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品】我国在线外卖行业的经济效应和发展趋势分析(第139期)(2024-09-09)
在线外卖行业是我国平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餐饮业数字化发展的典型业态。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线外卖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在扩大消费、保障民生、促进就业、推动餐饮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等量化模型对我国在线外卖行业对国民经济总产出和增加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十五五”时期我国在线外卖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食 品】加快种业突破、促进乳品消费,我国乳业加快转型升级(二)(第40...(2024-04-02)
乳品行业作为我国食品工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已经成为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规范、产品质量稳定向好的现代食品制造业,同时也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长链产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乳品行业也经历过跌宕起伏,但随着工业化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居民消费的持续升级,我国乳品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目前,城市居民更倾向于购买价格更高、功能性更强的乳制品,“品质保障”是高端乳制品最大的吸引点。随着我国乳制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者需求将是影响未来行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乳制品的个性化、差异化渐渐成为主流。企业开始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不同口味、营养成分、功能性的乳制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有机、绿色、健康的乳制品将成为未来的趋势。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的要求。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乳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加速数字化变革,培育新增长点,加快新质生产力培植。
【食 品】加快种业突破、促进乳品消费,我国乳业加快转型升级(一)(第39...(2024-04-02)
乳品行业作为我国食品工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已经成为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规范、产品质量稳定向好的现代食品制造业,同时也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长链产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乳品行业也经历过跌宕起伏,但随着工业化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居民消费的持续升级,我国乳品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目前,城市居民更倾向于购买价格更高、功能性更强的乳制品,“品质保障”是高端乳制品最大的吸引点。随着我国乳制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者需求将是影响未来行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乳制品的个性化、差异化渐渐成为主流。企业开始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不同口味、营养成分、功能性的乳制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有机、绿色、健康的乳制品将成为未来的趋势。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的要求。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乳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加速数字化变革,培育新增长点,加快新质生产力培植。
【食 品】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吉林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二)(第21期)(2023-03-20)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黑土带、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黄金肉牛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吉林省要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须走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发展肉牛产业,对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从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黑土地,助推吉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自2021年启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以来,吉林省坚定不移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产业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3月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全省肉牛产业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2030年的远景目标,为全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保障。
【食 品】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吉林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一)(第20期)(2023-03-20)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黑土带、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黄金肉牛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吉林省要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须走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发展肉牛产业,对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从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黑土地,助推吉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自2021年启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以来,吉林省坚定不移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产业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3月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全省肉牛产业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2030年的远景目标,为全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保障。
【食 品】擘画“十四五”蓝图,安徽食品工业规模将达4000亿元(一)(第16...(2022-12-26)
食品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安徽省食品工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食品工业保持稳定发展,对工业稳增长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安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完成全省工业8.4%的营业收入,贡献了9.2%的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占全国食品工业的3.9%,利润总额占全国食品工业的3.4%。全省食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细分程度加深,新产品持续涌现,基本覆盖了食品工业主要行业门类,产品结构持续向绿色化、多元化、便捷化、品质化方向发展。可以说,食品工业在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中具有重要地位。“十四五”期间,安徽将深入实施食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加快做大产业规模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增强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重点产业影响力,积极培育未来食品产业,全面提高食品工业发展水平和供给质量。
【食 品】擘画“十四五”蓝图,安徽食品工业规模将达4000亿元(二)(第16...(2022-12-26)
食品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安徽省食品工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食品工业保持稳定发展,对工业稳增长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安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完成全省工业8.4%的营业收入,贡献了9.2%的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占全国食品工业的3.9%,利润总额占全国食品工业的3.4%。全省食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细分程度加深,新产品持续涌现,基本覆盖了食品工业主要行业门类,产品结构持续向绿色化、多元化、便捷化、品质化方向发展。可以说,食品工业在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中具有重要地位。“十四五”期间,安徽将深入实施食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加快做大产业规模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增强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重点产业影响力,积极培育未来食品产业,全面提高食品工业发展水平和供给质量。
【食 品】海天味业渠道网络布局加速,龙头地位持续巩固(二)(第138期)(2021-09-13)
海天味业是国内专业的调味品生产企业,产品涵盖了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火锅底料等几大系列百余品种300多个规格,酱油、蚝油、调味酱等多个品类市场规模均处于领先甚至绝对领先地位。2020年,尽管新冠疫情使传统优势渠道承压,但海天味业通过快速推动营销网络的转型以及加快推出新品类新渠道,大幅降低了疫情影响,三大核心品类销售稳健增长,其他品类(复合调味品、鸡精、火锅料、醋等)加快增长,公司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27.92亿元,同比增长15.13%。2021年一季度,海天味业渠道网络布局持续加速,全国一级经销商数量达到7335家,较上年末增加284家。随着海天味业持续推进渠道深耕及网络裂变,公司营收稳定增长,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58亿元,同比增长21.65%。预计海天味业在做好酱油、蚝油、调味酱三大核心品类的基础上,将加快挖掘复合调味料、食醋等后继品类。中长期来看,在我国调味品行业B端规模增速大于C端增速的背景下,海天味业作为B端收入占主导的企业,有望享受调味品行业中长期高景气带来的收入增长。
【食 品】海天味业渠道网络布局加速,龙头地位持续巩固(一)(第137期)(2021-09-13)
海天味业是国内专业的调味品生产企业,产品涵盖了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火锅底料等几大系列百余品种300多个规格,酱油、蚝油、调味酱等多个品类市场规模均处于领先甚至绝对领先地位。2020年,尽管新冠疫情使传统优势渠道承压,但海天味业通过快速推动营销网络的转型以及加快推出新品类新渠道,大幅降低了疫情影响,三大核心品类销售稳健增长,其他品类(复合调味品、鸡精、火锅料、醋等)加快增长,公司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27.92亿元,同比增长15.13%。2021年一季度,海天味业渠道网络布局持续加速,全国一级经销商数量达到7335家,较上年末增加284家。随着海天味业持续推进渠道深耕及网络裂变,公司营收稳定增长,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58亿元,同比增长21.65%。预计海天味业在做好酱油、蚝油、调味酱三大核心品类的基础上,将加快挖掘复合调味料、食醋等后继品类。中长期来看,在我国调味品行业B端规模增速大于C端增速的背景下,海天味业作为B端收入占主导的企业,有望享受调味品行业中长期高景气带来的收入增长。
【食 品】乳制品行业运行情况及趋势预测(第9期)(2021-01-26)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越发旺盛,在强劲的内需驱动下,国内乳制品行业通过开展品质升级、品牌升级、创新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乳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一直以来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同时,国内乳制品企业还肩负着促进群众健康,帮扶三农发展的重大使命。2021年,在新的格局下,我国将充分发挥内需潜力、不断完善国内大循环,面对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日趋完善的国内产业链,中国乳业将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阔步向前,以高品质产品服务消费者需求。
【食 品】国内食糖生产进入减产周期,未来糖价仍有上行空间(二)(第155...(2020-11-04)
制糖工业是食品行业的基础工业,也是造纸、化工、发酵、医药、建材、家具等多种产品的原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全球第五大食糖生产国,南方盛产甘蔗,北方宜种甜菜。蔗糖是国内糖的主要来源,甘蔗主产区位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南方省份,甜菜主产区位于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地区。2000年以来,我国食糖生产呈现出典型的周期性特征,一般以5~6年为一个完整周期,其中3年增产3年减产。糖周期产生的原因是“糖价低迷→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产量下降→糖价上涨→农户种植积极性上升→产量上升→糖价走低→糖价重回低点”。2019/20榨季,我国食糖生产进入新一轮减产周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041.51万吨,比上一制糖期减产35万吨,同比下降3.21%。由于我国食糖消费量基本维持不变,而产量开始进入下行期,导致库存量快速消耗,两者共同作用致使供给端逐步收缩,因此预计未来糖价仍有上行空间。
【食 品】国内食糖生产进入减产周期,未来糖价仍有上行空间(一)(第154...(2020-11-04)
制糖工业是食品行业的基础工业,也是造纸、化工、发酵、医药、建材、家具等多种产品的原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全球第五大食糖生产国,南方盛产甘蔗,北方宜种甜菜。蔗糖是国内糖的主要来源,甘蔗主产区位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南方省份,甜菜主产区位于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地区。2000年以来,我国食糖生产呈现出典型的周期性特征,一般以5~6年为一个完整周期,其中3年增产3年减产。糖周期产生的原因是“糖价低迷→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产量下降→糖价上涨→农户种植积极性上升→产量上升→糖价走低→糖价重回低点”。2019/20榨季,我国食糖生产进入新一轮减产周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041.51万吨,比上一制糖期减产35万吨,同比下降3.21%。由于我国食糖消费量基本维持不变,而产量开始进入下行期,导致库存量快速消耗,两者共同作用致使供给端逐步收缩,因此预计未来糖价仍有上行空间。
【食 品】未竟的战役,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业的影响与启示(第18期)(2020-03-02)
对餐饮业而言,2020年的春节“寒意”逼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国内餐饮企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业影响报告》提到,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46721亿元,其中15.5%来自春节这一传统的消费旺季。然而,仅在春节7天,新冠肺炎疫情已对餐饮业零售额造成了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目前疫情仍未解除,餐饮业后续所遭受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在这场战“疫”中,餐饮行业如何自救,将损失降至最低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疫情下餐饮行业面临的困境以及餐饮企业采取的措施进行梳理,并对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供参考。
【食 品】餐饮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第100期)(2018-10-22)
我国餐饮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经历了开放起步阶段、数量型扩张阶段、规模连锁发展阶段和品牌提升战略阶段四个发展阶段。目前,餐饮业发展处于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阶段。我国人口有13亿多,餐饮市场规模为4万亿元左右,人均年消费仅3000元左右;美国人口有3.25亿,市场规模早在2015年就达到4.25万亿元,人均年消费额早已超过1万元。从发展空间来看,我国餐饮市场潜力巨大。本文在梳理餐饮行业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对行业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供参考。
【食 品】白酒行业涨价潮频现,提价趋势或将延续至2018年(第129期)(2017-12-29)
12月28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起适当上调茅台酒产品价格,平均上调幅度18%左右,53度普茅价格或将提高至969元/瓶。2017年以来,以茅台、五粮液为首的高端白酒涨价成为行业热议话题,同时也带动了次高端白酒的价格上涨,水井坊、洋河、泸州老窖等酒企也纷纷对全线产品进行几次提价。白酒市场一片红火,涨价成为行业全年的主旋律。本文将对2017年我国白酒行业运行情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2018年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以供参考。
【食 品】重新开放进口美国牛肉,有望倒逼国内牛肉产业转型(第61期)(2017-07-04)
2017年4月,中美贸易合作“百日计划”达成共识,双方协议于7月16日前我国重新开放美国牛肉进口,同时美国允许从我国进口熟制禽肉。6月20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口美国牛肉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标志着美国牛肉时隔14年重返中国市场。对于重新开放进口美国牛肉,国内市场褒贬不一。本文将对我国牛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开放美国牛肉进口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投资建议,以供参考。
【食 品】征求意见稿出台,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有望加速(第110期)(2016-12-30)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呈多发、频发之势,不仅对产业发展造成影响,也给人民身体健康和安全带来威胁,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为遏制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扩大的势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11月23日对外公布了《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对我国加快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政策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食品安全未来趋势进行判断,供读者参考。
【食 品】《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发布,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第35期)(2016-05-03)
近期,全国猪肉价格一路上涨,在多个省市先后突破10元/斤。4月20日,全国生猪均价达10.05元/斤,创造了新的记录。在猪周期的作用下,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对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016年4月21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期望通过多方途径,以实现生产稳定略增、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不断提升等目标。《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也是“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本文将对目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对《规划》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以供决策参考。
【食 品】2015年白酒行业运行情况与2016年趋势预测(第109期)(2015-12-28)
2015年12月23日,在权重蓝筹股的带动下,沪指再次站上3600点关口。在市场大幅向前迈进的过程中,白酒板块领涨大盘,涨幅达到5.16%。截至当日收盘,18家白酒上市企业全部收涨,古井贡酒、沱牌舍得两只股票涨停。2015年以来,我国白酒行业景气一直处于恢复阶段。根据前三季度白酒企业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白酒行业的收入和净利润都在逐步提升,行业发展已到筑底向好阶段。本文将尝试对我国白酒行业2015年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对行业201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供参考。
【食 品】“杀牛倒奶”现象快速蔓延,年中原奶价格将筑底(第11期)(2015-02-15)
在经历了2013年全球奶价冲高及中国市场奶荒之后,全球及国内奶价迅速回调并一路走低,我国原奶收购价格从2013年的最高6元/公斤降至2015年年初部分地区的1.5元/公斤。同时,随着国内需求萎靡和乳企对鲜乳的限购限收,2014年底以来,我国农户“杀牛倒奶”现象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主产区集中爆发,并向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蔓延。本文拟分析我国乳制品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对行业未来走势做出预判,并提出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