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数据治理,加速释放金融数据价值潜能(下)(2024-05)
在数字化不断深入、数据要素成为生产要素的大背景下,银行业作为存储、处理和使用大量重要数据的金融机构,数据要素对其业务及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同时,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发展承压,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但现阶段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组织结构调整、数据质量、数据存储与运算、数据治理与应用、数据安全、数字化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我国银行业数据要素已完成原始数据累积和大规模要素扩张阶段,正在...
在数字化不断深入、数据要素成为生产要素的大背景下,银行业作为存储、处理和使用大量重要数据的金融机构,数据要素对其业务及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同时,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发展承压,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但现阶段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组织结构调整、数据质量、数据存储与运算、数据治理与应用、数据安全、数字化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我国银行业数据要素已完成原始数据累积和大规模要素扩张阶段,正在...
在数字化不断深入、数据要素成为生产要素的大背景下,银行业作为存储、处理和使用大量重要数据的金融机构,数据要素对其业务及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同时,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发展承压,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但现阶段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组织结构调整、数据质量、数据存储与运算、数据治理与应用、数据安全、数字化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我国银行业数据要素已完成原始数据累积和大规模要素扩张阶段,正在...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强国建设指明方向。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科技金融的提出,既体现出中央层面对科技的高度重视,也赋予了金融服务科技新的历史使命。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首次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以创新金融服务对接创新科技发展,加速推动我国科技自...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强国建设指明方向。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科技金融的提出,既体现出中央层面对科技的高度重视,也赋予了金融服务科技新的历史使命。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首次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以创新金融服务对接创新科技发展,加速推动我国科技自...
2023年以来,我国数字人民币加速推进,地方不断出台专项政策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区域试点不断扩围,目前已形成17个省市的26个试点地区,其中在全省试点的地区包括河北、江苏、广东、四川和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也已在全域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市场发展方面,截至2022年8月31日,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560万个。截至2023...
2023年以来,我国数字人民币加速推进,地方不断出台专项政策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区域试点不断扩围,目前已形成17个省市的26个试点地区,其中在全省试点的地区包括河北、江苏、广东、四川和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也已在全域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市场发展方面,截至2022年8月31日,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560万个。截至2023...
2023年以来,银行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战略调整和业务布局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数字人民币、大模型成热点,促进银行业降费提质增效。《2022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银行平均电子分流率97%,9成以上业务都已实现线上化。2023年6月底,中国手机银行App月活用户数超5亿。随着大模型的落地应用,数字员工“看懂文字、听懂语言、做懂业务”将成为常态。未来,AIGC技术将助力金融服务实现降本增效。一方面,可通过AIGC...
2023年以来,银行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战略调整和业务布局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数字人民币、大模型成热点,促进银行业降费提质增效。《2022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银行平均电子分流率97%,9成以上业务都已实现线上化。2023年6月底,中国手机银行App月活用户数超5亿。随着大模型的落地应用,数字员工“看懂文字、听懂语言、做懂业务”将成为常态。未来,AIGC技术将助力金融服务实现降本增效。一方面,可通过AIGC...
根据2022年3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共同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1)》显示,56.3%的银行家选择“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重点,比上年度高出1.2个百分点,继续位列首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正通过不断加码科技资金投入和科技人才引进,以全面拥抱金融科技的姿态加快...
根据2022年3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共同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1)》显示,56.3%的银行家选择“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重点,比上年度高出1.2个百分点,继续位列首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正通过不断加码科技资金投入和科技人才引进,以全面拥抱金融科技的姿态加快...
2014年,我国央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开始对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等进行专项研究。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试验,2021年,我国开始在代表性的区域开始试点测试,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在冬奥会中使用的数字人民币的交易量已经超过了Visa,打破了Visa长期的在奥运会赛场上对于国际支付场景的垄断,并且...
2014年,我国央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开始对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等进行专项研究。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试验,2021年,我国开始在代表性的区域开始试点测试,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在冬奥会中使用的数字人民币的交易量已经超过了Visa,打破了Visa长期的在奥运会赛场上对于国际支付场景的垄断,并且...
金融科技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控股公司将影响其主体布局、业务模式和公司治理能力等方面,对金融控股公司开展多元化经营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在协同发展中,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涉及技术后台、运营中台、服务前台的统一的协同系统实现技术、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节约技术开发费用和人力资...
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公司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战略目标,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网络广告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腾讯金融科技业务主要是面向消费者及小微经营者提供支付、金融服务。依托微信近12亿的活跃用户以及生态端的优势,腾讯金融业务从第三方支付起步,目前已经涉足在线支付、财富...
2020年底,国内独立直销银行布局加码,短短的一个月内,我国就诞生2家直销银行。2020年12月11日,招商银行公告披露公司获批与京东数科全资子公司网银在线共同筹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招商拓扑银行,分别持有后者70%和30%的股权;2020年12月2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公告,称已经取得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准,同意其拟资50亿元的注册资本成立直销银行子公司“邮惠万家”。截至目前,独立直销银行在国内共成立3家,对未来银...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36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普遍较往年放缓,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当下银行战略布局的重点。上半年,银行稳步推进金融科技子公司建设,国有大行积极助力央行加快数字货币布局。在战略及业务布局层面,银行对内通过金融科技加速推进数字中台建设,对外与科技企业开启多方合作成主要趋势。本文将在2019年银行业布局金融科技的基础上分析2020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科技布局特征,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2019年,金融科技行业格局分化更为明显,集中度明显提升,头部公司占领大部分市场,而银行业在金融科技的布局“快马加鞭”,与互联网公司服务客户群体重叠趋势显现,长尾客户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国家出台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规范了行业发展方向,并逐步完善了配套措施。放眼全球,2019年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加快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以国有银行为领头的银行业从战略、组织架构、业务、...
2019年,国内共9家金融科技企业上市,募资合计约9.2亿美元(按12月23日汇率计算),较2018年的7.38亿美元有所增加。除了拉卡拉在A股上市外,其余8家均在美国上市。 其中,7家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分别为美美证券、富途控股、老虎证券、普益财富、嘉银金科、玖富数科及嘉楠科技;金融壹账通在纽交所上市。上述8家赴美上市的金融科技企业合计募资约7.3亿美元。在9家上市金融科技企业中,金融壹账通募资金额最高,达3.1...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政策推动下,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探索阶段,虚拟货币发展迅速,同时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
8月下旬,全球知名咨询公司毕马威发布了《Pulse of Fintech H1’19》,对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金额达到379亿美元,2018年上半年融资金额达到628亿美元,同比下降39.81%;融资企业数量为962个,相比去年同期也出现明显下降。但同时,开放银行、数字化银行、财富科技、监管科技以及网络安全等金融科技重要领域都获得了明显的发展,显示出行业在经济下行的...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新秩序的重构,正在倒逼国内经济金融加快改革与开放的步伐。金融业正在向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实体经济、国际化方向转型,而金融科技在金融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为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为金融业重塑提供了“利器”,为普惠金融创造了低成本条件。我国需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把金融科技上升至金融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发展,运用金融科技加快银行业务转型,积...
2019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整体处于不景气状态,截至2019年6月,P2P网贷行业景气指数降至76.84,继续下行走势,为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同时,社会整体融资规模增速放缓,推动实体经济融资仍有压力;传统互金模式监管不断收紧,金融科技政策红利开启。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行业融资不断放缓,2019年以来大额融资项目几乎为零,但同时,小额的金融科技类融资不断增多,表现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转变。本文在分析行业...
2019年3月以来,各家银行2018年的业绩报告陆续出炉,金融科技热度再一次提升,成银行业布局“标配”。据统计,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在2018年年报中提及金融科技的数量分别是15次、64次、7次、21次、21次和3次,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在2018年年报中提及金融科技的次数分别为74次、25次、23次、10次、11次和4...
2018年6月份以来,P2P网贷部分平台集中“爆雷”,使得行业发展不确定性加大,在监管政策严厉打击下,P2P网贷平台经历了从备案延期到平台加速出清的过程。从区域发展看,P2P网络平台依然呈现明显的“大城市化”特征,头部平台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江浙等发达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在问题平台出清的大背景下,行业区域发展特征有何变化,本文将从上述重点区域的政策和市场角度分析P2P网贷行业区域发展现状,进而预测行业...
2018年12月14日,360金融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内科技金融上市的第一股,同时,360金融也入选《投资者报》评选的“2018中国数字金融公司30强”,旗下“360小微贷”业务,凭借创新小微金融智能风控技术,获得“2018数字金融普惠奖”,但分析公司背后布局及市场发展情况,未来发展仍待时间考验。本文通过分析360金融布局情况和优缺点,点评其未来发展趋势。
2月3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发布《互联网理财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互联网理财规模已由2013年的2152.97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15万亿元,而2017年互联网理财规模同比增幅达到52.39%。互联网理财指数也已由2013年的100点增长到2017年的695点,增长近6倍。从各项数据来看,国内财富管理行业迈入了2.0时代,在做好风险防控的条件下互联网理财领域发展前景巨大。互联网理财规模...
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重申并强调了普惠金融体系建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到2020年,将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政策引导下,2017年以来,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平稳发展,中农工建交五大行均已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普惠金融服务以往的壁垒被打破,精准度提高,效...
供应链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特殊分支,试图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资金的流动问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线上发展开始突飞猛进。从发展历程看,我国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2016年,供应链金融被称为互联网金融重点崛起领域之一,市场规模约13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4.98万亿元左右。未来,就其发展趋势而言,在金融科技的带动下,供应链金融是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
8月中旬,银监会向各家银行下发《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对银行对接P2P资金存管业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存管银行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随后8月24日,银监会、公安部、工信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委联合发布行业首部业务规范政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8月份监管层陆续出台...
2015年12月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布;今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春节后,京沪广等地开始收紧地方监管政策,暂停新增互联网金融平台注册,开始自查、整顿。此次整顿将会是P2P网贷行业一场真正的洗牌,对行业野蛮生长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促使平台回归理性发展。本文将对行业市场运行特征及出现问题进行分析,解读中...
1月12日,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了《2015年全国众筹行业年报》,年报内容主要包括2015年中国众筹行业新闻事件、全国众筹行业总体情况、众筹行业创意及人气项目、部分众筹平台点评、众筹行业政府监管、未来众筹行业趋势展望等七个部分内容。本文摘取报告中众筹行业2015年发展情况并对2016年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供投资者参考。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监管层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前景,3月5日,互联网金融首度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了政府的支持态度,同时,从近期的政策来看,监管将日趋严格。只要给予互联网金融合理适度的监管,其发展潜力不可忽视。而移动支付将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的重要方向。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未来2~3年,移动互联网将全面爆发,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争相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