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政策解读(第139期)(2024-11-04)
2024年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以下简称《建设指南》,聚焦短板材料突破和前沿材料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以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能力为目标,支持引导地方开展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和能力提升,破解我国新材料领域中试平台统筹布局不够、建设质量不高、服务支撑不足等问题,打造一批高水平的中试平台。
2024年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以下简称《建设指南》,聚焦短板材料突破和前沿材料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以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能力为目标,支持引导地方开展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和能力提升,破解我国新材料领域中试平台统筹布局不够、建设质量不高、服务支撑不足等问题,打造一批高水平的中试平台。
并购重组是企业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9月24日,为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证监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坚持市场化方向,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为落实《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规则,同步公开征求意见。政策提出,要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进一步提高监管包容度,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同时,要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依法加强监管。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监管层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力度、提高并购重组市场活力与效率的态度和决心,并购重组市场有望持续升温,聚焦“硬科技”领域,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并购重组是企业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9月24日,为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证监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坚持市场化方向,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为落实《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规则,同步公开征求意见。政策提出,要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进一步提高监管包容度,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同时,要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依法加强监管。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监管层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力度、提高并购重组市场活力与效率的态度和决心,并购重组市场有望持续升温,聚焦“硬科技”领域,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移动物联网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为提升移动物联网行业供给水平、创新赋能能力和产业整体价值,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型工业化,2024年9月,工信部印发《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到2027年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力争突破36亿等发展目标。《通知》提出四大主要任务和三方面保障措施,系统推进移动物联网应用规模拓展和产业生态繁荣。展望未来,预计移动物联网价值评估方法不断优化,连接价值有望提升。工信部等部门将持续公布移动物联网典型案例,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此外,物联网模组板块受益,建议资者保持关注。
2024年7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了16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加大项目碳减排标准供给、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研制、扩大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等8项“双碳”标准重点任务,以及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完善“双碳”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等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行动方案》的提出,可以推动机械行业绿色转型;可以提升机械行业市场竞争力;可以推动机械行业标准化发展。
国庆前后,一揽子重磅利好政策集中出台,拉开了新一轮大规模刺激经济的序幕,稳经济、稳楼市、稳股市全面同步发力,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空前。从“924新政”超预期多箭齐发,到9.26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止跌回稳”,再到9月29、30日一线城市集中优化“四限”,以及10月8日、12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接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房地产政策全面转向,在较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场预期,推动主要城市国庆假期成交量大增。展望四季度,围绕“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揽子配套政策将加速落地,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史上最宽松的政策环境。房地产企业将抓住政策窗口期,加大推盘促销力度,全力冲刺年度业绩,购房者信心也将继续修复。在“金九”旺季不旺后,“银十”有望逐步回归,预计四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将加快筑底、销售降幅有望明显收窄,2024年四季度或将成为过渡性转折的一个季度。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深入、国内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持续推进和接续发力,叠加热点一二线城市的带动,预计最早2025年、最晚2026年房地产市场或将迎来“止跌企稳”的拐点,但仍不具备大幅反弹的基础,可能呈现一定时期的低位盘整行情。
国庆前后,一揽子重磅利好政策集中出台,拉开了新一轮大规模刺激经济的序幕,稳经济、稳楼市、稳股市全面同步发力,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空前。从“924新政”超预期多箭齐发,到9.26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止跌回稳”,再到9月29、30日一线城市集中优化“四限”,以及10月8日、12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接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房地产政策全面转向,在较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场预期,推动主要城市国庆假期成交量大增。展望四季度,围绕“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揽子配套政策将加速落地,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史上最宽松的政策环境。房地产企业将抓住政策窗口期,加大推盘促销力度,全力冲刺年度业绩,购房者信心也将继续修复。在“金九”旺季不旺后,“银十”有望逐步回归,预计四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将加快筑底、销售降幅有望明显收窄,2024年四季度或将成为过渡性转折的一个季度。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深入、国内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持续推进和接续发力,叠加热点一二线城市的带动,预计最早2025年、最晚2026年房地产市场或将迎来“止跌企稳”的拐点,但仍不具备大幅反弹的基础,可能呈现一定时期的低位盘整行情。
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枢纽节点和通道,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6月17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作为推动全国规划落地实施,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的15项具体举措,《意见》围绕沿海及内河规划建设领域中央高度重视、地方高度关切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全面攻坚国家高等级航道,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着力推进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构建现代化的港口与航道体系。
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枢纽节点和通道,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6月17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作为推动全国规划落地实施,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的15项具体举措,《意见》围绕沿海及内河规划建设领域中央高度重视、地方高度关切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全面攻坚国家高等级航道,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着力推进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构建现代化的港口与航道体系。
近年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持续扩大,发行节奏明显加快,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专项债“借、用、管、还”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借”的准备过程不足、“用”的效率不高、“管”的机制不够健全、“还”的压力不断加大等。建议进一步优化专项债资金“借、用、管、还”的全周期管理,提升债券资金使用绩效,更好发挥专项债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专项债是稳增长、调结构、扩投资、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对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领域的资金短板、缓解财政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从专项债“借、用、管、还”全过程来看,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有必要进一步优化专项债全周期管理,提高管理机制效能,提升专项债使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