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工互网与石化化工融合应用指南出台,绘制数字化转型“框架图”和...(2025-06-12)
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工业互联网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简称《指南》),旨在为石化化工行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过程中的需求场景识别、应用模式打造、关键系统构建和组织实施方法提供参考借鉴,为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图”和“路线图”。
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工业互联网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简称《指南》),旨在为石化化工行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过程中的需求场景识别、应用模式打造、关键系统构建和组织实施方法提供参考借鉴,为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图”和“路线图”。
2025年4月2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多措并举深入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其中提出构建安全可靠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体系,并在多处提及生物柴油、生物航油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绿色燃料。SAF作为航空运输业未来实现减碳甚至零碳革命的商业利器,面临新一轮的政策及市场驱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实施情况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能源安全、生态环保、水资源承载能力等形势任务,2023年6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次《通知》的出台,是时隔六年,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又迎来的重磅新政,将进一步强化煤炭主体能源地位,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不含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制燃料,下同)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型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推动国务院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加快高质量发展,2023年8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稳增长方案》),实施期限为2023~2024年,系统谋划了行业两年期稳增长举措。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型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推动国务院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加快高质量发展,2023年8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七部门联合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稳增长方案》),实施期限为2023~2024年,系统谋划了行业两年期稳增长举措。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我国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特别是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不断出台了各层面、多层级的政策文件,对相关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本系列文章将陆续梳理和剖析化工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相关的政策脉络,以供借鉴参考。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支撑实施路线图,化工行业“双碳”科技突破方向,以及统计核算体系、标准化提升、标准计量体系等“双碳”工作相关基础体系的构建完善进展。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我国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特别是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不断出台了各层面、多层级的政策文件,对相关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本系列文章将陆续梳理和剖析化工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相关的政策脉络,以供借鉴参考。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我国工业领域实施碳达峰的具体目标、任务方案、行动计划等,以及其中与石化化工行业相关的要求和安排。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我国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特别是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不断出台了各层面、多层级的政策文件,对相关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本系列文章将陆续梳理和剖析化工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相关的政策脉络,以供借鉴参考。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石化化工、煤化工等行业能效、水效提升的目标要求和方向路径等。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我国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特别是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持续出台了各层面、多层级的政策文件,对相关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本系列文章将陆续梳理和剖析化工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相关的政策脉络,以供借鉴参考。本篇文章主要介绍化工重点耗能细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的思路、方向路径及目标要求等。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我国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特别是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不断出台了各层面、多层级的政策文件,对相关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本系列文章将陆续梳理和剖析化工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相关的政策脉络,以供借鉴参考。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我国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特别是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不断出台了各层面、多层级的政策文件,对相关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本系列文章将陆续梳理和剖析化工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相关的政策脉络,以供借鉴参考。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我国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特别是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不断出台了各层面、多层级的政策文件,对相关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本系列文章将陆续梳理和剖析化工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相关的政策脉络,以供借鉴参考。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是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但国内形势整体稳定向好。“十四五”是我国由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要围绕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为重点,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方向,以提高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推动我国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迈进,部分行业率先进入强国行列。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是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但国内形势整体稳定向好。“十四五”是我国由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要围绕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为重点,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方向,以提高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推动我国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迈进,部分行业率先进入强国行列。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是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但国内形势整体稳定向好。“十四五”是我国由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要围绕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为重点,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方向,以提高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推动我国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迈进,部分行业率先进入强国行列。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我国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系列政策部署。“十四五”期间,化工行业实现“双碳”愿景面临巨大挑战。
2020年10月9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印发《广东省发展绿色石化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省石化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明显提升,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迈入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行列。本文结合《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对计划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就广东石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向做出分析。
2020年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为原则,按照2020年、2022年和2025年三个时间段,明确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对不同类别塑料制品提出了相应管理要求和政策举措。不同于以往政策仅对个别环节和个别领域做出规范,此次《意见》提出的政策措施基本涵盖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过程和各环节,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建立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长效机制。
2019年4月30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落实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整体要求,解决长江经济带部分河段水体总磷严重超标问题,消除部分涉磷企业造成的突出水环境隐患,生态环境部印发《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导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重庆、江苏等7省(市)开展集中排查整治。本文将结合方案出台背景,对方案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并就方案后续影响及趋势发展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2019年3月,化工大省江苏连续发生多起化工安全事故,特别是“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超过600人受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后江苏省决定开展全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工作,相关征求意见稿再次引发业内外强烈反响。4月27日,经过意见征求和修改完善后,《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最终正式出台。本文在对该方案出台背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方案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分析其对江苏化工行业带来的影响,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