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2014-12-24)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2014年11月,《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传递出以经营规模适度为目标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改革思路。本文拟从政策出发点、政策重点内容等方面对《意见》进行解读,并对政策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2014年11月,《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传递出以经营规模适度为目标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改革思路。本文拟从政策出发点、政策重点内容等方面对《意见》进行解读,并对政策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当前,世界可贸易粮食有限、粮食能源化、粮价话语权、转基因食品安全等方面不确定性增加,我国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未来有必要完善粮食安全制度体系,向“制度”要粮食;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向“技术”要粮食;加大整治改造力度,向“土地”要粮食;树立健康消费理念,向“节约”要粮食;加大农业“走出去”,向“国外”要粮食。
自2003年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为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月26日,农业部印发《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进一步推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
2013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产量再创历史记录,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稳步提高。但与此同时,保障粮食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也对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1月19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一年聚焦“三农”问题。
由于牛羊肉供给短缺推动市场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引起社会各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9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要加强良种繁育推广,提高标准规模化养殖水平。到2020年,我国牛羊肉产量将分别以2.2%和3.1%的年均增长水平提升至786万吨和518万吨,我国牛羊肉供需缺口到2020年将基本填平。
5月6日,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意见》提出,通过政策、资金、组织、机制等多重保障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力争用五年时间,进一步夯实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使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融合、与农民生产生活融合更加深入,“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财政部制定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4月17日,国务院批复并发布《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完成1575处重点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的总体目标任务,这将为我国粮食生产进一步提供规划指引和保障。
2004~2012年,连续九个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初步构建起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并针对新形势新问题,首次提出要创新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模式,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