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水平升高或使中国油企海外并购进程放缓(2013-05-06)
5月6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巨头在过去几周已经从全球债券市场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并将它们的债务水平推升到了多年来的高点。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三家公司发售了总额95亿美元的债券,超过了2012年全年的76亿美元。分析师们表示,虽然这些石油巨头将继续在海外购置资产,但是它们进行大型并购交易的能力将受到限制,并购进程或将放缓。
5月6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巨头在过去几周已经从全球债券市场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并将它们的债务水平推升到了多年来的高点。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三家公司发售了总额95亿美元的债券,超过了2012年全年的76亿美元。分析师们表示,虽然这些石油巨头将继续在海外购置资产,但是它们进行大型并购交易的能力将受到限制,并购进程或将放缓。
5月6日,中海油总公司宣布,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集团)签署系列协议,向BG集团每年采购500万吨液化天然气资源,为期20年;并将以19.3亿美元增持澳大利亚昆士兰柯蒂斯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权益。此外,BG集团和中海油将联合投资,在中国再建造两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此前双方已于2010年3月签署的协议中承诺建造两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5月5日,中国证券报消息,继4月25日零售成品油调价落实后,5月9日又将迎来调价窗口。业内人士预计,此次调价趋势为上调,但调整幅度较小。在上调预期影响下,五月中上旬国内成品油市场行情有望回暖。不过,分析人士同时指出,由于此次调整幅度较小,根据新机制“调价幅度低于50元/吨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的原则,此次调价存在被搁浅的可能。
5月4日,科技部在胜利油田组织召开国家“863”计划项目—微生物采油关键技术启动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开始运行。项目总体目标为深化微生物采油机理和油藏微生物代谢规律认识,最终达到室内驱油效率8%以上,现场试验最终提高采收率5%以上,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驱油成套技术,初步建立国内微生物采油示范工程。据悉,该项目为期4年,由中石化胜利油田、中石油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大庆华理公司共同承担。
5月2日,EIA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增加670万桶至3.963亿桶,为1982年开始按周公布以来最高。市场原先估计增幅在110万桶。同时,受此消息影响,WTI原油期货价格暴跌至2周以来最低点。纽约6月到期交割的原油报价在每桶91.03美元,下跌2.43美元或2.6%,为4月15日以来最低。Brent原油价格下跌2.42美元或2.4%,收报每桶99.95美元。
4月29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处公布数据显示,上周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格小幅上涨至每桶98.96美元,连续第二周低于100美元。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油价近期出现下跌趋势主要是受国际经济增长持续疲软的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原油消费国,美国和中国近来的重要经济数据都低于市场预期。为此,国际能源署和欧佩克此前发布的报告均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
4月27日,运行快报统计显示,2013年1季度我国累计生产原油5120万吨,同比增长2.3%;原油加工量10948万吨,同比增长4.4%;成品油产量6734万吨,同比增长4.6%,其中汽油增长12.8%,柴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成品油消费6199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汽油增长13.8%,柴油下降1.6%。
4月27日,中海油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总净产量93.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涨17.3%,主要得益于收购尼克森公司带来的产量贡献,中国海域新投产油气田如番禺4-2/5-1调整和流花4-1等带来的产量贡献以及蓬莱19-3油田复产的影响,除此之外,美国鹰滩项目和伊拉克米桑油气田产量的持续提升,也为一季度产量增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4月27日,运行快报统计显示,2013年1季度我国累计生产原油5120万吨,同比增长2.3%;原油加工量10948万吨,同比增长4.4%;成品油产量6734万吨,同比增长4.6%,其中汽油增长12.8%,柴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成品油消费6199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汽油增长13.8%,柴油下降1.6%。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5.2亿吨,同比增长13%,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十次也是连续第六次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亿吨的年份。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2.7亿吨,同比增长7%。2012年全国石油产量2.05亿吨,同比增长1%。2012年全国天然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9612.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3%,为我国历史最高水平。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50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6%。
英国独立调查机构Citac最新公布的非洲石油需求预期报告中称,如非洲国家不在基础设施领域加大投入的话,非洲的石油供应能力与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将达到每日250万桶。报告称,非洲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增幅在2012年放缓至1.6%,主要是原因是尼日利亚的石油需求量出现下降。但Citac预计,从2013年起,非洲的石油需求量将保持每年3.9%的增长率。到2025年,非洲的石油需求量将比目前增长60%。
美国能源信息署日前表示,美国去年从加拿大、沙特、伊拉克、墨西哥、委内瑞拉五大石油生产国的进口占总净进口的72%,进口集中程度创近15年来新高。进口集中度提高是由于对加拿大、沙特和伊拉克的依赖加深,与此同时从墨西哥和尼日利亚的进口下降,委内瑞拉进口则保持稳定。与此同时,由于需求下降和页岩革命下的国内石油产量飙升,美国去年原油总进口下降至849万桶/日,为1997年来最低,相比2005年1012万桶/日的高峰...
4月24日,美国国会研究服务中心(CRS)发布报告指出,随着天然气出口的增加,美国有望在2020年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2008年以来美国天然气产能的上升以及资源的发现,令美国天然气使用率上升,2012年天然气在美国初级能源的消费中占28%。美国行业专家认为,天然气替代传统能源的效应明显,在2012年天然气价格极其低迷的时期,美国各地都广泛出现了更换设备,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发电的做法,未来这一情况仍将持续。
4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从当日24点起下调成品油零售价,汽油降幅395元/吨,柴油降幅400元/吨,折合升价汽0.29,柴0.34。由于4月10日因调整幅度暂未满足50元/吨而暂时搁浅的调价窗口,一并累加至本轮兑现,故促成此次下调幅度为近期高点。本次油价降幅之大背后,是受国际原油近期持续走势疲软。据金银岛监测数据,自3月27日至4月23日收盘,原油价格前涨后跌,WTI下跌7.4美元/桶,布伦特下跌9.38美元/桶。
4月23日,延长石油集团、中煤集团及其合资的榆林能化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牵头的9家银行在西安签署银团贷款合作协议,标志着靖边能源综合利用项目180亿元银团贷款正式实施。这是目前陕西省首个百亿元以上的大型银团贷款项目。靖边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全球第一个以煤油气多种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269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74亿元。
4月23日,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发布的中国石油库存数据显示,3月末中国原油库存(不含储备库存)环比增加2.2%,汽柴煤油库存环比下降1.8%。其中,汽油库存环比增加1.37%,柴油库存环比减少4.97%,煤油库存环比增加6.62%。3月份,原油价格上升趋势明显,原油进口明显增加,当月净进口达到2278万吨,与去年底水平接近;当月原油产量回升至1月份水平,总体供应充裕。3月份,汽柴煤产量环比均有一定幅度增长,供应充裕。
由于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分析机构普遍认为本周四(4月25日)凌晨,国内油价将做调整,并且预测每升汽油价格将下调0.3元。据监测数据显示,4月1日以来,布伦特油价累计跌幅超13.39美元,跌破100美元/桶的整数心理关口,价格创下近9个月来的新低,纽约原油价格也跌破90美元/桶大关,累计跌幅接近9%。较高的变化率使外界普遍认为此次调价不会再次落空,且调价幅度不低。
4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副总经理孙旭表示,我国最大深水气田荔湾3-1气田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实现投产,投产初期产能可达到36亿立方米。项目设计最大产能可达120亿立方米,预计未来5-10年内可以达到高峰产能。孙旭同时表示,中海油日前成功完成对加拿大能源企业尼克森的收购。尼克森在北海和墨西哥湾等地的深海油气开发经验丰富,在南海油气开发方面,可以与中海油产生互补效应。
近期,美国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天然气期货价格在4月19日最高涨至每百万英热单位4.43美元,创近18个月以来新高,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高达26.42%。进入4月中下旬,气温正逐渐回暖,而美国天然气的价格并没有丝毫滞涨的迹象,这似乎表明家庭市场的需求对于本轮天然气价格的大涨并没有起到主导性作用。
日前,俄财政部官员萨克维奇表示,根据监测,今年3月15日至4月14日,俄罗斯出口石油的均价约为每桶104.74美元。据俄现有计算公式,自下月起俄石油出口税征收标准应下调23.1美元,至每吨378.4美元,降幅约为5.8%。汽油出口税将从每吨361.4美元降低至340.6美元。东西伯利亚和里海等地区石油出口继续享受关税优惠,自下月起每吨石油出口税从目前的197.1美元下降至179.8美元。
4月17日,高盛集团发布报告称,黄金的十年牛市即将过去,一个堪比黄金十年牛市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其主角将是页岩气革命带动的快速扩张的天然气产业。目前,石化、能源、化肥及钢铁等行业的传统能源巨头,都开始改变自身投资组合,纷纷加大或计划增加对页岩气领域的投资,全球页岩气生产将进入“黄金期”,能源领域的天然气期货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投资者新的“安全天堂”。
4月15日,欧佩克秘书处数据显示,上周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格下跌3.57美元至每桶102.28美元,创17周以来最低水平。今年2月中旬以来,受发达经济体增长疲软影响,欧佩克油价从每桶114.50美元一路跌至102.28美元。从市场供应来看,2013年国际原油市场总体供应充足,而需求增长则相对疲软,这给国际油价留出了一定的下跌空间。
受疲弱经济数据以及宽松货币政策引争议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近期频现跳水。截至4月15日,纽约油价跌破每桶90美元关口,布伦特油价跌至每桶100美元附近。专家表示,近期国际油价或持续处于下行通道当中,国内有望在下周迎来成品油价格下调的机会。从供需基本面来看,供应方面,中东地缘政治风波相对平静,美国非常规油气的成功开发使得全球石油供应相对充裕。疲弱的经济依然制约着油品需求增长的空间。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和国际能源署(IEA)在3月月度报告中均下调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估。而在4月份的报告中,EIA对此预估继续下调。EIA称,今年年初发布的疲软的工业数据等指标暗示今年需求增速将低于此前几年。EIA预计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将增长100万桶至9000万桶/日,较一个月前的预测值下调了大约14万桶/日;预计明年全球原油需求将增至130万桶/日,较该机构3月份时的预期下调了约20万桶/日。
4月12日,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伊犁能源公司对外公布,伊犁能源公司煤制天然气项目日前获得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式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这为伊犁能源公司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融资、战略合作等奠定了基础。据了解,20亿煤制天然气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煤制天然气工程,预计2014年可试产。建成达产后每年可生产天然气20亿立方米,通过“西气东输”管线输往中国内地省区,同时还可以生产焦油、中油等副产品...
4月10日,美国潜在天然气委员会在最新研究报告中,将其对美国国内在技术上可以开采天然气储量估计数提高28%。报告指出,在大西洋、落基山和墨西哥湾沿海地区新的页岩发现的推动下,美国拥有的在技术上可采的天然气储量新估计数达2384万亿立方英尺。比2010年的估计数增加486万亿立方英尺,增加值包括来自常规资源、页岩、致密砂岩和碳酸盐岩的资源以及158万亿立方英尺的煤层气储量。
4月10日,欧佩克发布月度报告称,由于近期一系列有关国际原油市场的数据“令人失望”,将201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从原来的日均84万桶下调至日均80万桶。报告指出,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经合组织成员国2013年原油需求预期日均下降30万桶,其中欧元区石油消费下降预期尤为明显,欧洲石油需求已连续18个月呈现下降趋势。但报告同时预测,2013中国原油需求将日均增长40万桶,占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的一半。
4月10日,新疆日报消息,2013年一季度,中石化西北油田生产天然气4.26亿立方米、销售3.66亿立方米,同比去年增产500万立方米、增销2786万立方米。同时,自2008年来,西北油田租用西气东输管网,精细组织运行,向中石化部分下游企业供气超22亿立方米,满足了中石化下属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仪征化纤三家炼化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气需求。西北油田已连续10年实现天然气超产、超销。
4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原油6897万吨,同比下滑2.3%;进口额达到555.20亿美元,同比降4.7%。同期,我国进口成品油1043万吨,同比降3.4%;进口额81.03亿美元,下滑11.7%。我国出口成品油728万吨,同比增20.2%;完成出口额64.37亿美元,增长18.9%。此外,一季度我国出口煤炭204万吨,同比下滑36.1%;完成出口额3.15亿美元,下滑43.7%。
4月9日,中石油透露,截至4月7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应用以聚合物驱为主导的三次采油技术累计产油1.81亿吨,三次采油增油超过1亿吨。中石油表示,三次采油是大庆油田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进行的强化采油方式。中石油表示,到2012年年末,大庆油田已投入三次采油工业化区块87个,三次采油年产量达到1360万吨,占大庆油田年总产油量的34%。
4月8日,浙江最大的一条地下油龙—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正式投入使用。该管道于2010年1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总长378公里,始于镇海炼化算山油库,止于衢州龙游,横跨宁波、绍兴、金华、衢州,是浙江省内第三条、也是线路最长、管径最大的成品油输送管道。甬绍金衢管道是国家“东油西运”能源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能源“东油西进”主干线项目,在规划中,未来它还将延伸到江西省。
4月8日,商务部消息,全球液化天然气(LNG)需求已暂停增长,据国际液化天然气进口国集团(GIIGNL)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LNG进口量为2亿3631万吨,同比减少1.9%,时隔31年转为减少。但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进口依然表现坚挺,占全球需求超7成。按地区来看,欧洲减少27%,美洲减少2.4%,而亚洲将增长9.2%,达到1亿6718万吨。其中,核电站持续长期停运的日本增长11.4%,达到8808万吨,占全球进口量的37%。
4月8日,中石油集团发布新闻稿称,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中哈原油管道扩建的原则协议,但新闻稿未透露关于协议的具体细节。据悉,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的第一条战略级跨国原油进口管道,全长2798公里。2004年7月,由中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和哈国石油运输股份公司各自参股50%投建,并于2009年7月建成投产,年输油能力为2000万吨。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2)》,总结了2011年我国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开展的工作,是我国首次发布较为全面系统的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按照“十二五”纲要关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总体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措施,从多方面不断加强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制度建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各类资源综合利用率大...
4月8日,中国证券报报道,为应对冬季供气高峰时天然气供应可能出现的紧张局面,多地启动天然气储备调峰项目。4月7日,陕西液化天然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西安渭北工业区高陵组团签订投资30亿元的液化天然气储备调峰项目。无独有偶,成都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正在对LNG应急储备库一期项目进行招投标,预计今年6月开工,有望在年底建成投用。据了解,为保证冬季用气高峰,多地在2012年底就开始投建天然气储备调峰项目。
4月7日,中国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表示,将在新疆准东建立世界规模最大、转化效率最高的煤制天然气生产基地,总投资700亿元。该项目将立足于新疆准东148亿吨煤炭资源,通过8-10年的时间,建成年产1500万吨的煤矿2座和1套8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装置。装置一旦建成,新疆准东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煤制天然气基地。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即将发布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正在编制新疆准东煤制气综合利用总体方案...
4月6日,英国路透社消息,墨西哥石油巨头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当日表示,根据今年1月份与中石化签订的为期两年的合作协议,公司本月开始将增加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日均出口量将达到3万桶。据悉,Pemex出产的大部分石油都被运往墨西哥最大的贸易国美国。2012年,该公司石油日均出口量为125.6万桶,其中有8.5万桶运往亚洲。
4月6日,外媒报道,在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达成交易后,中国预计在五年内成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出口市场,作为全球开采量和储量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Rosneft将会把对华石油发货量翻倍以获得贷款支持。根据彭博社获得的协议内容,从2018年起,Rosneft将会把对中国国家石油公司中石油的每天发货量提高到至少3700万吨,即每天约74.3万桶。
4月3日,政府网消息,近日中国石油伊拉克艾哈代布项目透露,3月上旬正式通气投产的伊拉克艾哈代布项目天然气外输管线(外输3线)运行平稳。这标志着艾哈代布项目不仅履行了合同规定的所有油气外输义务,而且形成多元化油气外输布局,极大提高了油田应对外输风险和社区关系风险的能力,为项目实现规模、有效、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运营环境。
4月3日,欧佩克发布报告称,中国有望在2014年赶超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原油进口国。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不断提升炼油能力,提升了该国对原油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美国正在逐渐降低对从国外进口石油的依赖。欧佩克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的日均原油进口数量将超过600万桶。据其统计,2012年,中国日均石油进口已达557万桶,同比增长1.3%;预计今年中国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