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融】对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分析及建议(第34期)(2013-09-10)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发行和交易不断创新,市场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但债券市场仍有许多体制机制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应坚持市场化方向,放松行政管制,推动机制创新,积极推动建立统一互联的债券交易结算体制,扩大市场主体范围,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监管体制。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发行和交易不断创新,市场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但债券市场仍有许多体制机制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应坚持市场化方向,放松行政管制,推动机制创新,积极推动建立统一互联的债券交易结算体制,扩大市场主体范围,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监管体制。
人民币存款利率完全放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但并非唯一任务。未来在稳步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的同时,还需完成利率“并轨”、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建设利率调控机制、完善基准利率体系四大任务。在未来的改革中,要审慎推进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用5年时间逐步实现完全放开;确立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利率,构建起利率调控的基本框架;完善包括Shibor、国债收益率曲线等在内的基准利率体系;同步完善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的配套措施,减少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运行造成的冲击。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由政府和央行共同提供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该制度在促进银行业改革和保护存款人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增加了财政负担,影响了央行的货币供应目标,破坏了银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应借鉴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成熟经验,尽快出台与存款保险相关的法律体系和配套措施,设立由政府、银行共同出资的存款保险基金和强制性的限额存款保险体制,实施风险差别费率定价机制,建立由政府管理且具有监管职能的存款保险机构。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人民币资本金融账户可兑换条件逐步成熟。但目前资本账户可兑换程度偏低,不利于企业对外投资、跨国兼并重组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建议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可兑换步伐,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主动适应新一轮国际谈判的规则与标准,以证券投资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取消资本项目管制,同时重视金融改革配套体系建设。
近年来,金融机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抗风险能力有所提高。但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仍有待提升,政府需要加强金融业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从完善金融调控、优化组织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预计未来,金融业总量将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十二五”时期,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保持在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