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解读(第72期)(2018-11-05)
黑臭水体治理是水生态治理的重要板块。“水十条”颁布以来,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持续推进。通过三年努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仍存在漏报瞒报、黑臭反弹及资金压力等诸多问题。2018年10月15日,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了治理黑臭的技术路线和治理工程要求,并规划未来治理效果及时间表。这是我国首个涉水攻坚战具体实施方案,方案的发布将进一步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绿色环保】《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继续扩容,再生资源行业格局有望优化(...(2018-05-04)
自2017年以来,禁止洋垃圾入境政策频频落地,效果持续增强。2018年4月19日,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公告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自2018年底禁止进口废五金等16个品种固废,自2019年底起禁止进口木废料和钨、镁、铋、钛、锆等金属废料。我们认为,这是禁洋垃圾政策体系的持续强化和补充,进口限制有利于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升级改造我国制造业标准,降低资源对外依存度,长期促进回收体系完善。
【绿色环保】《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将多方位保障水安全(第109...(2017-12-27)
海岛作为我国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主权、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海岛水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双重问题逐步凸显,部分海岛地下水超采严重,导致海水倒灌、水质严重恶化。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引导海水利用快速健康发展。《方案》指出,海岛海水淡化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可有效缓解海岛居民用水问题,为缺水海岛提供稳定的水资源保障,同时对改善海岛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环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解读(第60期)(2017-07-31)
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这是继“土十条”出台后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又一重磅政策,也是我国国家层面制定的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单行法。草案规定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体制、政府责任、目标责任与考核。同时,草案还确立了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使用权人和政府承担防治责任的制度框架,强化了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草案的出台为土壤环境监管及治理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将促进土壤治理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本文将分析政策出台背景,深度解读政策有关内容,并对政策正式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预判,供读者参考。
【绿色环保】绿色“一带一路”指导意见公布,促环保产业融入国际市场(第34期...(2017-05-27)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环保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做出了部署。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为“一带一路”沿线产业、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开发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指引,将有助于沿线各国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我国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国际化的舞台。本文将对环保产业“走出去”的状况、《指导意见》的要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予以分析。
【绿色环保】《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印发,标志环境治理生态化转变(第33期)(2017-05-17)
5月初,发改委和科技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循环发展目标和措施。文件对2020年的废弃物循环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率、餐厨垃圾资源化率提出了具体目标,对于循环产业园建设、古非资源化无害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设体量。本文将对《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的出台背景、政策要点和循环产业未来的发展态势予以分析。
【绿色环保】《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解读(第55期)(2016-07-25)
5月31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意味着“土十条”正式出台。此前,中国已出台“大气十条”、“水十条”。至此,大气、水、土壤顶层设计治理计划已齐备。“土十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且出台时间之快超出市场预期。本文对《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政策要点和土壤污染处理未来的发展态势予以分析。
【绿色环保】“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节能环保产业将发展壮大(第19期)(2016-04-11)
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份长达6.6万字、共分为20篇的《纲要》对未来5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与以往相比,绿色发展成为贯彻《纲要》通篇的主基调,无论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确定,还是各篇章内容的阐述,以及在“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篇章进行专门论述,都无一不体现出绿色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对《纲要》的发布背景、环保方面重点规划进行解析,对《纲要》发布的影响和未来趋势作出预测。
【绿色环保】《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印发,...(2015-06-24)
为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切实保障国家水安全,财政部于2015年4月中旬印发《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的第一个关于水污染防治执行方面的政策文件。财政部就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PPP工作提出总体要求、组织实施和保障机制的意见,目的是转变水污染防治供给方式,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改变政府单一供给格局。本文将对PPP项目合作背景、政策要点以及水污染防治PPP项目运作方式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着重分析。
【绿色环保】《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将推动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第35期...(2015-05-20)
为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切实保障国家水安全,国务院于2015年4月中旬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水十条”对于水污染治理相关方面制定了明确的行动计划、期限及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本文将对“水十条”发布背景、政策要点以及政策对水污染处理行业的影响着重分析。
【绿色环保】《能效信贷指引》出台,节能行业融资能力有望提升(第11期)(2015-02-15)
为落实国家节能低碳发展战略,促进能效信贷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015年1月19日,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能效信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提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行能效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探索以能效信贷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大能效信贷融资来源;创新担保方式,有效缓解节能服务公司担保不足、轻资产、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将对《指引》的发布背景、政策要点以及对于节能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供决策参考。
【绿色环保】《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解读(第69期)(2014-09-28)
为贯彻《“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9月18日,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和环保部五部委发布《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于节能环保产业中的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提出了详尽的发展路径,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对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本文拟对《方案》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及行业发展趋势。
【绿色环保】《能源大气方案》出台,能源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加速(第46期)(2014-06-09)
5月1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环保部三部委联合发布《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简称《能源大气方案》),对能源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通过加快重点污染源治理、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着力保障清洁能源供应等多种措施,显著降低能源生产和使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全国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本文将分析国家出台该政策的背景,深度解读该政策提出的主要措施,并对政策实施效果作出分析和预判,以供读者决策参考。
【绿色环保】工作力度加大,节能减排进入“十二五”最后冲刺期(第41期)(2014-06-03)
目前,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约束作用日益突出,节能减排降碳工作愈加紧迫。尽管国家先后出台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但2011~2013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明显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2014年5月26日,国务院再次发布《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任务、加大力度,以期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本文将分析《方案》出台的背景,深度解读政策内容,并对政策实施后的效果作出分析和预判,以供读者决策参考。
【绿色环保】《环保法》修订案通过审议,助推环保行业快速发展(第31期)(2014-05-03)
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并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意味着实施了25年之久的《环保法》完成了首次修订。修订后的《环保法》在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对违法排污的惩罚力度、加大信息公开等方面有重要突破,被视为中国用重典向污染开战的力举。本文将分析《环保法》修订背景,深度解读新《环保法》有关内容,并对其正式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预判。
【绿色环保】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及2014年展望(第74期)(2013-12-20)
2013年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政策大力扶持、产业需求扩张及消费结构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较强的增长动力,但投资增速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供应偏紧等因素也使部分行业经济效益增长缓慢。2014年,在世界经济平稳回暖、政策支持逐渐落地实施、重点产业项目陆续推进等积极因素推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高铁、光伏、环保等领域投资力度增强将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动能,市场竞争加剧也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绿色环保】我国生态环保与能源绿色发展分析(第55期)(2013-11-26)
生态环保与能源绿色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热点。部分人士把气候变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都归为化石能源,包括很多国际NGO组织,都在“贬低”化石能源,但实际上化石能源的未来并非如此糟糕。世界化石能源储量仍然丰富,同时很多非常规化石能源,比如说页岩气、页岩油等等,又极大地增加了化石能源的储量,未来化石能源前景依然很好。
【绿色环保】我国生态环保与能源绿色发展分析(第55期)(2013-11-26)
生态环保与能源绿色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热点。部分人士把气候变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都归为化石能源,包括很多国际NGO组织,都在“贬低”化石能源,但实际上化石能源的未来并非如此糟糕。世界化石能源储量仍然丰富,同时很多非常规化石能源,比如说页岩气、页岩油等等,又极大地增加了化石能源的储量,未来化石能源前景依然很好。
【绿色环保】城镇化对碳强度的影响分析(第43期)(2013-10-17)
根据空间计量模型测算,城镇化进程有利于降低碳强度。预计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60%时,能够带动碳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12.30%,对实现中央提出的降低40%~45%的碳强度目标贡献率达30%。不同区域之间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决定城镇的合理规模存在差异,超过合理规模碳强度将上升。因此,应科学规划大中小城镇结构及空间布局,防止城镇盲目扩张,挖掘城镇化的碳减排潜力。
【绿色环保】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大节能环保工程建设(第26期)(2013-08-14)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预计201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8万亿元。然而,全国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环保事件频发,部分省市节能形势依然十分严峻。8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未来将显著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领社会资金投入节能环保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