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地 产】国家统计局:房地产行业普增普涨阶段已结束(2016-08-15)
8月15日,证券日报讯,8月12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个月,房地产市场确实有一些变化,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房地产销售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速在回落。房价近两个月涨幅有所放缓,分化比较明显。其中,一线、二线城市房价相对比较坚挺,三线、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不是很多。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分化调整的走势和格局下一阶段还会延续。房地产行业高增长和普...
8月15日,证券日报讯,8月12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个月,房地产市场确实有一些变化,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房地产销售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增速在回落。房价近两个月涨幅有所放缓,分化比较明显。其中,一线、二线城市房价相对比较坚挺,三线、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不是很多。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分化调整的走势和格局下一阶段还会延续。房地产行业高增长和普...
8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8月11日,南京、苏州同时出台政策,从提高信贷门槛、实施限购等方面对楼市进行调控。这也是继年初之后,两地今年出台的第二波调控政策。在6月和7月,合肥、厦门也已经发文强化调控。这正在对楼市资金形成挤压。分析人士指出,近日,武汉、福州、南宁等城市先后诞生高价地,即体现出这种趋势:经过从一线城市到“强二线”的流动后,楼市资金正在从“强二线城市”外溢,在东部核心城市周边...
8月11日,观点地产网讯,8月9日下午,合肥各银行放出贷款新细则:查有2套房,征信有一笔住房贷款未结清的,拒绝贷款,这是核心二线城市“限贷”政策落地的开始。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厦门、苏州、南京、杭州等楼市热度及政策走向来看,三季度重启“限贷”已经是大概率的事件。首先,前期政策较为“温和”并未起到实质性调控作用,政策面会继续稳步收紧。其次,楼市调整预期及房价下降将导致银行资产缩水...
8月11日,北京晨报讯,今年前7月,北京高端住宅成交量出现爆发式上涨。综合多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单价7万元+高端住宅成交总量达到1499套,创五年来历史新高。多位业内人爆料,北京迎来了高端住宅置换的高峰期,改善需求积极入市成为交易主力军,拉动了高端住宅成交量的上涨。与传统高端住宅不同的是,北京新兴高端住宅从二环、三环延伸到了四环以外。这些新兴高端住宅主力户型集中在180平方米至350平方米左右...
8月11日,经济参考报讯,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明确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对一些中小城镇来说是极大利好。不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调查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及县以上的新城新区数量达3500多个,新城新区发展普遍面临着规划上过度超前、定位上同质化、过度依赖房地产拉动等突出问题。一些专...
8月10日,新华社讯,近半年来,地王频出的背后既有资本市场输血的力量,也有银行开发贷款等低成本投资资金的“辅助”。房企利用金融杠杆获得资金手段繁多,成为推高地价房价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一些热点城市地王频出、房价“高烧不退”的现象,多地多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降温政策,直指房地产企业融资、拿地以及个人住房信贷。其中,地方政府通过“提首付,降杠杆”可以减缓开发商销售回款,削弱为房企拿地“输血...
8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资产泡沫问题已经上升到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的高度,上个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提出了要“抑制资产泡沫”。在当前,中国的资产泡沫问题主要体现在房价上。今年上半年,居民和房企双双快速加杠杆,房价和地价双双快速飙升,而且这种势头似乎仍在延续。抑制资产泡沫要有短期与长期策略的结合,短期主要是降低风险,实现软着陆;长期则是让地产业回归理性,更多的承担居住功能。因此,未...
8月9日,中国新闻网讯,交通银行8日在上海发布第36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本期小康家庭“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上升2个百分点至117点,为历史高点。调查表明,该指数创下新高的原因是核心城市小康家庭现在和未来对不动产的投资意愿均明显增强,且未来投资意愿上升幅度较大。而非核心城市小康家庭现在不动产投资意愿与上期持平。受到房屋存量高、土地存量高、去库存需求不足和年龄结构老化等原因的影响,非核心...
8月9日,第一财经日报讯,在飙涨的房价作用下,北京、上海、深圳部分购房者正面临着“被豪宅”的尴尬。知名房产租售服务平台“安居客”最新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房源数据报告指出,上海、北京、深圳三地500万元以上的房源占比分别达到36.6%、39.7%和31.1%。此外,在过去3年里,北京、上海、深圳三城市的单价“10万元+”楼盘数量已增加10余倍。持续放大的成交量,反映出购房需求的持续入场,从而不断推高豪宅的成交单价...
8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上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有市场解读称房地产市场是“泡沫化”显现的地方之一。因此,下半年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能否增长存疑。目前分别有一家华北股份行和一家华南股份行在行内下发通知,对地王项目融资进行风险提示。不过,上有总行政策,分支行在具体操作中则有分化。在土地融资方面,一方面银行业内竞争依然激烈,银行很难放弃这块业务;另一方面也有银行分支行行长...
8月4日,上海证券报讯,大城市房价、地价去年以来逆势飙涨,其泡沫化倾向已使房地产成为资产泡沫最严重的领域。货币取代人口,成为楼市资产泡沫化的首要因素。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7.53万亿,同比多增近万亿,刷新2009年创下的半年新增贷款历史纪录。地方政府调控不力是楼市资产泡沫化的第二个因素。面对房价地价暴涨,各地的调控政策仍不到位,其背后的原因是楼市繁荣能弥补财政收入,还能缓冲制造业疲软和“去产能...
8月3日,信息时报讯,日前,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发布报告称,2016年上半年全国70个城市积极去库存效果明显,库存规模继续下滑,去库存周期继续加快。以三大城市群为代表的20个城市(合肥、南京、惠州、燕郊、苏州、昆山、郑州、杭州、珠海、南昌、东莞、固安、济南、上海、厦门、佛山、大厂、南通、武汉、香河),存销比小于或等于8个月,面临“库存荒”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部分城市在二季度快速从“去库存”切换...
8月3日,第一财经日报讯,深圳规土委成交数据显示,7月深圳新房成交均价5672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8.2%,创2012年以来环比最高跌幅。不过,由于前期房价上涨过快,新房成交均价同比涨幅仍达62.84%。从成交数据来看,深圳一二手房成交表现不见起色,高价地块的短期刺激效应正逐渐消退,再加上淡季效应的叠加,行情低迷。7月,深圳共成交新建商品住房2987套,二手住宅5838套,环比分别下跌8.27%、增长7.77%,同比分别下...
8月2日,经济参考报讯,今年以来,部分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高价地频出,“面粉贵过面包”现象成为常态,7月份甚至被称为“地王月”。尤其7月后半个月,不仅仅是南京、杭州、苏州、合肥等重点二线城市“地王”频出,还有武汉、郑州、嘉兴、温州、南昌、青岛、南宁、昆山、珠海、长春等十余个城市先后诞生12个单价或总价“地王”。为此,近期证监会、国土部等部门分别传出针对土地市场的政策收紧信号,上海、南京、合肥...
8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讯,合肥尽管在7月份已经实施了限贷政策,并对开发商竞地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却依然无法阻挡开发商在土地市场上的热情。7月29日,合肥举行土地网拍会,共拿出6幅地块进行拍卖,拍卖会单日吸金63亿元。其中合肥高新区、庐阳区和新站区再次诞生三个所在区域的“地王”,最高溢价率达到330%。对此,合肥房地产研究院凌斌表示,实施土地网络拍卖,重启限贷政策,并明令要求开发商拿地一个月之后必须...
8月1日,证券时报讯,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7月30日举行的2016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表示,房地产投资需求峰值已过,中国房地产已经到了历史性拐点。即便近期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由此带来房地产投资的回升,以及部分相关产业的回暖,但这种回升趋势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房地产投资的根本格局没有改变,以后仍会出现回调。不过,虽然房地产行业面临拐点,但对于房价而言,或许会因城市的分化而出现...
8月1日,澎湃新闻讯,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近期下发的2016年房地产行业授信政策中明确,加强前端融资管理,对全国前20名的房企,融资比例不超过土地成本的60%,其他房企则不超过50%,原则上不介入2015年三季度以后拿地且土地成本过高的项目。同时,文件要求严格控制商办项目的信贷发放。分析人士称,银行不介入地王,意味着这些高价地块后续想从银行获得开发贷款,或者合作方通过融资进行股权并购,从而参与地王开发的可...
7月28日,经济参考报讯,近日在海南举行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今年上半年楼市已形成周期性高点,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初将呈下行趋势。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表示,由于房价已达周期高位,明年有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负增长,在下行过程中,购买力将会下降,观望情绪会加重,这种特点在三四线中小城市将更为明显。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也认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涨幅已形成...
7月28日,经济参考报讯,近年来,房屋租赁市场政策频出,尤其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对租赁市场是一大利好。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发展,流动人口总量不断增加,我国住房租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因长时间以来各地“重售轻租”,住房租赁市场发育较缓慢,机构出租人较少、住房空置率较高等问题突出。租赁市场前景看似一片大...
7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讯,今年6月底至7月初,在短短十天时间内,中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率队密集调研上海、浙江、四川三省市。由于供给侧改革是中财办重点抓的工作之一,刘鹤的这一举动自然也被业界解读为在进行供给侧改革“半年考”。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供给侧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但一些地方、某些领域在推进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比如房...
7月26日,北京青年报讯,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兼投资司司长许昆林在国新办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房地产市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复苏倾向,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过快增长,但从统计数据上看,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减缓,使得房地产投资形势显得扑朔迷离。虽然当前房地产市场销售和投资增长都有所放缓,但是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一是房屋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比较高,二是地产开发企业...
7月24日,中国经营报讯,低调潜行多年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特殊政策”,正在面临一系列重大调整。从2016年开始,地方政府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将不能再得到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支持。住建部已经确定,不再新增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试点城市,也不再向地方政府发放新的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自2009年开展试点以来,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贷款投放计划额度为110...
7月21日,北京商报讯,6月二手房成交大幅下滑,这一趋势在7月传导至新房市场。亚豪机构数据显示,上周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下同)共实现成交1881套,环比下滑9%,新房市场成交连续两周下滑。此外,本月截至17日,北京商品住宅共实现成交5871套,成交面积53.37万平方米,相比6月同期分别出现43%、55%的大幅减少,7月成交下滑已成定局。业内人士认为,由商住房引发的成交快速上涨已经正式结束。在新房成...
7月21日,上海证券报讯,今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房价集体暴发是看点之一。虽然在沪深等一线城市不断加码限购政策、部分二线城市加速推出各类调控政策后,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以暂时遏制,但上半年拍出的219宗“地王”,无不预示业界对未来房价走向的判断。不过,值得警醒的是,整个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成交率不如去年同期,这意味着三四线城市“谁来买房”的困惑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未...
7月20日,北京晨报讯,截至7月17日,7月全国主要城市单幅地块成交金额超过5亿元的地块达到了57宗,其中溢价率超过50%的地块达到了31宗。除了一线城市和被称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四小龙”的南京、苏州、合肥、厦门,土地市场的火热行情开始向其他二线城市蔓延。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报》分析,一线城市土地成交价涨量跌,二线城市土拍频现高溢价。其中,重庆、南昌等城市住宅用地交易...
7月20日,经济参考报讯,随着各地调控政策陆续发力,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效应逐渐显现。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该机构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473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0.6%,同比减少5.2%。有23个城市的库存出现同比下滑态势,其中合肥、南京和苏州的同比跌幅较大,跌幅分别为66.5%、56.2%和47.4%。从去化周期来看,6月,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10.5。其中,...
7月19日,经济参考报讯,根据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的最新统计数据,二季度全国地价总体水平温和上行,综合、住宅地价环比、同比增速持续上升,商服地价环比增速微升,同比增速放缓。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地方国土部门上报异常交易地块数量环比增加67%,同比涨幅则达到97%,单价创新高的异常交易地块数量创2014年以来单季度最高。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认为,由于下半年地方政府政策微调的可能性依然较大,部分二线热点城...
7月19日,经济参考报讯,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在短短6个月内跌宕起伏。从2015年的低迷到春节期间的一二线不冷,三四线不热;从3月一线市场整体爆发,到“四小龙”的诞生;从4月房市的全面复苏,到5、6月的回调。6月,70个大中城市环比上涨城市数量55个,较上月减少5个,与4月价格上涨个数相比,减少10个,连续两个月下降。在政策收紧与市场预期的影响下,现阶段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行业周...
7月17日,光明日报讯,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透露,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基调仍然是去库存,对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要密切关注其库存下降情况,合理引导住房消费,防止房价持续过快上涨。从今年去库存进展看,一是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1~5月安置比例为36%;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三是支持合理住房消费,下半年,对三、四线等商品房库存较大的城市,要根据当地...
7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梳理近期土地市场信息不难发现,房企拿地已经发生微妙变化。首先,央企直接拿地王现象有所消减,转而与民企合作;其次,有金融背景与业绩增长需求的房企在积极获取土储;此外,地价开始有回落迹象。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规避楼市投资的金融风险,当前银行、金融机构对于房企的开发贷周期已经由2年期的中期贷款改为半年期短期贷款。在支持房价与地价上涨的“政策刺激、需求充足、资金成本”...
7月15日,人民日报讯,过去20多年,中国城市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土地财政。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财政在缺少必要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手段往往成了目的,不仅不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还加大了金融风险、透支了未来收益。从201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城市存量房产创历史新高,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创历史新低,作为曾经的制度创新的土地财政亟待转型。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大规模的“造城运动”恐怕已经难以持续...
7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如何应对上涨不断的房价?部分二线城市开始加紧调控。7月9日,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发布通知:自7月15日起,名下有1笔购房贷款记录未结清,或名下有2笔及以上购房贷款记录且相应贷款已结清的,首付比例由40%调整为60%。然而,7月12日,厦门国土局官网上的这一则通知已被删除。对方表示,厦门市国土局目前正与人民银行进行协商中,最终的信贷调整结果还需等待。而根据中国社科院报...
7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讯,住建部发布最新数据,1~6月,全国已开工棚户区改造401.64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6.9%,完成投资6794亿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365.98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7.7%。2008年至2015年的八年间,我国累计进行了2630万套的棚户区改造。按照预定计划,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今年要开工改造棚户区600万套,同时要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从今年各地方政府出...
7月12日,经济日报讯,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365.98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7.7%。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上半年基本建成的套数已经接近全年的基本建成目标任务。今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棚户区改造600万套。1月至6月,已开工401.64万套,占年度月标任务的66.9%,完成投资6794亿元。据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三五”时期将完...
7月12日,证券日报讯,截至7月11日,深两市共计28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6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9家房企预告净利润预减或亏损。剔除数据公布不全的房企后,按照预告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来看,净利润同比下滑企业仅5家,占比不足两成,可见行业回暖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红利,多数房企经营状况有大幅提升。不过,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由于上半年一线、二线城市楼市发力,价格上涨,加上实现结转的项目基本都是过...
7月11日,中国新闻网讯,今年上半年,北京住宅用地的供应量、成交量均降至2010年以来最低。7宗地块的成交量打破了2012年上半年8宗地块的最低纪录,总成交金额为209.7亿元人民币,同比2015年上半年下降44.4%,环比2015年下半年骤降80.6%。住宅用地的楼面价却涨至历史最高点,达到了每平米19972元人民币,住宅用地溢价率超过30%。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凭借各种资源优势,每年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房地产市场仍具潜在发展空...
7月11日,北京青年报讯,日前,北京农商银行为北京市首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整治项目——大兴区黄村镇狼垡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入市试点项目提供授信资金支持34亿元,标志着北京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金融工作的全面启动,而大兴区也是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率先启动的区县之一。据悉,今年3月,该项目获大兴区政府授权,建筑面积约190万平方米,总投资42.55亿元,资金缺口34...
7月8日,证券时报讯,近几年来,百货商场关店倒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万达、百盛、天虹等国内主要的百货公司,都宣布了关闭旗下部分亏损门店。“主力店上演关店潮”和“奢侈品关店降价求生”成为2015年商业地产最为突出的八大现象前两位。日前,工商银行上调个人商业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也被解读为金融机构已经提前感知到商业地产泡沫的风险。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商业地产泡沫破灭的风险是存在的,尤其是一些专业市场...
7月8日,经济参考报讯,今年上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持续火爆,高单价、高总价、高溢价率,“面粉贵过面包”等现象成为常态,而制造“高价地”的主体正是具有央企背景的地产企业或者央企本身。业内分析认为,由于自身融资成本较低以及为了在央企整合大潮中争夺主动权等综合原因,让央企获取土地储备的过程中变得激进。另一方面,由于频繁出现的高价地推高楼市预期。包括国资委、国土部、财政部等监管部门已经...
7月7日,经济参考报讯,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住房发展(2016中期)报告预计,房地产市场恐将于2016~2017年迎首次出现在政策刺激下的调整之年。而调整的原因便是市场仍存在不稳定因素。现阶段仍存在市场空间错配问题,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销售火爆、价格暴涨,三四线城市库存大量积压的背景下,1~4月,重点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较非重点城市高10个百分点,非重点城市开发投资却同比增长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