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成功研制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2013-09-09)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061基地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首批五台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正式装车交付客户。该产品于2009年启动研发,经过设计、试制、试验等阶段后成功进入市场,填补了国内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的空白。该大功率液力变速器具有功率大、动力换档、可靠性强等优点,适用于页岩气、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用2500型、3000型特大功率压裂车。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061基地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首批五台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正式装车交付客户。该产品于2009年启动研发,经过设计、试制、试验等阶段后成功进入市场,填补了国内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的空白。该大功率液力变速器具有功率大、动力换档、可靠性强等优点,适用于页岩气、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用2500型、3000型特大功率压裂车。
8月28日,证券日报消息,今年以来,我国并购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统计显示,截至8月27日,上市公司年内并购相关业务的交易金额已达3768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今年以来并购交易主要集中的行业包括生物医疗、能源矿产、机械制造、消费及信息产业。以手游为首的新兴产业也成为并购“淘金地”。据悉,目前仅排队等待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便达到242家,其中不少公司都计划通过再融资实施并购重组。
8月27日,新华网消息,德国机械与设备制造业协会表示,受全球经济环境因素影响,上半年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总额同比下降3.2%,或将打破该行业出口连续三年上升的趋势。根据该协会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德国机械制造业共实现出口额735亿欧元,其中第一季度同比下降5.8%,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2%。下半年,预计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额同比下降的趋势还将延续,但降幅可能放缓,因为一些先行指标显示下半年整体经济环境或将好...
8月26日,机电在线消息,德国曼海姆大学中小企业研究所与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的一项联合研究成果显示,鉴于中国的重要性和经济活力与日俱增,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成为德国机械制造商企业战略核心。未来三到五年,25%的德国机械制造商将在中国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中端市场将成为中国机械设备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比从目前34.3%的提高到40.3%,未来德国机械制造商在华定位有必要重视中端市场,开发中端市场商业模式。
8月13日,环球外汇网消息,日本内阁府公布数据显示,日本6月核心机械订单月率下降2.7%,预期下降7.2%,前值上升10.5%;核心机械订单年率上升4.9%,预期上升2.4%,前值上升16.5%。数据好于预期但远不及前值,一方面说明市场对日本经济前景过于悲观,另一方面也表明经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上半年日本工程机械出货值10506亿日元,同比下滑13%,降幅持续收窄。
8月9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再制造产品目录。其中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中自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洛阳瑞成轴承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5大类17种产品符合再制造产品认定相关要求,列入《再制造产品目录(第三批)》,现予公告。
8月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1-6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001亿元,在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增长12.58%,增速同比加快10.64个百分点;累计出口总额为1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增速较年初回落7.76个百分点。报告同时预计,今年全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仍将处于较低水平,预计产销同比增速在12%左右,利润增速在8%左右,对外贸易出口与上年大体相...
8月6日,证券日报消息,截至8月5日,机械设备行业共有39家公司披露了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97.55亿元,同比增长23.92%;实现营业利润为33.12亿元,同比增长61.0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0.62亿元,同比增长56.30%。其中,共有26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双增长,占行业公司总数的7.54%,业绩双增长公司数量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的第三名。
8月5日,徐工官方网站消息,由《交通建设》杂志公布的最新一届全球路面机械10强榜单中,徐工集团位居第五位,是唯一晋级榜单的中国企业。2012年,徐工路面、压实机械实现销售收入6.42亿美元,以35%的增速领跑全球。目前,徐工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筑路机械生产基地和养护机械生产机械,下一步将全力打造全球极具竞争力的筑养护一体化平台,强化在全球路面机械领域的领先优势。
7月31日,大连重工与台塑河静钢铁兴业责任有限公司签订总额约2亿美元的越南钢铁项目设备供货合同。这是大连重工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以来获得的又一重要出口项目,也是企业所签单笔合同额最大、设备最多、品种最全、服务范围最广的设备合同。据悉,按照合同规定,此次所有设备从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陆续交付现场。
7月22日,农业部网站消息,农业部日前下发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监督管理。意见提出,要深刻认识农机购置补贴作为中央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意义。同时,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不走样,切实把农财两部的各项规定和纪律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重拳打击各类农机购置补贴违法违规行为,做到严厉查处,决...
7月19日,松下公司发布声明称,因存在产品价格操纵问题,松下及其子公司三洋电机被美国司法部罚款约5653万美元。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指控,1998年7月到2010年2月期间,松下与其他公司合谋操纵汽车零部件供货价格。此外,三洋电机被控串通韩国LG化学公司操纵笔记本电脑用锂电池价格。LG化学公司已承认指控,并同意支付105.6万美元罚金。
7月17日,中国证券报消息,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近日成立二手设备专家委员会,从二手设备管理、流通、身份识别、检测、评估、税收等多方面解决二手工程机械市场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工程机械保有量近600万台,而二手设备交易量有80%以上是私下交易,存在诸多问题,二手设备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有望促进二手工程机械设备市场规范发展。
7月17日,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消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透露,其第四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四院)自主研发的220吨新型节能多轴重型矿用自卸车已成功交付用户,打破中国大吨位重型自卸车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大型露天矿山运输装备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业内人士表示,自2011年开始,矿用车产品正在朝着“大”的方向发展,宽体、大吨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矿用车发展的主趋势。
7月17日,莫尼塔工程机械经销商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经销商反馈7月份挖掘机销量比较正常,并没有看到需求端太大的变化,销量同比或稍有增长。上半月的整体情况基本符合约七成经销商此前预期,预计这种不温不火的局面还将延续。下游需求保持相对平稳,大部分经销商库存水平正常,仅有个别地区由于销量回落过快,导致库存上升。估计7月份挖掘机销量在6000-6500台左右,实现个位数的同比增长。
7月17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宣布,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以2818.88米的钻探刷新此前1200多米的记录。除了找矿深度刷新纪录外,此次深部找矿在装备上,采用自主研发的钻探设备,其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在钻探工艺方面,也取得首次发现铀铅锌铜多金属矿、首次创建岩心矿化蚀变高光谱识别技术等成果。这一突破填补了我国铀矿深部找矿技术的空白,对提高国内天然铀保障程度、满足核电发展需要意义深远。
7月16日,工程机械商贸网消息,今年以来,安徽叉车集团以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领先战略引领行业发展,以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截至6月底,安徽叉车集团叉车产销量均超过4万台,同比分别增长23%和18%,市场份额稳中有升。据统计,2012年集团叉车产品市场份额为22.9%,2013年1季度提升至25.5%。鉴于当前中国物流发展仍有很大空间,叉车的国内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安徽叉车集团未来发展看好。
7月16日,徐工道路官网消息,上半年,受基建投资减缓、工程开工量下降以及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等因素影响,全国平地机总销量同比下滑。而徐工平地机销量逆势上扬,国内销量同比增长7.9%,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2.9个百分点,连续10年全国第一;出口同比增长15.1%,出口占有率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畅销国际市场。
7月16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再制造产品目录》。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华中自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田中机电再制造有限公司、洛阳瑞成轴承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等8家企业5大类16种产品符合再制造产品认定相关要求,被列入《再制造产品目录(第三批)》。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日前透露,《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上报发改委和科技部及其他有关部委,“指导意见很快会正式发布”。指导意见将从产业研发方面推进和突破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一批产业机器人的实验室、技术中心;积极推动汽车、电子、军工、物流、医药、危险品制造等行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示范,配套相关行业的发展;根据区域特色,引导行业有序发展,制定行业...
7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中国三一重工集团及其美国公司的履带式起重机产品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产品是否侵犯美国公司专利权。美国方面的声明称,调查缘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马尼托沃克起重机公司今年6月12日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指控三一重工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上述涉案产品及部件侵犯了该公司专利,要求启动337调查并发布排除令和禁止进口令。
7月11日,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保持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6月30日,全国共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3亿元,补贴农机具320万台(套),受益农户218.5万户;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10.46亿千瓦,同比增长5.8%。1-5月,全国农机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经营收入1407.5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利润882亿元,同比增长19%,累计完成进出口交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3.4%。
7月9日,工人日报消息,液压元件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件,也是机械工业的基础产业,可应用于民用、军工、航空、水利等领域。不过,当前我国70%的高端液压产品依赖进口,特别在高端工程机械中,90%的液压件受制于人,70%-80%的利润给了国外液压产品制造商,液压技术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5年左右。
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承制的Sapinhoa-LulaNEBSR水下浮体和深海锚座日前在青岛建成交付。该产品是迄今世界上建造的最大型水下立管支撑浮体系统,它的成功交付标志着中国企业已进入世界最高端深海海工装备制造商行列。此次建成交付的水下浮体系统包含4套浮体和16套锚座,将在巴西近海300千米桑托斯盆地的深海油田服务,使其油田产量从每天25.7万桶增加到每天45.7万桶,总产量增加40%。
7月7日晚,中国船舶重工发布公告称,起下属全资子公司山海关船舶重工与新加坡一公司签订了8.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3.88亿元)的2+2座大额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合同。其中,2座平台合同于2013年7月5日生效,另2座选择权合同的生效时间拟定于首两座平台生效后的3个月。据悉,在造船、修船和舰船装备收入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新订单的签订有助于公司摆脱困境。
7月6日,中石化炼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徐工集团联合研发的世界上单台起重能力最大的履带式起重机-4000吨级起重机成功启用,并将山东万华烟台工业园高117.86米、直径14.4米、吊装重量1679.1吨的丙烯塔吊装就位。中石化炼化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樊继贤表示,随着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装置向大型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起重机械的大型化成为工程建设的必然趋势。
7月3日,科技部网站消息,国家863计划支持的“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课题设计开发了喷射压力达到180兆帕的高压共轨泵,满足要求的共轨管,在冷拖实验台上进行了性能试验,并在发动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关键零部件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7月2日,京华时报消息,近日三一重工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三一国际出资5489.77万美元从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10%的股权。此次收购后,三一重工将持有德国普茨迈斯特100%股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国际运营管理经验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巩固“世界最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的龙头地位。
7月1日,中国工业报消息,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机械设备产品出口额增长8%,达9310亿欧元。其中,德国占比16.1%,居世界第一位;美国以12.1%列第二;中国以11.2%超越日本升至第三位。报告同时指出,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消费市场,2012年进口额较2009年猛增80%。2012年中国机械设备进口额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增长12%,占全球市场总量的比重攀升至8%。
6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2年度中国进口旧机电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显示,2012年,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备案的进口旧机电产品货值85.46亿美元,另有0.20亿美元的旧机电产品因不符合备案要求而不予备案。据悉,2012年检验发现的进口旧机电产品不合格项目包括:潜在机械安全危险、电气安全隐患、卫生隐患、环保隐患、能耗隐患、以及夹带旧显示器、旧压力容器,残留物中带有废旧衣物等国家禁止进口货物等方...
6月26日,新华网消息,我国首列智能化高速列车样车于本月25日竣工下线。据介绍,智能化高速列车以南车四方自主研制的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为基础,以全息化列车状态感知和动态数字化运行环境为基础,以信息智能处理为支撑,不仅首次实现了新兴的物联网技术、传感网技术在大型交通运输装备上的工程化应用,而且首次实现了物联网、传感网、列车控制网络、车载传输网络的多网融合。
6月25日,中国工业报消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近日发布报告称,今年以来,机械工业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微弱回升的态势。但受成本上涨和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整个行业仍难言大幅好转,预计全年仍将呈现温和回升之势。业内专家认为,今年宏观经济环境比去年有所回暖,需求形势也略好于去年,预计今后几个月,机械行业将继续在目前较低水平上相对平稳运行,全年速度有望略高于去年。
6月21日,新华网消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近几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迅猛。2006年至今,行业销售额年均增速超过20%,在全球的地位得以巩固和提升,已成为全球工程机械产品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尤其是工程机械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已经稳居全球产业第一阵营。在大型、超大型、智能化产品与技术上,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世界最领先水平。
6月21日,工信部网站消息,近日工信部、质检总局组织编制了《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按照要求,各地区要组织工业企业对照电机能效提升计划淘汰路线图,引导重点企业制定2013-2015年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及淘汰落后方案,支持企业优先选用高效电机替换低效电机,对电机与拖动设备进行匹配性改造。根据计划提出的目标,预计2015年当年实现节电8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能26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00万吨。
欧洲机床工业协会日前在布鲁塞尔发布2013年形势评估报告,预计今年欧洲机床制造业的产值与去年基本持平,达225亿欧元。与此同时,受欧洲机床市场需求疲弱的影响,欧洲机床工业今年依赖出口。欧洲机床工业协会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机床工业深受信贷紧缩、融资渠道日益受限的困扰。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从严的信贷标准使中小企业无法融资。双重因素导致欧洲机床市场内需不足,严重制约欧洲机床工业的发...
6月19日,《中国工程机械》杂志发布“2013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在最新一届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阵营中,中国企业数量依然为11家。此外,美国入榜企业为8家,日本11家,德国5家,瑞典3家,韩国2家,芬兰2家。前15强企业中,3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徐工集团、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榜上有名,三者分别位居第5位、第6位和第10位。
6月19日,新浪财经消息,近日,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位于上海临港的挖掘机基地正式建设落成。据悉,该产业园于2010年11月开建,预计年产挖掘机最高可达40000台,产值约为300亿元,主要生产和销售20-30吨级中型挖掘机,是全球最大的流水线挖掘机生产制造基地。目前,三一重工的挖掘机已经销往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五大洲40多个国家。
6月19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秘书长苏子孟称,一季度,全球工程机械产业下滑趋势没有改变,市场需求收缩,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企业之间的分化也进一步加剧。全球领先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在规模、盈利能力上的差距,明显拉大。同时,《中国工程机械》杂志发布的“2013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显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总销售额虽然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达1997.65亿美元,但增幅却显现变奏,较上年明显下滑...
6月13日,国内首套最大功率井下智能成套装备地面验收联动试车仪式在太重煤机工业园举行。该项目是国家“十二五”智能制造发展专项的重点项目之一,由太重煤机、平阳重工、山西煤机等单位共同研制,该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从安全、高效、集约节能等方面给煤矿生产带来全面提升,并提高了煤层回采率。此次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向实现“无人采煤工作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6月4日,和讯网消息,5月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CMI)为88,同比下滑2.3%,环比下滑20.0%,传统周期旺季或已过去。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调研中心的问卷调查中,对5月份全国挖掘机市场的预期,仅有23%的受访企业预计环比将出现增长;分机型来说,市场对小型挖掘机的预期比较乐观,对大型挖掘机的预期相对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