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堆试验台架应用经验交流会在珠海成功举办(2025-09-12)
9月12日,中国核能协会讯,9月4日,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的先进堆试验台架应用经验交流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会议汇聚了国内核能领域的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代表,围绕压水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快堆、高温气冷堆等多类型先进堆的试验平台建设与应用展开研讨。中广核研究院展示了其在龙岗、中山等地的台架设施布局,与会专家探讨了试验数据共享、知识产权归属及数字化试验堆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前景。会议提出...
9月12日,中国核能协会讯,9月4日,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的先进堆试验台架应用经验交流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会议汇聚了国内核能领域的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代表,围绕压水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快堆、高温气冷堆等多类型先进堆的试验平台建设与应用展开研讨。中广核研究院展示了其在龙岗、中山等地的台架设施布局,与会专家探讨了试验数据共享、知识产权归属及数字化试验堆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前景。会议提出...
9月12日,中国能源网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稳步推进核电开发,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方案强调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同时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海上风电建设,以及煤电“三改联动”、抽水蓄能开发等。此外,方案还提出优化全国电力系统设计,核准建设重点电力互济工程,推...
9月11日,中国广核集团讯,中广核当前共有20台在建核电机组,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广东陆丰核电项目5号机组汽轮发电机定子已吊装就位,6号机组完成穹顶吊装;浙江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汽轮机高中压缸下半吊装完成,核回路冲洗启动;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3号机组核岛钢衬里模块一成功吊装;福建宁德核电项目5、6号机组联合泵房负挖工程开工,首个海运大件设备到货。各项目关键节点均按计划...
9月11日,国家核安全局讯,2025年8月7日,石岛湾高温堆在执行氦净化再生系统操作时,因电磁阀内漏导致少量废气排放至烟囱,排放量仅占年度限值的0.000126%。事件未对机组安全状态、环境及人员造成影响,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被界定为0级运行事件(即“偏差”)。国际核事件分级制度将事件分为0-7级,其中0级为无安全意义的微小事件,1-3级为事件,4-7级为事故。
【点评】国际分级制度的透明应用,...
9月10日,中建电力讯,山东石岛湾核电站扩建一期工程1号机组反应堆厂房钢衬里模块六于9月7日吊装完成,标志着1号核岛反应堆厂房钢衬里模块化吊装圆满收官,全面转入土建施工阶段。模块六是“华龙一号”安全壳钢衬里筒体最上端的关键模块,其吊装就位对保障安全壳整体密封性和结构完整性至关重要。该模块的完成直接服务于后续内穹顶吊装和主设备安装工作,是1号核岛主体结构建设的“关键之战”。
【点评】此次...
9月10日,太平岭核电讯,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CTT)近日圆满完成,试验历时183小时43分,经停14个压力平台,相比1号机组节省关键路径47小时。试验验证了内层安全壳的结构强度及整体密封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装料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试验由惠州核电技术、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惠州项目部、中核二三公司等多单位联合完成,严格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原则,确保了试验的高效与安全...
9月9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讯,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曹述栋近日表示,近年来我国每年核准10台核电机组建设,预计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将超过1.1亿千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核电大国。我国核工业从“两弹一艇”起步,已构建完整的全产业链能力,涵盖铀矿勘探、核燃料生产、反应堆设计建造及乏燃料后处理等环节。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四代核电技术和小型模块化堆持续突破。同时,核能与公众关系显著...
9月9日,石岛湾核电讯,石岛湾扩建一期工程1号机组反应堆厂房钢衬里模块六(筒体七八层)于9月7日12时58分顺利吊装到位,标志着1号机组钢衬里筒体模块吊装工作全部完成。模块六总重量约226.1吨,采用2000吨履带吊进行吊装,历时2小时22分。工程建设团队通过设备检查、探伤检测、流程优化等措施,确保吊装过程安全可控。此次吊装为后续钢衬里筒体九层施工及穹顶吊装奠定基础。团队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原则,构...
9月8日,核美陆丰讯,8月31日8时35分,陆丰核电1号机组钢制安全壳(CV)首环(CV1R)完成吊装,总重1029吨,内径39.624米,高度15.554米,为核岛最大单体模块。该模块集成设备闸门等关键部件,采用模块化建造策略,拼装阶段完成80%以上部件预装,吊装过程历时2小时39分钟。此次吊装标志核岛建设进入施工高峰,是继CA20模块后又一千吨级构件成功案例,体现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技术成熟度。
【点评】陆丰核电...
9月8日,央视新闻客户端讯,9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会议透露,原子能法草案拟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三审。草案三审稿新增多项规定:一是强调国家支持和平利用原子能,防范核恐怖主义,推动国际核安全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原子能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三是明确核反应堆选址、设计、建造等需遵守法律法规;四是要求核设施营运单位防范网络攻击,保障安全运行;五是规定核出...
9月5日,中国能建讯,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三公司与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厂一期工程常规岛施工项目,中标金额42.2516亿元。该项目是全球首个第三代核电压水堆机组(华龙一号)与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机组的双堆耦合示范工程,也是国内首个以供汽供热为主要目的、兼顾电力供应的核动力发电厂。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连云港徐圩新区石化基地稳定供应工业蒸汽,同时实现最大发电量115亿千瓦时...
9月5日,浙江日报讯,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迎来高速发展,尤其在医用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领域取得突破。秦山核电成功利用商用重水堆批量生产碳-14、镥-177等同位素,填补了国内核药自主化生产的空白。2024年12月,我国首个商用堆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投运,可稳定生产短半衰期医用同位素。核药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精准靶向的优势,如镥-177用于前列腺癌治疗,钇-90用于肝癌治疗。目前,国内核药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10倍...
9月4日,中国核电网讯,CPECC第一建设公司凭借关键焊接工艺的重大突破,成功中标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诊断屏蔽模块(DSM)水冷盖板焊接项目。该项目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DSM模块需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长期服役,焊接质量直接决定装置运行安全。团队通过上百次实验优化参数,仅用2个多月将不锈钢焊缝背面氧化等级提升至接近一级,远超原定半年的攻关周期。此次突破不仅助力ITER项目,还为国内紧...
9月4日,中国核电网讯,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见中国国家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总经理申彦锋,祝贺中国核工业成立70周年,并探讨深化核能合作。托卡耶夫表示,双方在核工业领域达成重要共识,特别关注哈萨克斯坦第二座核电站建设等联合项目。他强调,哈萨克斯坦对CNNC的技术实力和合作前景充满信心,认为中国核工业的里程碑将为双方合作开辟新路径。
【点评】此次会晤凸显了中哈在核能领域的战略合作意愿...
9月3日,中国核电网讯,徐大堡核电厂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组件通过出厂验收,标志着核岛核心设备交付取得关键进展。验收组严格核查设备外观、尺寸、标识及技术文件,确认其达标并具备发运条件,为后续一体化堆顶装置拼装和钢制安全壳顶部封头就位提供支撑。辽宁核电设备采购处成立专项组,协调制造厂资源,推动总包方、采购方及设计院高效协作,如期完成8月底制造目标,为机组后续建设奠定基础。
【点评...
9月3日,中国核电网讯,陆丰核电5号机组首根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耐压壳焊接顺利完成,标志着该机组CRDM安装焊接工作全面启动。CRDM是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关键设备,焊接质量直接影响机组长期安全运行。焊接前,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联合相关单位对施工准备和工艺进行全面核查。焊接完成后,通过目视检查、液体渗透检测、水压试验等检验,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后续将稳步推进剩余68根CRDM的焊接工作,确保项目高质...
9月2日,中国核电网讯,上海电气承制的廉江核电一期工程1号机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非能动余排)顺利装船发运。该设备是CAP1000压水堆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的关键设备,用于事故工况下导出堆芯衰变热,保障反应堆安全。上海电气作为承制的首台该类型产品,非能动余排制造过程面临管板与框架焊接变形量大、管束组件结构复杂、周期短等挑战,技术攻关与质量管控贯穿制造全过程。自2024年11月起,上海电气成立专项小...
9月2日,中国核电网讯,漳州核电3号机组安全级DCS(数字化控制系统)顺利通过制造开工检查,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制造阶段。由漳州能源、中核工程、中核控制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检查团队对人员资质、计量器具、文件记录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核查,确认项目具备开工条件。漳州核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3号机组安全级DCS在技术指标与验证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将助力我国自主核电技术从“成熟应用”...
9月1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31日,由中核二二承建的陆丰核电一期核岛土建工程迎来关键里程碑——1号机组CV筒体一环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核岛施工进入高峰期。此次吊装采用3200吨巨型吊车,历时2小时39分完成,全程安全可控。项目团队创新运用模块化施工与吊装工艺,实现六大技术亮点,包括模块集成效能优化、千吨级载荷精准吊装、实时应力监测等。CV筒体一环集成各类附件后重量突破千吨,吊装方案设计精密,采用16个...
9月1日,中国核电网讯,三澳核电2号机组第三台主泵电机顺利翻转落位,标志着该机组三台主泵电机全部就位。项目团队通过科学统筹、高效组织,成立攻坚队,全面协调资源,实时梳理进度与风险,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吊装工作高效推进。主泵电机的成功就位,不仅体现了团队的精益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也为后续冷试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2号机组后续关键节点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点评】三澳核电2号...
8月29日,中国核电网讯,继8月10日1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金七门核电项目1号机组常规岛工程于8月27日全面启动。当晚21时19分,汽轮发电机厂房基座底板开始混凝土浇筑,标志着项目进入核岛与常规岛双线并进阶段。项目团队克服滩涂地质淤泥深厚、潮汐频繁等难题,采用微型钢管桩、高压旋喷桩等技术加固地基,并通过数字化管理工具实现施工精细化管控。常规岛汽机基座底板采用“智能浇筑”方案,利用BIM模...
8月29日,中国核电网讯,华能霞浦核电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项目开工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项目正式启动。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核电站的“心脏”,为堆内构件和燃料组件提供支撑与安全屏障;蒸汽发生器则被称为“核电之肺”,承担产汽、放射性包容和导出余热等功能。该项目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负责设计与采购,为设备保质按期交付奠定基础。
【点评】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作为核...
8月28日,中国核电网讯,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近日组织开展了辖区内新投运核电基地运行安全专项监督工作。此次监督聚焦近两年新投入运行的核电项目,涵盖恶劣天气防护、防内部水淹、取水安全、操纵人员管理等多项内容。检查组通过现场监督、人员访谈等方式,在漳州核电厂监督期间及时指出恶劣天气防护和取水安全方面的风险隐患。华东监督站将持续督促营运单位整改提升,落实核安全责任。
【点评...
8月28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26日上午9时,白龙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海工工程正式启动,第一车防波堤堤心石入海。该工程涵盖取水、排水、护岸、大件码头等建设内容,防波堤总长约3千米,并规划建设一座3000吨大件码头,配置1200吨桅杆式起重机,以满足重大件设备运输需求。项目团队成立攻坚先锋队,克服潮汐落差大、地质复杂等挑战,优化施工流程,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点评】海工工程的开工为白龙核电项目后续建...
8月27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26日12时19分,由中核五公司承建的海阳核电4号机组压力容器一体化顶盖(IHP)顺利吊装就位,历时1小时52分钟。一体化顶盖是反应堆核心部件,由控制棒驱动机构、冷却风机、压力容器顶封头等组成,实现多组件整合,简化了拆装操作。项目部成立“主设备安装党员突击队”,提前排查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吊装过程安全可控。
【点评】一体化顶盖的成功吊装有助于提升海阳核电4号机组...
8月27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该装置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地下700米处,是全球首个超大规模、超高精度的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试运行数据显示,探测器性能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将用于解决中微子质量排序等粒子物理学重大问题。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国际合作团队涵盖17个国家和地区的74个科研机构,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未来...
8月26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24日,宁德核电5、6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宁核先锋号”盾构机刀盘顺利下井,标志着排水隧洞盾构施工正式启动。该盾构机为泥水盾构机,开挖直径9.13米,总长120米,总重1150吨,刀盘采用“6主梁+6副梁”结构设计,开口率38%,重150吨,是施工中吊装风险最高的部件。工程团队通过精细化实施方案和分阶段作业条件检查,确保刀盘安全、精准入井。后续将重点管控盾构机安装过程的安全与质量,为...
8月26日,中国核电网讯,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起草修订的GB/T 11840—2025《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水分含量测定方法》近日正式发布。该标准替代了1989年旧版,将测试范围扩展至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并引入更精确、更先进的检测方法,显著提升了水分测量的可靠性和检测效率。新标准还明确了环境温湿度要求,进一步确保结果复现性。这一标准的发布为我国核燃料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点评】新...
8月25日,中国核电网讯,海阳核电4号机组第二台蒸汽发生器于8月24日11时19分吊装就位,标志着该机组两台蒸汽发生器全部安装完成。单台蒸汽发生器直径近6米,长度约24米,净重630余吨,是核岛反应堆主回路中最重、体积最大的设备。本次吊装历时2小时52分钟,过程安全可控。海阳核电3、4号机组建设团队将继续推进反应堆厂房封顶前的其他主设备吊装工作。
【点评】蒸汽发生器的成功吊装为海阳核电4号机组的后续...
8月25日,中国核电网讯,原子能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近日顺利完成一体化快堆项目的一体式余热导出原理验证试验,并通过专家审查。该装置是一体化快堆首个整体性瞬态试验装置,能够模拟反应堆从正常运行到停堆后非能动余热导出过程中的多个关键物理过程,是揭示一体化快堆新型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工作原理的重要平台。试验采用全可视化模拟装置,揭示了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快堆设计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8月22日,中国核电网讯,太平岭核电3号机组核岛周边厂房筏基混凝土浇筑圆满完成,标志着3号机组核岛土建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项目团队通过施工逻辑优化和微创新技术驱动,将筏基分区由一期的8个精炼为5个,减少施工缝处理时间;优化浇筑站位布局,设备精简为6台汽车泵,提升效率。创新应用免拆苯板替代传统木模板,实现双墙区域同步施工;引入高精度测量机器人和钢筋智能管理平台,确保毫米级精度和全流程可视化管...
8月22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12日至13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在浙江金七门核电现场召开《浙江金七门核电厂1、2号机组及其配套BOP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家评审会。中核五公司运用数字化及BIM建模技术,通过三维视频动态展示了华龙一号改进型总体部署、施工重难点、进度管理等内容。专家组从综合、技术、质安三个条线进行评审,认为该施组符合法规标准要求,为项目推进奠定了基础。
【点评】施工组织设计的...
8月21日,中国核电网讯,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日召开会议,通报了2025年7月18日发布的《能源行业核电数字化标准体系框架》,并讨论2025-2026年核电数字化重点标准计划。由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牵头,联合多家单位编制的《核电厂数字化转型核安全监管要求》被纳入重点标准清单。该标准将围绕数字化工具应用、数据管理、网络安全等关键领域制定统一监管规范,计划2025年下半年形成初稿,2026年完成立...
8月21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20日,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核岛附属厂房4区屋面完成浇筑,标志着项目首个核岛厂房主体结构封顶。该厂房是三代核电CAP1000堆型优化后建设的首个附属厂房,其封顶使1号机组核岛三大厂房全面转入结构封顶新阶段。此次封顶为后续核电机组建设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也为廉江核电项目安全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评】廉江核电项目的核岛厂房封顶体现了CAP1000堆型优...
8月20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18日10时48分,海阳核电4号机组反应堆稳压器顺利吊装就位。稳压器是核岛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关键设备,用于调节一回路压力,防止冷却剂汽化。此次吊装采用“多机抬吊法”,由三台吊机协同作业完成翻转竖立,再由3200吨吊机精准就位。项目部总结3号机组经验,优化工艺并成立“主设备安装党员突击队”,确保吊装安全可控。稳压器的就位为后续波动管焊接及腔室大宗材料安装奠定了基础。
...
8月20日,中国核电网讯,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华东监督站)近日对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核岛基坑开展验槽核安全监督。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耦合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技术的核动力厂,以工业供热为主、兼顾发电。华东监督站提前介入项目准备阶段,审查营运单位自查报告,组织两次现场踏勘,并邀请专家组建检查组,重点检查核岛基坑施工质量、地质编录及监测情况。监督结果提出核安全管理要...
8月19日,中国核电网讯,截至2025年8月18日,田湾核电核能制氢项目累计制氢量突破30000立方米。该项目采用PEM电解水制氢技术,电解效率高达90%,综合能耗为4.5kWh/Nm3,氢气纯度达99.999%,使用寿命8000万小时。核能制氢的热能至氢能转换效率为31%,具备能耗低、响应快、纯度高等优势。项目团队持续优化设备与核电厂工艺的联动,提升安全性和性能,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
【点评】田湾核电的核能...
8月19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18日11时28分,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核岛堆芯模块完成吊装,标志着核岛内部结构主体施工全面启动。该模块半径5.2米,自重170.5吨,采用混凝土模块化施工工艺,使用2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一次性精准吊装就位。模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还为主工程节省关键路径工期15天,为后续压力容器、主泵等设备安装奠定了基础。
【点评】石岛湾核电扩建工程采用模...
8月18日,中国核电网讯,8月15日,中核二二承建的徐大堡核电项目在同一天内完成4号机组外层安全壳支撑网架吊装和3号机组非能动水箱顶板浇筑两大关键节点。4号机组网架吊装历时4小时52分,采用三维模拟和毫米级扫描技术,确保精准就位;3号机组顶板浇筑标志着穹顶结构施工进入最后阶段。项目团队克服技术复杂、工期紧张等挑战,为后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点评】徐大堡核电项目的双节点突破有助于提升我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