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准吊装到关键浇筑,徐大堡核电同天实现双节点(2025-08-18)
8月18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15日,中核二二承建的徐大堡核电项目在同一天内完成4号机组外层安全壳支撑网架吊装和3号机组非能动水箱顶板浇筑两大关键节点。4号机组网架吊装历时4小时52分,采用三维模拟和毫米级扫描技术,确保精准就位;3号机组顶板浇筑标志着穹顶结构施工进入最后阶段。项目团队克服技术复杂、工期紧张等挑战,为后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点评】徐大堡核电项目的双节点突破有助于提升我国核...
8月18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15日,中核二二承建的徐大堡核电项目在同一天内完成4号机组外层安全壳支撑网架吊装和3号机组非能动水箱顶板浇筑两大关键节点。4号机组网架吊装历时4小时52分,采用三维模拟和毫米级扫描技术,确保精准就位;3号机组顶板浇筑标志着穹顶结构施工进入最后阶段。项目团队克服技术复杂、工期紧张等挑战,为后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点评】徐大堡核电项目的双节点突破有助于提升我国核...
8月15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13日,中国华能集团董事长温枢刚、总经理张文峰在总部会见哈电集团董事长黄伟、总经理刘清勇。双方回顾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就深化合作达成共识。温枢刚希望双方在清洁能源发电、煤电低碳化改造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联合创新,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黄伟表示,哈电集团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期待与华能在水电、核电、火电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点评】...
8月15日,国际能源网讯,8月13日02时58分,中核工程总包的金七门1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FCD)顺利完成,历时63小时52分钟,浇筑混凝土总量达6455立方米。该项目自2024年1月启动正挖爆破以来,克服了台风频发、地形复杂等困难,通过设计建造一体化管理模式,有效协调各参建单位,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全面受控。随着FCD节点的顺利实现,金七门项目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将为“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积累重要经验。...
8月14日,中核二三讯,8月10日,田湾核电8号机组主管道1N7最后一道焊口探伤完成,标志着该机组主管道安装全部完成。中核二三连云港项目部同步举行完工仪式,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工程田湾项目部等单位代表参加。施工团队吸收1-4号机组经验,提前编制专项计划并引入先进热处理设备,焊接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9.5%。项目部通过建立主管道控制区和全方位监督,确保施工环境安全稳定。
【点评】田湾核电8号机组主...
8月14日,中核五公司讯,8月13日13时9分,海阳核电4号机组核岛首台蒸汽发生器顺利吊装就位,为核岛反应堆主回路的贯通和反应堆厂房的封顶奠定基础。蒸汽发生器是核电机组一、二回路的枢纽,单台直径近6米,长度约24米,净重630余吨。本次吊装历时3小时22分钟,经过水平吊装、翻转竖立等复杂操作,全程安全可控。建设团队总结3号机组经验,采用激光三维测量建模技术模拟安装,确保精准就位。
【点评】海阳核电...
8月13日,中国核电网讯,秦山核电近日获得基于ISO56005的《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3级证书,成为中核集团首个通过该国际标准3级认证的单位。ISO56005是中国主导制定的首个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涵盖创新战略、资源整合、知识管理等全流程,3级认证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创新生态链并具备可量化的创新产出能力。秦山核电近年来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80%,授权率达75%以上,并成功实现钴-60...
8月13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9日5时38分,陆丰核电1号机组常规岛汽机台板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历时42小时39分,共浇筑混凝土2711方。该台板长68.7米、宽16米,结构复杂,包含六道横梁、两道纵梁及四个牛腿,预埋物项众多,包括4个超10吨的锚固件、296个地脚螺栓等。施工前,陆丰公司于7月31日至8月6日开展了专项检查,确保钢筋、模板及预埋物项安装质量达标,并于8月7日正式开始浇筑。此次浇筑为后续汽机基础整体交安...
8月12日,中国核电网讯,近日,中国核建旗下中核五公司自主研发的仿真化核岛主设备综合安装模拟培训系统投入批量化使用。该系统通过1:1虚拟现实建模,精准还原核岛施工现场,涵盖管工、钳工、起重工等核心工种,设置16项高精度训练科目,复刻环吊安装、反应堆压力容器定位等关键工序。混合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培训质量的可视化、标准化管理,大幅缩短人才培养周期。首批培训面向核电新进大学生、退伍军...
8月12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8日,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数字化控制系统(DCS)安装工作正式启动。DCS系统作为核电站的“神经中枢”,承担核反应全过程监控、故障诊断及安全防护等核心功能,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机组未来运行安全。中核五公司通过复盘3号机组经验、优化设备引入路径及严格安装区域检查等措施,确保“零缺陷”施工。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首个启动的核电项目,为后续主控室可用、冷热态试验等关键节...
8月11日,中国能源新闻网讯,8月10日,中核集团浙江金七门核电1号机组核岛混凝土浇筑启动,标志着该核电基地建设全面展开。项目位于宁波市象山县,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机组,1、2号机组于2023年12月获国务院核准,单台机组额定容量120万千瓦,设计寿命60年。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550亿千瓦时,可满足宁波市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一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500万吨。项目采用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三代...
8月11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7日,中广核在第十三届“8·7公众开放体验日”上正式推出全国核电行业首个系统性研学品牌“核光同行”,并发布工业研学课程体系。该品牌围绕“科技探索”“安全守护”“生态共生”三大主题,设计了从半天到五天四晚的多层次研学课程。首批80名粤港澳蒙初中生参与深度研学,体验了核电核心区参观、安全防护演练、科学家交流等活动。中广核十大基地还与教育部门及旅行社签署合作协议,构建“...
8月8日,中核二三讯,陆丰核电5号机组主管道24道焊缝于8月5日完成全部无损检验(RT/UT),一次合格率达100%,标志着主管道焊接高标准攻坚任务圆满完成。该项目由陆丰核电项目部联合工程公司、核反应堆公司、中核设计等组成攻坚团队,通过制定专项计划、定期召开协调会、优化焊接参数等措施,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质量可控。此次焊接成果为后续“核回路冲洗”等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得到上游单位的高度认可。
...
8月8日,中国核电网讯,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于8月6日在深圳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围绕核能、新能源及国际业务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并计划在重点核电项目推进、新能源开发、核电技术服务及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中国大唐董事长吕军回顾了双方以宁德核电为起点二十年的合作历程,强调将共同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中广核董事长杨长利提出,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推进境内外新能源大基地开发,...
8月7日,原子能院讯,7月30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子能院)与福清核电在北京签署核电安全运行创新联合体协议。双方将围绕先进核电技术、核燃料循环、新型核能材料、辐射防护及核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打造协同型科研平台、应用型技术平台和共享型产业创新平台。原子能院副院长杨汝贞表示,希望依托联合体深入对接核电实际需求,释放技术潜能;福清核电副总经理陈宇肇强调,联合体将聚焦核电高质量发展...
8月7日,合肥日报讯,BEST(聚变能实验装置)和合肥先进光源两大“国之重器”项目的专属电站——BEST 110kV供配电项目和合肥先进光源110kV输变电项目,于8月6日首次成功送电,比原计划提前一年。BEST项目依托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新增3台63MVA主变压器,搭建专用输电线路,满足其稳态和脉冲性运行需求。合肥先进光源项目历时9个月完成输变电建设,将成为区域电力供应核心,支持能源中心、测试大厅等...
8月6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役核电站重要构筑物及设备材料老化退化行为规律与预测模型研究”项目近日通过综合绩效评价。该项目由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牵头,联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等10余家单位共同完成。项目首次自主建立了核电站重要构筑物和设备材料损伤机理及老化行为评价体系,开发了辐照-应力-腐蚀-温度等多因素耦合试验方法,研制了6套试...
8月6日,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讯,由国核设备承制的山东石岛湾核电站扩建一期工程首台人员闸门于8月2日完成制造并顺利发运。该设备重约30吨,由筒体组件、传动机构、密封门组件等核心部件组成,是核电站安全系统的关键设备,对几何精度、焊接质量、密封性能等工艺要求极高。国核设备联合山东石岛湾核电、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组建党员联合攻坚队,高效推进制造进程,确保质量达标。此次任务的成功完成标志着国核设...
8月5日,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讯,8月4日10时59分,海阳核电3号机组最后一个大型模块——CB20模块(非能动安全壳冷却水箱)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3号机组全面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该模块直径约26米,高约10米,重419吨,可储水3000余吨,是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核心部分,能在极端情况下依靠重力冷却反应堆厂房,72小时内无需外部干预。吊装过程历时1小时52分钟,全程安全可控。海阳核电3、4号机组是国家“十四五”重点...
8月5日,中核五公司讯,7月31日14时35分,由中核五公司承建的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首次10kV倒送电圆满成功,标志着4号机组正式电源可用。该节点的完成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是主控室投用、电气厂房冷风供应及冷试等后续关键节点的核心前提。项目部克服施工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成立攻坚小组,联动设计、监理和设备厂家,通过平行流水施工和质量巡检等措施,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此次成功为2025年关键建设...
8月4日,诺瓦聚变讯,8月1日,诺瓦聚变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创下中国民营核聚变公司单笔融资新高。本轮融资由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光速光合等知名机构联合投资。诺瓦聚变成立于2025年4月,是中国首家专注于小型模块化核聚变商业化的企业,致力于研发小型模块化核聚变反应堆(FRC-SMR),目标分阶段实现1亿度离子温度、聚变能量增益Q>1及50兆瓦电力输出。公司技...
8月4日,中国核电网讯,中建四局承建的合肥聚变能源关键核心装备研发能力提升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未来大科学城,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高温超导磁体实验平台、高场磁体安全服役性能测试平台、高场磁体风险及可靠性评估平台和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三平台一中心”科研设施。作为“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旨在面向国家对聚变能源应用的重大战略需求,抢占聚变研究领域科技制高点...
8月1日,中国一重讯,7月29日,中国一重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文平会见了中广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庞松涛一行。双方围绕华龙一号供货、先进堆型设备制造、国产化研发及新能源领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张文平强调,中国一重将中广核视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严格落实“四个凡事”核安全文化理念,确保高质量装备交付。庞松涛对中国一重在核电装备制造和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深化国产化、高端材料研发等...
8月1日,华能昌江核电讯,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3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扣盖及主螺栓拉伸工作于7月29日圆满完成,较原计划提前7小时30分钟。该操作是核电厂调试阶段的核心环节,涉及主螺栓整体拉伸等精密工艺,对设备可靠性和操作精度要求极高。经检测,各项关键参数均符合设计标准,为后续热态功能试验(热试)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华能海南昌江核电联合多家参建单位,通过周密部署和双重校验,确保操作一次合格...
7月31日,太平岭核电讯,7月30日12时34分,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热试)顺利完成。该试验在高温高压极限工况下,对核岛、常规岛及辅助系统进行全面验证,模拟实际运行条件测试设备性能。中核二三太平岭项目部完成666张紧急工作票和4个温度平台的TUY检查工作,为试验提供保障。
【点评】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热试成功有助于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工程可靠性。中核二三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展现的快速...
7月31日,中国广核集团讯,7月28日,由中广核苏州热工研究院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3225:2025《核电厂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正式发布。该标准是中国广核集团在核电领域首个主导制定并发布的国际标准,覆盖核电厂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18个技术要素,包括材料、设计、制造、运行等环节。标准旨在提升全球核电厂腐蚀管理水平,降低设备失效风险,确保长期安全运行。该标准于2021年立项,历经ISO标准制...
7月30日,中核集团讯,中核集团“核聚变诊断数据生成式融合补全与质量监测”项目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40项“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优秀建设成果”。该项目依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环流三号”装置,通过AI技术解决超高温等离子体测量难题,提升核聚变研究效率。同时,中核集团旗下同方股份作为首批入驻国资委“焕新社区”的单位,开源华知大模型5.0及自然科学文献数据集,推动AI技术在...
7月30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讯,7月26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北京签订《核电厂功率提升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以“责任共担、任务共担、收益共享”模式推动核电厂功率提升工作,旨在打破传统科研与运营壁垒,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海南核电1、2号机组成为首个示范项目,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中核集团高层强调,需严守安全底线,借鉴国际经验,打造标杆项目,同时...
7月30日,中核集团讯,中核集团“核聚变诊断数据生成式融合补全与质量监测”项目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40项“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优秀建设成果”。该项目依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环流三号”装置,通过AI技术解决超高温等离子体测量难题,提升核聚变研究效率。同时,中核集团旗下同方股份作为首批入驻国资委“焕新社区”的单位,开源华知大模型5.0及自然科学文献数据集,推动AI技术在...
7月30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讯,7月26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北京签订《核电厂功率提升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以“责任共担、任务共担、收益共享”模式推动核电厂功率提升工作,旨在打破传统科研与运营壁垒,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海南核电1、2号机组成为首个示范项目,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中核集团高层强调,需严守安全底线,借鉴国际经验,打造标杆项目,同时...
7月29日,中核兰铀讯,7月25日,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韶阳一行到中核兰铀调研交流,双方就生产业务功能模型研究、数字化转型、传感器项目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签订合作合同。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分享了数字化转型经验,强调业务牵引与技术赋能的重要性;中核兰铀介绍了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实践成果。双方一致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核能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邱...
7月29日,中核二三核能事业部讯,7月25日,徐大堡核电1号机组50厂房屋顶建安大型模块完成吊装,标志着项目模块化施工取得重要进展。该模块为1、2号机组首个采用“土建钢结构+安装大宗材料”模式的模块,包含管道支架43个、消防管道72米、通风支架62个、风管72节、电气支架17个及托盘50米。项目团队通过强化与辽宁核电、中核工程等单位的协同,统筹推进图纸、材料采购及预制施工等前期工作,解决测量基准点设置等技术...
7月28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讯,7月25日,全球首台ITER磁体冷态测试杜瓦(MCTB)在上海顺利竣工交付。该设备由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所联合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研制,是ITER计划中验证超导磁体性能的核心装备。测试杜瓦长21.2米、宽10.5米、高6米,容积超1000立方米,为ITER目前最大的单体部件,能在4K超低温环境下验证磁体的超导性能、机械稳定性等关键指标。项目团队在11个月内攻克大型曲面精密成型、大尺寸焊...
7月28日,华能昌江核电讯,7月25日23时35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圆满成功,成为国内同类型“华龙一号”机组中首个在热试前完成该试验的机组。试验模拟核电站一回路失水事故工况,全面检验安全壳的密封性能和结构强度,包含16项试验内容,涉及9个压力平台。经过9天连续作业,内层安全壳泄漏率试验结果达到国家标准最优的A级。该试验的成功为机组后续热试及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7月25日,中国广核集团讯,中国广核(003816.SZ、01816.HK)49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广核转债”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债券代码127110,信用等级AAA。本次发行原A股股东优先配售占比67.78%,网上发行占比32.22%,中签率0.0186%,申购总额超8.47万亿元,创2024年以来深交所可转债申购纪录。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广东陆丰核电站5、6号机组建设,该项目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单台机组容量1200兆瓦。截至2025年6月,中广核拥有2...
7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讯,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组织完成了辽宁徐大堡核电厂2号机组质量保证有效性暨土建施工质量例行核安全监督。监督组由生态环境部华南监督站、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等多家单位专家组成,重点检查了工程总体进展、质量保证大纲执行、土建施工质量控制及核安全监管要求落实情况。现场检查涵盖核安全重要构筑物施工、隐蔽工程及汛期风险防范措施。东北监督站强调将督促...
7月24日,核美陆丰讯,陆丰核电5号机组核岛周边厂房主体结构于7月16日全面封顶,标志着华龙一号机组工程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该项目自2022年9月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以来,历时34.3个月,施工团队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应用钢筋笼模块化等创新工艺,克服了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等挑战。团队还建立了高效的资源协调机制,在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下保障了施工连续性和安全性。周边厂房封顶为后续冷试目标奠定了...
7月24日,科技日报讯,长期以来,我国碳-14严重依赖进口,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掌握碳-14量产技术。中核集团秦山核电成功实现全球首次应用商用重水堆机组批量生产碳-14,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碳-14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考古等领域的放射性同位素,此前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秦山核电研发团队历时5年攻关,攻克了中子能量计算、靶件安全分析、辐照材料检测等关键技术难题。首批产品已正式投放市场,标志着我国碳-14...
7月23日,中核集团讯,中核集团在福建福州宣布,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该快堆采用钠冷技术,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会上还揭牌成立了“中核(福建)先进核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李依依院士专家工作站”,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快堆技术具有增殖比高、嬗变能力强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推动核能...
7月23日,江苏核电讯,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控股的田湾核电7号机组完成冷态功能试验,标志着该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冷态功能试验是对反应堆系统性能的首次全面验证,确保后续安全稳定运行。田湾核电7号机组自2021年5月开工以来,已顺利完成穹顶吊装、主管道焊接等关键节点。该机组计划于2026年投入商业运行,全部8台机组建成后,田湾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将超900万千瓦,年提供清洁电力超700亿千瓦时,减...
7月22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讯,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近日组织核电股份公司、数字科技公司及华东地区核设施营运单位召开数智化赋能核安全研讨活动。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在核电厂设备可靠性管理、智能巡检、主控室预警及核事故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建造核电厂的智慧工地建设与安全质量管理。各单位围绕核电数智化转型的挑战、数据安全及人工智能服务生产等议题展开讨论。华东监督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