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银行理财新规: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售点降至1万元(2018-09-29)
9月29日,中国新闻网讯,2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银行理财产品迎来新变化:1.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5万元降至1万元;2.不得宣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3.个人首次购买时需进行面签;4.引入冷静期,银行应当在销售文件中约定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
9月29日,中国新闻网讯,2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银行理财产品迎来新变化:1.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5万元降至1万元;2.不得宣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3.个人首次购买时需进行面签;4.引入冷静期,银行应当在销售文件中约定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
8月24日,证券时报讯,日前,一则关于“广州全面暂停私募注册”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该消息称,广州市工商部门将全面暂停私募基金机构的工商注册登记,具体开放时间待定。该消息引起业界的沸腾,据盈科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高级合伙人贺俊向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各分局走访、去电证实,该消息属实。至此,北上广深杭五大私募聚集区域的最后一块可注册私募公司的“净土”亦告失守。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后对私募的监管...
8月24日,中国经济网讯,据银保监会网站消息,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政策精神,推动已宣布的扩大银行业开放举措尽快落地,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取消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资一致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持续推进外资投资便利化。
7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出台,对资管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但机构实操层面还有一些模糊之处,各界都在等待进一步执行通知指导以开展业务。近日,从多个信源获悉,银保监会正在制定的银行理财细则这两天有望落地,最快或将于今日出台,同时央行近期会下发执行通知,对指导意见中的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做出了明确。据悉,央行或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明确:一是...
7月18日,凤凰网财经讯,昨日下午,从多家风险管理公司了解到,商品类场外期权业务自7月18日起恢复私募主体及私募产品开户,将严格按照投资者适当性执行,权益类业务将参照券商方面的新规执行。海通资源总经理何相生表示,此次恢复私募参与商品类场外期权业务,有助于促进风险管理公司行业乃至期货行业更好发展。“一方面,商品类场外期权是一种风险对冲工具,私募在做产品设计或投资时,有对冲风险的需求。如果将这...
6月26日,北京商报讯,新三板有望迎大发展、大改革。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意见》指出,推动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新三板。《意见》第十一条显示,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提升新三板市场功能。推动公募...
6月25日,中国基金报讯,继分级基金之后,监管层再次出手,要求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资管产品上报整改计划。多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日接到当地证监局通知,敦促基金、券商等资产管理监管在6月底之前上报资管新规整改计划,且自8月起每月报送整改进度表。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此次自主上报整改计划拟从封闭期小于3个月之内的短期理财基金以及开放式分级、多层嵌套专户等产品着手。此次整改并不再涉及此前已经专门...
5月25日,中财网讯,为加强金融统计工作管理,提高金融统计数据质量,更好地为货币政策决策和宏观审慎管理服务,央行为期半年的2018年金融统计大检查工作已在5月拉开序幕,目前多家机构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自查工作。银行业人士表示,此次自查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银行健全监督机制、梳理自身业务情况,有效防范和化解以后计财条线业务风险。央行开展的此次大检查,范围涵盖各类银行、信托、财务公司、金融租赁、汽车金...
4月10日,中国证券报讯,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建立统一科学的金融业综合统计管理和运行机制,制定完善标准和制度体系。分析人士指出,这将实现彻底穿透,封堵跨界交叉漏洞,监管套利将成明日黄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指出,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提早发现风险。第二,为...
4月10日,股城网讯,深改委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随后,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一系列重磅投融资新规正式落地,旨在进一步规范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融资行为、着力于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同时,或将推动我国金融业格局的新变革。
4月3日,华尔街见闻讯,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通知,定向委托计划、定向融资计划、理财计划等互联网资管模式,均被列为非法金融活动,需立即停止,且存量业务最迟于2018年6月底压缩为零。在该通知中,监管层明确资产管理属于特许经营业务,须纳入金融监管。按照通知要求,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须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
3月29日,江南时报讯,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方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三大金融监管文件。上述监管文件分别针对此前存在的金融司法审判、资管行业以及民营金控等监管短板。在分析人士看来,在新的金融监管机制下,补齐金融监管短板的步伐提速。
3月28日,澎湃新闻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3月2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通过规范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要立足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坚持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按照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统一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
1月8日,新华网讯,强监管仍在继续。银监会日前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明确委托贷款的业务定位和各方当事人职责,对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设立“负面清单”,并要求银行将委托贷款业务与自营业务严格区分以加强风险管理。委托贷款,是指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借款人、用途、金额、币种、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协助监督使用、协助收回的贷款,不包括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和...
1月2日,中化新网讯,1月1日,银监会发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对资产公司集团内未受监管但具有投融资功能、杠杆率较高的非金融类子公司提出审慎监管要求,实现了资本监管的全覆盖。据介绍,此次新规重点强调了五个方面内容。一是结合资产公司业务经营特点,设定适当的资本充足性监管标准,明确第二支柱监管要求和信息披露监管要求,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市场约束作用。二是通过...
1月2日,证券时报讯,2018年1月1日起,资管产品缴纳增值税新规正式实施。据悉,大部分私募正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对外发布缴税通知,从各方反馈情况看,仍有诸多问题等待税务机关最终确认。资管产品征税政策始于2016年12月2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在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