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养老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5-03)
2024年以来,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3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0万个。养老地产方面,尽管国内险企的养老生态布局整体仍处初级阶段,但头部险企开发速度加快,全国版图初步成形;参与模式由重资产运营模式逐步转向轻重结合。养老金融方面,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3449万人,较上月增加1万人;同比...
2024年以来,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3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0万个。养老地产方面,尽管国内险企的养老生态布局整体仍处初级阶段,但头部险企开发速度加快,全国版图初步成形;参与模式由重资产运营模式逐步转向轻重结合。养老金融方面,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3449万人,较上月增加1万人;同比...
截至2023年末,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64亿人,较2022年减少1200余万人;16~59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1.3%,较2022年下降0.7%。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4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1万个。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4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1万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971个。我国养老服务床位达820.4万张。伴随着养老需求的变化,对养老地产提出更高要求,养老地产不...
随着我国养老产业的加速发展,大批养老企业涌现。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注册登记的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共计43312个,同比下降0.08%;其中,养老机构共计40479个,同比降低0.09%。老年人的消费实力已经得到市场印证,越来越火热的养老市场需求,促使养老领域参与者加快投资步伐。2024年1~5月,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至52668万人,同比增长3.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2023年,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人口结构方面,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697万人,占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676万人,占15.4%。“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业方面,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4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1万个。养老金融方面,2023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2121万人,较上月增加190万人;同比增长...
我国养老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积累,逐渐由初创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养老地产方面,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地产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养老地产市场空间将达到22.3万亿元。养老金融方面,2023年1~8月,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至51415万人,同比增长3.2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4483万人,同比减少0.43%。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共有13.61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
?2022年以来,我国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协同发展,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4.0万个,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1万个。养老服务床位822.3万张,较2012年底的416.5万张翻了近一番,发展卓有成效,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共计40581个,同比增长1.3%。从近几个季度...
2022年,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养老服务业方面,年末全国共有养老机构4.0万个,养老服务床位822.3万张,数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较上年明显放缓。养老地产方面,尽管国内险企的养老生态布局整体仍处初级阶段,但头部险企开发速度加快,全国版图初步成形;参与模式由重资产运营模式逐步转向轻重结合。养老金融方面,截至2023年3月底,社保基金累计结余7.75万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委托资金权益超1.65万亿元;个人...
2022年以来,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2022年9月末,全国养老机构数量达40466个,同比增长3.0%。疫情期间养老服务开展困难,导致养老床位总数减少至812.6万张。养老地产领域仍存在盈利瓶颈,中国太保、泰康保险等大型险企进一步布局养老社区。养老保险方面,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已达10.47亿人;基金累计结余近6.8万亿元。多地出台政策,规划未来三年养老服务业...
我国养老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积累,逐渐由初创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现存养老相关企业27.9万家;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增2.7万家,同比增加8.3%。2021年我国养老产业总规模约为6万亿元,预计2022年有望增至6.5万亿元。2022年,我国将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鼓...
2021年,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养老服务业方面,养老机构数、养老机构床位数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较上年明显放缓;社区养老床位数量减少至311.9万张,同比大幅减少8.5%。养老金融方面,全国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稳步增长至10.3亿人;城镇职工养老基金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养老基金结余充分;各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持续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扎实推进;2022年将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2021年以来,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2021年9月末,全国养老机构数量达39292个,同比增长6.8%;预计年末有望接近4万个。养老地产的典型代表泰康之家·瓯园于2021年8月动工,湘园、沈园养老社区将于2021年12月开业。随着我国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参加两项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在不断扩大,总参保人数已达10.21亿人,预计年内有望增至10.27亿人。截至2021年9月末,我国共有与养...
我国养老产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累,逐渐由初创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估值约5.4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6%;预计2021年全年有望增至5.9万亿元。2021年,我国将继续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口消费观念的持续变化,健康养老产...
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养老服务业方面,养老机构数、床位数均实现了近年来罕见的快速增长,行业进一步回暖。预计2021年,养老服务业整体呈现回暖态势,机构数量将实现进一步增长,全国养老机构数量有望接近4万个;到年末,养老机构床位数有望突破500万张。同时,我国社区养老床位数量减少,供求关系深度调整。“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千老年人口床位数未达到35~40张的预定目标;预计“十四五”期间有望...
2020年以来,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全国养老机构数量、床位数量大幅增加,行业从疫情中恢复并快速发展;预计2021年,西部地区机构养老将进一步集中化,局部供求关系会有深度调整;物业服务企业将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两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先降后升,预计年内参保人数增速将基本保持平稳,并有小幅增长;预计2021年,商业养老保险被纳入“第三支柱”,老年人健康险产品将更加丰富...
2019年,养老服务业整体发展较快。2019年下半年,全国养老机构总数迅速攀升,在经历了2019年上半年的发展停滞之后显现回暖态势。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提供住宿的民政机构36700个,同比大幅增长11.59%;其中,养老机构共计34065个,同比大幅增长14.34%,增速创下近5年来的新高。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抑制了我国部分地区、部分形式的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但是这种供需抑制是暂时的。长期来看,随着2020年第二季度...
2019年,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全国养老机构数量、养老床位数量在2019年下半年迅速增加,增速创下近5年新高;但社区床位数量减少,人均床位数难以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多类养老服务暂停,对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形成暂时抑制。疫情导致部分养老机构出现亏损,运营面临压力。预计随着疫情得到控制,2020年下半年我国养老服务业...
2019年,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全国养老机构数量、养老床位数量稳步增加;养老行业人才供不应求,未来3年全国将培养200万名养老护理员。养老地产的主要投资者继续集中在房地产企业、保险企业和医药企业;养老产业基础较好的部分地区,或将开始探索养老项目有序进出市场的方案。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波动后稳步增长,基金支出增速已逐渐超过收入增速,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目标...
我国养老产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累,逐渐由初创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产值已超过6.57万亿元。随着养老消费不断增长,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商业养老保险体系,并进一步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业领域,养老人才尤其是护理人才的缺乏已经引起广泛关注,预计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养老护理专业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和人才培养评价规...
2018年以来,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老龄化率提高至17.9%,为养老产业带来了庞大的市场和潜在消费群体。具体而言,养老服务业方面,截至2018年末,全国公立养老机构数量同比增长3.77%,其提供的床位数量随之增长3.40%。居家和社区养老也有一定发展,每千老年人养老床位数小幅增长至29.91张;成都、嘉兴、上海等地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高养老服务的便利性。预计2019年,随着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制度取消,行...
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整体稳步发展,养老服务业、养老地产、养老金融等领域产值都有所增长。养老服务业方面,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同比稳步增长3.05%;公立养老机构提供的床位数同比增长3.86%。居家和社区养老持续发展,服务床位数量稳步增长5.96%。每千老年人养老床位数小幅上涨,而各地区具体进度有差异。展望2019年,养老机构数量、床位数量将继续稳步增长,但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将迅速消化养老服务业供给增量;...
在养老产业发展之初,中国老龄产业的市场刚性有效需求主要局限在保健、医药等少数领域。目前,我国养老产业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累,逐渐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在保健和医药领域继续保持强劲势头的同时,老龄用品中的电子、助行、康复、护理器材等市场刚性有效需求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养老服务中的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以及居家服务机构成为老龄产业发展新的增长领域,养老金融中的商业保险、理财和长期债券等领域也...
2017年,国家层面一共出台养老产业政策24项,主要围绕放开养老服务业市场、智慧养老、养老金融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扶持养老产业发展和市场转型。投融资方面,银行、保险、地产、电商、医药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在2017年进一步开展跨界战略合作,共同布局“大健康”“大养老”产业链。养老PPP项目新增135个,投资规模大幅增加至1030亿元。展望2018年,我国将继续建设养老机构标准化管理体系,加...
2013~2015年,养老产业顶层设计基本完成,进入“十三五”后,从中央到地方出台养老政策更加频繁,支持力度加大。2017年是健康养老产业政策不断细化,逐步进入可实施阶段。预计2018年政策将进一步向居家/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放管服等方面倾斜,重点涉及降门槛聚人才、居家/社区养老设施的完善、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智慧养老、医保、投融资等。投融资方面,2018年托底型设施投资继续加速增长,社会资本投资平稳增长;...
健康养老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一头连接经济,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在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同时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促转型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经济新常态下,完全可以将其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已经正式把养老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一些城市...
经过2014年的大肆建设和2015年的逐步淘洗,2016年养老地产行业整体由躁动走向平静,由冲动走向理智,产业主题由建设转为落地运营,并不断改革。同时,大量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如并购)进入养老企业,多角度、全方位参与养老产业竞争。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军养老产业,不仅快速抢占国内优质养老标的,还频频进行海外收购。2017年,随着参与者对养老地产认识的逐渐成熟,养老地产的重心将进一步从...
2016年全国及大部分省市养老产业政策相关的宏观引导政策数量变少,政策重点向针对养老产业各方面的转向规范偏移,说明政策开始进入可落地实施阶段。预计2017年地方支持政策仍将密集出台,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医养融合、智能化养老、养老地产仍将向好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步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的供给缺口较大、养老产业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很多行业开始传统业务转型和新业务探索,不少企业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来,经营领域包括养老地产投资、开发、运营等,其中传统房地产开发商、保险公司、专业服务机构及国外投资机构成为主力。
2015年以来,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亿,占总人口中的16%左右。政策也持续发力,除原本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鼓励培养养老专业人才外,更加着重强调引导医疗和养老相结合。在此背景下,养老产业取得了一些不错的进展,尤其是智能养老、养老保险方面。2016年开始的五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从目前缓慢提升阶段进入加速期,养老产业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迎来“黄...
2015年,养老产业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涉及行业监管、外资介入、医养结合、社会力量介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个层面。在此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前景愈发明朗,各方面平稳发展,养老金融方面更是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养老服务业供需矛盾突出、养老地产盈利模式不清晰、养老金融产品稀少等行业旧疾依然存在。预计2016年,养老产业政策环境将更加完善,民间资本积极性有望提高,行业总体发展仍将向好,医养融合、公办养老机构...
目前,我国已经正式把养老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一些城市,如攀枝花市,更是把健康养老产业定位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导产业。预计未来,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健康养老产业的消费需求将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逐渐得到体现。届时,健康养老产业有望被定位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其战略地位将得到明确。
在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巨大的养老市场已经形成,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所能容纳的人数只占老年人口的0.8%,远落后于发达国家3%的比例。截至2014年末,我国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34141个,拥有床位551.4万张,比上年增长11.7%;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6.0张,比上年增长6.6%。由于我国养老产业还存在着较大的供需缺口,因此,这一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是毋庸质疑的朝阳...
养老机构是目前我国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主要机构。但养老服务机构城乡发展不协调,公办民办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尤为突出。从主体结构上看,我国养老机构仍以公办为主,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滞缓。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我国共有各类为老年人与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机构数为3.5万个;为老年人与残疾人提供服务床位数514.8万张,同比增长18.7%;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25.43张,同比增长13.7%;收养各类人员284.3万人,同比下...
综合来看,我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乐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养老服务,将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2015年末初步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使得2.15亿老年人享受到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预计到2015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接近2万亿元人民币。作为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养老服务业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