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5-03)
2024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发展活力。光伏、新能源车、储能电池等“新三样”成为有色金属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弥补了房地产、基建等传统领域需求的下降。2024年全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2025年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294万吨,同比增长1.4%。价格方面,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推动,以铜、铝等为代表的基本有色金属...
2024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发展活力。光伏、新能源车、储能电池等“新三样”成为有色金属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弥补了房地产、基建等传统领域需求的下降。2024年全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2025年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294万吨,同比增长1.4%。价格方面,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推动,以铜、铝等为代表的基本有色金属...
2024年以来,稳增长一系列政策持续发挥效力,为有色金属生产平稳运行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而在建筑地产等传统产业需求低迷的背景下,光伏、新能源车、储能电池等“新三样”成为拉动有色金属消费的最主要引擎,拉动有色金属工业保持增长。2024年1~10月,十种常用有色金属累计产量达6541万吨,同比增长4.7%。其中,精炼铜产量1116.5万吨,同比增长4.5%;电解铝3639.1万吨,同比增长4.3%。价格方面,9月以来,随着美...
2023年,国内有色金属市场供应量增加。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470万吨,同比增长7.1%,首次突破7000万吨。其中,精炼铜产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13.5%;电解铝产量4159万吨,同比增长3.7%。2024年以来,有色金属生产延续扩张态势,1~5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出4.7个百分点;1~5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产量为3242.0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6.9%。...
2024年初,国内稳经济、促恢复和扩内需等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铜铝等有色金属市场表现基本平稳。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1277万吨,同比增长5.7%。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呈震荡态势,先扬后抑,各品种表现不一。截至2024年2月底,上海期货交易所铝、铜、锌、铅价格分别为18855元/吨、68740元/吨、20555/吨和15935元/吨,较2023年末下跌3.7%、0.5%、下跌4.6%和微涨0.6%。2024年以来,有色金属出口同比降幅有所收窄,进口...
2023年以来,国内有色金属市场供应量增加,增速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三季度以来,生产利润仍是左右商品生产和供应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经济和制造业的复苏,市场需求回暖,商品生产企业对后市预期良好,国内有色金属市场供应量保持稳定增长。1~10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达6158.26万吨,同比增长7.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价格方面,三季度有色金属板块整体重心向上,但各品种存在较大分化表现。截至202...
2023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和制造业的复苏,国内有色金属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增速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仍在显现。1~5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达3024.42万吨,同比增长7.4%。受全球需求放缓、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主要金属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同时,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制约企业利润进一步恢复。1~5月,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312.5亿元,同比增长1.3%;有色金...
2023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各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基本消退,工地工厂陆续开工复工,国内商品市场需求表现逐步复苏。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1192.04万吨,同比增长9.8%。从市场价格看,多数金属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截至2023年2月底,上海期货交易所铝、铜、锌、铅价格分别为22635元/吨、70840元/吨、24905元/吨和15535元/吨,较2022年末上涨10.8%、10.3%、2.8%和1.2%。展望未来,疫情对经...
2022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加之需求端持续低迷,有色金属整体产量增速明显放缓。7,8月,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冶炼企业商品产出受限,市场供应趋紧。其中,受川渝地区限电影响,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年内首次出现下降。9,10月,我国有色金属生产供应提速,但同时,我国国内疫情呈多地蔓延扩散趋势,世界经贸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给国内有色金属市场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在新冠疫情、持续高通胀、俄乌冲突及...
2021年以来,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三、四季度以来,上游原料供应偏紧,叠加内蒙古能耗双控、云南限电限产政策等因素影响,国内商品大范围限产,供给端受到挤压,有色金属冶炼产量整体增速放缓。全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454万吨,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微降0.1个百分点。2022年1~5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2724.84万吨,同比增长0.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0.7个百分点。价格方面,2021年...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上游原料供应偏紧,叠加内蒙古能耗双控、云南限电限产政策等因素影响,国内商品大范围限产,供给端受到挤压,有色金属冶炼产量整体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454万吨,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微降0.1个百分点。2022年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10514万吨,同比微降0.5%。在供应紧缺背景下,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2022年以来,有色金属价格整体仍维持高位运行,...
2021年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巩固,国内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有色金属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市场价格呈较大幅度上涨。三季度以来,受到内蒙古能耗双控、云南限电限产政策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产量整体下降,供应量增速开始有所放缓。1~10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5375.8万吨,同比增长7.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下降4.0个百分点。截至10月底,上海期货交易所铝...
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先抑后扬,下半年以来,国内新冠疫情逐步得到稳定控制,有色金属生产逐步加速恢复,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加工产品产量也恢复增长。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6168万吨,同比增长5.5%,增幅较上年扩大2个百分点。2021年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国内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有色金属工业持续保持向好态势,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善。2021年1~5月,十种有...
2021年,在我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疫苗得到正常推进的形势下,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制造业稳步回升,有色金属工业继续保持向好态势。1~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1055.64万吨,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8.4个百分点。随着供需基本面的改善,有色牛市开启,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价格进一步上行。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发力的背景下,展望有色金属产业运行态势,行业生产有望继续保...
2020年三季度以来,国内新冠疫情逐步得到稳定控制,行业信心有所提振,有色金属生产正在逐步加速恢复,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加工产品产量也恢复增长。1~8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3988.77万吨,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8月同比增长6.9%,月度增速自4月以来逐月提升。生产企业对后市预期良好,下游行业复苏迹象明显,国内外有色金属价格延续上涨趋势,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
2020年以来,有色金属产业多项指标表现欠佳,但随着国内抗疫形势好转及各地陆续出台稳经济的新政,二季度以来炼厂已基本恢复生产,有色金属总体产量逐渐恢复。1~5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2412.99万吨,同比增长2.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市场避险情绪及对金属需求恢复担忧的影响,有色金属价格迅速下跌,行业效益大幅下滑。1~5月,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利润总额分别...
2019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延续平稳运行态势,受利润回落、供给受限等因素影响,行业供需继续保持较低速增长。十种有色金属(累计)5841.6万吨,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精炼铜产量978.4万吨,同比增长10.2%;电解铝产量3504.4万吨,同比下降0.9%;铅产量579.7万吨,同比增长14.9%;锌产量623.6万吨,同比增长9.2%。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冶炼厂被迫减产,生产受...
2019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延续平稳运行态势,电解铝产能清理整顿取得明显效果,受利润回落、供给受限等因素影响,行业供需继续保持较低速增长;多数基本有色金属价格呈下滑态势;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有色金属进出口环境更加严峻,针对我国的涉铝“双反”调查不断。展望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将继续深入推进,有色金属企业的生产经营仍面临挑战,环保压力将日趋加大;同时,宏观经济形势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深化...
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总体延续了平稳运行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动,行业供需保持相对较低速增长。从总体趋势上看,有色金属行业生产增速由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转向相对低速发展,有色金属产量扩张态势明显减缓。展望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围环境仍面临风险,一些隐忧依然存在,国内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环保压力将日趋加大,对行业供给产生影响,预计2019年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
2018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总体运行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动,对有色金属行业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环保政策趋严抑制供给过快扩张。全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687.9万吨,比上年增长6%,增速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铜、铝、铅、锌产量分别为903万吨、3580万吨、511万吨、568万吨,同比增长8%、7.4%、9.8%、-3.2%。内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不...
2018年以来,受消费转暖、环保趋严及供给侧改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色金属产业整体运行良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1~10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4478.51万吨,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铜产量739.31万吨,同比增长10.6%;电解铝产量2771.4万吨,同比增长4.4%。基本有色金属价格在上年实现大幅上涨后,呈现震荡偏弱走势,截至10月底,上海期货交易所铝、铜、锌、铅价格较上年末分...
作为周期性极强的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国家政策调控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稳步实施,促使有色金属工业降速转型发展。同时,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及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新旧动能转换仍有待时日。2017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有色金属市场供求关系出现明显改善,但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
2017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领域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整体向好,行业生产总体呈前高后稳的态势,十种有色金属冶炼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六种矿山产品产量小幅增长;铜、铝材等贴近消费的深加工产品保持平稳增长;清理整顿电解铝违法违规项目效果进一步显现。2017年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377.8万吨,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在去产能背景下,加之受环保限产政策影响供给偏紧,同时消...
2017年以来,有色金属工业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清理整顿电解铝违法违规项目的专项行动,并利用环境整治行动倒逼企业阶段性关停产能,有效改善了市场供需。总体上,行业呈现出生产平稳运行、效益持续向好、但投资呈现下滑的态势。展望2018年,从供给侧改革政策的红利效应持续凸显,促进实体经济趋好,综合政策环境与市场供需形势等因素判断,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将有望延续复苏态势,行业生产将有所回升。
有色金属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材料。随着现代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有发展优势的产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发...
2016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在部分企业采取限产、减产措施的情况下,有色金属冶炼产品产量增速有所下降。展望2017年,我国工业稳增长的基础不断得到加强,供给侧改革为缩减产能建立有效退出通道,但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与此同时,环保要求更加苛刻,严控新增产能、积极推动低效产能退出,短期内必然会对行业生产带来一些冲击。产业转型压力下,产品消费市场需要寻找新的开拓空间,精深加工领域...
2016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在部分企业采取限产、减产措施的情况下,有色金属冶炼产品产量增速呈下降趋势。展望2017年,我国工业稳增长的基础不断得到加强,供给侧改革为缩减产能建立有效退出通道,但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与此同时,环保要求更加苛刻,严控新增产能、积极推动低效产能退出,短期内必然会对行业生产带来一些冲击。产业转型压力下,产品消费市场需要寻找新的开拓空间,精深加工领...
2015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着过剩产能化解进程缓慢、企业亏损加剧、国企运行效率低下等诸多突出问题,转型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在规范行业健康发展、从供给侧化解产能过剩、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期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一段时间,政府相关部门将综合考虑国内外宏观环境以及行业自身发展特点,研究编制有色金属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5年以来,在国内外市场主要有色金属需求增速明显回落,部分国外企业采取限产、减产措施的背景下,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增速放缓。2016年,1~2月,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761万吨,同比下降4.3%,预计一季度有色金属生产将维持减速态势。在经济增速放缓、供过于求等多重利空因素的影响下,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铜、铝等价格均已接近或跌破国内生产企业的平均成本线。2016年一季度,在供给侧改革、企业减...
2015年以来,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较大的下行压力下,我国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低迷,生产总体平稳运行。展望2016年,国家出台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将逐步落地,国内铁路基建、新农村建设项目也将逐步实施,将有助于拉动有色金属的需求。同时,环保约束进一步增强,将制约有色金属行业盲目扩张;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原有的支撑有色金...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有发展优势的产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着工业经济较大市场份额。2014年以来,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受国内宏观经济“新常态”发展、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稳步实施,促使有色金属工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产业结构调整和质量升级,行业已经步入稳步调整期,但业内依然存在冶炼能力过剩、矿山资...
2014年,国内市场需求相对疲弱,“调结构、控产能”政策抑制供给,有色金属行业产量增速下滑。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7.24%,增速同比回落2.66个百分点。不过2015年初,随着支撑行业好转的因素增加,有色金属市场迎来小阳春。展望2015年全年,尽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但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保要求更加苛刻,产能过剩...
2014年以来,在调结构、控产能的产业政策引导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产能扩张态势有所控制,1~10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为3580万吨,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铝、精炼铜等在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影响下,产量增速均有所放缓。同时,在国家微刺激政策等因素影响下,铜、铝、铅等主要有色金属市场价格从三年低位开始反弹,反弹行情延续至9月。进入4季度以来,部分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
2013年,在国家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政策引导下,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开工率回升,产量平稳增长,全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4028.78万吨,同比增长9.91%,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41个百分点。其中,精炼铜产量增长明显,电解铝在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影响下,产量增速放缓。
2014年上半年,产能扩张态势有所控制,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为2089.0万吨,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4.6个百分点。展望下半年,我...
2013年以来,在控产能、调结构政策影响下,有色金属冶炼投资有所降温,有色金属冶炼生产较为平稳,企业开工率有所回升。全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4028.78万吨,同比增长9.91%。2014年以来,产能扩张态势得到进一步控制,前2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6.1%。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经济结构转型、抑制产能过剩、行业效益低下等因素限制了有色金属规模快速扩张。
总体看,2014年有色...
2013年3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平稳运行,随着工业经济的企稳、企业开工率的回升,有色金属产量增速较上年同期显著加快。前三季度,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累计2969万吨,同比增长9.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铜铝等冶炼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电解铝、精炼铜产量增长明显。
展望2014年,一方面,于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给社会各界带来改革红利预期,企业与居民的信心和预期有望稳定...
2012年,在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有色金属冶炼扩张态势有所遏制,生产总体增速保持相对低位。全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696万吨,同比增长7.5%,增幅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较“十一五”期间平均水平低6.3个百分点,且低于“十二五”期间将有色金属产量增速控制在8%左右的目标。
2013年上半年,我国冶炼生产有所提速,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10.05%。总体而言,2013年有色金属工...
2013年2季度,随着新建产能的陆续投产,我国有色金属冶炼生产继续快速增长,企业开工率回升,产量增速较上年同期显著加快。但受宏观经济减速、制工业生产增长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下游消费需求相对疲软,有色金属价格呈明显震荡下行态势。2季度末,上海期货交易所铜、电解铝、铅、锌当月期货价比1季度末下降11.1%、1.2%、4.5%和1.9%。展望未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预计短期内有色金属市场需求难以快...
2013年1季度,在国家“稳增长”政策措施下,我国有色金属冶炼生产运行整体平稳,企业开工率回升,产量增速较上年显著加快。1~3月,十种有色金属产品累计产量约为857.54万吨,同比增长10.62%,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2.17个百分点。预计2季度,随着有色金属消费旺季的到来,国内需求陆续释放,有色金属行业去库存化过程有望加快,有色金属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将得到缓解。
2012年以来,有色金属需求减弱,行业生产增速回落。前三季度,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品累计产量约为2696.94万吨,同比增长7.1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56个百分点。不过从趋势上看,7~9月,产量同比增速开始缓慢爬升,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预计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和出口下滑仍然是短期内难以改观的问题,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仍将面临“去库存化”过程。
2011年,政府加大了对有色金属行业产能的控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产能过剩政策,有色金属生产扩张态势明显回落,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为3438.29万吨,同比增长9.8%,产量增幅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幅13.8%低4个百分点。2011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60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1%。贸易逆差为74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
根据《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