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山西——河北段主体工程完工(2021-10-22)
10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获悉,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以下简称“神安管道”)顶管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施工作业20日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国家重点管道工程山西-河北段主体工程完工。神安管道是我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中所列重点建设项目,西起陕西省神木市,途经3省7市17县,最终抵达河北省安平...
10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获悉,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以下简称“神安管道”)顶管穿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施工作业20日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国家重点管道工程山西-河北段主体工程完工。神安管道是我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中所列重点建设项目,西起陕西省神木市,途经3省7市17县,最终抵达河北省安平...
10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庆咸智能管道当前出站温度38.89摄氏度,超过了预测的最经济运行温度36.2摄氏度,请科学调整出站温度,确保管道安全经济运行。”10月20日,输油二处生产调控中心智能管道数字孪生体平台上闪烁着一条管道优化运行指令。这是长庆油田运用智能技术实时优化输油,实现全线集中调控、智能指挥、安全经济运营的一个缩影。庆咸管道全长226公里,年输送原油达360多万吨,是陇东油区的原油外...
10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10月16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首个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攀枝花钒钛园区配气站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投运20天,运行稳定,年可节约标煤5.19吨,减排二氧化碳13.49吨。西南油气田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部署,依托川渝地区气、风、光资源,充分发挥公司资源、管网和市场优势,聚焦内部清洁替代、清洁电力、氢能、战略性伴生资源和CCS/CCUS等五大产业链,加快布局新能源业务,...
10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0月9日,冀东油田首个油区外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山东武城县清洁供暖项目完成供热主管网定向钻穿越,标志着该工程已进入施工最后冲刺阶段。冀东油田首个油区外清洁能源供暖项目位于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城区北部,总供热面积235万平方米。项目投用后,年可替代标煤5.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今年以来,为全面落实中国石油“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冀东油田公司坚...
10月20日,国际石油网讯,10月15日,从大庆油田三季度生产经营视频会上获悉,全油田抓好高效勘探,强化生产组织,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国内外产量当量3217万吨,天然气产量34.82亿立方米,油气产量整体受控。今年以来,大庆油田优化产量结构,精准开发调整,全力推进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原油3000万吨稳产。大庆油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扛起保障国家能源...
10月1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0月18日,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新闻办获悉,中石化在中原油田地区新建的卫11储气库今日建成注气,标志着华北地区最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群——中原储气库群建成投产。中石化表示,至此中原储气库群的库容气量达到100.3亿立方米,将为华北地区及黄河流域今冬明春储气调峰、稳定供气提供资源保障。中原储气库群目前包括文23、文96、卫11等3座储气库。此次投运的卫11...
10月1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0月15日,中国石油在全集团范围内对做好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中国石油全面升级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发挥一体化优势,今冬明春天然气资源供应量将突破千亿立方米,同比增加8.4%,创历史新高。国产气量、进口气量、储气库采气量等均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达3.3%、17%和16.3%,为全力打好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攻坚战做好资源准备。面对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
10月1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0月8日,冀东油田堡古2-气库1井177.8毫米尾管固井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油田储气库深层尾管固井首战告捷。堡古2-气库1井是冀东油田堡古2储气库的第一口先导试验井,5月28日开钻,9月21日完钻,完钻井深4600米,实测井温139.4摄氏度,设计三开五段制井身结构。这口井尾管固井存在深度大、井温高、固井工艺复杂、对工具附件的可靠性要求高、对盖层固井质量要求高等诸多施工难点。为确保...
10月18日,国际石油网讯,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部署能源改革发展工作,审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李克强指出,能源安全事关发展安全、国家安全。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能源需求不可避免继续增...
10月15日,中国天然气网讯,首都第八条天然气通道——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外输管道正在加紧铺设,焊接进度超过93%。通气后将打通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通道,北京天然气储备将进一步提升,形成三种气源、八大通道、十兆帕大环供应体系。作为首都天然气重要储备项目,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包括接收站、码头及外输管线三部分。该项目新建10座LNG储罐及相关配套...
10月15日,中国天然气网讯,10月13日,据浙江省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最新统计,2021年1月至9月,该市油气吞吐量完成10024.14万吨,同比增长6.73%,较上年提前一个月突破亿吨大关。作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最早的原有区域,推进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一直是舟山的建设重点。受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带动内外需求增加,叠加国内原油进口需求拉动和浙石化产能加速释放,推动成品...
10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0月13日消息,为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天然气供应和储气能力,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同意建设中国石化龙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项目单位为中石化烟台龙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港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26.6万方LNG泊位1座(改造散货码头),建设22万方LNG储罐4座,配套接卸、气化、装车...
10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0月12日,中国海油垦利16-1油田“新优快”钻完井试点项目在渤海收官,通过管理与科技创新,钻完井作业效率提升58%,多项近海钻完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渤海海域实施的垦利16-1“新优快”钻完井试点工程,通过创新井眼瘦身技术、强攻击四刀翼金刚石钻头、大位移井钻完井技术等23项新技术新革新的应用,高效完成了23口井钻完井作业,实现13项新技术首次应用,5次打破我国海上...
10月1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9月28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对首次成功实施储气库昌吉站至呼图壁储气库D1219毫米输气管道清管作业进行了总结分析:“此次圆满完成清管攻关作业,解决了大管径天然气清管复杂难题,保证了储气库供气和下游用户用气质量,为保障今冬明春民用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近两年,由于下游用户反映天然气含液量多,过滤器易冻堵等问题比较突出,新疆油田决定组织对D1219输气...
10月1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10月8日,大港油田储气库群今年累计注气20.14亿立方米,提前25天超额完成年度注气计划,助力京津冀今冬调峰用气。大港储气库群位于天然气市场需求旺盛的环渤海地区,主要为华北区域调峰、应急供气,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能源保障。面对今冬明春国内能源供应偏紧、北京冬奥绿色能源需求增加等实际情况,大港储气库群全力以赴为京津冀天然气供应添“底气”。进入本...
10月12日,中国石化报讯,10月11日,中国石化与中国科协以视频形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马永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代表双方签约并致辞。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赵东,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出席。马永生说,正式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共同开启了会企合作、协同创新的新篇章,双方合作将为中国石化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
10月1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历时5个多月的连续运转,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双6储气库第八轮注气于国庆期间圆满收官,本轮周期累计注气量达到18.05亿立方米,超计划注气量0.55亿立方米,为迎战今冬明春东北及京津冀天然气“大考”,特别是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办储备了充足能量。4月24日,双6储气库正式开始第八轮注气,5月8日开启8台压缩机满负荷运行模式,保持满负荷运行天数达到140余天,创下满负荷运行最高天数记录...
10月11日,中国天然气网讯,近日,总投资66.4亿元的陇西液氢生产及碳减排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奠基。据介绍,陇西液氢生产及碳减排示范基地是定西氢能产业“一园两基地”示范项目的重要构成,项目总投资68亿元,总占地1240亩,共分两期建设,主要是液氢工厂、氢能装备制造中心、测试中心、转运中心及氢燃料电池制造中心、加氢站等六大版块。包括液氢2600吨生产线、液氢3900吨生产线、氢能物流园、氢能应用示范区、加...
10月11日,国际石油网讯,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9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10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345元和330元,此次调价折合每升上调近0.3元。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
10月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在近期一些地方拉闸限电、冬季能源保供引发关注背景下,9月29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应,今冬明春我国能源供应是有保障的,我们有资源、有条件、有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该负责人强调,保障迎峰度冬期间电力供应做到“三个必须坚持”,即坚持“压非保民”,坚持“用户知情、合同约定”,坚持“限电不拉闸”。要全力增加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加强运行协调调度...
10月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10月8日获悉,担负京津冀地区储气调峰任务的大港油田储气库(群)注气量突破20.14亿立方米,已超额完成注气计划,正在建设中的驴驹河储气库已完成压缩机设备安装,为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提供坚实保障。为积极应对今冬天然气供应或将偏紧的形势,中国石油积极研判市场,从产供储销全产业链发力,提前谋划,为平稳供气助力。各油气田继续加大国内天然气上产力度,加快重点气区产能建设,...
10月8日,国际石油网讯,10月8日,我国首个商业开发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生产页岩气400亿立方米,创造中国页岩气田累产新纪录。目前,气田日产气量近2000万立方米,可满足4000万户家庭日常用气需求,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涪陵页岩气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自2012年12月开发建设到2017年涪陵如期建成百亿方年产能生产基地,现为我国第六大天然气田,是...
10月8日,国际石油网讯,近日从天津港集团获悉,天津港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日前在天津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燃供公司”)正式启动,燃供公司成为天津首家启动天津港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的企业。近年来,在天津海关、市商务局等部门的持续推动下,天津市保税燃料油供应量持续提升,“跨关区供油”等业务模式陆续落地。2020年5月,燃供公司取得“国内结转型出口监管仓库”资质,成为天津地区首家政策...
9月30日,国际石油网讯,近年来,随着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和化学品需求发生巨大转变,能源结构调整已成必然趋势。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化学品市场,随着下游市场发展,化学品市场需求有望保持持续增长,但目前我国化学品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为提升化学品收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化学品供应链安全,原油直接制化学品(COTC技术)受到炼油企业广泛关注。COTC技术减少了传统常减压蒸馏步骤,具...
9月30日,国际石油网讯,9 月30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垦利10-2油田,经自然资源部审定,原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对海上油气田稳产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垦利10-2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245公里,平均水深约15.7米,发现井垦利10-2-4井共钻遇油层27米,完钻井深1520米。经测试...
9月29日,国际石油网讯,三季度以来,政策面重重加码,环保风暴叠加“双控”限电政策双管齐下,9月份山东地炼开工率受到波及,整体走势震荡下行。9月中旬以来,山东省多数地区亦有限电现象,淄博、东营等地区地炼厂均有降量现象。据金联创开工率计算公式显示,通过对山东地炼43家炼厂装置统计得出,截至9月22日,山东地炼常减压开工率为64.82%,环比下滑1.76个百分点,同比大跌8.47个百分点。江苏省今年以来节能形势严...
9月29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目前,吉林油田已建成5个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示范区,覆盖地质储量1183万吨,注气井组88个,累计注气超过200万吨,年产油能力10万吨,年埋存能力35万吨。建成了国内首座低成本二氧化碳循环注入站,日回注气能力20万立方米,产出的伴生气全部回注,二氧化碳实现“零排放”。为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吉林油田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积极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供应体系,以CCUS项...
9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境内的苏里格气田开发分公司13日对外发布消息称,中国年产天然气最大的整装气田——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开发建设20年间,累计总产量达到2600亿立方米。官方消息显示,中国长庆油田麾下的苏里格气田作为保障京津地区、内蒙古周边城市天然气需求的主力气源,目前其管网已覆盖北京、天津、西安等40多个城市,惠及人口超过2.5亿,为清洁能源的最大化、最有效运用贡...
9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9月24日,以“绿色雄安、氢启未来”为主题的氢能产业发展合作论坛在雄安新区举办,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参加此次论坛,与氢能专家和研发、制造、加注等企业共商雄安新区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大计,促进氢能产业战略部署有效落地。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作为距离雄安新区最近的炼化企业,立足京津冀协同、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举办等独特区位优势,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9月27日,国际石油网讯,9月24日,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关于开展2021年第一批国家储备原油竞价交易的公告》(下称《公告》),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在国家储备石油交易系统进行2021年第一批国家储备原油竞价交易。据了解,截至目前,首批国家储备原油竞价销售已完成,最终购买企业为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及恒力石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9月9日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将首次以轮换方式分期分批组织投放国家...
9月27日,能源界网讯,近日,国家能源局先后召开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释放先进产能专题会议和采暖季天然气保供专题会议,部署今冬明春供暖季煤炭、天然气增产保供工作,并对保供督导作出安排,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9月23日至25日,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带队赴宁夏、陕西,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对煤炭、天然气增产保供进行现场调研督导。任京东一行深入陕煤集团榆北煤业有限公司,了解煤矿设备运行、智能...
9月26日,能源界网讯,9月23日,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工程在宁夏中卫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全长2090公里,起自宁夏中卫,途经宁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区),终点为江西吉安。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途经黄土高原、秦岭、江南丘陵等复杂山区及灾害性地质地貌段,设计实施山岭隧道75处,穿越大中型河流35处,施工环境复杂,难度系数较大。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由国家管网集团负责建设。“...
9月26日,能源界网讯,日前,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天然气价格政策的通知》。自今年10月1日起,天然气转供代输价格按照输气管道长度每10公里0.01元/立方米的原则核定,且整条管道核定终端价格控制在上一级省内短途管输价格30%以内,最高不超过0.06元/立方米。对没有实质性管网投入或不需要提供输气服务的加价,要予以取消。完善价格联动及配气价格形成机制。2021年底前,凡是通天然气的市、县均要建...
9月2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9月23日,塔里木富满油田今年已投产31口新井,日均产油1833吨。至此,富满油田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基本形成跃满、富源、满深、果勒等13个碳酸盐岩主力区块,原油累计产量突破600万吨,跃满、富源、哈得23区块累计产量均超百万吨。塔里木油田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快推进富满油田集中建产,2018年以来高效完成新井钻探125口,84口井获百吨以上高产,满深3井、富源3井、满深502H井测...
9月24日,国际石油网讯,9月24日,在ESG中国论坛2021秋季峰会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赵东受邀作主题发言,介绍了“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路径与中国石化的实践。他表示,全球能源转型正加快进行,我国能源变革也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石化将聚焦“双碳”目标打造绿色能源企业,积极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中国石化将高质量推进碳...
9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近日,天津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工程通过机械完工验收专家审查会审查,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及单机调试基本完成,向正式投产又迈出关键一步。天津海洋工程智能化制造基地位于保税区临港区域,由天津港保税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占地面积约57.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整体设计产能为年钢结构加工量8.4...
9月23日,国际石油网讯,9月23日,渤海海域秦皇岛-曹妃甸油田群岸电应用示范项目成功投产,这是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项目,也是世界海上油田交流输电电压最高、规模最大的岸电项目,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向绿色开发、高效开发、智能开发又迈出了历史性变革的一步。据介绍,岸电工程全部投用后,用电高峰每年降低原油消耗17.5万方,降低天然气消耗23.8亿方,相当于新增一座大中型油气田。同时,相比于自发电...
9月22日,能源界网讯,记者18日从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获悉,由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担土建施工任务的浙江温州华港LNG(液化天然气)项目2号储罐穹顶近日顺利顶升到位,为项目按时建成投产奠定基础。该项目由华峰集团投资建设,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状元岙港区,是全国53座沿海已经建成投运和正在规划建设的LNG接收站之一,被列入交通运输部全国沿海LNG接收站布局规划和浙江省能源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建设...
9月22日,国际石油网讯,9月22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宣布我国“双碳”目标一周年,中国石化、中远海运、中国东航在上海联合举办我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认证仪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分别向三家企业颁发我国首张碳中和石油认证书,这是中国石化与中远海运、中国东航发挥各自优势,共建“绿色交通新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了一条跨行业、全周期、零排放的路径,对我国交通能源领域推动“双碳”目标落地...
9月1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9月17日,中国海油旗下中海石油珠海管道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珠海管道”)累计向澳门特别行政区输送天然气突破10亿立方米,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保障。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要优化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气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