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解读之能源行业——聚焦”降能耗“,完成能耗双控收官与“十四五”规划约束性指标(2025-03)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报告明确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一目标的制定,兼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引领性,有助于从根本上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报告明确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一目标的制定,兼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引领性,有助于从根本上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明确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产能监测预警,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是对2024年以来我国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部分产业出现的运行乱象予以纠正与治理。中央政策对“内卷式”竞争的规制对象和具体措施更加明晰。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双循环”角度看,能源行业将成为突破“内卷”旧枷锁,...
11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公告指出,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将由现行的13%下调至9%。这一变化体现了政策思路开始向补贴国内消费者、引导国内产业健康发展的转变。出口退税率下调有望促使光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变“内卷”式竞争,更加关注国内市场需求,同时激励企业通过技...
欧盟委员会于2022年、2023年相继出台《外国补贴条例》及其配套的实施细则。2024年4月3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对隆基绿能、上海电气在罗马尼亚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投标项目启动反补贴调查。4月9日,欧盟委员会竞争事务主管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致辞时宣布,欧盟将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展开反补贴调查,调查将针对中企参与西班牙...
“十四五”以来,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快速增长,对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分布式光伏的零散性、多元性等特点,大干快上过程中也引发了电力市场领域安全性、经济性和公平性不足等复杂问题,影响整体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和市场发展预期。建议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布局、调整优化运营模式、健全完善价格机制、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等措施促进整体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
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等文件。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指的是从控制能耗总量和强度转变为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是更为直接的控制指标,打破了能耗双控指标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能够更好服务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将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区域协调发展、碳市场建设完善等方面产生积极、深...
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等文件。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指的是从控制能耗总量和强度转变为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是更为直接的控制指标,打破了能耗双控指标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能够更好服务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将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区域协调发展、碳市场建设完善等方面产生积极、深...
储能正在成为当前许多国家推进碳中和进程的关键技术之一。2022年,中国、欧洲和美国引领全球储能市场发展,三者合计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占全球储能市场的86%。欧洲、美国储能产业起步较早、政策机制发展较为成熟,其中,欧盟及欧洲主要储能市场注重对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加强路线匹配和规划制定,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美国政府从配置目标、财政支持、技术研发等方面出台政策,鼓励储能项目研发应用,...
5月24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下称《实施方案》)指出,江苏省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海上光伏,积极增加可再生能源供应。到2025年,全省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力争达到500万千瓦左右;到2027年,全省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实施方案》在场址分布、推进方式、消纳方案、产业规划等方面,为全省海上光伏发展提出了八项重点任...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会。党的二十大对我国能源事业作出了新部署新安排,勾画出中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蓝图。深刻理解领会二十大报告对能源事业的重要战略部署,需把握好“清洁低碳”“供应安全”“产业融合”“先立后破”四大关键词。在党的二十大引领下,未来中长期内,政策将进一步发力统筹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
我国能源低碳转型已进入爬坡过坎的攻坚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遵循能源生产、输送、消费的逻辑主线,从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制度、可再生能源发展制度、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市场体制机制、能源“双控”制度四个维度,剖析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能源绿色低...
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要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等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相关重点任务;同时要求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能源基地建设,建设以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的产业园区。本文以生物能源产业为主要关注点,分析《规划》出台的背景、生物能源产业相关的《规划》要点及其影响,并就生物...
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要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等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相关重点任务;同时要求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能源基地建设,建设以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的产业园区。本文以生物能源产业为主要关注点,分析《规划》出台的背景、生物能源产业相关的《规划》要点及其影响,并就生物...
能源绿色转型既是全球发展共识,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为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进一步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的行动纲领,《规划》对风电、太阳能发电行业提出发展目标和支持举措,将为上述行业担当实现“双碳”目标主力军角色提供方向引领和政策...
能源绿色转型既是全球发展共识,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为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进一步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的行动纲领,《规划》对风电、太阳能发电行业提出发展目标和支持举措,将为上述行业担当实现“双碳”目标主力军角色提供方向引领和政策...
2021年11月8日,人民银行宣布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其核心内容是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本文就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政策背景、政策亮点、政策影...
2021年11月8日,人民银行宣布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其核心内容是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本文就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政策背景、政策亮点、政策影...
“十三五”期间,新能源作为我国非化石能源的主力,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依托,决策部门对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加大了政策供给,新能源行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能源系统不断优化升级,新能源电力无补贴上网是电价政策的重要导向。“十四五”时期,促进新能源消纳、储能政策将进一步优化完善,金融领域将进一步出台利好政策,强化对新能源行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新能源行业的产品与技术“出海”也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本...
2021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引起储能行业乃至能源行业的关注。《指导意见》主要划分为两大部分,暨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其中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强化规划引导,鼓励储能多元发展;二是推动技术进步,壮大储能产业体系;三是完善政策机制,营造健康市场环境;四是规范行业管理,提升建设运行水平;五是加强...
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受光伏、风电自身波动性、间歇性的缺陷限制,未来风光要实现高比例接入,必将与储能结合。2021开年以来,已有广西、江西、贵州、山东、海南等12个地区要求新能源项目强配储能,我国新能源配置储能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将在梳理地方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储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以供投资...
2021年2月26日,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正式出台。《通知》在“加快开展项目储备和建设”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启动老旧风电项目技改升级。遵循企业自愿原则,鼓励业主单位通过技改、置换等方式,重点开展单机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机组技改升级。此次《通知》基本确立了我国“增量和存量风电装机并举”的发展路线,并将释放十分广阔的清洁能...
2020年10月,三部委下发了关于《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财建〔2020〕426号)(下称“补充通知”),就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结算规则进行了明确,并确定了各类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超出部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核发绿证准许参与绿证交易。本次补充通知的发布将助推风电光伏市场提质增效,同时有望激活绿证市场,缓解可再生能源的补贴难题。本文...
10月14日~10月16日,202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CWP 2020)在北京召开,四百余家风能企业的代表一致通过并联合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此项政策的出台将推动我国...
自2017年《关于促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国家能源局经过2年多的酝酿及筹划,于2020年7月17日正式公开征集我国首批储能示范项目。自2019年开始,部分地方便将储能纳入新能源接网方案。今年以来,青海、新疆、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湖南等十余省将储能写入新能源竞价、平价项目配置方案,商业规则“由暗到明”。今年上半年,已有三峡新能源等13家发电集团发布了32项...
2018年,“531”新政踩下光伏行业急刹车,由此,国内市场进入平价前夕的政策调整期。2019年,光伏规模管理模式大变革,基本遵循六个“定”:财政部定补贴盘子、发改委定价格上限、能源局定竞争规则、企业定补贴强度、市场定建设规模、电网定消纳上限。2020年,作为光伏补贴政策的最后一年,光伏政策仍然延续2019年的整体框架。截至目前,补贴、电价、建设方案三大核心政策均已落定。3月1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官宣《20...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的通知,其中重点提到,促进能源清洁发展,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加大对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多能互补的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2019年,工商业分布式受困于政策和电价等原因,行情较差,囤积了较多的项目。随着光伏系统成本的持续下滑,较多的...
2月以来,有部分光伏企业已接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关于2020年光伏电站政策征求意见稿》的电话通知。根据通知,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一、二、三类资源区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确定为每千瓦时0.33元(含税,下同)、0.38元、0.47元,工商业分布式上限价格为0.05元/千瓦时,户用电价暂时未定。据分析,电价下调基本在预期之内,政策时间利好电站项目落地建设,户用市场形势向好。2020年的光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
4月10日、1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接连公布《关于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政策意图直指风电、光伏平价上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价上网项目将在电网消纳等方面获得最高优先级,需补贴的风光发电项目则进入全面竞价,将上网电价作为重要竞争条件,优先建设补贴强度低、退坡力度大的项目。本文将详...
1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平价项目的组织、建设、运行和监管等方面,对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等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明确平价试点项目的优先上网、全额保障性收购等支持政策,为行业提供了稳定预期,开启了增量市场新空间。《通知》的发布,是2019年新能源第一剂重磅利好,对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2017年7月,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对示范项目实施、监管、产业及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之下,得益于储能成本的大幅下降,能源互联网的风口已经到来。当前,全国55个首批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已陆续开工,中国能源互联网进入实操阶段。这是我国能源行业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将有效推动能源系统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