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气价下调助推市场化改革(2015-12-09)
12月9日,中国石油网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披露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10月消费量1465亿立方米,增长2.7%;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累计消费增速下降4.4%。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天然气市场整体不景气。11月20日,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迎来下调。发改委表示,此次价改的特点在于门站价格逐渐解除政府管制,通过上下游协商形成非民用天然气价格,天然气交易进一步公开透明化,为天然气市场化奠定基础,为全面放开天然气...
12月9日,中国石油网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披露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10月消费量1465亿立方米,增长2.7%;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累计消费增速下降4.4%。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天然气市场整体不景气。11月20日,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迎来下调。发改委表示,此次价改的特点在于门站价格逐渐解除政府管制,通过上下游协商形成非民用天然气价格,天然气交易进一步公开透明化,为天然气市场化奠定基础,为全面放开天然气...
12月7日,和讯网消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消息称,该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计划在年底前签署“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线包括阿穆尔河底管道在内的跨境段设计规划与建设施工协议,该协议已基本制定完成。双方讨论了东线对华供气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包括阿穆尔河底管道在内的"西伯利亚力量"跨境段设计规划与建设施工协议的准备工作。俄气表示,东线对华输气或于2018年开始,每年输气量为50...
12月4日,新华网消息,国家发改委最新披露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天然气消费量145亿立方米,增长4.0%;1-10月消费量1465亿立方米,增长2.7%。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单月消费增速下降4.5个百分点,累计消费增速下降4.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国内天然气市场整体不景气,需求不振导致产量和进口量随之下滑。这一方面与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受到国内气价调整滞后、替代能源冲击等因素影响。专家预计,伴...
12月3日,中国石油和化工网消息,2015年国内LNG(液化天然气)工厂整体开工率始终难以突破50%。11月,LNG随着天然气价格下调迅速跟跌。分析认为,由于国内LNG供大于求,大量过剩产能难以消化,企业将让出价改红利, LNG价格还将进一步下跌。明年开春采暖结束后市场需求减少,吨价将跌至2600~2700元最低点。预计2016年一直低位运行,到2017年才能逐步上涨。
12月1日,证券日报消息,根据成品油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这一轮调价窗口将于12月1日24时打开。本次计价周期内,受供应过剩以及美元走强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依旧难以走出下滑通道。在经历连续两次下调之后,多家机构预测,汽、柴油价格或将迎来“三连跌”。如果此次油价下调兑现,将是今年以来第12次下调成品油价格。截至目前,今年汽、柴油价格已经历22轮调价周期,其中11次下调,7次上调,4次搁浅。汽油价格每吨累...
11月26日,经济参考报消息,“一带一路”战略正加速向具体操作层面推进。一批重大能源项目的建设,将为我国能源类智库、能源装备制造以及能源服务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走出去”提供巨大的机会。作为对外合作“重头戏”,能源专项规划目前已拟定初稿,处于征求意见和完善阶段。按照目前的思路,油气合作将瞄准六大重点领域,包括推进“四个合作区”和“六个产业园区”,建立和完善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辟新的海陆...
11月25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消息,据国家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的有关要求,经市政府批准,北京市降低非居民销售气价和热价,同时推出区域差别化价格政策。其中非居民气价于11月20日与上游价格同步调整,非居民热价于2015-2016年采暖季起实施。此次气价下调后,城六区供暖、制冷用气降为每立方米2.60元,工商业用气每立方米3.16元;其他区域供暖、制冷用气每立方米2.36元,工商业用气每立方米2.92元。通过价格差异...
11月23日,经济参考报消息,今年以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大批出现,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2015年被看作是“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元年”。相较于集中供能模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节能、环保、安全性好等优势。业内专家认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现有供能体系的有益补充,集中式与分布式供能并存是行业发展趋势,“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发展分布式能源。目前行业发展仍面临重重难题,天然气分布式项目要取得关键性突破...
11月23日,中国证券网消息,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19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表示,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区域经济等的发展,中国对于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进口也将持续增长。“十三五”期间,中国油气需求预将达到6亿吨,其中进口将达4亿吨,进口额将达到10万亿。中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7%。支陆逊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积极推进油气体制改革,建立开放、多元、高效、公平、有...
11月20日,新华网消息,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已经在进行石油天然气市场价格数据的采集和指数的发布准备工作,具备了向社会发布价格信息,尤其是与石油天然气企业共享价格信息的条件。国家发改委18日发布通知指出,非居民用气应加快进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由供需双方自行形成具体交易价格,力争用2-3年时间全面实现非居民用气交易透明化。交易中心会员要向交易中心共享非居民用气的场内和场外交易数量和价格...
11月17日,第一财经网站消息,在周末举行的“2015年中国提起清洁能源发展与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称,未来能源消费增速将呈现减速换挡的特点,预计“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会在5%到6%之间。但同时称,在能源内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油气代煤、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将加快,并推动天然气消费的持续增长,这要求油气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进步的共同配合。按照政府制定的目...
11月17日,生意社消息,在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支撑下,“十二五”期间,青海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95亿吨、天然气819.7亿方,分别相当于前55年总量的44.9%和26.7%。青海油田目前已经探明油气田27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过10亿吨,柴达木盆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据介绍,2014年,青海油田生产油气当量768万吨。根据中石油青海油田公司的规划,到2017年,青海油田的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90亿立方米,原...
11月12日,生意社消息,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兴的化石能源品种在中国发展历程较短,且没有自己的市场,自始至终是通过替代其他类型的能源实现自己发展的。目前,传统的用气领域需求增长乏力,交通领域市场潜力不足,唯有替代煤炭潜力较大。按照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气代煤需求1126亿立方米,其中,工业替代需求量占47%;发电替代需求占37%;供热替代需求占16%。2025年替代潜力接近1600亿立方...
11月11日,中国能源网消息,巴克莱银行(Barclays)分析师10日在报告中称,中国战略石储备采购量明年将增至每日23万桶。另外,假设油价维持低位,那么随着新产能的就位,采购量将会加倍。该行预计,2020年,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将达到5.5亿桶,甚至可能是7.3亿桶。不过,巴克莱表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采购对市场供求平衡和价格波动只会产生轻微影响。在实现储备目标过程中,中国会依靠民营部门来克服产能紧张问题。该行还...
10月30日,期货日报消息,2014年以来,液化天然气价格已经下降了超过一半,更为“闹心”的是新的供应源又在今年进入市场,供求不均的局面日益加重,天然气市场已然进入熊市。花旗银行分析指出,2018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将会有2500万吨/年的超额供给,若是所有计划建造的LNG出口终端正式投产,在未来10年,天然气供应过剩将会激增。而到2025年供给量可能会超过需求额的三分之一。事实上,巨量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使得...
10月26日,经济参考报消息,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最新发布的中国石油库存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原油库存(不含储备库存)环比增长2.38%,汽柴煤库存环比下降7.46%。其中,汽油库存环比增长2.47%,柴油库存大幅下降15.68%,煤油库存增长6.30%。原油方面,海关数据显示,9月我国原油净进口2790万吨,环比上升;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原油产量为1774万吨,环比微降。消耗方面,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原油加工量4243万吨,环比出...
10月23日,中新网消息,22日,中国知名能源装备供应商烟台杰瑞集团O2O互联平台JerehGO正式上线,将集中展示该企业1000余种油气相关装备和服务。该平台是目前中国首个面向全球的油气装备O2O互联平台。据悉,该平台具备“标准化产品询盘一站式采购、成套解决方案技术支持、定制产品快速交付及非常规产品全球代理采购”等四大功能,可降低产品采购成本和交付周期。该项目负责人崔玉柱称,“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与周边...
10月22日,中国证券报消息,国土资源部21日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5)》显示,2014年中国地质勘查投入1145亿元,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49处。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气首次探明地质储量1068亿立方米。《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亿吨、天然气9438亿立方米,45种主要矿产中有36种矿产的查明资源储量增长。其中,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增长2.0%,天然气增长6.5%,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增长3...
10月10日,中国燃气网消息,中国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能源市场,它对LNG有着不断增长的需求。而近期的市场数据则描绘了一副预料之外的糟糕景象。2015年,中国的LNG进口量下降了3.5%,而2014年这一数字同比增长了10%。上半年,中国的天然气总消费量增长了约2%,相比于多年来的两位数增长,呈现出巨大的改变。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等原因,业界对于中国天然气的需求预测变得越来越悲观。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曾预测,2020年...
10月8日,北京商报消息,日前,国土资源部专家组对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探明储量进行评审认定,新增探明储量2738.48亿立方米。这意味着,该处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探明储量增至3805.98亿立方米,含气面积扩大到383.54平方千米,成为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据介绍,此次新增探明储量的落实,为气田2017年底建成100亿立方米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而随着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入推进,储量规模还有望进一步扩...
9月30日,重庆日报消息,全国首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江水热源泵复合能源站项目,于近期在重庆弹子石CBD投运。据悉,该能源站结合了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与“水空调”两大先进能源技术的优点,能够为弹子石CBD区域内80万平方米商业建筑提供电力,冷、热空调和热水,能源站产生的余电还可以上网销售。按火力发电供能水平测算,该能源站一年将减排1千多吨粉尘,并节约40多万吨水,减少的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在该区域内种下...
9月28日,新华网消息,中国石油近日宣布已经在江苏建成完备的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该体系为保障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西气东输工程已经累计向江苏供气超过800亿立方米,约占西气东输管输量的三分之一,替代标煤1.08亿吨,减少氮氧化物100万吨、粉尘183万吨,二氧化碳酸性气体3.67亿吨。未来,西气东输工程还将在江苏境内再建设淮安储气库,建成后将覆盖苏、浙、沪等主要城市,...
9月25日,新华网消息,截至今年9月,位于四川省的我国首个超深、高含硫气田——元坝气田投产以来,共生产原料气11.3亿方。而二期工程的推进,将使元坝气田实现在年底全面投产,年净化气产能达到34亿方。这是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表明我国的超深井开采技术已领先世界。据介绍,目前元坝气田所产的净化气,已通过“川气东送”管道输往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同时也...
9月24日,上海证券报消息,近日,商务部与美国能源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中美油气工业论坛在重庆举行。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两国油气领域技术合作,扩大页岩气等领域务实合作。美国作为页岩气生产大国,在技术和标准化领域实力全球领先,中美能源合作有助于降低我国页岩气生产成本,加速国内市场开拓步伐。按照政策目标,预计到2020年,我国页岩气将形成300亿方生产能力。机构预计,页岩气...
9月23日,中国石油报消息,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目前,中美两国已在能源领域取得实质性合作成果,未来合作空间巨大。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却乏善可陈。分析认为,由于石油对中美经济、环境与安全决策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其资源获取及运输的咽喉要道也因此被赋予了地缘政治方面的考量。鉴于此,双方在资源供应、石油贸易、对外投资、...
9月2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消息,9月19日,长沙高新区与新奥集团签署全面深化能源领域战略合作协议,液化天然气全产业链电商服务平台好气网同步上线,标志着全国首个液化天然气O2O平台正式落户长沙。据悉,新奥能源自主创新的泛能网也将进驻长沙。未来,泛能网将融合能源网、智能控制网和计算机“云”服务,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统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等多种能源,全面整合能源资源,实现不同能源的...
9月17日,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龙德16日在上海表示,中俄原油管道二线项目计划于2017年建成投产,以满足2018年俄罗斯原油每年增供1500万吨的需要。据透露,中俄原油管道二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今年8月获得中石油批复,计划2017年10月建成投产。作为中国四大国际能源战略通道之一的中俄一线原油管道已于2011年投入运行,截至9月15日,该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1719天,累计...
9月17日,中国燃气网消息,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液化天然气(LNG)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中国LNG产业在2010~2013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到2014年下半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国际油价的影响,加之LPG等替代能源对天然气市场的冲击,LNG的经济性几近丧失,终端利用发展又导致了LNG供过于求的矛盾不断加深。市场格局的显著变化使LNG产业链企业苦不堪言,大量的投资及存量资产甚至出现了闲置的尴尬局面。不过,LNG作...
9月14日,光明日报消息,我国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日前在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投产,并产出了优质油品。这一项目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和陕西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是全球第一套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也是我国煤洁净利用技术产业化的里程碑。项目位于榆林榆横煤化学工业区,总投资164亿元,原煤年用量500万吨。项目达产达效...
9月11日,生意社消息,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起步较早,但受限于气源紧张的现实背景和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种种困难,国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一直处于几近停滞的状态,新建项目多为肩负一定政治任务的示范工程,而这其中仍不乏“僵尸”项目。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李英华近日表示,随着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推进、电改后并网条件的逐步放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将有望得到提速发展。
9月10日,新浪财经消息,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在“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天然气保障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投入,加快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立足于常规,发展非常规,实现原油天然气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初步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0亿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一千亿立方米。到2020年十三五结束的时候,...
9月9日,上海证券报消息,海关总署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前8个月,中国原油进口2.21亿吨,同比上升9.8%。与此同时,原油进口均价下跌45.3%。在中国整体进口同期以14.6%的速度大幅下挫的背景下,原油进口呈逆向增长。对此,有日媒报道称,截至7月底,中国原油进口量正在逼近美国。2015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的前景越来越带有现实意味。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目前正处于筑底阶...
9月7日,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顶层设计不到位,政策体系不健全,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输气管网建设滞后等因素,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虽然在涪陵页岩气田取得“点上突破”,但从整体来看推进仍十分缓慢。业内人士和专家呼吁,对于作为新矿种的页岩气,国家应以改革的思维将其作为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强化顶层设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和地方政府参与勘探开发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攻关,完善...
8月31日,新华网消息,中墨合作双方近日在上海宣布,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全球首座自升式天然气压缩平台9月初将由山东龙口离港运往墨西哥,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据介绍,这座自升式天然气压缩平台总投资2.3亿美元,每年可压缩天然气超过两亿立方英尺,集成了当今世界海洋工程领域的一系列尖端技术和设备,可有效帮助墨西哥湾的坎塔雷尔油田天然气的开采和回收,减轻环境影响。
8月27日,新华网消息,继上周五跌破每桶40美元关口后,国际油价8月24日再度大幅下挫,刷新了2009年2月以来的低点。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因此大规模跌停,显示出本轮国际油价下挫的破坏力。分析人士指出,国内石油企业资本开支虽然并不完全与国际油价同步,但其眼下的缩减趋势已难以改变。国内石油产业将面临新一轮考验:成本较高的产能及其周边产业将首先受到冲击;而炼化行业却因为进口原油价格显著走低,预计将在产业...
8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消息,由于中国对燃料需求下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无限期推迟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原称“阿尔泰线”)天然气管道合同。业内专家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合作双方在价格方面出现了分歧。不过,分析认为,价格谈不拢只是一时的困扰,这对双方合作的意向的影响甚微,预计随着双方谈判的继续进行,西线项目仍会恢...
8月26日,新华网消息,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发布的中国石油库存数据显示,7月末中国原油库存(不含储备库存)环比增长1.05%,汽柴煤库存环比上升3.16%。其中,汽油库存环比微增0.22%,柴油库存大幅增长5.85%,煤油库存下降1.5%。原油方面,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原油净进口为3038万吨,环比小幅增长;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原油产量为1810万吨,环比基本不变。消耗方面, 7月份原油加工量为4354万吨,基本持平于上月。...
8月24日,人民日报消息,由“海洋石油981”承钻的我国首口深水高温高压探井——陵水25-1S-1井顺利完钻。这口井是中国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继去年在南海发现我国首个储量超千亿方自营深水大气田陵水17-2后,在南海的又一口重要探井,以进一步探明南海天然气储量。该井同时面临深水、高温、高压等多重钻探难题,而深水、高温、高压,是长期困扰着我国南海油气勘探开发的世界级难题。该井顺利完钻,表明我国已攻克系...
8月24日,经济参考报消息,日前召开的2015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兰州论坛传出的信息显示,目前,中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据了解,中国陆上油气管道包括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约2.3万公里,成品油管道约2.1万公里,天然气管道约7.6万公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圣柱称,这些管道形成了中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格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
8月21日,生意社消息,近来全球油价的持续走跌,大大刺激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进口原油用于战略储备的步伐,不过原油储备的加速却遭遇到国家战略储备能力不足的尴尬。面对我国石油储备能力不足的现状,让民企参与补充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已成共识。业内人士认为,构建多元化的原油储备体系是油气改革的重要方面,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还需要建立激励企业主动收储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