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观】用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五大推力(第158期)(2019-11-29)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2019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次被定性为基建的重要内容,并排列在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传统基建类项目之前,“科技新基建”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基础保障,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建重要内容,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当前,消费需求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强力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高校增设专业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动力和支持。为了有效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需要强化财政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做好顶层设计、着力改善环境、强化研发示范、加强专业监管。
【宏 观】全球经济变局中的挑战与机遇(第155期)(2019-11-25)
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3%,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并警告世界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目前,“逆全球化”思潮在欧美国家不断发酵,贸易保护主义泛起,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这些均对全球经济的增长形成挑战。然而这些挑战的背后也暗藏着机遇。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新科技革命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都将成为我国在全球经济变局中谋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将从全球经济变局中的挑战与机遇两个方面作出阐述。
【宏 观】地方债发行接近尾声,国务院提前下达明年限额(第130期)(2019-09-16)
9月3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监管部门已下发文件,要求地方报送2020年重大专项债项目资金需求情况。经人大审议批准,今年将提前下达部分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9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措施,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此次国常会指出,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本文将对今年前8个月地方债发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后续地方债的发展进行展望。
【宏 观】上半年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和全年展望(第113期)(2019-08-16)
上半年,我国服务业保持稳步增长,服务业增加值247743亿元,同比增长7.0%,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3%,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部分新兴行业投资增长较快。但同时,我国服务业发展也面临着人才短缺、部分行业效益下滑、开放进程缓慢等问题。下半年,随着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服务业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服务业增加值将增长6.8%,全年增速保持在6.9%。
【宏 观】上半年美国经济形势分析及展望(第111期)(2019-08-02)
今年以来,尽管就业市场仍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但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明显减弱,增速已经越过了此轮扩张周期的高点。随着政策刺激起来的经济“虚火”褪去,市场信心、企业投资意愿以及债务可持续性三方面的不足将进一步削弱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增添下行风险。下半年美国经济继续放缓的可能性较高,但实际表现如何将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如何调整、中美贸易谈判前景以及美国政府债务上限能否及时上调等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较大影响。
【宏 观】上半年物价形势分析及下半年展望(第110期)(2019-08-02)
2019年以来,我国物价呈现平稳上涨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工业生产者价格小幅上涨。未来数月,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通胀预期增强、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扬等因素支撑价格上涨;宏观需求总体偏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粮食产量和库存双高等因素抑制价格上涨。综合考虑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初步判断,下半年CPI上涨2.5%,全年CPI上涨2.4%;下半年PPI下降0.1%,全年PPI上涨0.1%。建议实施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保障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宏 观】5G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109期)(2019-08-02)
6月6日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标志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商用将对投资、消费、出口等产生推动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目前来看,我国的5G技术专利、强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和较完善的生产体系有利于我国主导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但同时,5G建设也面临着投资和收益、成熟度和高预期、任务和时间之间的矛盾。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快5G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政策体系建设,推动5G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融合,鼓励垂直行业渗透应用,加快我国产业智能化升级。
【宏 观】我国国际收支新阶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第100期)(2019-07-12)
201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进入总体差额有顺有逆、经常账户顺差逐步收窄甚至由顺转逆、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差额顺逆交替的新阶段。在新阶段,经常账户逆差常态化会加大外汇风险,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差额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会加大国际收支平衡难度,外汇管理可能阶段性面临“稳汇率”与“保外储”两难。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冲击短期内可能引发国际收支“双逆差”、跨境资金异动等风险暴露。我国外汇管理应积极维护外汇储备规模合理稳定,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人民币稳定、有序、适度贬值,继续对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必要的合理管控。
【宏 观】制造业投资进入低位走势(第95期)(2019-07-05)
1~5月份,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长2.7%,处于历史低位。从制造业投资周期视角来看,已进入低位延续期。本轮制造业投资周期有技改升级推动的特点,今年以来的增速回落主要是市场因素造成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走弱、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外迁、市场景气度下降影响投资者信心等都制约着制造业投资增长。对此,要围绕优化制造业投资布局、拓展国内消费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信心、增强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等方面,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增强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进一步发挥制造业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作用。
【宏 观】201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下半年展望(第94期)(2019-07-05)
2019年以来,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发展改革任务,我国坚定做好自己的事,强化逆周期调节,深化金融等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确保了经济运行在预期目标之内。展望下半年,外部环境纷繁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面临着外贸出口下滑、制造业投资低迷、企业效益不佳、重点领域就业压力上升等问题,但随着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显效,国内大市场建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我国经济将保持稳中缓降态势,下半年GDP将增长6.2%左右。
【宏 观】经济增长韧性增强,乘势而上行稳致远(第84期)(2019-06-06)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本丰富、国内市场广阔,经济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我国的逐步强大,引发了部分守成大国的恐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国内消费持续升级、投资提质增效,发展的动力源自内生;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实力增强,发展的实力显著跃升;国内市场广阔、供给能力充裕,发展的潜力更加厚重;外贸升级加快、开放脚步加快,发展的协调性更趋平衡。
【宏 观】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研究(第71期)(2019-05-17)
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党对我国产业体系做出的新论断,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内涵,然后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从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竞争格局出发,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现代金融、高素质人力资源为支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保障,构建协同有力、运转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宏 观】2019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及全年展望(第64期)(2019-04-28)
回顾一季度经济形势,中美经贸关系在两国元首推动下出现转机,同时供给侧结构改革持续深化,逆周期调节措施有力推进。在外部发展环境出现一些挑战和内部发展环境政策措施效应陆续释放的共同作用下,一季度经济运行积极因素有所增加,市场预期和信心明显改善,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并在一、二月份缓中趋稳的基础上,三月份全面回升,总体上实现经济运行平稳开局。本文将对一季度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对全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宏 观】如何看待当前全球经济的风险信号(第51期)(2019-04-04)
2018年下半年以来,欧美股市大跌、债券收益率倒挂、景气指数回落等一系列风险信号相继出现。目前有看法认为,这一系列风险信号预示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即将陷入“断崖式下跌”,但由于此次全球经济放缓具有典型的政策冲击特征,随着2019年初以来全球货币政策环境和贸易政策环境的改善,市场恐慌情绪得到舒缓,投资者预期有所好转。因此,虽然风险信号的增多显示世界经济在触及本轮增长周期的顶点后已进入下行阶段,但短期风险信号的边际改善预示着世界经济有较大概率不会在近期内出现“断崖式下跌”,危机并非迫在眉睫。
【宏 观】经济增速温和放缓,市场预期边际改善(第50期)(2019-04-02)
今年以来,随着“六稳”政策逐步落地显效,特别是通过年初降准、减税、专项债券加速发行等逆周期调节,我国宏观经济有望平稳开局,预计一季度GDP增长6.3%左右。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超预期减税、股市明显回暖等因素,使得未来增长预期边际改善。但同时,经济运行仍面临世界经济减速下行、国内汽车市场大幅下跌、房地产市场存在调整风险、社会流动性宽松效应尚未有效传导等突出问题。
【宏 观】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第49期)(2019-04-02)
2018年以来,银行信贷利率上浮明显,债券股权融资成本上升较快,信贷审批周期较长,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问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金融供给不足、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偏低、中小微企业可抵押物缺乏、银行放贷意愿低、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是造成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快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创新抵质押方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的困境。
【宏 观】固定资产投资呈企稳态势,公铁、新基建将成投资热点(第43期)(2019-03-25)
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趋势监测报告及2019年投资形势展望》,初步预计,201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将呈现企稳态势,中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投资成为主要拉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情况略有好转,中西部投资增速继续领先。本文将结合报告内容,对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状况进行总结;同时结合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对201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热点进行展望。
【宏 观】经济、科技和资源安全面临的新问题(第40期)(2019-03-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经济和科技安全。贸易集中度高、对西方技术和规则秩序的不对称依赖、财政金融风险积聚、外资对产业和市场的控制等是我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军民科技融合转化不畅、科技安全管理薄弱等是科技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开发利用水平较低等是资源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建议着力处理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确保能源原材料供应、维护金融安全、加大科技领域补短板力度、提高科技和产业创新效能,以维护国家经济、科技和资源安全。
【宏 观】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宏观调控的经验与启示(第39期)(2019-03-11)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面对当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交织、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诸多挑战,宏观调控统筹稳增长、防风险和提质量的难度明显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回顾好、总结好和利用好改革开放40年来宏观调控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突出问题导向,以期为新时代继续创新和完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宏观调控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确保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持续提升。
【宏 观】2018~2019年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与判断(第118期)(2018-12-05)
2018年,在外部环境欠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各地区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中部地区增幅继续领先;东部地区转型加快,发展质量提高;西部地区增幅回落,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东北地区依然增幅最低。展望2019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将略有回落,中部地区增速有望保持领先,西部地区增速相对稳定,东北地区增速依然将落后平均水平。建议进一步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激励相容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精准的区域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