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管网“全国一张网”基本成型(2021-08-23)
8月23日,中国天然气网讯,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等部门8月21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称,我国天然气多元供应体系持续完善,全国一张网基本成型。报告称,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四大进口战略通道全面建成,国内管网骨架基本形成,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十三五时期累计建成长输管道4.6万千米,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约11万千米。报告指出,天然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8月23日,中国天然气网讯,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等部门8月21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称,我国天然气多元供应体系持续完善,全国一张网基本成型。报告称,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四大进口战略通道全面建成,国内管网骨架基本形成,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十三五时期累计建成长输管道4.6万千米,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约11万千米。报告指出,天然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8月20日,能源界网讯,8月18日,海峡两岸最大石化产业合作项目——中国石化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乙烯等主体生产装置打通全流程,实现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是推动两岸石化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预计年产值超过260亿元,可实现年利税40亿元,拉动上千亿元下游产业,对优化国家炼化产业布局、带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位于福建漳州,是...
8月20日,中国天然气网讯,近日,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Arctic LNG 2项目中的首个模块ESS搭载载重能力超2万吨的荷兰籍船只巴伦支在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博迈科二号码头启航,正式驶向北极。作为Arctic LNG 2项目建造工作的重要里程碑,首个模块的交付为后续模块的建造交付奠定坚实基础。据介绍,Arctic LNG 2项目为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大型LNG项目,此次交付的模块由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迈科)建...
8月19日,国际石油网讯,近日,从中国海油渤海石油研究院获悉,中国海油渤海油田渤西油田群日产原油达到10056立方米,首次突破10000立方米,为历史新高峰。渤海油田渤西油田群老油田多达12个,面临高含水、高采出、递减快、单井产能低等一系列问题,稳产难度极大。在综合含水率95%、采出程度40%的歧口17-2油田“双特高”阶段,科研人员开展储层构型精细解剖、剩余油精细表征等科技攻关,准确锁定零星分布的剩余油位...
8月1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8月17日,塔里木油田今年已向南疆五地州输送天然气30.3亿立方米,同比净增6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自此,中国石油援疆“一号工程”——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自2013年7月投产以来,已累计向南疆输送天然气逾100亿立方米,增强了南疆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塔里木油田是南疆五地州天然气主供的“大本营”,担负着向南疆800万各族群众的供气重任。自1999年拉开“气化南疆”工程以...
8月18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8月16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近日所属西南石油局中江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340.29亿方,累计探明储量1061亿方,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石化洁净能源供应能力、助力川渝地区建设我国首个千亿级天然气生产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中江气田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主力气藏埋深2000~3000米,占地面积404.9平方公里,具有低孔、低渗、隐蔽性强等特点,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
8月18日,国际石油网讯,近日,在大连长兴岛海关的监管下,全球最大漂浮式海上石油炼化平台(FPSO)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长兴岛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全部改装,顺利下水。这艘海上巨无霸由一艘VLCC超级油轮改装,其天然气产量为世界海上石油炼化平台之最,是世界上首例将船壳改造和模块建造整体交由同一家船厂承建的项目,也是国内首个交付之后直接开往油田使用的完整性最高的FPSO改造项目。传统修船改装业务受到疫情...
8月17日,国际石油网讯,截至2020年,通过“复合驱动采油”方式在大庆油田累计动用地质储量2.57亿吨,累计从石头缝里“洗”出原油3759万吨,产量连续五年超过400万吨,已成为大庆油田百年油田建设的重要开发技术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庆油田就已经开始谋划未来资源不断减少的发展战略。只是,当时的外国专家认为,大庆油田原油酸值低不适合三元复合驱。大庆油田科研人员不盲从、不放弃,经过大量实验、理论分...
8月17日,国际石油网讯,8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由该公司牵头研制的我国首套水下应急封井器在南海深水海域海试成功,填补了我国在深水油气应急装备研制领域的技术空白,海洋油气生产应急抢险救援能力获重大突破,此举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装备制造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水下应急封井器项目高级工程师张崇介绍,该水下应急封井器工作水深可达3000米,整体重量超过130吨。中国海油科研团队整合国...
8月16日,国际石油网讯,据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上旬,我国海上最大礁灰岩油田群——流花11-1油田群投产15年,累产原油超过2000万吨。流花11-1油田群于1996年投产,探明原油地质储量规模近2亿吨。流花礁灰岩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复杂,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快,开发中后期生产效果差。为提高礁灰岩油藏采收率,中国海油有关部门紧密结合,通过地震、地质、油藏、采油工艺多专业一体化,持续十余年开展...
8月16日,国际石油网讯,8月13日从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获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境内的河套盆地预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000万吨。河套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2018年8月,河套盆地第一口高产油流钻井投产,打破了河套地区近40年找油久攻不克的困境。官方消息指,目前巴彦淖尔市共部署钻井38口,完钻10口,临华1井、兴华1井两口井试采生产累计2.5万余吨原油。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巴彦勘探...
8月1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8月6日,从中国石油管道局科技中心获悉,管道局成功中标内蒙古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输送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继6月9日中标国内最长氢气管道——定州至高碑店氢气管道可行性研究项目后,管道局在新能源业务领域开发再次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管道局以咨询设计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抓手,以全产业链为导向,一项项新能源成果相继落地。作为管道产业链的龙头,管道...
8月13日,中国天然气网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自2019年12月2日正式投产通气以来,截至8月11日,哈尔滨海关所属黑河海关累计监管进口天然气突破100亿立方米。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的黑河首站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中国国门第一站。为保障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平稳运行,哈尔滨海关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提升进口天然气监管效能,积极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综合运用站控SCADA系统监视及信息采集功能,实现现场视频同步传输至海...
8月1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近日,中国海油渤海油田辽东湾探区某构造的预探井喜获超千吨工业油气流。这是渤海油田在近60年内获得的第6口日产千吨油气探井,也是渤海油田“十三五”以来第4口测试日产千吨探井,刷新了渤海海域太古界潜山地层测试产能纪录。据了解,该井在测试中实现日产原油901吨、天然气16.7万立方米,油气当量1034吨,进一步证实了该地区发育优质储层,油气运移充足,具备规模性成藏的潜力,展现...
8月12日,中国天然气网讯,近日,从建设部门获悉,合肥庐北至池州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下半年有望全面启动建设。该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合肥都市圈的储气和应急调峰能力,更好地缓解高峰期城市用气紧张局面。项目起点于合肥庐江的庐北门站,途经合肥市庐江县、铜陵市枞阳县、池州市贵池区等,终点位于贵池区输气站。天然气管线全长约154公里,其中包含与庐江至巢湖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并行段8.5公里,年输气能力规...
8月11日,国际石油网讯,当前,能源革命风起云涌,绿色脱碳成为产业大势,完全竞争成为常态,炼油行业进入深度变革调整期,中国石化炼油业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中国石化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百年党史、70余年新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史、38年中国石化发展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锻造强韧高效产业链中孕育炼油发展先机,着力推动中国石化炼油业务率先迈向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征程,要...
8月11日,国际石油网讯,8月4日,葡北天然气重力混相驱与战略储气库协同建设项目6口井日产油29吨,使国内首个混相驱采油技术油田在关闭6年后“复活”,标志着股份公司重大科研项目在吐哈油田取得重要进展。葡北油田1998年成功实施气水交替混相驱开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开展混相驱开发的4个国家之一。2015年,区块因高含水油藏而关闭。2018年,公司创新提出了在葡北实施天然气重力混相驱开发的技术思路。吐哈油田通过...
8月10日,国际石油网讯,8月9日从中石油新疆油田获悉,上半年,准噶尔盆地10亿吨级大油田——新疆玛湖油田增储上产稳步推进。截至8月6日,玛湖油田全区日产原油最高水平达到6993吨,年累计产油145.21万吨。今年,玛湖油田全区计划产油273万吨,新建产能176万吨,预计到年底,玛湖油田全区将具备300万吨/年原油生产能力。上半年,玛湖油田开发现场实现了“三个100”,即完钻体积压裂水平井突破100口,达到128口;累计...
8月10日,国际石油网讯,8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在国家管网集团公司联合召开油气管道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试点启动会,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正部长级)尚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国家管网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在油气管道行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和...
8月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中国石油储气库分公司统筹推进各储气库(群)生产建设工作,自注气以来维持最大注气能力运行。截至7月31日,储气库分公司计划注气完成率为118.12%,完成年度计划的67.88%;储气库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确保供暖季天然气供应平稳有序。中国石油高度重视储气库业务发展,多次对加强储气能力建设、理顺体制机制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储气库应注尽注,确保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用户安全平稳...
8月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28日,西气东输主力气源之一——克拉2气田,开发调整方案总报告顺利通过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审查。结果显示:此方案地质认识清楚,调整对策合理,预计可实现年产气52亿立方米继续稳产5年,气藏采收率可提高至74.5%,实现强水驱气藏采收率的重大突破,打造出异常高压有水气藏高效开发的标杆。克拉2气田高效开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科研人员经过十几年持续攻关,在不断否定和颠覆中实现创...
8月6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27日,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驻陕企业共生产原油1247万吨、天然气247亿立方米,加工原油239万吨,销售成品油160万吨,中国石油在陕工业产值、营业收入、利润等多项指标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长庆油田作为中国石油在陕龙头单位,在做好勘探生产的同时,不断激活中游产业升级,加强下游产品开发。这得益于“五同五化”工作理念:共同落实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实现中国石油在陕收...
8月6日,中国天然气网讯,8月6日,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能源生产加快恢复,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今年以来,广州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效持续显现,经济持续向好,带动全市用能需求快速释放。原油加工量快速恢复。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油加工量625.06万吨,同比增长6.8%,与2019年同期加工量基本持平。其中,汽油产量156.60万吨,同比增长2.4%;煤油产量86.02万吨,同比增长2...
8月5日,中国天然气网讯,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自今年8月5日起启动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以下简称市内三区)非居民用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近期,中石化、中石油等上游天然气公司对当地非居民天然气价格进行了上调,根据国家、省价格政策规定,按照我市现行非居民用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当上游天然气价格调整时,市内三区非居民用气进行同向同步调整,相应调整非居民用气销售价格。此次启动...
8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8月3日,位于浙江杭州城市中心位置的拱墅区朝晖燃气营业厅里,讲解员正在引导前来体验的顾客了解“能量站”里各式各样的新玩意。这是昆仑能源公司与杭州燃气集团联合打造的首个“能量站”。在传统的燃气服务基础上,公司升级线上线下体验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燃气周边产品以及“平安好医生”“昆仑管家”“氧舱服务”、商品零售等燃气增值服务,赋能传统营业厅更多元、更智能发展。...
8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8月2日,位于陕西省府谷县境内的保8-1平3井顺利钻至1711米完钻,标志着国内首个亿立方米煤层气水平井整装规模开发项目全面高效完成钻井任务。保8煤层气开发项目是中石油煤层气公司部署在鄂东气田保德区块的煤层气滚动扩边项目。勘探资料显示,这个区域发育4+5号、8+9号两套主力煤层,煤层厚度大、含气量高,是优质的煤层气上产资源。然而,该资源被压在陕西省府谷县县城下,给开发建产...
8月4日,国际石油网讯,7月21日至26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聚乙烯催化剂PSE-CX2在兰州石化公司三井淤浆聚乙烯装置上首次成功实现工业应用,共生产合格耐热聚乙烯管材树脂L5050产品800余吨,标志着中国石油自主研发三釜串联淤浆工艺用催化剂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三釜串联是生产高端聚乙烯产品的主要工艺。中国石油3套采用该工艺的装置正在建设中,总产能110多万吨/年。此外,多个生产企业对该工艺装...
8月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周(7月19至7月25日)国内LNG(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最高涨幅500元/吨。国内LNG工厂开工率55%。国内LNG价格已突破5000元/吨大关。需求方面,气温持续升高,各地迎来用电高峰,11个省级电网负荷再创新高,由此带动LNG供气需求增加。近期降水量的增大引发了多地的洪涝灾害,下游接货将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台风在广东的预期登陆大大减少华南周边...
8月3日,能源界网讯,8月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2全面投产。流花16-2油田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距深圳东南约250公里,包括流花16-2、流花20-2和流花21-2三个油田,平均水深412米,是我国海上开发水深最深的油田群。由于位于南海深水区,离岸远,海况恶劣,流花16-2油田群开发技术难度和复杂性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海油先后攻克了深水钻井、水下智能完井、深水流动安全...
8月2日,国际石油网讯,为加强储气设施建设经验交流,加快推进储气设施建设,7月23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基地召开储气设施建设现场会。会议强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更加重视储备,加快提升储气能力;更加重视统筹,以统筹的方式建设储气设施;更加重视倒逼,通过通报、约谈等方式推动各责任主体加快建设进...
8月2日,国际石油网讯,7月31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深水钻井防台风核心装备——隔水管悬挂系统海试成功,破解了我国海洋油气安全开发面临的“台风”这一关键障碍,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防台应急能力实现国际领跑。钻井隔水管是开发深水油气的关键工具,用于连接海面钻井平台与海底井口,将海水与钻完井使用的钻具隔离开,以保证水下作业安全。台风来临时,平台需...
7月30日,能源界网讯,日前,“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循环经济高端论坛”在河北正定开幕。论坛紧紧围绕“十四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就石油化工领域重点关注的碳达峰、碳中和,园区循环化发展、塑料循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循环经济模式将帮助石油化工企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痛点,最终实现企业的综合实力水平提升,也是长期以来石化行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任...
7月30日,国际石油网讯,7月29日,山东港口2021石油贸易大会在青岛举办。会上,山东港口启动“原油全链条贸易服务集采平台”、“油气全链条贸易服务集采平台”、“多货种、多区域全链条贸易服务平台”、“畅通国内大循环、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平台”四大贸易平台,携手各方伙伴探索石油等大宗商品贸易服务新业态,进一步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打造国际领先的金融贸易港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7月29日,能源界网讯,7月28日,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南庄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站正式启动试运行,标志着佛山市进一步缓解氢源短缺现状,降低氢源对外依存度,推动佛山氢能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该一体化站是佛燃能源围绕“能源+科技,奔向碳中和”发展主题打造的国内首个站内天然气制氢加氢一体站,于去年12月开工建设,采用撬装式天然气制氢装备。目前,站内已具备生产纯度超99.999%氢气的条件,可实现...
7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28日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能源消费实现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工业用电贡献率明显超过往年水平。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较2019年同期增长15.8%,两年同期平均增长7.6%。工业是拉动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6.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近70%。上半年,煤炭消费同比增长10.7%,较2019年同期增...
7月28日,中国天然气网讯,国家统计局7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183.3亿元,同比增长66.9%,比2019年同期增长45.5%;两年平均增长20.6%。上半年,各行业利润普遍较快增长,七成行业盈利超过疫情前水平。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个行业扭亏为盈,1个行业持平。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增长2.49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14倍,电气机械和...
7月28日,能源界网讯,7月22日,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研究总院)对外宣布,由该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套浅水水下控制模块高压舱测试成功,全面验证了该装置在模拟海洋环境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同等水平,标志着我国高端海洋油气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水下控制系统是海上油气田生产的核心设备,它控制着水下阀门的开关、采集水下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信号,是海...
7月27日,能源界网讯,23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东环线(文昌-琼海-三亚输气管道)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开始向下游用户分输供气,标志着我国首个环岛天然气管网工程在海南投运,海南省“五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气网”工程落地。据介绍,此次投运的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东环线由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海南省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投产后与已建成的“C”字形管线闭合成环,结束了海南省东...
7月2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在“双碳”目标下,支撑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将成为天然气产业重要选项。这是在中国石化22日于河北崇礼主办的“洁净能源为冬奥加油——天然气产业发展论坛”上,专家给出的判断。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国内能源行业将全面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论坛上,多位专家认为,在我国碳达峰之前,天然气仍将是我国能源体系“碳减...
7月26日,国际石油网讯,7月26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建设的顺北油田油气集输联合站投产。这是中国石化首座数字化油气集输联合站,原油年处理能力100万吨、天然气年处理能力3.8亿立方米,将为保障顺北油气田上产稳产、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顺北油田联合站是一座集原油处理、天然气处理、采出水处理和硫磺回收为一体的智能化油气处理联合站,通过数字工厂与实体工程同步运行,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