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全国首单碳配额融资业务落地(2025-08-01)
8月1日,中国石化网讯,日前,全国首单基于碳排放权回购交易的碳配额融资业务成功落地,创新性引入绿色金融“活水”,助力碳控排企业高质量发展。该业务由中石化碳科公司提供碳资产服务、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提供贷款服务,放款对象为江苏省首家持有碳配额的企业。碳科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于2024年10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共同谋划通过结构化设计盘活企业碳资产,帮助控排企业拓...
8月1日,中国石化网讯,日前,全国首单基于碳排放权回购交易的碳配额融资业务成功落地,创新性引入绿色金融“活水”,助力碳控排企业高质量发展。该业务由中石化碳科公司提供碳资产服务、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提供贷款服务,放款对象为江苏省首家持有碳配额的企业。碳科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于2024年10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共同谋划通过结构化设计盘活企业碳资产,帮助控排企业拓...
7月31日,石油Link讯,近期,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与中石化长城燃气投资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进行了公示。这标志着两家能源巨头在天然气发电领域的合作正式推进。根据公示内容,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已与中国石化集团旗下企业中石化长城燃气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出资协议》,双方拟共同设立一家新的合营企业。该合营企业未来将专注于天然气发电业务。交易完成后,大唐江苏将持有合营...
7月31日,石油圈讯,近日,Offshore Technology等多家外媒报道,伊拉克官员透露,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正在与伊拉克谈判重返其油田的事宜,埃克森美孚公司在一年前刚刚退出了伊拉克最大的油田。2024年初,埃克森美孚已撤出库尔德斯坦的皮尔曼天然气区块和西古尔纳-1油田,但目前正在积极寻求重返;而伊拉克正在寻求外国投资,以期到2028年将其国家的原油产量提高50%,达到每天600万桶。该油田目前运营者...
7月30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超150亿元,由中核集团、中国石油昆仑资本、上海国资等多方联合注资,目标推进可控核聚变工程化及商业化。七家股东包括中核集团(持股50.35%)、中国石油昆仑资本(20%)、上海未来聚变(11.81%)、中国核电(6.65%)、浙能电力(5%)、国家绿色发展基金(3.19%)及四川重科聚变(3%),总增资近115亿元。近年来,中国石油加速向“...
7月30日,中国海油讯,7月22日,位于我国渤海的亿吨级油田——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最大规模浅层岩性油田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垦利10-2油田发现于2021年9月,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245公里,区域平均水深约20米,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是渤海湾盆地凹陷带浅层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岩性油田,展示了我国渤海岩性油气勘探的广阔前景。“按照...
7月29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7月17日,全国首台安全氢基能源储氢设备在北京揭幕,该设备由中氢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目前已调试运行完成,近期将交付天津渤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使用。中氢源安研发团队创新采用安全有机液储放氢技术,将氢从危险化学品转化为常温常压下可按照普通液体稳定存储的非危化品,成为安全氢基能源,这一技术将颠覆现有“制-储-运-加-用”的传统氢能产业链条,重构为安全、灵活、...
7月29日,石油圈讯,近日,能源研究所(Energy Institute)发布了《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年版(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25),总结了2024年度全球能源市场的数据。2024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2%,创历史新高。对于“能源转型”这一颇受关注的话题,能源研究所所长安迪布朗表示,今年的数据反映了全球能源转型的复杂性——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之间,并...
7月28日,中国石油石化讯,近日,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研讨会上,沙特阿美公司首席执行官纳瑟尔表示,受发展中经济体、美国强劲的汽油使用量以及中国的石化行业推动,全球石油需求在2025年剩余时间内将每日增长120万至130万桶。?纳赛尔表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石油使用量仍远低于欧美水平,需求将继续上升。他的观点得到了其他国有石油公司和国际大公司的呼应,他们指出亚洲的实物市场供应紧张,购买兴趣依然强劲...
7月28日,石油Link讯,7月18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重大油气发现。科研人员在利川-忠路地区二叠系地层探获页岩气,揭露厚度达22.3米的高含气量页岩层,初步预估可新增页岩气资源量近5000亿立方米。该项目鄂利页2井在钻探至2400米深的二叠系大隆组时,揭露厚度达22.3米的高含气量页岩层,现场解吸结果显示,岩石含气量1.98~5.67立方米/吨,平均3.69立方米/吨。这是湖北省自鄂西花果坪复向斜二叠系大隆组探获页岩...
7月25日,海洋油气网讯,7月18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3000米级超深水楔块式海管应急回收装置实现首次应用,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应急装备制造取得重要突破。本次投用的海管应急回收装置包括高强楔块、深水液压驱动系统、深水排水系统等核心模块,安全工作载荷300吨,最大作业水深达3000米,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便捷、安全可控等显著优势。
【点评】作为海洋油气管道维护修复的...
7月25日,化工在线讯,哈萨克国际通讯社7月15日报道,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KazMunayGas)、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CNPC)和阿克托别州(Aktobe state)州政府之间签署了关于建设尿素工厂的投资协议。该投资协议就项目实施相关关键问题达成一致,包括原材料供应、项目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的启动,以及阿克托别经济特区内土地的分配。项目计划在哈萨克斯坦Zhanazhol天然气处理厂落...
7月24日,石油同学讯,在近期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重申化石燃料在新兴市场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提及巴西、委内瑞拉等成员国的资源禀赋。联合声明明确指出:“尽管认同能源转型的必要性,但我们确认化石燃料仍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金砖成员国大多拥有丰富的化石燃料资源。这些发展中经济体主要集中在南美洲——该地区拥有可观的油气储量,有着今年金...
7月24日,中国石油报讯,7月9日,我国第一大气区——长庆油田累产天然气量突破7000亿立方米大关,相当于替代8.5亿吨标煤,减少碳排放10.2亿吨面对“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开发的世界级难题,长庆油田坚持忠诚担当、创新奉献、攻坚啃硬、拼搏进取,攻克低渗透、突破致密气、进军非常规,不断打破低品位资源开发经济边界,重塑国内油气开发格局,发挥了能源安全“压舱石”、低碳转型“主力军”、科技创新“排头兵”...
7月23日,石油同学讯,7月3日~4日,2025中国油气开发技术年会暨油气开发新成果及新技术展示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高举技术创新旗帜,奋进油气绿色高效开发”为主题,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石油、相关科研院校等单位的行业精英荟萃一堂,共话前沿学术思想,分享宝贵实践经验。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指出,2024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首次超过4亿吨,连续八年保持千...
7月23日,海洋油气网讯,近日,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自主研发的深远海浮式平台“低温液氢储罐”设计成果获中国船级社(CCS)原则性批准(AIP)证书,标志着该成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已全面符合船级社规范要求,为我国深远海氢能开发关键装备制造奠定坚实基础。液氢,作为-253℃超低温清洁能源载体,密度是标况下氢气密度的700倍以上,大型液氢储罐可实现跨海域氢能的高效运输,同时肩负着海上“液态氢枢纽”的核心使...
7月22日,中国海油讯,7月16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在南海深层首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涠洲10-5南油气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平均水深37米。探井WZ10-5S-2d钻遇油气层211米,完钻井深约3362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400桶,日产天然气16.5万立方英尺,实现了中国海域首个变质砂岩、板岩潜山勘探的重大突破。公司总地质师徐长贵先生表示:“中国海油近年来持续加大潜山、深层等复杂勘探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关键...
7月22日,海洋油气网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7月14日发布消息,FPSO P-78已于7月13日从新加坡胜科海事班诺伊船厂启航,驶往桑托斯盆地盐下层的布兹奥斯油田(Búzios)。由于该装置在拖航期间将配备随船作业团队,预计投产时间可比原计划提前约两周。采用船员随航方案能使FPSO复杂系统在运输期间保持可运行状态,并持续开展调试作业,从而大幅缩短抵达目标海域后的投产准备周期。FPSO P-78设计产能为日产18...
7月21日,中国石油石化讯,7月13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由其下属单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承建的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全部交付离港,本次交付的吸力锚将应用于全球巨型盐下超深水油田——巴西梅罗(Mero)二期项目,标志着我国超深水海洋装备制造能力进一步得到国际主流市场认可。据介绍,装备安装海域最大水深超过2000米,是国内承建的应用水深最大的超深水吸力锚项目,...
7月21日,海洋油气网讯,据壳牌官网6月30日消息,壳牌旗下子公司壳牌加拿大能源公司宣布,首批液化天然气(LNG)已从位于加拿大西海岸的LNG Canada工厂启航,运往亚洲买家。壳牌持有LNG Canada这一合资公司40%的经营权益。该合资公司由壳牌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以及韩国天然气公司等5家能源企业共同成立,由加拿大液化天然气开发公司(LNG Canada Developmen...
7月18日,中国化工报讯,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规划、在建、投运绿色甲醇(下称绿醇)项目16个,产能合计超过118万吨/年。但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实际开工建设的并不多。专家表示,在《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产业政策的激励下,前几年绿醇项目在业内外广受追捧,但最近却有点“偃旗息鼓”,多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主要原因在于高成本,加上国内碳税较低,经济性不合算...
7月18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沈鼓集团自主成套中国首个大功率集成式压缩机在国家能源大型透平压缩机组研发(实验)中心完成联调运转试验,至此沈鼓具备了集成式压缩机的自主成套和供货能力。试验过程中,机组全转速范围内振动、温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水平,各系统运行平稳可靠,这是沈鼓在高端压缩机领域的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在集成式压缩机技术上的垄断。集成式压缩机颠覆传统压缩机的结构形式、运行模式,...
7月17日,石油圈讯,6月26日至27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海洋油气大会暨展览会(简称“OC2025”)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决策者智库、深圳市海洋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联合主办,湛江湾实验室协办,MOGSC担任战略支持,EIC、SOGSC作为支持机构,Rystad Energy作为首席智力支持,共同保障了大会的顺利进行。本届大会以“挺进深海,推进转型:全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
7月17日,石油圈讯,日前从中国海油旗下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璇玑”旋转导向钻井和随钻测井系统以6018米完钻井深和158℃井温、单趟进尺2038.00米,在中国某海域圆满完成作业,再度刷新“璇玑”系统自投入应用以来作业深度与温度双项纪录。这标志着我国自主旋转导向技术正式跨入超深井作业领域。“璇玑”系统通过6000米深度验证,标志着“璇玑”系统首次获得了超深井作业“入场券”,正式具备了在超深...
7月16日,中国石油报讯,7月3日,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西南油气田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全面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技术路线最长、工艺最复杂、功能最齐全、产品种类最多的天然气处理厂,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利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在致密气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实现快速上产。经评估分析,天府气田中乙烷含量丰富多种天然气伴生气含量远超国内...
7月16日,海外油气网讯,外媒报道,坦桑尼亚石油开发公司(TPDC)已授予中国石油旗下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和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一份工程、采购和施工总承包合同(EPC),合同涉及坦桑尼亚恩托亚(Ntorya)气田至马迪姆巴(Madimba)天然气处理厂的天然气管道建设,该厂处理能力为2.1亿立方英尺/日。该项目位于坦桑尼亚南部省份穆特瓦拉省(Mtwara),将在新开发的恩托亚气田区域新建一条14英寸、长约34公里的...
7月15日,石油同学讯,截至6月30日,我国陆上首个超深气田——塔里木油田克深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900亿立方米大关,达到900.14亿立方米。克深气田是西气东输主力气田之一,主力产层为6000米到8000米,尽管有着“世界少有、我国独有”的超深、超高温、超高压“三超”难题,但塔里木在推进“深地工程”中创新开发技术和管理模式,最先钻出我国陆上第一口8000米以深井——克深902井,诞生了我国首口压力、温度、日产...
7月14日,中国石油石化讯,OPEC+将在8月大幅增产石油,加速撤回2023年的自愿减产措施,以期在夏季需求高峰期抢占市场份额。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8个核心成员国同意向全球市场每日额外供应54.8万桶石油,超过了此前41.1万桶/日的预期增幅。此举将使OPEC+完全放弃此前每日220万桶的减产额度,比原计划提前了近一年。然而,6月份哈萨克斯坦的原油产量激增7.5%,达到188万桶/日,远超其在OPEC+150万桶/日的官方配额。尽管...
7月14日,中国石油石化讯,据彭博社7月3日报道,中国已经连续三个月未购买美国原油——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最长纪录。这无异于给了本就面临着油价下跌压力的美国页岩油开采商一记新的打击。在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各类商品里,石油和天然气是最快受到关税影响的一批产品,2025年以来,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石油数量骤降,天然气则降为零。进口美国石油方面,根据国际机构Kpler的船舶跟踪数据,2025年1月、2月、3月,中国进口美...
7月11日,石油圈讯,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全球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市场规模将激增28倍,达到每年20.61亿吨的二氧化碳处理能力,市场价值将突破万亿美元。当前全球CCUS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显示,以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为首的全球各国已承诺为CCUS投入800亿美元资金支持。然而现实是,目前全球仅有50个CCUS项目投入运营,年二氧化碳封存能力为5100万吨。伍德...
7月11日,流程工业讯,生态环境部发布公示,拟对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国家能源集团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两大煤制天然气项目均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合计约340.8亿元。作为新疆准东三大煤制气项目之一的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于2025年6月13日正式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通过。国...
7月10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岚泽能源千吨级费托合成航煤馏分油中试装置顺利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现场考核,费托合成航煤馏分油前沿技术迈出了从实验室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步伐。千吨级费托合成航煤馏分油中试装置位于重庆长寿化工园区,采用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费托路线合成航煤馏分油核心工艺技术,以及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联合开发的费托合成催化剂和吨级放大制备...
7月10日,海外油气讯,据Westwood全球能源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共完成75口高影响力探井,其中19口获得潜在商业发现,新增储量总计52亿桶油当量。自2015年以来,勘探行业的高影响力探井数量已减少约一半,发现储量降幅超50%。Westwood全球勘探研究经理杰米科拉德(Jamie Collard)表示,国家石油公司凭借区块准入优势主导了去年高影响力钻探,其中中国海油以参与45口井居首。国际油企中壳牌和埃克森美孚最活跃,...
7月9日,中国石油石化讯,近日,美国宣布解除对出口至中国的乙烷产品限制,先前因中美贸易摩擦而被中止的相关贸易业务将得以恢复,释放出两国经贸关系逐步缓和的积极信号。据路透社7月2日报道,美政府当日致信两家主要能源公司——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与Energy Transfer,正式取消此前针对其向中国出口乙烷所施加的限制措施。消息人士指出,过去美国生产的大约一半乙烷都出口到中国,主要用于石化产业中替...
7月9日,中国石油石化讯,7月3日,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在四川全面投产,工程填补了国内天然气深度处理与高值化利用完整技术链的空白。天然气深冷处理是一种利用低温环境对天然气进行分离、提纯和液化的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在绵阳市盐亭县,丘陵起伏中,占地36.8万平方米、相当于876个标准篮球场的天然气净化厂“躺卧”山间,从空中看就像一艘航母。盐亭处...
7月8日,中国石油石化讯,加拿大首个大型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6月30日开始运营,首批液化天然气通过船运输往亚洲市场。这是继去年原油首次出口亚洲市场后,又一加拿大能源大宗商品出口亚洲。根据加拿大液化天然气公司发布的新闻稿,该设施位于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蒂马特,目前每年能处理1400万吨液化天然气,第二阶段可扩建至2800万吨。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表示,“随着加拿大液化天然气公司首次向亚洲发货,...
7月8日,中国石油石化讯,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合肥科...
7月7日,中国化工报讯,7月2日,国内航运业迎来重大突破。由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化学”)生产的国内首批以城市厨余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在海南洋浦港成功完成对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的加注作业。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产品成功实现了从生产、销售到商业化运营的全产业链贯通,开创了“中国船用中国醇,中国港口加注”的绿色航运新范式。
【点评】中国海油化学...
7月7日,中国石油石化讯,6月30日,湖南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管理权移交仪式在长沙举行。从7月1日零时起,湖南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管理权移交至国家管网集团,标志着湖南省级管网正式融入国家管网,全面开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运营、统一价格的全新阶段。湖南省级管网融入国家管网后,将全力推进“气化湖南”工程,加速遵义—吉安天然气干线管道建设,持续扩大湘西、湘南天然气管道覆盖范围,构建...
7月4日,中国石油报讯,截至6月30日8时,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最高日产量首次突破5000吨,创下历史新高。至此,该区今年上半年累计生产原油88万吨,同比增幅82.2%,超计划产量3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1.8%,持续巩固我国陆相页岩油从“技术突破”向“效益开发”的转型成效。今年以来,新疆油田从技术突破与管理创新方面双向发力,上半年产量持续攀升,多项关键指标...
7月4日,石油圈讯,据巴西国家通讯社6月17日报道,巴西国家石油、天然气和生物燃料管理局(ANP)于当日举行的石油勘探区块拍卖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拍卖共拍出34个石油勘探区块,分布于帕雷西斯盆地、亚马孙河口盆地、桑托斯盆地和佩洛塔斯盆地,总面积达28,359.55平方公里。在当天的招标竞拍活动中,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壳牌、埃克森美孚、挪威国油、中石油等等大型石油公司展开了激烈竞争。其中,由中石油巴西公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