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观】消费经历二次探底,反弹持续性有待观察(第110期)(2022-08-18)
3月以来,疫情对于消费的冲击影响显著加大,消费遭遇疫情爆发以来的二次探底。5月以来,在多种因素推动下,消费数据有所向好,部分消费大幅回暖。但综合研判,后续消费修复仍面临困难,可能影响消费反弹的可持续性,需引起高度重视。在持续做好精准防疫的基础上,要加快落实系列促消费政策,多措并举恢复消费信心,巩固提升消费能力。
3月以来,疫情对于消费的冲击影响显著加大,消费遭遇疫情爆发以来的二次探底。5月以来,在多种因素推动下,消费数据有所向好,部分消费大幅回暖。但综合研判,后续消费修复仍面临困难,可能影响消费反弹的可持续性,需引起高度重视。在持续做好精准防疫的基础上,要加快落实系列促消费政策,多措并举恢复消费信心,巩固提升消费能力。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继续延续下行趋势,房地产投资增速由正转负,房地产销售深度下滑。二季度开始各地优化调整因城施策政策措施,金融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强,随着疫情防控情况好转,房地产市场各项指标自5月开始连续环比快速上升。展望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房企债务风险不减,但随着调控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房地产开始进入修复通道。房地产调控应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基础上,积极解决当前市场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快完善长效机制。
2022年上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提升,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但货币流动性下降和市场化融资发力不够反映出企业和居民的信心、预期不足,削弱了货币政策宽松的“稳增长”效用。下半年,需警惕美联储超预期紧缩的负面外溢影响和日元、日债困局对我国的次生影响,重视外资撤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重视房地产领域违约风险的扩散升级。货币政策操作应坚持“以我为主”,继续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创造宽松的资金环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在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方面,会议提出要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从能源视角分析,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以下重要信息——能源安全备受重视,新能源将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本次会议提出的“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包括“供给”和“消纳”两部分,未来将重在实现供给与消纳二者间的有机配合、协同发力。本报告就新能源供给端和消纳端的发展态势与趋势进行简要分析,据此提出相关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在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方面,会议提出要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从能源视角分析,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以下重要信息——能源安全备受重视,新能源将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本次会议提出的“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包括“供给”和“消纳”两部分,未来将重在实现供给与消纳二者间的有机配合、协同发力。本报告就新能源供给端和消纳端的发展态势与趋势进行简要分析,据此提出相关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大幅降温,房企外部融资显著下滑,而到期债务仍处历史高位,行业信用风险持续发酵演变。一方面,7月中上旬全国多地业主因项目停工烂尾宣布将断供停贷,表明“保交楼”压力依然较大,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也引起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乃至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7月以来仍有融信中国、宝龙地产、龙光集团等千亿或百强房企正式宣布违约,表明房企债务问题依然严重,上半年惨淡的销售回款未能给出险房企提供应有的支持,房企竭力“自救”也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不过要看到,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表明下半年稳楼市、保交楼力度将明显加大。可以预期的是,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整体企稳,尤其销售端、融资端将率先改善,叠加“保交楼”工作的深入推进,房企信用风险将逐步缓解,但真正化解仍需时日,需要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房地产企业等协同发力。如果本轮销售回暖势头较好,且地方主动化债力度较大,预计最早明年上半年房企信用状况将得到明显改观。
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大幅降温,房企外部融资显著下滑,而到期债务仍处历史高位,行业信用风险持续发酵演变。一方面,7月中上旬全国多地业主因项目停工烂尾宣布将断供停贷,表明“保交楼”压力依然较大,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也引起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乃至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7月以来仍有融信中国、宝龙地产、龙光集团等千亿或百强房企正式宣布违约,表明房企债务问题依然严重,上半年惨淡的销售回款未能给出险房企提供应有的支持,房企竭力“自救”也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不过要看到,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表明下半年稳楼市、保交楼力度将明显加大。可以预期的是,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整体企稳,尤其销售端、融资端将率先改善,叠加“保交楼”工作的深入推进,房企信用风险将逐步缓解,但真正化解仍需时日,需要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房地产企业等协同发力。如果本轮销售回暖势头较好,且地方主动化债力度较大,预计最早明年上半年房企信用状况将得到明显改观。
不动产投资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缩写为REITs)于1960年发源于美国,是一种通过发行收益凭证汇集投资者的资金,将不动产交由专业投资机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收益及时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投资基金。我国REITs市场发展起步较晚。2021年6月,首批公募REITs正式上市。截至2022年7月29日,共有14只公募REITs上市。目前已发行REITs的基础资产项目类型,主要包括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仓储物流、生态环保四类。本文将分析REITs的基本情况、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不动产投资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缩写为REITs)于1960年发源于美国,是一种通过发行收益凭证汇集投资者的资金,将不动产交由专业投资机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收益及时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投资基金。我国REITs市场发展起步较晚。2021年6月,首批公募REITs正式上市。截至2022年7月29日,共有14只公募REITs上市。目前已发行REITs的基础资产项目类型,主要包括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仓储物流、生态环保四类。本文将分析REITs的基本情况、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近二十多年来,全球半导体市场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放缓或回落后又会经历一次更强劲的复苏。2022年以来,受疫情、通胀、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大等因素影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电等消费品市场的需求逐渐下降,导致上游芯片的需求量逐渐下跌。6月,部分芯片产品疯狂降价。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缺芯荒”得到了缓解:由于生产周期等原因,汽车等领域“缺芯”仍未得到缓解。目前,汽车芯片领域持续投产,投资继续增长。对我国而言,芯片国产化程度仍较低,国家将积极鼓励先进制程发展,建议持续关注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