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房企前三季盈利下滑,地产股盈利仍需时间(2024-10-31)
10月30日,第一财经讯,房地产行业正面临有史以来最长时间的持续亏损,继2022年及2023年行业全年录得亏损后,上市房企盈利承压的趋势似乎还在持续,今年前三季未见明显扭转态势。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30日,A股房地产板块共52家房企披露三季报,其中有18家房企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状态;同时,超七成房企前三季度规模净利润同比下滑,仅7家企业因基数小微幅回升、以及6家企业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整体而...
10月30日,第一财经讯,房地产行业正面临有史以来最长时间的持续亏损,继2022年及2023年行业全年录得亏损后,上市房企盈利承压的趋势似乎还在持续,今年前三季未见明显扭转态势。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30日,A股房地产板块共52家房企披露三季报,其中有18家房企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状态;同时,超七成房企前三季度规模净利润同比下滑,仅7家企业因基数小微幅回升、以及6家企业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整体而...
10月28日,中房报讯,2024年三季度,上市物业公司出现了高管频繁离职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是当前物业行业转型,企业面临的生存挑战,物业服务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多家物业公司面临经营压力,现金流紧张,导致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产生疑虑,从而选择离职。除了一些物业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遇到困难外,物业费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一位上市物业公司高管认为,未来物业行业会经历一场淘汰赛,行业...
10月28日,中国房地产报讯,10月24日,佳源国际、大唐集团、大发地产发布公告,宣布将自10月29日起退市。退市原因大致相似,如未能在18个月的停牌期限内完成财务业绩发布、解除清盘令等复牌指引。这3家房企赶上了内房股上市的末班车,于2016年至2020年间登陆港股。市场的红利与资本的托举让他们的野心迅速膨胀,在销售额刚达到百亿元规模时便喊出了3年冲击千亿元、5年冲3000亿元等目标。然而,当行业周期性的调整不...
10月24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在“大开发”转向“大运营”的时代背景下,中央及地方建工系和城投系企业发展方向也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朝着“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最明显的变化是,这些城投系和建工系企业正在“向后”布局。在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向投融建运一体化的综合运营商转型的过程中,物业管理服务已成为业务拓展的关键一环。如中国建筑集团旗下除了中海物业外,其下属的一至八局均...
10月23日,界面新闻讯,历时4个月,美的置业的内部重组正式完成。10月22日,美的置业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在当日落实完成了建议分派及可能出售事项。完成相关事项后,公司不再持有任何私人公司股份,私人公司集团不再是附属公司。这一变动导致房地产开发业务的财务业绩不再在美的置业的综合财务报表内入账,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也标志着美的置业重组计划的完成。在此次重组完成后,美的置业便实现了房地...
10月21日,中房网讯,10月18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为争取进一步妥善清偿债务,保障债权人利益,维持公司可持续经营,华夏幸福拟在《债务重组计划》的基础上,贯彻“不逃废债”原则,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置换带方案,并制订《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之置换带方案》,债权人可结合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是否参与《置换带方案》。根据《债务重组计划》中关于“置换带”的相关安排,华夏幸福拟通过出售资产置换债务的方式,由...
10月17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自2019年以来,随着地产销售的下滑、企业投资能力“丧失”,让原本利润微薄的代建成为了诸多房企眼中“香饽饽”,竞相入局,代建行业也迎来一波快速扩展期。2023年是代建快速扩张的一年,综合能力TOP30代建企业新增签约面积1.82亿平方米,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了25.5%,其中新增签约面积超1000万平米的企业共7家。到2024年,超过100家企业入局代建或承接代建业务,市场上有意愿、有能力的企...
10月15日,中国房地产报讯,近段时间,土地市场变得热闹起来,一些民营房企开始返场拿地。10月9日,郑州迎来本月首场土拍,其中一宗高新区地块由本地民营房企正弘置业竞得,成交总价6.77亿元。10月10日,郑州本月第二场土地拍卖共成交3宗地块,其中中原区一宗地块被本地民营房企通达置业竞得。10月10日,西安土地市场成交了2宗宅地,其中一宗位于高铁新城核心区的地块被本地民营房企陕西欣多升以底价摘得,折合楼面...
10月14日,中国房地产报讯,10月11日,万科对外披露了旗下组织变革最新举措,涉及区域调整与人员安排。华东区域、南方区域、北京区域、西南区域、华中区域本部精简职能,定位为开经派驻的“前方指挥部”,只设置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业务职能,不再设置后台保障类职能。东北区域和西北区域调整为总公司,总公司只设置一套管理职能,对片区内各城市项目进行集约管理。重大项目多、产能货值大的上海公司、广佛公司,则调整...
10月1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近年来,房企积极推动线上营销,通过线上营销提升营销效率,降低营销成本。受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影响,房企营销活动放缓,以及促销开支预算减少,典型房企销售费用自2022年开始至2024年已连续三年下滑。克而瑞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50家典型上市房企销售费用398.1亿元,同比下降12.7%,连续三年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销售费用率2.73%,同比基本持平,保持近年来低位。其中,品牌宣传及推...
10月11日,中房报讯,自2020年下半年起,地产股就开始了将近四年之久的持续走低。相比其他行业,地产股累计下跌的时间更久、幅度更大。“924新政”出台后,在政策的强刺激下,整个A股迎来一波大涨行情,房地产板块涨幅异常突出。仅9月30日一天,百强房企的市值总和就涨了近1500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百强上市房企市值总和较上一季度末上涨超5000亿元,95家上市房企市值处于上涨态势,仅有5家房企市值下跌。涨幅...
10月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4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市场继续处在低位调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26338.2亿元,同比下降36.6%。从企业具体表现来看,前三季度,百强房企中累计业绩同比下降的企业占比超过9成。不仅民企,央国企也面临失守,业绩大幅下滑。不过也要看到,在9.24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以及9.26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首付比例降低以及9月最后两天北上广...
9月29日,中房网讯,9月27日,旭辉控股发布境外债务全面解决方案的重大进展订立以及邀请加入重组支持协议。公告显示,公司欣然宣布已与债券持有人小组(AHG)成员签订正式重组支持协议(RSA),债券持有人小组合计占境外票据未偿还本金总额的46.9%,占境外总债务本金总额的31.1%。同时,详细披露了旭辉基于“短端削债,中端转股,长端保本降息”的重组框架,向债权人提供了包括短年期票据、短年期贷款、中年期票据+...
9月29日,丁祖昱评楼市讯,随着2024年中报季收官,房企上半年经营状况也浮出水面。尽管上半年政策宽松,但房地产市场整体依然底部震荡,行业整体从2023年的增收不增利,变成了今年上半年的营收与利润双降。典型50家上市房企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4572亿元,同比下降13%,同期毛利润为1615亿元,同比下滑34%。从50家样本房企的财务情况来看,2024年中期样本房企的现金持有量较期初继续减少9.56%,总有息负债微降0.65%,其...
9月26日,中房报讯,9月25日,碧桂园服务宣布下属子公司将以约31.42亿元的价格出售珠海万达商管1.49%的股权,买家为珠海万赢及大连万达。2021年7月,碧桂园服务斥资32.3亿元购入珠海万达商管约1.79%的股份,成为其战略投资者。根据投资协议,万达方面应在2024年底前回购这部分股权。此次,碧桂园服务出售了珠海万达商管1.49%股权,对比26.8亿元的初始投资成本,预计可录得收益约4.61亿元。出售完成之后,该公司仍持...
9月24日,长江商报讯,在房地产行业仍处在调整期的当下,贝壳从房地产中介服务向房地产开发领域进一步拓展。9月20日,贝壳旗下贝好家以10.76亿元摘得成都金三H12地块,溢价率42.2%,成交楼面价27300元/平方米,刷新成都土地楼面价纪录。这是贝壳宣布进军房地产开发领域一年多后,贝好家第二次拿地,也是其第一次自主操盘的地块,此前其在西安曾以合作模式拿地。从贝壳业绩来看,2024年上半年,贝壳实现净收入397亿元...
9月24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减收减利”的现象在头部央企也开始越来越明显。2024年上半年,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和招商蛇口是为数不多全口径销售金额超千亿的房企,上半年四家央企营收规模达到3565.84亿元,同比微降2%,占典型50家房企营收规模的比重达到了24.4%。相对于整体营收2%的降幅,四家央企归母净利润降幅更为明显。2024年上半年,四家央企实现归母净利润总计294.04亿元,同比减少29.3%。其中,中海...
9月18日,中房报讯,随着行业调整,越来越多头部房企迫于资金压力退出角逐土地市场。与此同时,以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为代表的建筑工程巨头,频频下场拿地,成为房地产领域新力量。今年前8个月,中国建筑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为2339亿元;期末土地储备建筑面积为8387万平方米,其中新购置土地建筑面积为440万平方米。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土地储备规模,都超过了“地产一哥”保利发展。今年前8个月,保利发展销...
9月19日,丁祖昱评楼市讯,物业管理行业正在进入新常态,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资产减值等问题持续发酵,物企经营业绩备受考验。2024年上半年,65家上市物企平均净利润同比下降3成,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增速的企业不足10家。物企投拓难度不断加大,优质物业项目投拓竞争愈加激烈。与此同时,各类甲方要求愈加严苛,新势力崛起,城投、建工系企业加快向“后”布局。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物企还有哪些新出路?一是升维能...
9月18日,丁祖昱评楼市讯,上半年上市房企中报季已收官,在房地产市场底部震荡的背景下,行业盈利状况仍不乐观。CRIC监测的典型50家房企上半年营收与利润规模双降,其中营业收入14572亿元,同比下降13%;毛利润1615亿元,同比下滑34%;净利润亏损37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加大至479亿元。盈利难已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普遍现象。从具体企业表现来看,2024上半年,典型上市房企超七成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的房企数...
9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讯,9月13日,在2024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二十一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论坛,中指研究院发布《2024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报告》。2024年,全国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均值361.1亿元,同比下降4.6%,连续第三年下降;区域型企业品牌价值均值50.2亿元,同比下降7.6%,企业分化进一步加剧。尽管房地产品牌价值已经连续第三年下降,但行业领导品牌如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绿城中国、招...
9月12日,中房网讯,9月11日,中交地产公告,公司正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持有的中交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方包括中交集团、中交房地产集团、中交一公局集团及中交投资有限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交地产的营业收入构成为:房屋销售占比98.9%,租赁收入占比0.51%,代建项目管理费收入占比0.31%,其他占比0.21%,物业管理占比0.06%。
【点评】中交地产收购中交物业1...
9月12日,中国房地产报讯,净利润294.5亿元,排名八大建筑央企首位,中国建筑依旧是行业的“扛把子”。拆分来看,中海地产依旧是中国建筑旗下的“老大哥”,占到中国建筑上半年地产销售额的70%,上半年99.3亿元的净利润额更是在一众兄弟企业中领先。另外2家“赚钱能力”较强的分别是中建东孚,上半年净利润额为75.75亿元;中建壹品的半年度净利润额为72.04亿元。相对较弱的是中建四局、六局和七局,上半年净利润分别...
9月11日,证券日报讯,上市房企2024年上半年“成绩单”已披露完毕。参考上市房企披露的标志性财务指数变化曲线来看,开发商已摒弃靠“旧三高”(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模式拼增长,正落实保持底线思维、谨慎稳健的经营策略。在此过程中,有三大变化值得期待。第一,忙降债保兑付,放慢脚步求安全。多数优质房企在2024年中期业绩会上均披露了年内偿债安排计划,其核心逻辑是放慢脚步,完成债务结构切换,保证现金...
9月10日,丁祖昱评楼市讯,据克而瑞物管监测,2024年上半年,65家上市物企营收1466.6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6.1个百分点;净利润总额约为92亿元,同比转跌29.9%,原因在于受关联房企风险尚未完全出清影响,部分物企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导致亏损。整体来看,物管行业依旧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盈利能力大幅减弱。从营收规模来看,仅碧桂园服务和万物云两家物企营收突破百亿,分别达到210.5亿元和175.6...
9月5日,中指研究院讯,4月,华发股份发布科技+好房子产品体系技术标准,以“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产业化”为技术支撑,从多方位、多维度将产品与数字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无人机服务等新科技相结合,在户型设计、建造工艺、材料材质、智能系统、通信连接等数十个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在华发“科技+好房子产品体系技术标准”中,通过与华为、顺丰、亿航智能等头部企业深入合作,将鸿蒙系统、无人机配送等科技元...
9月5日,新京报讯,为了解决流动性危机,此前珠海万达商管重组,新设立了大连新达盟。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9月2日,大连新达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更,包括注册资本、出资人、董事长以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其中,大连新达盟注册资本从原先的162.1亿元增至405.2亿元,投资总额达到513亿元;新增10位投资人,包括太盟投资集团、中信资本等。高级管理人员方面也“大换血”。大连新达盟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
9月4日,中房报讯,受房地产行业持续波动、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审计程序复杂以及财务报告编制困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2021年起,上市房企迟发财务报告的情况变得较为普遍。今年上半年,超10家上市房企未能按照规定时间披露2024年中期业绩,债务重组、更换核数师、年报仍有待刊发及寄发等是这些房企迟发中报的主要原因。其中,碧桂园2023年的年度报告以及今年中期业绩报告均未发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债务重组工作...
8月30日,中房报讯,2023年,建发国际刚实现“增长10%~20%”的销售目标,同时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保持在正增长状态,无疑是地产界的“一匹黑马”。短短半年时间,建发国际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今年上半年,建发国际实现营业收入合计327.5亿元,同比增长约34.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8.17亿元,同比下降36.37%,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一是期内毛利润率同比下降至11.9%,二是上半年结转项目的平均...
8月29日,中房网讯,8月28日,越秀地产召开2024年中期业绩会。上半年,越秀地产实现营业收入约353.4亿元,同比增长10.1%;毛利率约13.7%,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约18.3亿元,同比下降15.9%。核心净利润约17.4亿元,同比下降18.8%。上半年,越秀地产取得累计合同销售金额(连同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项目的销售)约554.0亿元,同比下降33.8%,完成全年合同销售目标1470亿元的37.7%。越秀地产管理层表...
8月27日,蓝鲸财经讯,告别“三高”模式后,中国房地产行业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有观点认为,随着城镇化进一步提升,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存在发展空间,发展方式将从“三高”、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品质将会成为房企发展的下个机会。亦有观点认为,单纯依赖地产开发的业务模式很难保证持续增长。开发收入有周期性,随着城市化进入稳定期,新房销售必然下降。未来房企运营模式“开发+经营”业务并重,通过高...
8月25日,北京商报讯,8月23日,绿城中国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2024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取得收入约695.62亿元,同比增长22.1%,收入再次创新高;股东应占利润20.45亿元,同比下降19.7%。对于上述业绩表现,绿城中国给出的解释是“受整体市场下行及限价影响毛利率有所下滑,以及计提若干资产的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大额计提减值已经成了绿城中国的既定动作,也因此被市场视为侵蚀绿城中国利润的主要原因之一...
8月23日,中房网讯,8月22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招商基金招商蛇口租赁住房REIT正式获批。本次基金拟募集规模为12.895亿元,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及2025年可供分配现金预测值分别为2525.69万元和5646.28万元,预测期间的现金流分派率预测值分别为年化4.12%和4.38%。底层资产包括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太子湾项目和林下项目,总建筑面积达6.53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面积3.52万平方米,估值约12.87亿元。其中,林下项目...
8月21日,中房报讯,近期,多家港资房企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盈利均呈下滑或亏损状态。长实集团上半年收入与利润双下滑,其中收入220.08亿港元,同比下降10.55%;股东应占溢利86.03亿港元,同比下降16.7%。恒基兆业2024年上半年亏损6900万港元,比去年上半年1800万港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香港置地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3亿美元,亏损面亦扩大。恒隆地产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至61亿港元,但净利润大跌56...
8月19日,中房网讯,8月16日,华夏幸福发布关于债务重组进展等事项的公告。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债务重组计划》中金融债务通过签约等方式实现债务重组的金额累计为1900.29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已启动四批现金兑付安排,预计四批现金兑付金额合计约为55.44亿元。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以下属公司股权搭建的“幸福精选平台”及“幸福优选平台”股权抵偿金融及经营债务合计金额为169.29亿元。截至2024年7月31日...
8月14日,中房报讯,8月10日,华发股份发布公告,拟与珠海华发集团或其子公司开展存量商品房及配套车位交易业务(含达到预售条件的房源),总交易金额不超过120亿元。虽然在此之前,广东省内已有广州增城、江门、深圳等城市的地方国资进行过存量房收购计划,但珠海国资此次存量房收购计划涉及的交易金额规模较大,最高可达120亿元,且有明确对象,即华发股份。实际上,这也并非华发股份与华发集团在存量房收购方面的...
8月14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阶段,标杆房企迎来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整合、收缩、合并等成为本轮组织调整的关键词。收缩战线背后,不仅是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响应,更是企业战略转型的集中体现。不过,在以“瘦身”“压缩”为主的调整中,仍然有一个业务板块,成为众多房企扎堆新设部门和平台的主要方向——代建。TOP50房企中已有七成以上增加了代建业务板块。为了增加代建业务板块,房企在组织架构...
8月13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在融资受限、销售回款压力大的情况下,低价出售资产成为房企“回血”最直接的方式。近期,世茂集团、万科、华侨城、远洋集团等多家房企积极寻求资产出售。如7月初万科印力将上海南翔印象城MGEA48%股份卖给GIC,交易规模预计在20亿左右;世茂集团以5.96亿元出售厦门集美区综合体项目,由中建三局接盘,变现的代价是亏损3.12亿元。据CRIC不完全统计,今年前7月,房企处置资产交易笔数已达到1...
8月7日,中房报讯,2023年,内资上市房企中有6成出现亏损,而常年被贴上“保守”标签的港资房企却自成一派,业绩坚韧、盈利能力强劲。其中,恒隆地产、恒基地产、九龙仓置业、新鸿基地产等企业全年净利润均在40亿港元以上。但今年以来,部分港资房企也开始由盈转亏。8月6日,九龙仓置业公告称,上半年集团股东应占亏损为10.52亿港元,而去年同期则为溢利18.05亿港元。九龙仓置业的关联公司九龙仓集团此前也发布业绩...
8月7日,中房报讯,市场下行压力下,大部分房企都在收缩投资战线。就连销售额前三房企也不例外。前7个月,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拿地金额同比分别锐减56%、61%,万科在百强房企拿地排行榜上已“消失不见”。但“建发系”在土地市场仍旧保持了凶猛势头。“建发系”旗下拥有两家重要地产平台,分别是建发房产以及联发集团。前7个月,建发房产在拿地榜和新增土地货值榜上均排在第一位,对土地的渴望及扩张野心尽显。建发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