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私募产品数量创新高,量化成主力军(2025-08-12)
8月12日,证券时报讯,7月A股市场向好,沪指一度突破3600点,投资者信心增强,私募证券产品备案迎来高峰。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7月共1298只私募证券产品完成备案,环比增长18%,创近27个月新高。今年以来备案私募证券产品6759只,同比大增超六成。从策略分布看,股票策略占比近七成,7月备案887只,占当月总量68.34%,环比增长24.58%。多资产策略崛起,7月备案162只,占比12.48%。量化私募产品是备案主力,7月备案62...
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2025-08-12)
8月12日,证券日报讯,8月8日晚间,*ST天茂拟主动撤回上市交易,*ST高鸿因财务造假或被强制退市。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多元化退市渠道畅通,主动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增多。Wind数据显示,2020-2024年主动退市公司分别为1、4、1、2、1家,今年截至8月10日已有5家。主动退市方式有股东会决议撤回上市交易及吸收合并退市两种。主动退市增多,源于严监管下“应退尽退”理念普及,以及企业为缓解短期压力等因素。同...
券商年内已宣布撤销87家分支机构(2025-08-12)
8月12日,证券日报讯,近年来,因投资者业务办理线上化及降本增效需求,券商密集整合分支机构。截至8月11日,年内已有21家券商宣布撤销87家分支机构,含8家分公司与79家营业部。国信证券撤销数量最多,达21家。多家券商称裁撤旨在优化网点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这是节约成本、提升效率及行业发展趋势,券商应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时,分支机构与经纪业务转型紧密相关,今年市场向好...
港投公司已投项目超100个,10余家公司已经或准备递交香港上市申请(2025-08-11)
8月11日,证券日报讯,8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截至7月底,香港注册本地公司总数逾150万家,注册非香港公司逾15000家,均创历史新高。自2023年1月至今年7月,投资推广署协助1333家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引入1740亿港元首年直接投资,创造逾19000个新增职位。同日,李家超提到不少外资和内地企业借助香港发展。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引进办引进84家前沿科技重点企业,预计带来约500亿港元投资,...
维护持有人利益,多只QDII基金限制申购(2025-08-11)
8月11日,证券日报讯,8月以来多只QDII基金调整申购额度。截至8月10日,博时纳斯达克100ETF(QDII)、万家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式(QDII)等产品因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开启暂停或暂停大额申购模式。据公募基金人士称,调整原因主要是投资额度告急,且国际市场波动大影响持有人利益。6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截至6月末QDII累计批准额度1708.69亿美元,较5月末增30.8亿美元。年内QDII基金稳健发展,资产净值从...
7月新基金发行数量创新高(2025-08-08)
8月8日,证券时报网讯,随着A股走高,公募基金发行热情升温。Wind数据显示,按认购起始日算,7月新发基金147只,创今年月度发行数量新高。今年至今权益类基金发行份额占比45%,超去年权益基金发行占比,发行回暖。按基金成立日算,7月135只基金成立,合计发行份额956.89亿份,截止日份额635.29亿份,发行规模1048.7亿元,为今年月度募资规模第二。7月发行规模最大的是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募资45亿元;份额最...
主动权益类基金显现财富效应,1126只产品创下净值新高(2025-08-08)
8月8日,证券日报讯,随着A股市场逐步回暖,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强劲反弹,财富效应显现。截至8月7日,459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4347只年内实现净值增长,占比94.54%,127只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在50%以上,6只超100%,1126只产品创下成立以来净值新高。创新药与科技成为驱动净值上涨的两大主线,如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聚焦创新药领域,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关注全球云计算产业。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有望带...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创十年新高(2025-08-07)
8月7日,证券日报讯,近期A股市场活跃,两融余额持续扩张成为亮点。截至8月5日,两融余额达20002.59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2.3%,其中融资余额19863.11亿元,融券余额139.48亿元,当日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达10.16%,创十年来新高。上一次突破2万亿是在2015年5月20日。两融余额高位运行,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对后市乐观,通过杠杆增加投资,形成正向反馈循环。不仅余额增长,投资者参与度也显著提升,截至8月...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下打新(2025-08-07)
8月7日,证券日报讯,继光大理财后,宁银理财成为第二家参与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8月4日广东建科IPO网下发行,宁银理财两只混合类理财产品入围,各获配6557股,金额4.30万元。7月宁银理财已参与3个IPO项目网下打新。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今年3月证监会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银行理财产品纳入IPO优先配售对象,理财子公司可直接参与。但目前实践有限,除注册备案等流程耗时增加成本外,理财...
7月份私募证券基金备案量创年内单月新高,百亿元级量化机构领跑(2025-08-06)
8月6日,证券日报网讯,7月份,A股市场回暖,推动私募证券基金备案量爆发式增长。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7月全市场完成备案私募基金1298只,环比增长18%,创2025年单月备案量新高及近27个月备案量纪录。备案量激增原因有三:A股走强提升投资者热情信心;量化策略产品业绩优异吸引资金;头部机构优质产品供给增加。从策略分布看,股票策略领跑,7月备案量887只,占比68.34%,环比增长24.58%。多资产策略崛起,7月备案16...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强化重点企业金融服务,支持产业链自主可控(2025-08-06)
8月6日,证券日报网讯,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意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等原则,聚焦新型工业化战略任务。目标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丰富,金融工具联动紧密,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债券发行及股权融资水平提升。《意见》从多方面提出举措,如支持产业科技创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入长期资金;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
权益类银行理财表现亮眼,今年以来43只年化收益率为正(2025-08-05)
8月5日,证券日报讯,今年以来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表现亮眼。截至8月3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46只公募权益类产品中,43只年化收益率为正,占比九成,其中17只超10%,1只突破20%,1只超30%。从管理机构看,17只高收益产品较集中,华夏理财居首。本轮业绩爆发与资本市场强势、政策支持及恰当投资策略有关。不过,权益类产品虽收益突出但数量未显著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其在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中占比仍低。...
12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陆续发行,投资者利益优于管理人激励(2025-08-05)
8月5日,证券日报讯,易方达、建信、中欧三家公募机构旗下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正式发行,这是第二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管理费率与持有时间及回报挂钩。中欧核心智选混合、易方达价值回报混合和建信医疗创新股票分别于8月15日、20日、22日结束募集。其管理费率由固定(0.6%/年)、或有(0.6%/年)和超额(0.3%/年)组成,持有不足一年,费率1.2%/年;持有一年及以上,依年化收益率分档收费。新...
7月份657家私募机构忙调研,偏爱科技领域(2025-08-04)
8月4日,证券日报讯,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7月657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参与A股调研,调研1763次,覆盖28个申万一级行业的358家上市公司。52家公司被调研不少于10次,德福科技以74次居首。从行业看,6个行业调研超100次,计算机行业以260次居首,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行业调研均超200次,科技成长领域成焦点。调研活跃度榜单前十均为主观投资策略机构,广东正圆以39次居首。36家百亿级私募共调研236次。同时,私...
权益基金势起,助力耐心资本乘势而上(2025-08-04)
8月4日,证券日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离不开耐心资本,公募基金发挥核心作用,7月底总规模达34.48万亿元。当前,公募基金行业内部结构优化,提升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成必然。2023-2025年,证监会等多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权益类基金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年内新成立基金835只,规模6457.16亿元,公募基金总规模攀升至34.48万亿元,其中新成立权益类基金608只,规模2861.39...
券商最新私募资管规模达5.52万亿元,固收类产品占比超八成(2025-08-01)
8月1日,证券日报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5.52万亿元,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存量规模较去年末增551.32亿元,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3.09万亿元,增长6.61%,占比升至55.91%,显示券商主动管理能力提升。产品结构上,固收类产品为主流,规模4.55万亿元,较去年末增319.68亿元,占比82.50%,6月新设规模占比56.29%。东吴证券分析师认为,低利率下固收产品稳健且收...
私募募资端两极分化(2025-08-01)
8月1日,证券时报网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7月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达1203只,创今年单月新高。市场回暖带动投资者热情回升,量化产品是备案主力军,如九坤投资等多家知名量化私募有新产品备案,主观股票多头私募备案数量相对少。同时,量化私募封盘现象频现。7月31日,广东宏锡基金宣布自8月1日起暂停旗下部分传统量化CTA产品线申购,以保障投资者体验。此前,衍复投资7月1日关闭部分指...
银行理财市场上半年成绩单:固收类占主导养老理财潜力凸显(2025-07-31)
7月31日,证券日报讯,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2.38%,同比增7.53%。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为投资者创收益38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14.18%。从投资性质看,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占比97.2%,居主导;混合类、权益类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相对小。运作模式上,开放式理财存...
年内A股定增募资额同比大增超600%,券商迎来多方业务机遇(2025-07-31)
7月31日,证券日报讯,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76家上市公司定增落地,增发股份882.25亿股,实际募资6633.02亿元,同比大增667.15%。定增公司多集中在资本货物、材料等行业。从募资金额看,4家银行股超100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72家在200亿元以下,用于项目融资等。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称,宏观经济复苏、融资门槛降低、审核流程优化及赚钱效应驱动定增市...
公募基金二季度调仓路径明晰,大幅增配港股(2025-07-30)
7月30日,证券日报讯,2025年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收官,调仓路径展现。在全球市场波动下,港股因估值优势和结构性机会,成公募基金资产配置重要方向。数据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港股配置比例达历史峰值,医疗保健与金融板块为加仓主力,腾讯控股等科技龙头居重仓股前列。2025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对港股配置热情提升,内地可投港股的公募基金(剔除QDII基金)数量达4048只,持有的港股市值较一季度末增长12.8%,占股票...
年内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已超1万亿元(2025-07-30)
7月30日,证券日报讯,近日多家银行公告“二永债”发行情况,7月以来至少12家银行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发行节奏加快。截至7月29日,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总发行量达10419.6亿元,发行67只,二季度发行明显多于一季度,三季度截至29日发行15只。7月28日,建设银行公告7月25日发行4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业内人士称,业务扩张、盈利能力下降、监管趋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促使银行加快发行。相比全国性银行,中小银...
熊猫债累计发行规模破万亿元全球资本高度认可人民币资产(2025-07-29)
7月29日,证券日报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7月28日发布消息,摩根士丹利成功发行2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为首单美国公司发行的熊猫债,吸引多元投资者认购。截至7月28日,熊猫债累计发行超600只,发行机构超90家,发行量突破1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交易商协会完成1535亿元熊猫债注册,同比增长165%,发行规模844亿元,外国政府类机构等发行同比增长161%,发行人结构优化。7月以来,匈牙利等多个主体发行熊猫...
期货私募资管规模创历史新高(2025-07-29)
7月29日,证券日报讯,2012年11月中国首批期货公司资管资格获批,开启期货私募资管业务发展历程。截至今年上半年,期货私募资管规模增至3640亿元,占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总规模3.01%。6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备案私募资管产品数量环比增5.35%、同比增62.49%,设立规模环比减2.76%、同比增33.40%,其中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备案产品155只,设立规模近70亿元,占比12.66%。当前,期货私募资管业务呈现标准化...
证监会部署多层次市场深改激活创新动能(2025-07-28)
7月28日,证券日报网讯,7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会议,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提出“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推动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举措落地,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这一表态释放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拥抱创新信号。此前1月13日、5月7日、5月19日,监管层多次明确改革方向。目前部分针对性措施已落地,科创板“1+6”改革方案实施,为科创企业提供支撑;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上...
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启动(2025-07-28)
7月28日,证券日报网讯,7月25日晚间,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董事会同意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及相关方案,同日,国泰君安资管公告名称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此为国内证券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重组案例。今年以来,国泰海通各子公司整合备受关注,目前按监管要求分批推进,除资管公司外其他子公司整合方案未明确。资料显示,原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2005年获创新试点资格...
中外资机构竞逐东方财富股权易方达、阿布扎比投资局等17家现身获配名单(2025-07-28)
7月28日,证券日报网讯,7月24日晚间,东方财富披露股东沈友根询价转让结果,15880万股股份以约34.4亿元完成转让,仅用时7天。17家中外资机构获配,包括易方达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等。7月18日,沈友根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转让15880万股,占总股本1%,此次询价转让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受让股份6个月内不得转让。7月21日确定转让价21.66元/股,102家机构受邀,27家有效报价,认购倍数1.96倍。从获配名单看,易方达获...
期货沉淀资金总量创历史新高,“百亿元级”品种增至19个(2025-07-25)
7月25日,证券日报讯,近期市场避险需求提升,资金大量涌入期货市场。文华财经数据显示,7月24日期货市场沉淀资金总量近7783亿元,创历史新高,自6月25日起近一月始终保持在7000亿元以上,“百亿元级”品种增至19个,包括碳酸锂、多晶硅等。分析人士认为,商品市场基本面预期改善,多个行业在政策影响下供需格局或重新调整,产业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提升,促使资金快速进入期货市场避险。低利率背景下,以金融期货为代...
又有多只集合资管产品转型为公募基金(2025-07-25)
7月25日,证券时报讯,近期集合资管产品转型步伐加快。华夏基金官宣,中信证券资管旗下9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于7月22日正式变更为华夏基金旗下公募基金,6月24日相关议案已获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这9只产品涵盖混合、债券、股票等多种类型,变更后诸多信息变动。今年以来,多家机构旗下集合资管计划纷纷转型,如华安证券、广发证券资管、国投证券等。进入7月,国元证券、东海证券、广发资管、东吴证券等旗下产品也完成...
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2025-07-25)
7月25日,证券时报讯,7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面对复杂风险考验,证监会协同各方推动新“国九条”等政策落地,推动多项标志性改革突破,强化监管打击违法违规,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资本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同时,全面加强党建各方面建设,推进巡视整改,开展作风教育整治及反腐败斗争。会议强调,未来资本市场环境复杂,但也有积极基础条件。证监会要把...
现金管理类理财降温日开型理财成新宠(2025-07-24)
7月24日,证券日报讯,曾受低风险偏好人群青睐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因利率下行收益优势减弱,近期规模与收益双降。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类产品存续数量2237款,存续规模6.88万亿元,较去年底减少超4300亿元,今年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1.54%,较去年底下降33个基点。与此同时,日开型理财产品凭借灵活特性与收益潜力,成为活钱理财新选择。截至今年6月末,其存续规模达10.92万亿元,存续产品5200款,...
扩大委托投资规模、推动长周期考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长钱”(2025-07-24)
7月24日,证券日报讯,7月22日,人社部在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持续推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今年1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有条件地区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2024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34万亿元,仅占基金累计结余的26.83%,截至6月底,投资运营规模2.55万亿元,同比增长34.21%。除扩大规模,还需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地方并购重组支持举措频出,强化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升级(2025-07-23)
7月23日,证券日报讯,7月,河南、天津先后出台政策支持并购重组。自去年9月“并购六条”出台后,多地发布相关支持举措。专家认为,在“并购六条”带动下,地方政府进一步加码,并购重组活跃度有望提升。7月16日,河南从7个方面出台举措;7月17日,天津五方面出台13条举措。政策重点支持优质传统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并购重组及跨区域、跨境并购。地方政策聚焦对接服务、融资支持等,如河南支持搭建平台、鼓励银...
中新ETF互通产品增至10只,吸引更多境外中长期资金投资中国市场(2025-07-23)
7月23日,证券日报讯,中新ETF互联互通再次扩容。7月22日,日兴资管推出的奥明易方达创业板ETF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该产品挂钩易方达基金旗下创业板ETF,为境外投资者布局中国创业板提供便利。创业板ETF跟踪的创业板指数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比超90%,成份股2021年以来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14%,国内相关ETF规模超千亿元。目前创业板指数相关ETF已登陆10家境外交易所。易方达基金副总裁称中国稳步...
美元理财热度攀升:存续规模突破5200亿元收益表现亮眼(2025-07-22)
7月22日,证券日报讯,近期美元理财产品受市场关注。截至7月21日,市场存续美元理财产品1329只,规模达5279.36亿元,较去年底增超2000亿元。今年上半年,其平均年化收益率4.17%,优势明显。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是发行主力,存续规模占比47.03%。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称,驱动因素包括国内资产收益率下行、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带来美债投资机会、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不过,专家提醒,受外汇波动等影响...
公募FOF选基策略揭晓多元资产框架下动态配置(2025-07-22)
7月22日,证券日报讯,7月21日公募基金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披露结束,“专业基金买手”公募FOF的持有基金情况和资产配置思路曝光。超九成公募FOF二季度净值增长,不同基金管理人配置侧重不同。鹏华易选积极3个月持有期混合(FOF)超配新质生产力,低配地产链并对冲,二季度A、C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达6.95%、6.85%,配置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创金合信荣和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期混合发起(FOF)二季度净值增长6.06%,配...
券商私募子公司将扩容至80家(2025-07-21)
7月21日,证券日报讯,7月18日,中国证监会核准申港证券设立子公司从事私募投资基金业务,券商私募子公司将达80家。申港证券自2016年开业后不断拓展业务,此次是其在股权投资领域的又一布局。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称,券商私募子公司作为投融资前端,与券商其他业务协同,赋能实体经济,如助力企业并购改制与IPO。监管要求申港证券完成筹建、配备要素并通过检查后开展业务,履行母公司管控责任。同日,...
证监会: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2025-07-21)
7月21日,证券日报讯,7月18日,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5号》。近年来,资本市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经营主体执行会计准则提出挑战。为完善会计监管规则体系,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防范财务造假,证监会梳理市场反映较多的会计实务问题,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实际,制定该指引。《会计类第5号》并非对会计准则的解释或补充,而是在准则范畴内针对资本市场具体交易事项如何执行会计准...
个人养老金基金增至297只,5家管理人产品首次被纳入(2025-07-21)
7月21日,证券日报讯,今年以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持续更新。7月18日晚,中国证监会公布最新名录,截至2025年6月30日,纳入名录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增至297只,销售机构维持52家不变,与今年一季度末相比新增9只产品。2022年11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相关规定规范业务,11月18日公布首批名录。此次新增的9只产品来自8家管理人,均为养老FOF,含3只养老目标日期FOF和6只养老目标风险FOF,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配置。5家管理...
首批科创债ETF上市,部分机构提交旗下产品“入库”申请(2025-07-18)
7月18日,证券时报网讯,7月17日,易方达基金、鹏华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的首批科创债ETF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交易的信用债ETF增至21只。同时,易方达基金等部分基金公司已向中国结算提交旗下科创债ETF纳入回购质押库的申请。业内人士认为,科创债ETF可有效匹配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精准流入科技创新领域。从跟踪指数看,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中,6家公募机构产品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家...
间接融资主导转向股债联动,国有六大行旗下AIC将配齐(2025-07-18)
7月18日,证券日报讯,7月16日晚间,邮储银行公告拟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国有六大行旗下AIC将“配齐”。自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后,年内已有3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筹建AIC获准。此前我国有5家AIC由国有大行全资设立,如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加入。这些银行设立AIC有助于利用母行资源与股权投资专业性互补,发挥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