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地 产】北京房贷垫资现抬头迹象,部分银行称放款速度减缓(2017-03-16)
3月15日,新京报讯,房贷收紧已在今年1月的二套房贷款期限等方面有所体现,近期,有部分银行从业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已有银行接到放款额度收紧的通知,银行对房贷整体放款的速度开始放慢,购房者拿到贷款的周期较之前有所延长。经走访发现,在银行信贷收紧之后,房产中介和贷款公司的“垫资”业务出现了抬头迹象。部分中介以高于银行的利率为购房者提供垫资贷款,同时向贷款公司寻求资金的购房者数量也有所增多。
3月15日,新京报讯,房贷收紧已在今年1月的二套房贷款期限等方面有所体现,近期,有部分银行从业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已有银行接到放款额度收紧的通知,银行对房贷整体放款的速度开始放慢,购房者拿到贷款的周期较之前有所延长。经走访发现,在银行信贷收紧之后,房产中介和贷款公司的“垫资”业务出现了抬头迹象。部分中介以高于银行的利率为购房者提供垫资贷款,同时向贷款公司寻求资金的购房者数量也有所增多。
3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数据,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个百分点,这与开发企业积极改善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布局有关,但投资热的持续时间存疑;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6.2%,去年全年为同比下降3.4%,过去供地和土地交易数量不足的风险正得到纠正,土地供应和交易节奏正在加快;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1%,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6个百分点,...
3月15日,证券日报讯,随着一、二线核心城市外溢购房需求,棚改货币化安置强托底等各种因素的促进,三、四线城市去库存速度加快。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1%,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6个百分点。业内分析认为,此轮销售超预期主要是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强劲销售贡献,除了受益于返乡置业及一、二线城市购买力的外溢外,还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人口二次迁移。同策咨询研究部...
3月13日,证券日报讯,春节过后,全国多个地区再出楼市调控政策,其中又以环北京地区的楼市收紧政策最为瞩目。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该区域内无论是北三县地区还是其他区域,房价涨幅均比较明显,所以出台政策非常必要。分阶段来看,廊坊三河、香河、大厂和固安在去年第二季度率先实施限购政策;随后,张家口怀来县、崇礼区在去年年底紧随其后加入限购大军;而近期保定市的涿州、涞水相继公布的限购政策则是环北...
3月13日,经济参考报讯,鉴于去年个人房贷增长比较快,日前监管层已经向大行传达要对新增房贷规模有所把控。商业银行在严控新增房贷规模的同时,其内部对房贷规模的监测也更加频繁。一位中部省份商业银行人士透露,目前,其所在银行的总行正在严格控制信贷投放总量在各分行之间的分配比例,且从之前每月汇报改为每周至少两次向总行汇报相关信贷的投放情况。此外,各商业银行对房贷利率折扣也做出了调整。春节以后,...
3月10日,证券时报讯,自去年以来,监管层屡屡出手调控房产融资渠道,国内渠道的受限使得今年内地房企海外债融资升温。截至3月9日,今年以来内地房企共发行21只海外债券,融资金额总计72.5亿美元。而去年前三个月,内地房企发行的海外债券仅有2只,总计融资5.6亿美元。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海外发债并不存在利率优势,反而存在风险。不过,从债务来看,房企对资金的需求依然很大,国内政策使得融资渠道受限,相当一部...
3月9日,北京商报讯,生活理念的日益变化、流动人口的不断攀升以及当前房价行情下,租房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一种居住方式。3月7日,链家董事长左晖在央视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晚会中提到一组值得注意的数据:北京、上海的租房市场调查显示,2013~2016年的四年时间里,居民的首次购房年龄从30岁推迟到34岁。这意味着,大城市中的年轻人会有越来越长的时间停留在租房市场。链家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有接...
3月8日,证券日报讯,近日,在上市企业再融资“数量不超总股本20%,间隔需超18个月”新规下,融资条件更加严苛。此外,纵观过去的三个多月时间,境内公司债一直未放行。就近期金隅股份和龙湖地产均成功发行了境内公司债而言,金隅股份主营业务并非房地产,而是建材类公司;而龙湖地产这笔公司债所投项目是政策提倡的绿色建筑项目,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此,有业内分析师表示,股权融资已经有所放缓,债权融资方面...
3月8日,证券时报讯,房地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决策层一直寄望其健康稳定发展,即不要大起大落,但往往事与愿违。不过,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传递的信息和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促进房地产“稳”的有利因素更多,这意味着今年房地产“稳”的目标有望实现。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毫无疑问需要稳定的经济形势。如果说去年的稳增长偏重经济本身的“稳”,那么今年的稳中求进更偏重于...
3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3月4日,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傅莹对外释放了明确的信号,2017年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的安排。但房地产税仍未远离代表委员视野,无论是讨论房地产市场调控,或者财税改革本身,房地产税仍然是很重要的内容。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房地产税立法难,在于有不同的意见。要理性表达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的诉求,通过大家理性的讨论来形成最大公约...
3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3月2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委员会官方网站再公开挂牌3宗经营性用地,分别位于大兴旧宫与大兴开发区,属性为住宅与多功能地块。最近9天,北京公开挂牌的土地已达10宗。除了加快土地供应,北京市还对出让的土地进行了多重限价。本次出让的旧宫区域的两宗地设定有企业自持商品住房面积预设比例,当竞报达到预设比例时,转入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投报程序。两宗地块还设定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
3月3日,证券时报讯,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我国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也总体可控。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金融业回归本源。要紧紧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分类实施房地产金融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推进去库存。房地产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地域性差别巨大,不同城市、不同地方的房价涨幅所包含的风险情况不...
3月3日,证券时报讯,此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房地产税已在上海、重庆两地试点,今年两会再次成为关注热点。昨日,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在两会驻地接受采访时表示,房地产税可以使房价更平稳,但不会改变城镇化过程中中心区域房价上扬的趋势,而是使其更平缓,遏制炒作,防止房价上涨过程中的大起大落。具体到制度设计方面,贾康表示,不能照搬美国房地产税普遍征收的做法,要结合国...
3月1日,经济参考报讯,多管齐下的监管效果正在逐渐显现。原本是中性词的“金融杠杆”,在这一轮楼市热潮中,被投机客利用,通过多个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加杠杆”投机性购房,蕴藏了巨大风险。房子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远离了“给人住”的属性。近期主要金融机构陆续收缩房贷规模。业内人士称,与房贷利率调整相比,房贷规模的严控将更大程度地提升炒房者的成本。未来监管政策将会逐步发挥,在2017年,资金大量进入房...
2月28日,新华社讯,2017年以来,品牌房企补仓热点城市趋势明显,尤其在长三角等热点地区,房企拿地热情较高。2月27日下午,合肥土地拍卖拍出8宗地块,共计揽金117.26亿元。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月20日,30家大房企拿地总金额超过2331.9亿元,调控背景下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依然火爆。其中,11个城市卖地收入已超过百亿元,包括武汉、南京、郑州、合肥、苏州、杭州、上海、温州、北京、深圳、广州,...
2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近期,多家公司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取消交易所债券发行。上交所信息显示,2月21日,东方国际28亿元小公募公司债状态为“中止”;2月22日,首创置业50亿元小公募、50亿元私募债等公司债状态亦为“中止”。自2016年11月以来,房地产公司债发行现“冰冻”状态。从上述公司反馈文件看,监管层仍聚焦在重点调控的热点城市是否存在竞拍“地王”行为。随着房企融资渠道的全面收紧,房企今年终...
2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金融化的趋势愈发凸显,地产资产证券化应运而生。与几年前金融机构主动发行地产金融创新产品相比,目前开发商主动的金融创新占据了主流。开发商争相走上轻资产之路,通过地产资产证券化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并且盘活存量。从宏观层面看,通过吸引成熟机构资金流入商业地产行业,改变商业地产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传统债市融资的现状,有利于去库存、去杠...
2月24日,证券日报讯,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影响2017年楼市走向主要有三因素:一是作用重大的货币政策,目前央行SLF、MLF、逆回购、定向准备金率等一系列动作已释放出了收紧信号,面向私募、基金等渠道的定向管理也在加强,未来流向房地产的资金将受到限制;二是各重点城市的人口管理措施和城市规划,政府能否有效疏散人口,合理规划布局,在边缘区域增加新房供应将对房价产生影响;三是租购并举、房...
2月23日,中国证券报讯,近期,全国整体土地市场在政策调控下有所降温。中原地产研究报告显示,1月单宗成交10亿元以上地块合计50宗,但超10亿元的地块中溢价率超100%的仅有16宗,这些高溢价地块主要分布在合肥、杭州、南昌和南京,其他大部分热点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明显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土地市场总体仍趋于分化,一二线城市趋于量跌价稳态势,三四线城市则出现明显回落。业内人士表示,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不足,...
2月23日,新华网讯,在中央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地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基本止涨,二手房价格涨幅超过新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连续2个月持平,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涨幅也进一步回落。尽管如此,房价同比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合肥、厦门、南京、无锡仍以超过30%的同比增幅领涨全国,另有10个城市同比涨幅超过20%。在房价同比上涨压力仍...
2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2017年以来,在调控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据国信证券、中国指数研究院等机构的数据,今年以来,全国房屋市场整体交易数据同比有所下降,但柳州、徐州、呼和浩特等城市却录得极高的涨幅。在土地市场,威海、莱芜、昆明、长沙、贵阳等城市占据近几周住宅用地成交活跃度前十的位置。有业内人士将这些城市总结为“弱二线”、“三四线”和“中西部...
2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讯,2月20日,兴业银行主承销的“兴业皖新阅嘉一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该产品总规模5.535亿元,其中优先A级证券发行利率为4.8%,优先B级证券发行利率为5.4%。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为了遏制房地产的投资品属性,针对房企融资渠道的“紧箍咒”不断敲响,目前包括银行、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房企输血的渠道基本被堵死。在此背景下,REITs首次登陆银行间市场的意义不容忽...
2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在去年楼市好转刺激下,住宅市场库存得以大量消化,但相比之下,商业地产库存规模大的现状并没有根本性改善。受益于经济好转和经济结构优化,去年全国商业地产投资和销售增幅都有明显扩大。但由于过去几年商业用地大量供应,使得商业地产在建面积庞大。截至去年底,商业地产的整体库存仍然增加了一成左右。分析人士认为,庞大的商业地产库存问题正逐渐凸显,且比住宅库存更为严重。由于...
2月19日,新华社讯,2017年开年以来,多个一二线热点城市迎来土地交易,但与节前的火爆气氛相比,大部分热点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明显降低。克而瑞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南京土地平均溢价率为76%,今年初至2月12日,溢价率已降至59%;郑州的溢价率从32%降至15%;北京从38%降到14%;广州从37%降到11%。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热点城市土地市场降温,有很多政策因素。其中最不可忽略的,在于政策层面对于房企资...
2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2016年10月,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频出的背景下,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关于试行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公司债券分类监管的函》,大幅收紧地产公司债券的发行。自去年11月份以来,地产企业发行的债券规模开始急剧萎缩,2017年1月份发行规模降至5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55.8亿元的月度发行量,锐减近97%。进入2月,地产企业在债券发行上,则几乎“全军覆没”,仅有一期(2只)发改委去年11...
2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尽管控地价仍然是热点城市的主旋律,但也难掩土地竞拍市场的热情。2月14日,南京迎来了春节后的首场土地拍卖,共有7幅地块参与网上竞拍。经过激烈争夺,其中5幅地块超过最高限价,因此进入了摇号决定买家环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从春节后土地市场整体表现看,房企对热点城市的热门地块拼抢依然积极。包括南京、苏州、厦门等2016年的二线城市四小龙地价依然处于高位,即...
2月16日,新华社讯,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月末,人民币贷款增加2.03万亿元。其中,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增加6293亿元,占比31%,较上月大幅下降9.55个百分点。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房地产调控的加强,楼市销量开始下降,成交下滑让商业银行发放房贷的节奏自然“慢下来”。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各热点城市限购、限贷后,住房贷款的申请难度增加,房贷规模只减不增...
2月15日,搜房网讯,自2016年9月底起,为抑制投机炒房、规范房地产市场,各热点城市纷纷收紧楼市政策:限购、限贷、整治中介、调整公积金、规范土地出让……在各式各样的“大招”落地4个月之后,热点城市住宅房源去化周期迎来了明显的回升,诸如深圳、厦门的去化周期已经上升至20个月以上,房源极度紧缺的南京、苏州、合肥也迎来一定程度的回升。虽然去化周期有所回升,但1、2月份是传统购房淡季,成交惨淡是必然。...
2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因春节假期而中断的土地交易市场,并未沉寂太久。自2月8日以来,郑州、长沙、南京、石家庄等城市先后出现批量土地交易,各个城市的表现迥然不同。2月14日,南京、石家庄迎来批量土地交易,但多以底价竞出或价格被规则限定进入摇号环节。相比之下,2月10日,长沙6宗土地当日全部竞出,平均溢价率高达77.82%。此外,柳州、青岛等非核心城市也出现土地高溢价成交的个案。非热点城市的土地交...
2月14日,和讯房产讯,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后首周(2月6日~12日)北京共实现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成交758套,成交面积8.06万平方米,相比去年春节后首周分别下滑10%、1%;二手住宅成交3842套,相比去年春节后首周下降35%。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认为,在经历了去年的“930”新政之后,北京房地产市场快速上升的趋势被打断。而进入2017年以来,春节前后央行连续提升MSL、逆回购、SLF利率“...
2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2015年以来,作为银行最重要的业务,贷款对于银行的利润贡献呈下降趋势。这与金融脱媒,企业贷款需求走弱,以及存贷利差缩窄均有一定关系。在银行贷款中,政府类项目是最为主要的投向之一。但据调研,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为突出,相关监管部门已关注到PPP和政府产业基金实际操作中隐含的风险。除政府类项目,房地产相关贷款也是2016年银行贷款的“香饽饽”。尽管银行业内人士普...
2月12日,澎湃新闻讯,近日,数家银行收到央行监管层窗口指导,由于1月份信贷规模猛增,要求不同程度地收缩信贷投放规模。而银行在执行层面则继续收紧房企的开发贷和个人购房按揭贷款。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北京分行从2月8日开始,二套房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5年。一旦收紧信贷波及一手房,将会影响开发商的销售回款速度从而限制公司现金流。而在开发商层面,据业内人士透露,房地产开发贷审...
2月10日,经济参考报讯,一线城市远郊房价陡涨、非限购区成交量刷新历史……此轮楼市调控催生的“溢出效应”正从多个维度影响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面对一线城市高企的房价与日显拥挤的地铁,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城市周边的卫星城与中小城市,这里或将成为楼市增量空间的来源所在。实际上,不只是一线城市远郊,二线热点城市的未限购区域与周边区县也在这一轮地产牛市中受益良多。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2月10日,和讯网讯,近日,有中介公司透露,接到北京银行业协会自律公约通知,要求2月8日(含)起,网签生效的二套房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5年。此消息已得到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个人贷款部门的工作人员确认,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也已开始执行该政策。对于贷款年限的调整,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因一般二套购房者还款能力强,贷款周期短,政策的直接影响不大。但信贷是决定短期房价的最关键因素,尤其这是1月...
2月9日,上海证券报讯,近日,已有沪上中小商业银行为缓解住房贷款余额压力,要求支行鼓励房贷客户提前还款,甚至对提前还款违约金给予减免优惠。此外,北京、上海目前低于9折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已全面绝迹。种种迹象表明,2017年的楼市金融环境或将不再宽松。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目前楼市尚处在资金链收紧和市场降温的初期,对于大型开发商来说,由于去年市场火爆、资金大量回笼,目前手中余粮...
2月7日,中国经济周刊讯,2010年国资委曾发布一纸公文,要求多数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当时被板子打中的央企多达78家。时近7年,央企并没有在楼市偃旗息鼓,反而似乎愈发活跃。去年拿地支出前15名的房企中,由央企和国企组成的“国家队”占据8席,16个拿地总额超百亿的巨无霸项目中,有9家花落“国字头”。业内人士指出,“退房令”之所以7年未竟其功,根本原因在于这条“指令”本身的约束力极为有限。同时,国资委自身...
2月6日,证券时报讯,央行自节前上调MLF半年期及一年期利率后,日前再次上调SLF和逆回购利率,显露出央行偏紧的政策态度。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加息,其实已经反映央行的金融政策进入了加息通道。货币政策冷风劲吹,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最大。未来在加息预期下,房贷利率存在大幅上调的风险,地产销量或将持续下行,一、二线重点城市的房价调整预期加大。对于信用等级不高、资金实力不强、企业规模不大的...
2月4日,经济参考报讯,鸡年春节,火爆了一年的中国楼市进入休眠模式,开年多地楼市量价齐跌。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认为,2017年春节前后,市场处于政策重压下的平稳期。从去年10月开始,市场的亢奋在各地的调控之下逐渐退烧,多项指标同比涨幅已有收窄。从一线城市签约看,春节期间市场主要以休眠为主,而三四线城市的返乡置业成为潮流。近期,地方两会相继召开,多地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表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
1月24日,中国房地产报讯,新年伊始,全国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省、市、自治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从已召开地方两会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成为主基调,被写入了多个热点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防范风险,遏制炒房,引导合理住房需求,化解热点城市土地供求矛盾成为各地共识。
1月24日,上海证券报讯,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16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2016年,受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较快增长等影响,我国契税4300亿元,同比增长10.3%;土地增值税4212亿元,同比增长9.9%。另外,房产税2221亿元,同比增长8.3%;耕地占用税2029亿元,同比下降3.3%;城镇土地使用税2256亿元,同比增长5.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受“地王”热的影响,2016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7457亿元,同比增长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