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龙弋”系统设备成功发运(2025-06-27)
6月27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讯,6月26日,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的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棒控棒位系统(“龙弋”系统)正式发运至海南核电建设现场。“龙弋”系统是核电站反应堆启停和反应性控制的核心设备,功能类似汽车的油门、刹车和发动机转速系统,为核电站提供精准控制和可靠测量。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漳州核电1、2号机组和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并将在多个新建核电项目中推广。此次发运标志着我国核电...
6月27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讯,6月26日,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的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棒控棒位系统(“龙弋”系统)正式发运至海南核电建设现场。“龙弋”系统是核电站反应堆启停和反应性控制的核心设备,功能类似汽车的油门、刹车和发动机转速系统,为核电站提供精准控制和可靠测量。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漳州核电1、2号机组和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并将在多个新建核电项目中推广。此次发运标志着我国核电...
6月27日,中广核集团讯,中广核核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中京光电成功实现高性能硅光电倍增器(SiPM)国产化突破,其封装产线提前达成器件良率超90%的目标。SiPM作为核心光电转换器件,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核医疗影像、高能物理研究等领域。此前,国内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此次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核技术关键元器件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符合国家《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6月26日,陆丰核电讯,6月20日,陆丰核电6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RPV)保温模块化施工技术成功落地,这是中广核在建核电项目中首次应用该技术。该技术采用一体化导流筒结构,取消侧向支架,减少392条焊缝,安装工期从6个月缩短至2个月,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并降低交叉作业风险。中广核工程公司自2021年启动研发,2023年结合陆丰项目推进实施,通过预组装、模拟安装等环节确保精准就位。该技术为华龙一号“一台比一台好...
6月26日,中核集团讯,我国首个同位素生产技术品牌“和福一号”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秦山核电基地依托商用重水堆生产的镥-177正式供应市场,年辐照产能超万居里,可完全满足全国需求。这是继碳-14规模化供应、钇-90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后,我国在医用同位素自主生产领域的又一里程碑。镥-177凭借精准靶向治疗优势,已成为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秦山核电还联合地方政府打造“千亩千亿”医用同位...
6月25日,中国能源网讯,中广核技旗下中京光电成功实现高性能硅光电倍增器(SiPM)国产化,其封装产线提前达成器件良率超90%目标,标志着国内高性能SiPM产品实现关键自主化,打破国外长期垄断。SiPM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核医疗影像、高能物理研究等领域。中京光电依托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设高标准洁净厂房和封装产线,并通过欧盟RoHS认证,为产品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点评】SiPM国产化...
6月25日,中广核苍南核电讯,6月21日,中核二三三澳核电项目部完成冷试DCS系统电缆端接攻坚任务,涉及346台设备、6种电缆(包括光纤通信)及11274个电缆端头。该任务技术要求极高,需严格遵循复杂工艺规范,如光纤研磨和特殊连接器制作。项目团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挑战,确保一次合格率达100%,为后续冷试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点评】此次任务的成功完成体现了中国核电工程团队在高精度作业中的专业能力...
6月24日,中国能源网讯,第32届国际核工程大会在山东威海召开。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在运核电机组达58台(装机超6000万千瓦),在建机组54台(装机超6400万千瓦),合计112台、总装机约1.25亿千瓦,规模全球第一。2024年核电发电量4509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7亿吨。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指出,我国已连续4年每年核准10台以上机组,具备同时建设几十台机组的能力。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李泽强调,未来...
6月24日,国家核安全局讯,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奥地利维也纳总部组织召开《废旧放射源管理导则》技术和法律专家会议,来自103个国家和组织的150余名代表参会,中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派员参加。会议总结了《废旧放射源管理导则》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讨论了废旧放射源归类、处置计划制定等挑战,并围绕管理政策、财务条款及可行管理选项展开交流。国际原子能机构还汇报了全球问卷调研结果,提出了未来改进方向...
6月23日,中国核电网讯,6月21日,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标志着扩建一期工程2台机组土建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针对常规岛筏基结构复杂、浇筑面积大、钢筋密集等特点,现场通过数字赋能、组织优化和质量管控三大举措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具体包括:利用数智混凝土管理平台实时监测生产运输信息;优化排班制度,压实管理职责;通过技术交底和旁站监督确保质量可控...
6月23日,中国核电网讯,6月22日10:02,田湾核电4号机组汽轮发电机冲转一次成功,标志着OT405大修安全完成。本次大修是田湾核电基地2025年度大修任务的关键之战,共完成9000余项计划检修工作,包括反应堆、主泵、蒸汽发生器等11个专项检修。江苏核电与中核运维田湾项目部紧密协作,严格执行“两个零容忍”原则,确保核安全无虞。大修期间,运行二处、维修二处、技术处等多部门协同,攻克低低水位射线检验、装卸料监...
6月20日,中核集团讯,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正式建成投产一周年。截至6月19日,该项目累计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供应清洁蒸汽317万吨,相当于减少标准煤26.4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0.66万吨、二氧化硫121.51吨、氮氧化物173.69吨。项目已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5项,发布标准2项,标志着我国核能从单一发电、居民供暖拓展至工业供汽领域。未来,江苏核电将探索核能制氢、滩涂光伏等...
6月20日,中国广核集团讯,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关键时期,中广核“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进展顺利。广东陆丰核电项目5、6号机组完成多项工程节点,包括首台全范围模拟机投用、常规岛设备吊装及主控室精装修完工。6月10日,太平岭核电3号机组主体工程开工,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三澳核电1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圆满结束,为装料奠定基础。6月19日,宁德核电6号机组完成基坑验槽检查,5、6号机组即将进入双机组同步建...
6月19日,华能昌江核电讯,6月18日,华能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发电机转子成功穿入定子内部,标志着穿转子工作顺利完成,为后续汽轮发电机非核冲转奠定基础。该发电机由哈尔滨电机厂设计制造,转子重203吨、长17米,穿装过程技术要求高、风险管控严。华能昌江核电公司联合参建单位提前部署,从设备质量、人员安全、防异物等方面制定措施,确保安全质量全面受控。此次穿转子是常规岛建设的重要节点,后续将围绕“三色使...
6月19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讯,6月12日,由该院主导修订的IEC60911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这是中国核动力院首个主导编制的IEC国际标准。该标准聚焦核电站堆芯冷却监测技术,整合超设计基准事故监测、数字化测量等前沿要求,填补全球核电安全领域多项技术空白。核动力院标准团队历时3年攻关,处理全球专家意见206条,最终全票通过。标准创新性采用“分状态测量”模块化体系,为全球核电站提供统一技术规范。目前,团...
6月18日,中广核苍南核电讯,6月16日,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220kV辅助电源工程圆满完成送电并通过24小时试运行考核,正式投运。该工程自2023年9月5日开工建设,历时1年10个月,涉及220kV辅助变压器、高压电缆、开关设备等关键设施,承担机组建设期调试供电及商运后核安全保障任务。6月12日,苍南核电召开工程启动会,国网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参与部署;6月14日至16日,项目组完成五次冲击试验、带负荷试验等关键考核...
6月18日,《瞭望》讯,我国可控核聚变领域民营力量快速崛起,与“国家队”形成互补格局。2025年1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EAST装置实现1亿℃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3月,中核集团“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民营企业中,星环聚能SUNIST-2装置环向磁场指标2023年达世界领先水平;能量奇点2024年建成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并刷新通流实验磁场强度世界纪录。民营企业...
6月17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讯,6月13日,田湾核电站8号机组2台高压备用变压器送电工作全部完成,标志着8号机组220kV倒送电一级里程碑节点顺利完成。项目部通过成立专项组、组织专题会议、优化施工路径等措施,克服了江苏地区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封网等挑战,完成了220kVGIS、备用变压器等关键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这一节点的完成为后续进海水、主控室可用及冷试奠定了基础。
【点评】田湾核电站8号机组倒送...
6月17日,中核集团讯,6月14日,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和福一号”成功实现商用重水堆生产钇-90玻璃微球,标志着我国首次掌握该技术并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钇-90微球被誉为肝癌介入治疗的“精准核武器”,此前完全依赖进口。此次突破由秦山核电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及企业攻关完成,产品比活度等参数满足临床需求。未来,秦山核电还将承担镥-177、锶-89等医用同位素的生产任务,构建“同位素研制-药物研发-临床应用”全链条...
6月16日,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讯,6月12日,漳州核电3号机组非能动堆腔注水箱模块二吊装完成。该水箱是“华龙一号”机组堆腔冷却系统的核心设备,采用全封闭式扇形结构设计,模块二重约130吨,高8.5米,使用2000吨级履带吊车吊装就位。作为核电厂安全运行的关键设施,该水箱通过整体预制、模块化安装工艺提升施工效率,吊装过程安全质量全程受控。此次节点标志着漳州核电3号机组建设取得重要突破,项目团队将继...
6月16日,中核国电陆丰核电有限公司讯,6月10日,陆丰项目6号机组常规岛汽机台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历时29.2小时,浇筑量2308方。该台板长57.4米、宽22.5米,是常规岛土建关键部位,预埋件及埋管数量多。此次浇筑为6号机组常规岛最后一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后续凝汽器、汽轮发电机等设备安装奠定基础。项目团队通过汲取5号机组经验,严格落实安全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点评】汽机台板混凝土浇...
6月13日,陆丰核电讯,6月7日15时16分,陆丰核电6号核岛BRX反应堆厂房环轨梁完成整体吊装并精准就位。环轨梁是核岛核心起重设备——环形起重机的核心承重部件,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后续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等重型设备的吊装安全与效率。此次吊装面临构件体积庞大、重量集中、精度要求高等挑战,陆丰公司与参建单位通过周密筹划和密切配合,高效完成作业。
【点评】环轨梁吊装是核电工程建设中...
6月13日,中国核电网讯,6月12日,华能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常规岛汽轮机“三缸”扣盖一次成功,标志着该机组常规岛核心设备安装取得重大进展。此次扣盖的TC4F-1800型核电半转速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首次设计制造,采用三缸四排汽布置,低压转子末级叶片长度达1800mm,轴系长度9800mm。面对新机型安装挑战,项目团队通过优化基础垫铁布设、轴系找中方法等关键技术环节,确保安装精度符合要求。
【点评】TC4F...
6月12日,安徽省院士专家联合会讯,6月10日,安徽省能源集团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联合成立“聚变与氢氨能源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担任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实验室将聚焦氢能、氨能、核能及聚变能等新型能源技术研发,推动煤电机组掺氨燃烧等成果转化,整合资本市场资源,加速聚变能与氢氨能产业孵化。安徽省能源集团表示,此举旨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助力...
6月12日,中广核研究院讯,近日,中广核三澳核电站1号机组堆外核仪表(RPN)功率量程探测器正式发货。这是继太平岭核电站1号机组后,该关键设备的又一次批量交付,标志着中广核研究院在核设施专用仪控系统(3R)领域的供货能力进入加速发展阶段。RPN系统通过中子探测器测量反应堆功率、功率变化率及分布,为反应堆运行提供关键参数,被称为反应堆的“耳朵”。功率量程探测器作为RPN的核心部件,负责中子通量测量,并...
6月11日,中广核集团讯,6月10日上午,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3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该项目规划总容量为六台“华龙一号”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分阶段建设。惠州市委书记刘吉等政府及企业代表出席开工仪式。太平岭核电站位于惠州市黄埠镇红海湾畔,旨在打造“风光核气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项目强调生态优先,构建“核电蓝”与“生态绿”协同...
6月11日,中核二三讯,6月8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设备闸门顺利完成吊装,为后续核岛安全壳密封性试验和热试等关键节点奠定基础。该设备闸门为钢制筒形结构,安装在核岛内外壳之间,是核岛与外界连通的主通道密封核心部件,对核电站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确保吊装顺利完成,项目部成立“闸启未来”党员联合突击队,通过专题会议分析问题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高效解决现场制约因素。
【点评】设备闸门吊装成功体...
6月10日,华能昌江核电讯,6月7日,华能昌江核电二期工程4号机组发电机定子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常规岛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该定子由哈尔滨电机厂设计制造,长11.8米、宽5.62米、高5.487米,净重445吨,为机组最重单件设备。吊装采用液压提升装置,完成提升、平移、下落等精准操作,全程安全可控。此次吊装为后续厂房封闭及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奠定基础,是项目关键节点之一。
【点评】发电机定子吊装就位体现了中...
6月10日,央视新闻讯,6月10日,长三角首个“华龙一号”项目浙江三澳核电1号机组完成热态性能试验,为后续反应堆装料、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等节点奠定了基础。
热态性能试验俗称“热试”,目的是在核燃料装填前、在尽可能模拟核电站实际运行工况条件的情况下,全面验证核岛、常规岛设备和系统在热态运行时的可靠性、相关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相当于核电站正式发电前的一次大考。
【点评】三澳核电项目...
6月9日,中核二三讯,6月7日,陆丰核电6号机组反应堆厂房环轨梁完成整体吊装并精准就位,为后续大型设备引入及安装工作打通关键路径。此次吊装面临构件体积庞大、重量集中、就位精度要求高等挑战,项目团队通过精心策划和严格遵循安全质量管控要求,实现高效、精准、安全的作业目标。陆丰核电项目部将持续推进5、6号机组平行施工,打造核电建设新标杆。
【点评】环轨梁吊装成功体现了核电工程对高精度施工的...
6月9日,中核五公司讯,6月7日21时08分,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常规岛发电机定子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机组正式从土建阶段转入设备安装阶段。该定子为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制造,是常规岛最重的单件设备,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可组装拆卸的液压提升装置,通过垂直提升、水平移动、精准下降三阶段操作实现毫米级就位。吊装前对装置进行严格载荷试验,全过程保持安全平稳,为后续发电机本体安装奠定基础。
【点评】此次...
6月6日,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讯,6月4日,三门核电二期4号机组一体化堆顶组件(IHP)完成精准吊装,总重320吨的IHP模块集成六大系统,采用单根吊带连接专用吊具,通过2600吨吊车实现毫米级就位。项目团队通过全站仪监测、防护布包裹、“三向交流”指挥等措施保障安全,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统筹天气监测与地基承载力核查。此次吊装为核岛工程主线进度奠定基础,后续将推行“六大控制七个零”精细化管理模式。
...
6月6日,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讯,徐大堡核电厂1号机组首批核级机械模块Q223、Q233、Q240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制造并通过出厂验收,顺利发货交付项目现场。这批模块技术要求高、制造工艺复杂,辽宁核电联合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及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成立专项团队,采用“日跟踪、周评估”动态管控机制,历时3个月攻克设计、技术和工艺难题,确保模块按时交付。此次交付为核岛关键路径施工创造了有利...
6月5日,上海电气核电集团讯,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所属上重铸锻公司近日顺利完成“国和一号”批量化项目首批2件锥体锻件的锻造成形任务。该锻件采用中间斜锥双长直段复合结构,对圆度、锥度等关键尺寸精度要求极高。公司通过“精准控制—动态调整—实时监测”三位一体工艺方案,攻克了特大异形件多火次成形技术难题,包括装炉起吊、出炉夹椭风险等挑战。技术团队全程跟踪锻造过程,动态调整操作,并在高温下完成多点位...
6月5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讯,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组织对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进行现场踏勘。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的核动力厂,以工业供热为主、兼顾电力供应。踏勘重点聚焦1、2号机组核岛场地,结合前期问题处理进展,华东监督站与营运单位开展技术交流,推动核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华东监督站强调将坚持“严慎细实”原则,以高水平监管护航核能发...
6月4日,陆丰核电讯,5月31日,陆丰核电5、6号机组首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5LHQ安全引入安装位置,实现“到货即引入”。项目团队克服连绵雨天等不利条件,利用5月30日至31日短暂晴好天气完成吊装工作。引入过程中,团队多次召开推演会,提前制定预案,并协调各方资源,包括连夜从揭阳调运650T吊车。设备安装细节精益求精,关键部位清洁处理严格,为后续管道连接、电气接线及系统调试奠定基础。此次成功引入标志着又一重...
6月4日,中国核电讯,截至6月1日19时,江苏核电“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累计供应清洁工业蒸汽300万吨。今年1至4月,连云区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23.1%,降幅居全市首位,其中“和气一号”贡献突出,累计产出热力3.77太焦,相当于减少消耗标准煤12.86万吨。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避免了单纯“减产降速”的路径,为工业能源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
【点评】“和气一号”核能供...
6月3日,核美湛江讯,6月2日,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冷却塔筒壁第100节混凝土浇筑完成,塔体高度达161米,为后续双曲线收束段施工奠定基础。该项目是我国核能领域首次采用超大型冷却塔技术,一期建设两台CAP1000三代核电机组,每台机组配置一座逆流式自然通风高位集水塔,塔高218.7米,单塔淋水面积达20000平方米。1号机组冷却塔为世界首个核电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具有...
6月3日,中广核苍南核电讯,5月27日10时33分,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外穹顶钢模板圆满合拢。该项目采用创新的“原位安装逆拼法”施工工艺,实现钢模板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同步分层安装,规避施工碰撞,减少场地占用和吊装风险,工期较1号机组缩短25天。项目团队通过优化外壁连接件、采用可循环临时吊耳等措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吊耳焊接量80%。
【点评】三澳核电项目的施工工艺创新体现了核电建设领域的技术进...
5月30日,惠众核谐讯,太平岭核电一期工程6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全部完成调试并达到可用状态。其中,2号机组核岛10kV应急电源系统(系列C)柴油机于5月20日通过TP53试验,标志着2号机组热试柴油机系统调试任务圆满完成。该工程自2024年11月启动安装,通过成立党员攻坚小组,制定6个月攻坚计划,最终实现系列A和系列C柴油机分别于4月17日和5月20日调试可用,为机组装料及商运奠定基础。
【点评】应急柴油发电机...
5月30日,中国核电网讯,中核华兴承建的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外穹顶钢模板于5月27日10时33分完成合拢,为后续穹顶全面封顶奠定基础。项目采用创新的“原位安装逆拼法”施工工艺,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同步分层安装,规避传统施工的碰撞风险,减少场地占用和吊装风险,工期较1号机组缩短25天。此外,项目部通过优化连接件、采用可循环临时吊耳等措施,提升施工效率,减少80%的吊耳焊接量。下一步,项目将深化安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