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聘任首席公共卫生专家(2024-12-31)
12月31日,健康报网讯,近日,河北省疾控中心近期举行了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的聘任仪式,其中师鉴被聘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专业领域的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孙印旗被聘为传染病防控专业领域的首席公共卫生专家。这是河北省首次聘任分领域的首席公共卫生专家。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的职责包括:积极进行本专业领域前沿科学研究,把握发展方向,搭建科研交流合作平台;为法律法规制定和工作规划提供建议,解答关键技术问题,发...
12月31日,健康报网讯,近日,河北省疾控中心近期举行了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的聘任仪式,其中师鉴被聘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专业领域的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孙印旗被聘为传染病防控专业领域的首席公共卫生专家。这是河北省首次聘任分领域的首席公共卫生专家。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的职责包括:积极进行本专业领域前沿科学研究,把握发展方向,搭建科研交流合作平台;为法律法规制定和工作规划提供建议,解答关键技术问题,发...
12月30日,健康报网讯,近日,重庆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启动了“渝城助医”行动,目标是到2026年底完成100家医院周边环境的提升,以提高市民就医的效率、便捷性和舒适度。该行动将重点解决医院周边的停车难、设施陈旧、交通拥堵、卫生条件差、环境品质低、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和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停车资源、推进病房改造和开展美丽医院建设。行动计划增加公共停车场、协...
12月30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国家疾控局联合其他五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调整相关工作的通知》,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对现行的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程序为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6周岁各接种一剂次百白破疫苗,旨在加强对小月龄婴儿和学龄儿童的免疫保护,以应对全球和国内百日咳疫情的回升。《通知》强调了免疫程序调整的重...
12月27日,健康报网讯,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河南省三级医院医师进修培训将统一实行联网管理,依托河南省医师智慧服务平台进行,不再线下受理。自2024年8月起,河南省已在8家三级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工作。联网管理适用于三级医院招录的省内外进修医师及外派至省外的进修医师,以及参加河南省“栋梁521计划”等项目的医师。符合条件的医师需通过平台提交申请,经审核和复核后开始进修培训、考核、...
12月27日,健康报网讯,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在杭州召开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旨在研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进展成效,并规划2025年的重点工作及“十五五”发展方向。会议认为,15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保障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会议强调,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注重服务的均衡可及、系统连续、提质增效和科技赋能。会议提出要突出基层特色和优势,统筹推进基本医疗...
12月26日,健康报网讯,京东健康联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京东星宇电竞教育召开了游戏行为分层研讨会,旨在建立游戏成瘾评估标准和规范化诊疗路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副主任钟娜指出,游戏成瘾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精神疾病分类,需要针对不同阶段进行分层防治,包括早期识别和干预过度游戏行为,以及及时识别游戏成瘾患者并转介至专业治疗机构。京东星宇已总结出游戏成瘾的8个类型,京东健康已推出游戏成瘾...
12月26日,健康报网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急性职业病医疗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将高温中暑、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铊及其化合物中毒等32种职业病纳入《重庆市急性职业病病种目录》,明确了急性职业病的医疗待遇。《通知》规定,对于已参加重庆市工伤保险的职工,如果因工作原因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需及时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事故伤害备案,并填写《工伤事故备案表》...
12月25日,健康报网讯,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建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联系制度的通知》,旨在建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联系制度,加强对各地市医改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办,确保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的顺利推进。《通知》要求每个设区市安排1位领导对口联系,并确定相关处室作为联系处室。联系领导的职责包括加强工作指导、深入调查研究、收集联系点意见和建议、查找薄弱环节并提出改革建议,以及及时...
12月25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通知,推介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旨在供各地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践中参考借鉴。通知聚焦农民群众子女教育、看病就医、养老服务等急难愁盼问题,推荐了25个案例,其中7个聚焦看病就医。这些案例包括北京市怀柔区的村卫生室医保定点全覆盖、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的县域医共...
12月24日,健康报网讯,江西省南昌市中心血站在献血者血型确认过程中发现了一例疑似类孟买血型。经过血清学检查、基因测序和家系调查,确认该献血者FUT1核酸序列696位点存在突变位点G>C,这是全球首次发现该突变位点。这一新等位基因已被国际基因数据库——基因银行(GenBank)正式收录并发布,收录序列号为PQ678814。类孟买血型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红细胞血型,其红细胞表面无H抗原,但存在少量A抗原或B抗原,与孟买...
12月24日,健康报网讯,日本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3岁前持续在保育机构集体托儿对儿童发育有积极影响。该研究基于约4万名儿童的长期跟踪调查数据,比较了出生后6个月至1岁进入保育机构并持续至3岁的儿童(暴露组)与出生后6个月至3岁未进入保育机构的儿童(对照组)的发育状况。使用美国《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三版(ASQ-3)评估儿童发育状况,包括交流、大运动、精细...
12月23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近日决定成立安徽省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该中心挂靠在安徽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新成立的中心将下设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全省安宁疗护工作的督导和管理。安徽省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已经出台了地方标准《安宁疗护服务规范》,未来将聚焦于“管理制度化、服务标准化、实践多元化”,推进全省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并建立全省安宁疗护...
12月23日,健康报网讯,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市开标,涉及人工耳蜗和外周血管支架两类产品。人工耳蜗类耗材需求量为1.1万套,5家企业中选;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为25.8万个,18家企业中选。人工耳蜗作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治疗手段,此次集采使其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约5万元,新一代产品如支持3.0T核磁的人工耳蜗植入体和一体式言语处理器也中选。外周血管支架主要...
12月20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升级的实施意见》,旨在通过“五提升六强化”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7年,计划实现牵头医院综合能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序就医格局、医保基金使用效能、县域居民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重点任务包括强化政府主导、利益共享、一体贯通、能力提升、服务协同和政策赋能。《实施意...
12月20日,健康报网讯,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市开标,涉及人工耳蜗和外周血管支架两类产品。人工耳蜗类耗材需求量为1.1万套,5家企业中选;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为25.8万个,18家企业中选。人工耳蜗作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治疗手段,此次集采使其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约5万元。外周血管支架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导致的血管疾病,此次集采覆盖了各血管...
12月19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了《中医医院信息与数字化建设规范(2024版)》(以下简称新《规范》),取代了2011年的旧版规范。新《规范》旨在推动中医医院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智慧医院。新《规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业务应用为核心,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要求中医医院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医疗业务智...
12月18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麻醉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该指南将现行的麻醉类价格项目整合为10项,并新设了深低温停循环麻醉价格项目以体现创新技术的临床价值。《指南》根据作用范围将麻醉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分为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镇静镇痛等类别,并在具体类别下根据具体操作设立项目,使麻醉价格项目更加规范。深低温停循环麻醉技术被单独立项,以体现高难度麻醉技术的价...
12月18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了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版《目录》将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取代2013年12月23日印发的旧版《目录》。新版《目录》由原来的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新增的职业病类别包括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分别新增了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
12月17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麻醉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对现行的麻醉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了整合和调整。《指南》将麻醉类价格项目整合为10项,并新设了深低温停循环麻醉价格项目,以体现创新技术在临床的价值。《指南》根据作用范围将麻醉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分为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镇静镇痛等类别,并在具体类别下根据具体操作设立项目,使麻醉价格项目更加规范。这一调整...
12月17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了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版《目录》将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取代2013年12月23日印发的旧版《目录》。新版《目录》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种类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10大类132种职业病增加至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此次更新新增了两个职业病类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每个...
12月16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2024年度“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工作总结会在北京举行。该计划自2023年5月启动,旨在构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科技创新转化生态体系,探索卫生健康系统创新转化新模式。目前,已有998项在库项目,其中46项已签约转化合作,29项实现落地,转化金额达到4.15亿元。84家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参与了“优促计划”,促进了首都医疗机构科技创新转化。该计...
12月16日,健康报网讯,2024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和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的颁奖典礼在首都医科大学举行。吴阶平医学奖授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泌尿外科和男科学专家郭应禄教授,以及肝胆胰外科学专家彭淑牖教授。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则授予了心血管外科、消化内镜、眼科、药物化学、肝肿瘤外科和呼吸与危重症等领域的七位专家。评审委员会主席韩启德在会上强调,吴阶平医学奖旨在奖励好医生和“大医生”,即那些能够运用医学知识...
12月13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蒙医)优势专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通辽市举行,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办。会议强调要强化党建引领,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突出中医药(蒙医药)特色优势,并结合现代医学精准诊疗。目标是实现“地区有名院、医院有名科、专科有名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患者满意度,为健康内蒙古建设贡献力量。会议还解读了《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蒙医)优势专科评价标准》...
12月13日,健康报网讯,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从质量管理、服务质效提升、队伍建设、服务安全四个维度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指导意见》强调医养结合机构需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执行诊疗规范和行业标准,并将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纳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鼓励医养结合机构纳入紧密型医联体管理,实行分区管理,符合养老和医疗机构...
12月12日,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在温州医科大学茶山校区启动了2024年大学生乡村医生赋能计划,并对112名大学生乡村医生进行了为期3天的全封闭专题培训。该计划是浙江省推进“专项招聘”进入“赋能培育”阶段的重要措施,目的是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使其更加健全和稳固。浙江省计划对每名大学生乡村医生进行全方位业务培养,确保他们在上岗后两年内完成一轮培训,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12月12日,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讯,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14个部门发布了《自治区“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三年时间,在全疆范围内降低成年人和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目标是使年均增幅在2019年至2023年的基础上总体下降10%。该方案强调健康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将体重管理知识普及到家庭、社区和学校,并覆盖全年龄段人群。方案提出将体重管理纳入健康家庭建设,扩大健康小屋...
12月11日,健康报网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州政府近日发布了《楚雄州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二十五条措施》,旨在深化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这些措施包括七个方面:强化领导和办医主体责任、改革药品耗材管理、改革医保管理方式、改革医疗管理体系、强化信息化赋能、健全医防协同体系。具体措施涉及构建全民健康支持性环境、医保基金打包给医疗集...
12月11日,健康报网讯,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发布了《青海省医疗机构“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方案(2024-2025年)》,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开展为期1年的“无陪护”病房试点。该试点旨在探索建立医疗护理员第三方职业化、规范化管理和运行机制。根据《工作方案》,医疗护理员不承担护理专业工作,而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生活照护服务。试点医疗机构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通过患者或家属签订服务协议,推动医疗护理...
12月10日,健康报网讯,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无偿献血“三免”措施的通知》,明确了对无偿献血者的激励措施,以加强对献血者的人文关怀。自2025年1月1日起,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的个人,凭“江西省无偿献血荣誉证”或“江西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荣誉证”可享受以下“三免”措施: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风景名胜区;免费参观政府...
12月10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召开的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座谈会总结了该项工作的成效,并交流了经验做法。通过“6+3+6”帮扶模式,宁夏在福建6家医院和宁夏3家医院的基础上,再选派宁夏6家医院帮扶7家薄弱县(区)公立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受帮扶医院新建专科9个,获批自治区重点专科13个,市县重点专科12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12月9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加强穿山甲保护管理的通知》,旨在严格控制穿山甲甲片的年度消耗量,原则上不超过1吨,并严格管理穿山甲甲片入药,合理压缩消耗用量。《通知》鼓励科研院所、医院、制药企业联合开展甲片替代品研究。强调执法查没的甲片及其制品仅限于非商业性活动,禁止使用非法或不明来源的甲片及其制品,并继续停止商业性进出口及医保范畴的纳...
12月9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在广州举办了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刘利群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用好市、县域内住院率等结果导向指标,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重点工作包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医改领导工作机制,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12月6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穿山甲保护管理的通知》,旨在严格控制穿山甲甲片的年度消耗量,原则上不超过1吨,并严格管理穿山甲甲片的入药使用,以合理压缩消耗用量。《通知》鼓励科研院所、医院和制药企业联合开展穿山甲甲片替代品的研究。强调执法查没的穿山甲甲片及其制品仅限于非商业性活动,严禁非法或不明来源的穿山甲甲片及其制品的使用,并继...
12月6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旨在全面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规划》包含防治现状、总体要求、防治措施、保障措施和科学评估五部分内容。《规划》明确了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总体目标,以终结结核病流行。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约30%,成功治疗了约785万例...
12月5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的通知》,旨在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合作。《通知》要求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卫生机构对接,协商确定合作内容,遵循“平等自愿、就近就便、服务衔接、共谋发展”的原则。合作内容包括医师多机构执业地点备案等。《通知》鼓励建立基层协议合作机制...
12月5日,健康报网讯,近日,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在北京闭幕,会议通过了《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北京宣言》并宣布成立全球传统医学团体联盟。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传统医药国际科学研究合作计划和人才交流与能力提升项目,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培养1300余名国外传统医药人才。《北京宣言》强调推广传统医药的概念、知识和实践,支持制定国际传统医药研究议程,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探索创新性研究方法...
12月4日,动脉网讯,近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近期通报了2024年甘肃省健康县(市、区)建设技术评估结果,其中5个县(市、区)通过省级技术复评,3个县(市、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使得甘肃省省级健康县(市、区)总数达到23个。今年5月至10月,专家组对陇西县、华亭市、清水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高台县进行了复评,对文县、静宁县和庆阳市西峰区进行了技术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这些县(市、区)在推进健康县(市、区...
12月4日,动脉网讯,近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近期通报了2024年甘肃省健康县(市、区)建设技术评估结果,其中5个县(市、区)通过省级技术复评,3个县(市、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使得甘肃省省级健康县(市、区)总数达到23个。今年5月至10月,专家组对陇西县、华亭市、清水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高台县进行了复评,对文县、静宁县和庆阳市西峰区进行了技术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这些县(市、区)在推进健康县(市、区...
12月4日,动脉网讯,近日,黑龙江省自2018年12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健康素养大讲堂”活动,旨在推进健康素养促进项目,普及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关注辖区内重点健康问题。通过线下常态化的健康科普活动,倡导健康理念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2024年,该活动作为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攻坚破难计划的一部分,实现了全省所有县(区)的全覆盖,聚焦于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病、高血压、...
12月3日,健康报网讯,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创新性地应用晚期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技术,成功降低了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这项技术通过预先给予远端组织短暂的缺血来激发人体组织器官对缺血的耐受性,从而保护远端器官。晚期RIPC在18至24小时后发挥作用,效果可维持48至72小时。该研究通过大样本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共纳入509名心脏手术患者,结果显示接受RIPC的患者术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