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形势分析与政策展望(2014-06)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中性略有放松,人民币汇率与银行间市场利率由去年的“双升”变为“双降”,社会流动性相对充裕,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居高不下。目前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减速加大经济下行风险,通胀压力持续减弱,年内尚无通缩风险,影子银行与信用债面临偿债高峰。未来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中性略松,充分运用信贷政策及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政策等结构性调整手段实现定向微松,在执行中应进一步提高前瞻性与预见...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中性略有放松,人民币汇率与银行间市场利率由去年的“双升”变为“双降”,社会流动性相对充裕,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居高不下。目前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减速加大经济下行风险,通胀压力持续减弱,年内尚无通缩风险,影子银行与信用债面临偿债高峰。未来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中性略松,充分运用信贷政策及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政策等结构性调整手段实现定向微松,在执行中应进一步提高前瞻性与预见...
2013年下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是外汇占款低增长情况下,中央银行“降杠杆”、强化流动性管理和商业银行“加杠杆”、对流动性管理消极懈怠相互冲突的结果。我国外汇形势进入新阶段、存款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和各经济部门需要“降杠杆”三大趋势性因素将使银行体系流动性长期承压。一旦短期和临时性因素与长期压力产生叠加,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升的“阵痛”就会出现。金融调控要从流动性供给和需求方面加强调节和引导...
2013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总体平稳,但阶段性和局部性震荡加剧,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北强南弱”,国际资本流向逆转,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及美国财政僵局对金融市场走势影响显著,全球整体延续低利率信贷环境,但出现结构性分化。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延续总体缓慢复苏态势,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走势将继续分化,国际资本流向变化也将更趋频繁,全球流动性环境虽整体宽裕,但格局将有所改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瞩目成就,但改革路程依然漫长,期间也出现了不少风险和问题。继7月央行发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后,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11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体系。
2013年,我国A股市场尽管新股首发暂停,但再融资规模大幅提高,股权融资总规模将超过上年;上市公司业绩有所增长,但业绩增长较快的主板股价小幅下跌,业绩微增的创业板股价大幅上涨;资金离场压力较大,股票基金遭遇较大规模净赎回;转融通规模飞速提高,融资融券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宏观环境将较为平稳,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将有所提高,较低的市场估值水平和较高的股息率水平将使市场更具吸引力,A股市场价格...
为进一步推进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9月5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共提出15条具体措施,强化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目标,加强考核和督导力度,确保各项任务达标,对促进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发行和交易不断创新,市场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但债券市场仍有许多体制机制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应坚持市场化方向,放松行政管制,推动机制创新,积极推动建立统一互联的债券交易结算体制,扩大市场主体范围,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监管体制。
人民币存款利率完全放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但并非唯一任务。未来在稳步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的同时,还需完成利率“并轨”、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建设利率调控机制、完善基准利率体系四大任务。在未来的改革中,要审慎推进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用5年时间逐步实现完全放开;确立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利率,构建起利率调控的基本框架;完善包括Shibor、国债收益率曲线等在内的基准利率体系;同步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由政府和央行共同提供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该制度在促进银行业改革和保护存款人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增加了财政负担,影响了央行的货币供应目标,破坏了银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应借鉴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成熟经验,尽快出台与存款保险相关的法律体系和配套措施,设立由政府、银行共同出资的存款保险基金和强制性的限额存款保险体制,实施风险差别费率定价机制,建立由政府管理且具有...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人民币资本金融账户可兑换条件逐步成熟。但目前资本账户可兑换程度偏低,不利于企业对外投资、跨国兼并重组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建议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可兑换步伐,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主动适应新一轮国际谈判的规则与标准,以证券投资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取消资本项目管制,同时重视金融改革配套体系建设。
近年来,金融机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抗风险能力有所提高。但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仍有待提升,政府需要加强金融业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从完善金融调控、优化组织体系、建设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任务。预计未来,金融业总量将呈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