累计产量突破100万吨,成为首个年产突破百万吨的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目前,我国已经成立3个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包括新疆油田吉木萨尔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大庆油田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2023年我国页岩油产量突破400万吨,创历史新高。
大船海工与F&G再度携手(2024-11-25)
11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大船海工与国际知名移动式海上钻井装备设计公司 Friede & Goldman (简称F&G)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长久以来的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向市场推出新开发的ExD 1000M型半潜式钻井平台。该设计采用F&G 创新的钻机布置和系泊系统,为客户提供卓越的定位能力和出色的操作灵活性以及工作效率。ExD 1000M不仅面向中国市场,也适用于全球作业。
...
国家能源局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2024-11-25)
11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10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35.51亿个。其中,风电13.23亿个,占37.25%;太阳能发电6.81亿个,占19.18%;常规水电12.77亿个,占35.97%;生物质发电2.64亿个,占7.44%;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567万个,占0.16%。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
兰石装备公司承制2000HP海洋模块钻机总包项目进入冲刺阶段(2024-11-22)
11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兰石装备公司承制的2000HP海洋模块钻机总包项目中的DES钻井模块、DSM钻井支持模块以及UM公用模块等三大核心模块均已成型,标志项目整体进入总装冲刺阶段。该项目为兰石装备公司近年来首次承接的海洋模块钻机总包项目,研发设计及生产制造周期紧、任务重,尤其是模块化拼装、轻量化吊装的技术方案要求,对技术人员提出了严峻考验。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装备公司精心组织、科学规划,成立...
路透社称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将拉低油价(2024-11-22)
11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路透社公布调查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市场前景黯淡,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的担忧将拉低油价。分析师目前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每桶80.55美元,2025年为每桶76.61美元,较之前的预测稳步下调。分析师对于石油市场看空的转变源于3个因素。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需求不足给油价蒙上了阴影。其次,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供应规模或将扩大,尤其是欧佩克+正考虑12月提高原油...
上浮0.47元/立方米!北京阶段性上调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2024-11-21)
11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北京市发改委发布通知,调整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根据通知,本市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自2024年11月15日至2025年3月15日,上浮0.47元/立方米;自2025年3月16日起,取消上浮。北京市的非居民天然气主要由北京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应。该公司是北京市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已形成以城市环路输配气干线为支撑的五级压力输配气管系统,并向外延伸至远郊新城。
【点评...
西气东输管网累计输送中亚天然气超5000亿立方米(2024-11-21)
11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8日,记者从国家管网西部管道公司获悉,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首站霍尔果斯压气站累计输送中亚天然气突破5000亿立方米,为快速增长的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位于“一带一路”重点节点上的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也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共同的“龙头站”和全线运行的“心脏”和“动力舱”。该站承担着来自中亚的跨国天然气和伊犁煤制气的接收、计...
我国自主建造!这一海上“利器”顺利出坞(2024-11-20)
11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6日,在海事部门3艘海巡艇及9艘大马力拖轮的全程维护下,我国首座大型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NGUYA FLNG”轮在江苏南通顺利出坞,这也标志着由我国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新型海上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基本建成。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是开发海洋天然气资源的“利器”。该设施能够在远离陆地的海域直接将开采出的天然气液化并储存,适用于海上大型气田的开发,是海洋工程装备中...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2024-11-20)
11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国家管网集团11月18日发布消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进入投产前最后的准备阶段。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5111公里,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南至上海。全线贯通后,每年可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000万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作为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联合项目,工程建设者创造了多项纪录...
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圆满完成预钻井作业(2024-11-19)
11月19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渤中26-6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2米。2024年,该油田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超4000万立方米,推动其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在高效开发的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储层、提高采收率,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渤南区域项目组决定先批量实施预钻井作业,待生产平台组块安装之后,再揭开储层,保障实现投产目标。
【...
能源法将进一步推动能源行业发展转型(2024-11-19)
11月19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这将进一步推动能源行业发展转型。来自国家能源局的信息显示,此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能源领域单行法,能源法律体系框架已初步构建。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长期以来,我国能源领域缺少一部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亟...
全国首座内河LNG接收站—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即将整体投运(2024-11-18)
11月1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在三山经开区高安街道长江沿岸,两座10万立方米的LNG储罐迎着江风矗立,标志着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完毕,整体具备投产运营条件。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是全国首座内河LNG接收站项目,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规划建设的重要能源保障设施和天然气储备调峰基地,在全省、全国能源布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
亚洲首个深地盐穴大规模储氢项目开工建设(2024-11-18)
11月18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6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深地盐穴大规模储氢项目开工仪式在平顶山市叶县举行。该项目依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丰富的岩盐资源和成熟的制氢、输氢和用氢产业链,建设亚洲首座地下大规模盐穴储氢库。氢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到2030年,氢能将占我国能源消费的5%,2060年需求量将从当前的每年3500万吨增长2至3倍,在整体能源体系中达到15%~20%。随着氢能产业的扩大,加强氢...
默克、远景科技签署绿电采购协议(2024-11-15)
11月1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6日,默克与远景科技集团签署绿电采购协议。该采购协议为期三年,所购绿电总量达30千兆瓦时。由此,默克在华生产运营所用绿电使用比例预计将提升至80%,加速实现默克2040年碳中和和减少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点评】在进博会上,默克携旗下生命科学、医药健康、电子科技三大业务,以“点燃创新火花,提升人类福祉”为愿景,全面展示创新性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及其多...
超7500吨,我国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日产量创新高(2024-11-15)
11月15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记者11月14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规模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恩平15-1油田群76口生产井全部转入生产,日产量超7500吨,创历史新高。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珠江口盆地海域,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共建成4座海上平台,开发了6个油田。自2022年12月首口生产井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原油约280万吨。近年来,海上油气田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恩平15-1油...
中石化中海燃供马村油库原油下海业务首航成功(2024-11-14)
11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9日清晨,随着悠长的汽笛声划破天际,满载4000吨原油的“海富69”号油轮缓缓驶出马村油库码头,踏上了原油下海首航之旅。船身上,“预祝南方油田原油海运首航成功”的横幅在海风中轻轻摇曳,承载着马村油库全体员工的深切祝福,向着既定的目标破浪前行。这一幕,标志着马村油库码头首次涉足的原油下海业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业务的顺利开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油库码头的业务范围,...
全国石油经济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2024-11-14)
11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4日至6日,第十一届全国石油经济学术年会、第二十二次全国石油统计学术研讨会暨2025年油气市场形势研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在6日举办的2025年油气市场形势研讨会中,与会嘉宾围绕数智融合、宏观经济形势、国际能源合作、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及国内外油气市场态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国内成品油市场面临发展新态势,石油化工产业需要寻...
我国首个深水井控实训基地揭牌成立(2024-11-13)
11月13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11日,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深水井控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在广东惠州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深水井控实训基地,旨在联动南海东部片区井控资源深化产才融合,助力深水井控人员技能深度提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建设。实训基地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与中海油服联合共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具备理论培训、装备实操、科研试验等全方位培训能力,是以深水井...
石化央企打响供暖季天然气保供战(2024-11-13)
11月13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眼下,我国各地陆续进入供暖季,天然气需求迎来高峰期。连日来,国内石化央企精心组织、统筹协作、上下联动、强化落实,全力打好供暖季天然气保供“主动战”。中国石化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积极统筹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持续开展内外部12座储气库注气工作。今年供暖季,中国石化已落实的天然气保供资源较上一供暖季保供目标增长9.7%,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温暖度冬。
【点评】...
中国海油宣布加拿大长湖西北项目投产(2024-11-12)
11月1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2024年11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国海油”)宣布加拿大长湖西北项目已安全投产。该项目位于加拿大阿尔伯特省,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地面井场和4条输送管线。项目采用蒸汽重力辅助泄油(SAGD)生产方式,部署8个生产井对,预计2025年将实现日产原油8200桶的高峰产量。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CNOOC Petroleum North America ULC拥有长湖西北项目100%的权...
金砖国家深海油气合作迎来新机遇(2024-11-12)
11月12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于10月22日-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办。此次峰会上,中国积极推动引领高质量的“大金砖合作”,宣布建立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等具体措施,得到其他各方响应,有力助推金砖合作提质升级。随着科技进步加速能源需求变革,深海油气等资源正成为全球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备受各方关注。近年来,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深海(包含超深海)...
N1166 FPSO RAIA项目生活区分段竣工交付(2024-11-11)
11月1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N1166生活区分段项目竣工仪式在南通重工装备举行,船东方、总包方及船厂代表共同出席。随着现场最后一只分段的验收合格,该项目在开工6个月后顺利迎来竣工交付。N1166 FPSO海雅轮项目是巴西第一个处理海上天然气的项目,无需进一步陆上处理即可连接到国家天然气管道。该项目整体物量约13万吨,将在启东海工完成总装调试后整体交付,其中生活区模块共划分为62个分段,可容纳约158人同时...
能源法2025年1月1日起施行(2024-11-11)
11月11日,中国石油新闻网讯,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能源法。该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突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导向。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富煤、贫油、少气”,同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资源丰富,发展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应对能源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挑战,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法在法律层面统筹高质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