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苏东39-61”储气库建成(2022-07-11)
7月11日,中国石化新闻中心讯,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苏东39-61”地下储气库,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建成,未来将对北京等地的天然气保供调峰和应急工作发挥重要作用。这座超大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以当地气田为气源,由长庆油田分公司与苏里格气田共同建设。工程于2021年9月底开工,建有注采实验站、24口气井、7条输气管线和2座天然气处理厂等,库容为22.3亿立方米,冬季保供气期间(一...
国内首座地下商业储气库注气量突破100亿立方米(2022-07-11)
7月1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10日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获悉,该油田旗下国内首座地下商业储气库——大张坨储气库安全运行7912天,累计注入天然气量突破100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储气库作为保障天然气能源市场安全、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在天然气全产业链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张坨储气库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2000年建成投产,是国内首座大型商业地下储气库,具备季节调峰和应...
我国稳步推进能源科技自主创新(2022-07-08)
7月8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今年以来,我国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稳健,煤炭、油气、新能源等领域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相继取得突破。今年上半年,我国首套自主研制深水水下采油树完成海底安装并启用;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成,一大批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实现突破。近日,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项目创新应用了“海洋油气装备大规模机器人焊...
西南油气田统筹各项工作,产量稳增(2022-07-08)
7月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6月30日,西南油气田公司今年生产天然气工业产量184.5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7.84亿立方米;石油液体产量3.47万吨,同比增幅达9.45%。西南油气田强力推进高效勘探,力争获取规模优质储量。公司突出集中勘探、精细勘探,强化风险勘探,聚焦蓬莱气区、致密气和盆地二叠系,上半年完钻35口井,试油获油气井21口。川中古隆起震旦—下古生界集中勘探获得3项重大新成果和1个重要新苗头;陆相...
浙石油黄泽山至鱼山原油管道海对海定向钻成功回拖(2022-07-07)
7月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5日,在浙江舟山岱衢洋海域,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黄泽山至鱼山原油管道项目回拖长度为1467米的原油管道海对海定向钻回拖一次成功。这次海上作业从7月2日晚上10时开始,历时近68小时。据悉,这是国内首次采用原油管道海对海定向钻穿越技术,刷新了管线最长、管径最大、水位最深的原油管道海对海定向钻穿越3项纪录,为贯通浙石油黄泽山油品储运和舟山绿色石化两个岛屿基地、实现油...
西南油气田致密气规模效益上产跑出“加速度”(2022-07-07)
7月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简称“西南油气田”)5日透露,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金秋气田金浅5H井区100万脱水脱烃装置近日按期建成投运,初期天然气外输瞬量35万方/天。目前,西南油气田致密气日产量从年初的260万方提升到380万方以上,年累产气完成阶段目标的108%,致密气规模效益上产跑出加速度。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致密气板块不断总结项目制管理特点,按照“集约化管理、专业化支...
甘肃省首条输氢管道在玉门油田全线贯通(2022-07-06)
7月6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4日,玉门油田建造的甘肃省首条中长距离输氢管道主线路目前已全线贯通。这条管道将源源不断地输出新能源产品——纯氢,为周边企业提供可靠生产原料。玉门油田作为中国石油“十四五”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六大基地”之一、甘肃省氢能源产业链链主企业,氢能产量丰富。截至目前,玉门油田已与5家企业签订了氢气供应协议,对部分有用氢意向的企业正在寻求合作渠道,扩大供应量。随着需求...
宝石机械柔性压裂管汇国内首次规模应用(2022-07-06)
7月6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下旬,宝石机械公司研制的105兆帕柔性压裂管汇在新疆油田成功完成压裂施工作业,首次实现国内规模应用。柔性压裂管汇是连接压裂设备与井口装置的地面管汇,主要应用于油气田压裂施工作业。该型号柔性压裂管汇在新疆油田AHHW2057-2058平台用时185小时,成功完成40段压裂施工作业。这是继去年完成工业性试验后,柔性压裂管汇的首次规模应用。宝石机械率先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制出柔性压...
西南油气田:聚焦三大领域,夯实资源基础(2022-07-05)
7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6月30日,西南油气田公司上半年油气资源勘探新开钻井数量完成计划的60%、完钻井数量完成计划的63%,钻井进尺完成计划的54%,三维地震完成计划的59%,试油获油气井达21口,勘探工作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提质增效成效显著。今年年初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锚定“持续规模增储、勘探战略发现”目标不动摇,聚焦蓬莱气区、致密气和盆地二叠系三大领域,突出集中勘探、精细勘探,强化风险...
长庆油田上半年油气当量增长2.53%(2022-07-05)
7月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长庆油田精准制定“134”工作路径,实现油气产量稳步攀升,绿色能源协同发展。上半年,长庆油田完成油气当量3293.73万吨,同比增长2.53%。其中,原油产量1279.43万吨,同比增长2.64%;天然气产量252.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6%。长庆油田牢固树立“资源为王”的发展理念,突出高效勘探,统筹推进风险勘探、规模勘探和效益勘探,页岩油新类型、绥德—靖边太原组灰岩...
我国首个万亿方超深大气区累产油气当量突破1.5亿吨(2022-07-04)
7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28日,从塔里木油田获悉,位于天山脚下的塔里木油田克拉-克深万亿方大气区累计生产清洁天然气1886.72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突破1.5亿吨,相当于替代标煤超1.7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1.85亿吨,为下游绿水青山履行“双碳”责任。克拉-克深大气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地上沟壑纵横、山体陡峭,局部坡度最高超过70度;地下构造复杂,气藏类型罕见,油气埋深达到6500米至8000米,地层压力...
今年上半年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新建产能200万吨(2022-07-04)
7月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1日,中国石油发布消息,上半年在塔里木盆地超深领域新建油气产能200万吨,创造了油气上产新速度。近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满深71井在8300米地层深处获日产千吨高产。自此,今年塔里木油田已在8000米地层深处连续钻成4口日产千吨超深井和31口百吨井,钻井成功率1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藏评价所所长张银涛表示,经过测算,在富满油田10亿吨超深大油气区,...
缓解天然气供给压力,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气储罐建设工程(2022-07-01)
7月1日,能源界网讯,日前,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召开的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推进会强调,清洁取暖工作既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任务。要构建政府资金引导,企业、居民、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投入机制,扎实推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据悉,国家管网天津液化天然气(LNG)二期项目6号罐和8号罐土建...
浙江油田海坝6亿方地面工程集气干线全线贯通(2022-07-01)
7月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6月17日,随着浙江油田海坝增压站至浙江油田云山坝脱水站集气干线最后一道焊口收焊,浙江油田海坝6亿立方米地面工程集气干线全线贯通。海坝6亿立方米区块是国内首个超浅层页岩气开发区块。海坝6亿立方米地面工程是保障该区块顺利建成投产的关键。海坝增压站至云山坝脱水站集气干线是连通海坝区块与云山坝脱水站的大动脉,管道全长16.6公里,需要翻越两处高陡坡(坡度70度,总长776米),...
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两化融合”力促新井快建快投(2022-06-30)
6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24日,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苍溪天然气净化二厂日处理天然气量为近90万立方米。这个厂在西南油气田首次建设并实现DCS机泵远程启停,大幅降低了员工操作风险及劳动强度。年初以来,川西北气矿以“两化融合”为抓手,实施“数字化气田建设、基础管理提升、全员能力意识提升”三大系统工程,利用自控工作室优势技术资源,完成了剑阁礁滩区块、双探108井等7个新建场站和装置共计13套控...
国际油价超每桶130美元后国内油价暂不上调(2022-06-30)
6月3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6月29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国际油价触及调控上限后实施阶段性价格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指出,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以下简称“国际油价”)高于国家规定的成品油价格调控上限(每桶130美元)时,对炼油企业实行阶段性价格补贴,政策持续时间暂按两个月掌握,后续如国际油价继续高于国家规定的成品油价格调控上限,将提前明确相关调控政策。为减轻下游...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投产(2022-06-29)
6月29日,国际石油网讯,6月26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首个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重大突破。该基地总面积约57.5万平方米,核心设施包括三大智能生产中心、七大辅助车间和八大总装工位,设计年产能为8.4万结构吨,拥有总长1631米、适合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停靠的优质码头资源...
国际油价震荡下行,成品油价格年内第二次下调(2022-06-29)
6月29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20元和310元。本轮下调窗口是年内第2次下调,本轮调价窗口确认之后,国内92号汽油处于“九元时代”边缘。本轮成品油价格下调之后,短期消费者用油成本下降,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2.5元。机构...
中国渤海亿吨级大油田组块提前20天实现封顶(2022-06-28)
6月28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6月28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垦利6-1油田5-1/5-2/6-1区块WHPB(井口平台)组块最后一片甲板片在海油工程塘沽场地顺利完成空间就位,标志着该组块主结构成功封顶。据悉,该项目采用一体化建造技术,大幅提高甲板片预制和总装效率,比传统建造方式提前20天实现封顶,为后续海上安装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施工期间,项目团队牢牢把握各关键节点,统筹调配场地资源,全力保障项...
长庆油田建成内蒙古首座天然气储气库(2022-06-28)
6月28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26日,长庆油田第五采气厂苏东39-61储气库成功注气,标志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座天然气储气库正式建成投产。苏东39-61储气库隶属于长庆油田第五采气厂,是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长庆油田已建最大储气库。储气库建成后,将有力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据了解,这...
华北油田建成全国最大煤层气田,油田煤层气年可替代原煤超百万吨(2022-06-27)
6月2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25日,华北油田公司山西沁水煤层气田井口日产和日外输商品气量双双突破550万立方米,年地面抽采能力超过20亿立方米,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层气田。我国埋深在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0万亿立方米,沁水盆地是我国建成的第一个较成熟的煤层气产业化基地。但由于煤层气资源赋存条件复杂,工程成功率低、开发成本高、单井产量低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快速推进。针...
我国中东部最大天然气储气库二期开建(2022-06-27)
6月2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6月23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储气库——文23储气库二期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文23储气库储气能力可整体提升20%,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天然气管网储气调峰和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23储气库设计总库容103亿立方米,工作气量40亿立方米,规划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设计库容84亿立方米,工作气量32亿立方米,已于2019年7月建成投运。本次二期工程项...
塔里木油田提高开井率发力稳增长(2022-06-24)
6月2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6月20日,塔里木油田通过构建“1注1采”注水井网,盘活长亭井富源103-H3井,单井恢复产能超百吨。至此,塔里木油田强化实施油气生产能力提升行动,投产措施井129井次,超计划18井次,油气生产时率、开井率分别创造最好成绩,为油田稳健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塔里木油田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从强化油气生产组织,提高油气生产时率、开井率等方面发力稳...
天津LNG接收站气化外输天然气300亿立方米(2022-06-24)
6月24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6月21日,“先锋”号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靠泊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1号泊位,这是天津LNG接收站自2018年2月投产以来的第400船,累计接卸液化天然气超2670万吨,气化外输天然气突破300亿立方米,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该站自投产以来不断优化生产运行,科学安排船舶靠港,确保各个作业环节平稳有序,实现首次渤海湾LNG船舶夜间离泊和国内首次“双船双泊位”同时...
兰州石化设备管控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成效(2022-06-23)
6月2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近日,兰州石化顺利完成试点单位乙烯厂112台机泵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配套项目的现场施工和数据连通工作,标志着兰州石化设备管控数字化转型现场实施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向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工作迈出坚实一步。兰州石化按照设备数字化转型总体目标规划,致力于建设统一的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成立项目建设团队,并在乙烯厂开展试点实施,通过动设备健康实时计算分析、智能预警...
今年前5月四川产气20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3%(2022-06-23)
6月2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16日,遂宁市射洪县复兴镇玉贞村,两口致密气井:金浅501-8-H2井、金浅501-8-H1井相继投产。这标志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致密油气金秋核心建产区拉开2022年投产序幕。接下来至年底,该核心建产区将迎来投产高峰,预计全年将建成单井110余口,新增井口产能850万立方米/天。作为川渝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页岩气)产能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致密气上产跑出加速度外,常规气和...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公司把控节奏增“底气”(2022-06-22)
6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15日,国内多地迎来今年最强一轮高温。同时,随着疫情受控后工业复工用电的增长,“迎峰度夏”用能高峰期即将到来。天然气销售东部公司从“保资源总量、把控供应节奏”入手,助力东部地区复工复产,为用气高峰增加“底气”。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进入6月份以来,随着上海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东部地区清洁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东部公司在今年国内天然气资源偏紧...
大庆油田首个CCUS示范工程累计减碳百万吨(2022-06-22)
6月22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20日,在大庆榆树林油田树101井区二氧化碳驱油试验站,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树101先导试验区是大庆油田首个CCUS示范工程,由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三部分组成,目前已建成国内最大的二氧化碳非混相驱现场试验区。与其他油田不同,这里的二氧化碳由天然气净化厂捕集后,管输14公里至树101站进行液化后,再注入到储层内进行驱油。榆树林油田应用二氧化碳驱油10多年来,...
浙江油田首个地面试采一体化建设平台投运(2022-06-21)
6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17日,浙江油田YS137H14平台4口井连续平稳运行7天,标志着海坝6亿立方米首个地面试采一体化建设平台成功投运。海坝区块气藏特点和地面条件极为复杂。浙江油田按照“技术进步提产与管理创新提效”技术思路,提出并应用海坝6亿立方米平台地面试采一体化建设方法,节约工程投资10%以上,缩短建产周期。长期以来,浙江油田不断探索效益建产,通过设计方案的总结优化与实践,初步摸索和...
中国5月自俄罗斯进口原油同比飙升55%,创最高纪录(2022-06-21)
6月21日,国际石油网讯,6月20日消息,中国5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较上年同期飙升55%,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这使俄罗斯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由于俄罗斯因俄乌冲突受到制裁,中国炼油商抓住俄罗斯原油折价的机会买进。西方石油巨头和贸易公司因制裁而撤资后,中国国有炼油巨头受大幅折扣吸引,加大购买俄罗斯原油的力度。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中国5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总量接近842万吨,大约相...
超大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MV32“福将”轮在大连改装交付(2022-06-20)
6月2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6月18日,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为日本三井海洋开发公司改装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MV32“福将”轮,在辽宁大连完工交付。“福将”轮由总长332米、型宽58米、型深31米的超大型油轮(VLCC)改装而成,是即将投产的全球最大FPSO项目之一。该轮设计作业水深1900米、储油能力140万桶、日处理原油15万桶、日处理天然气2.12亿立方英尺、日生产水注入24万桶,最终作业于巴西盐下油田。大...
大港油田油藏研究成果实现“数智交付”(2022-06-20)
6月2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13日,大港油田数智油藏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港西高精度精细油藏描述项目率先完成线上“数智交付”,实现全业务、全过程、全方位数智化转型,标志着大港油田油藏研究成果开启“数智交付”模式。作为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大港油田瞄准“建设国内一流数智油田”目标,持续推进国内一流数智油藏示范工程,大力推动港西、港东、枣园、小集等主力油田油藏描述成果数字化...
中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制造”项目首个组块主结构封顶(2022-06-17)
6月1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6月15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获悉,在900吨龙门吊的吊装下,重达601吨的渤中29-6油田开发项目WHPA(井口A平台)西组块甲板片,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成功完成空间就位,标志着中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制造”项目首个组块建造单体实现主结构封顶,向项目建造完工迈进了关键一步。渤中29-6油田开发项目,作为渤海油田油气上产4000万吨、推进油气增储...
中国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设备建造完工(2022-06-17)
6月1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正值2022年中国“全国低碳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15日宣布,经过近10个月研发制造,中国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设备建造全部完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国际公认的有效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此次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模块重约750吨,核心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橇、分子筛、冷却器等,是恩平15-1中心平台的重要装置,将服役于中...
吉林油田:多措并举增加经济可采储量(2022-06-16)
6月16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今年以来,吉林油田公司紧紧围绕“双扭亏”目标,以“强管理”为重点,全力推进“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走深走实。5月末,亚洲最大的陆地采油平台——吉林油田公司新215区块16号大井丛平台已全部投产,仅用地节约8.2万平方米,征地费用节约近2000万元,有力助推提质增效价值创造升级加速。截至5月底,吉林油田通过立足三维工区,优化方案部署,经济可采储量得...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再获“千吨井”(2022-06-16)
6月16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部署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的重点探井顺北802X井于近日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算日产原油226.7吨、天然气125.7万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1228吨。这是一年来中国石化在顺北8号断裂带区域发现的第三口“千吨井”,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前景,标志着今年年初在顺北8号断裂带新发现的亿吨级油气区得到有效落实。据初步测算,中国石化在该地区的资源量原油达到2600万吨,天然气...
中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正式投入使用(2022-06-15)
6月1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中国海油14日对外宣布,随着在南海莺歌海顺利完成海底气井放喷测试作业,中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已具备深水水下采油树成套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应用能力。水下采油树是海洋油气水下生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水下油气井生产管柱的基础,该装备重量达到55吨,由超过2500个零部件组成,具备安全隔离储油层、保证井下作业安全等功能。长期以来,全球仅有5...
我国首条自主研发的海洋地震勘探节点装备整装测试平台开建(2022-06-14)
6月14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日前,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地震勘探节点装备整装测试平台项目在天津滨海新区顺利开工建设。海底节点地震勘探,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该方法通过布设在海底的节点地震仪,记录在海水中激发、并由海底之下地层界面反射的地震信号,可以在海上钻井密集区得到多方位角、多偏移距地震数据集,为优化地震解释提供基础资料,为实现含油气地震识别和油气藏动...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首条海洋管道工程创两项世界纪录(2022-06-14)
6月14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6月11日从中石油管道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模块化海床挖沟机已完成孟加拉国首条海洋管道工程100多公里的管道铺设,创造了海陆定向钻穿越和航道后挖沟两项世界纪录。中石油管道局EPCC项目经理孙碧君介绍,孟加拉单点系泊项目包含海洋油气储运工程安装的所有技术专业,其中海陆定向钻穿越和航道后深挖沟技术在国内尚无成功案例可循。海陆定向钻穿越技术将定向钻机固定在海上驳船...
宝鸡钢管全力确保油田和重大管线保供(2022-06-13)
6月13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截至6月7日,宝鸡钢管今年累计生产各类钢管50.93万吨,发运42.86万吨,有力保障了油田保供、重大管线保供以及各大市场需求。今年以来,面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重大管线建设以及国际项目对钢管的急需,宝鸡钢管积极应对疫情所造成的物流受阻,梳理各单位在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迅速部署打通物流保障供应的措施,有力疏通各环节的堵点、卡点和断点,确保了生产经营顺畅运行。进入5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