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深圳出台措施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2023-11-15)
11月13日,深圳湾论坛官微讯,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深圳市关于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重点聚焦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在产业基础建设、产业链提升及融合发展、产业生态发展等方面予以支持。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11月13日,深圳湾论坛官微讯,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深圳市关于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重点聚焦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在产业基础建设、产业链提升及融合发展、产业生态发展等方面予以支持。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11月14日,科技日报讯,疲劳失效是工程构件长期可靠服役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张广平研究员团队在前期小尺度材料疲劳行为研究的基础上,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滨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材料疲劳性能高通量、快速评价的思想,设计并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对多个小微试样进行对称弯曲疲劳加载的测试系统,并在其上对核电、高铁、汽车等领域用的几种典型工程材...
11月14日,杭州日报讯,11月12日,临安举办2023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暨首届杭州市杭化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大赛,10个参赛项目让人们脑洞大开。此次生物基新材料概念验证大赛,涉及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高值化应用、特种纸的开发与技艺保护、生物化学品的研发和应用、生物基膜塑料产品的开发、生命健康领域生物基新材料的应用等领域。大赛组织方杭化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大赛旨在通过深挖生物基...
11月10日,观研天下讯,改性塑料行业是以各种未经改性和加工的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等合成树脂作为主要原料,在其基础上添加适当的改性剂,并通过填充、共混、增强等工艺,获得具有新结构特征的塑料制品。改性塑料产业链的上游是石化行业,主要提供聚丙烯、聚乙烯等基材以及其他助剂材料。上游市场供给相对充足,但价格受油价波动的影响较大。改性塑料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汽车、家电、电子电器、办公...
11月13日,新能网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0日举行2023年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我国将积极培育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具体到氢能应用方面,新材料是氢能的基石和先导,是处于各个产业链最上游、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氢能产业链主要包括氢气制备、氢气分离与提纯、氢气存储...
11月13日,中国高新网讯,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材料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加速期。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创新能力也在持续提升,我国建立了7个新材料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建设了35个新材料重点服务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支撑体系。一批重大关键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涌现...
11月7日,澎湃新闻讯,11月7日,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主持召开第三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筹备工作会议。会上,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各组牵头单位汇报了工作进展,各分项活动单位汇报了子活动筹备情况。黄晓武在讲话中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皖北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持蚌埠承办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打造双招双引、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前两届大会的举办,蚌埠努力抓招商、引项...
11月9日,中化新网讯,11月9日,2023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本次大会以“全球视野 全新储能”为主题,业内专家、企业代表济济一堂,围绕“双碳”战略大背景下储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探讨储能市场、政策环境、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的新路径,以期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瑞良介绍说,近年来,福建省深度实践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出台了电动福建1.0、2.0和3.0系列政策,大力推动储能技...
11月9日,贵州日报讯,当前,瓮安新型工业化大发展深入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在投资、规划、建设、生产等方面均换挡提速。一是依托瓮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产业基础,促进企业有序生产和提质改造。利用富集资源、提升产量,有效撬动头部企业、上市企业在瓮安投资力度。目前已签约的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双氧水、五氯化磷产能分别占全省产能的40%、15%、70%、73%、60%。瓮安将以此为拳头产业,打造全国磷系...
11月8日,新华社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在近日举行的2023(第六届)中国稀土论坛上表示,我国稀土多领域工艺技术不断取得重要成果,特别是绿色开采、冶炼新工艺、稀土新材料等重大新突破,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据葛红林介绍,当前我国离子型稀土绿色采选冶关键技术和装备获得突破;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新型铈磁体、稀土光功能材料成功实现国际领先;国六标准催化...
11月7日,澎湃新闻讯,11月7日,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主持召开第三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筹备工作会议。会上,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各组牵头单位汇报了工作进展,各分项活动单位汇报了子活动筹备情况。黄晓武在讲话中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皖北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持蚌埠承办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打造双招双引、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前两届大会的举办,蚌埠努力抓招商、引项...
11月7日,新思界网讯,沥青改性剂是指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可熔融或分散在沥青中以改善或提高沥青的路用性能的物质,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橡胶类沥青改性剂、热塑性橡胶类沥青改性剂和树脂类沥青改性剂。沥青改性剂产业链上游为橡胶、合成树脂、苯乙烯等原材料的供应;中游为产品的生产制作环节;下游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建筑防水等领域。沥青改性剂能够有效提升路面抗老化、耐...
11月7日,昆明信息港讯,近日,来自昆明市新材料产业链办公室的消息,一年来,昆明市通过招大引强等措施,不断完善新材料产业发展基础。为力促全市新材料产业跑出“加速度”,新材料链办通过抓规划引领加强产业研究、抓重点项目促进招大引强、抓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步伐等措施,不断完善并推进产业建链补链延链扩链强链工作。同时,绘制完成《昆明市“十四五”新材料产业施工图谱》,确定未来全市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有...
11月7日,新华网讯,11月4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麻类研究所)和国际天然纤维组织共同举办的农业新材料与乡村发展创新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关键技术突破不断,产品种类速增,产品经济性增强,逐渐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农业纤维质资源,发展农业材料产业,有效推进中国制造绿色转型和农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数据统...
11月6日,今日新材料讯,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办好“2023年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世界能源材料论坛”的要求,同时融入国际材联及欧洲材料研究学会品牌会议“第八届世界材料高峰论坛”,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欧洲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举办“首届世界能源材料大会”,该大会聚焦全球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大会拟设24个论坛,涉及新能源材料、...
11月6日,澎湃新闻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完成的聚合物分子刷及其功能材料获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黄晓宇研究员自博士期间一直从事聚合物相关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很早就了解到“高性能聚合物分子刷基功能材料的高效可控制备”这个挑战性科学难题,并随之一直在思考聚合物分子刷基功能材料的精准高效可控制备。2001年,黄晓宇研究员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建立科...
11月1日,新思界网讯,涤纶工业丝属于合成纤维的细分品类,是指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涤纶长丝,具有耐热、耐磨、耐疲劳、高强力、低收缩等性能优点。由于涤纶工业丝生产成本较低,但综合性能优异,已经与粘胶强力丝、锦纶、钢丝并称为四大橡胶骨架材料。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涤纶工业丝种类十分丰富,根据性能不同,大致可分为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高模低收缩型涤纶工业丝、高强低缩型涤纶工业丝、活性型涤纶工业丝等。...
11月2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讯,10月31日晚,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听取总体进展及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汇报。市委书记陈向平强调,经过多年建设,中国尼龙城经济支撑持续扩大、发展成效日益显著、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值得充分肯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乘势而上,做好提档升级大文章,进一步擦亮中国尼龙城品牌,推动尼龙城影响力向招商引资吸引力、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转化。一要...
11月2日,科技日报讯,超材料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但直到21世纪初才被人们真正关注。它是一门涉及物理学、光学、电子学等众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所谓超材料,指的是一种通过人工微结构在亚波长尺度内精确调控物理场的复合材料或结构阵列。通过对微观结构的精确设计和控制,超材料可使产品形成全新的结构。随着超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人员已将这些功能结构应用到各种先进装备上面,由此衍生出的相关技术也已...
11月2日,科技日报讯,11月1日,记者从江南大学了解到,该校饶义剑教授团队经过对尾孢菌素抑制太湖蓝藻生长的持续深入研究,通过仿生设计开发了一种更加高效的抑藻材料。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环境领域顶级国际期刊《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含氮、磷的污水大量排放进入水体,水体中的藻类迅速繁殖,从而引发蓝藻水华,破坏...
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讯,10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合作对接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举行,探索在海工装备研发、海洋新材料产业化等领域开展科技项目合作的可行路径,谋划共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共逐海洋经济美好未来。作为拥有辉煌发展历史、强大综合实力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海油集团长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持续强化关键核...
10月31日,四川新材料讯,10月1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年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作主旨报告,分析了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未来。李寿生表示,当前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呈现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三是新材料竞争力不断提升,领军企业迅速成长;四是一批化工新材料专业园区迅速...
10月31日,北京日报讯,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建两家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其中,依托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建设北京市航空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依托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建设北京市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两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聚焦航空、有色金属领域新材料计量测试需求,聚力研究开发计量测试新技术、新能力,推动本领域计量测试标准应用,助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航空...
10月30日,新材料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振、周连群团队,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发表了题为Revealing the Binding Events of Single Proteins on Exosomes Using Nanocavity Antennas beyond Zero-Mode Waveguides的封面文章。该研究报道了一种超越零模波导纳米光学腔,揭示了外泌体表面单个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外泌体膜表面单分子相互作用具重...
10月30日,新思界网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又被称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多用来生产油漆、油墨、印刷、农药、墨水、液晶显示器的清洗剂、纺织油剂的溶剂等。从产业链下游来看,涂料已经成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最大的应用领域,市场占比达到41.6%;其次为油墨领域,市场占比为32.5%;排名第三的是电子领域,市场占比为20.7%。目前,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升,城市居住人口逐渐提升,建筑、高档小区数...
10月27日,新材料网讯,10月26日,2023年中国航空制造设备博览会(CAEE 2023)在浙江省宁波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由中航供应链与宁波市服务业发展局共同主办,以“数智·产融,开放·发展”为主题。航空工业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张民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航空工业昌飞时强调,航空装备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点,要坚持创新驱动,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下更大功夫,面向未来需求出新品。举办本...
10月26日,科技日报讯,日前,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花落“量子点”。量子点是一类微小颗粒,已经应用在多个领域。例如,电视屏幕和LED灯的光线传导都与量子点相关,它们可以催化化学反应,发出的光线也能为外科医生照亮肿瘤组织。“我国在《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第一批)》中,就明确提出发展量子点材料,这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光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我国在量子...
10月26日,新材料网讯,在传统超导体中,电声子相互作用对超导电性的产生起到决定性作用。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电子与声子或其他玻色子耦合是否存在,以及电声子耦合在产生高温超导电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在对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多体效应的研究中,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有的实验结果比较零散,相互之间存在矛盾,特别是对这些结构起源的认识存在争论,集中在是归结于电子与声子的耦合,还是电子与...
10月26日,科技日报讯,记者10月25日获悉,中核集团核理化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获得公斤级丰度99%钼-100同位素,改变了长期以来钼同位素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钼同位素关键材料自主化供应,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可以批量获得钼同位素的国家。钼(Mo)同位素在核医学、基础物理研究、先进核燃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核医学领域,高丰度钼-98和钼-100同位素是生产放射性同位素钼-99的前置核素,钼-9...
10月26日,科技日报讯,10月22日记者获悉,南昌大学艾勇教授与廖伟强教授在分子铁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他们根据“多则异”的思想设计并合成了富勒烯加合物C60S8分子铁电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富勒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球状分子,拥有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备受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界的关注。铁电体是具有自发极化且极化方向在外电场下可重取向(即铁电性)的一类电偶极活性材料...
10月25日,中化新网讯,在近日于天津举办的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配套论坛——2023年化工新材料(天津)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针对这一短板提出了应对策略,即增强创新是“闯高端”的根本,同时给出聚氨酯、功能性膜、电子化学品等具体领域的发展建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卜新平介绍说,“十三五”以来,化工新材料已经成为我国化学工业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领...
10月24日,人民政协报讯,10月17日至18日,由农工党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新材料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表示,大力推进新材料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材料的重要指...
10月19日,新材料网讯,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作为激光频率转换的关键器件,在全固态激光器中应用广泛。当前,商用的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主要包括类金刚石结构的AgGaS2、AgGaSe2和ZnGeP2等化合物。然而,由于各自本征的性能缺陷,这些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红外激光技术发展的需求。因此,亟需开发性能优异的新型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汞具有独特的电子构型,利于形成高度极化的Hg2+离子,从而产生显著的非线性...
10月19日,新材料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研究部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共性核心技术研究组研究员王素力和孙公权团队,在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方面取得新进展。HT-PEMFC因具有耐CO毒化能力强、水热管理简单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传统的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膜由于磷酸与聚苯并咪唑之间的结合能(约17kcal/mol)低,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磷酸流失严重,致使该类电池工作温度限制在140至180℃。该研...
10月23日,新思界网讯,钼铪碳合金(MHC合金),是以金属钼(Mo)为基体,以铪(Hf)、碳(C)为合金元素制成的钼合金。钼铪碳合金属于弥散碳化物强化钼合金,其铪含量一般在1.0%~1.2%之间,碳含量一般在0.05%~0.12%之间。钼(Mo),银白色过渡金属,熔点高、质地硬、化学性质稳定、导电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低。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是最大的钼资源存储国,储量占比达到49%左右,为我国钼铪碳合金行业发展提供充足...
10月23日,新思界网讯,碱性电解槽为电解水制氢核心设备,其通常由流场、双极板以及隔膜组成。碱性电解槽隔膜简称碱槽隔膜,指用于隔绝氢气与氧气、允许电解槽内电路中离子自由移动的薄膜材料,其占据碱性电解槽生产成本近五成。碱性电解槽隔膜需具备极佳稳定性及气密性,其厚度、孔径及孔隙率等参数对于碱性电解槽的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聚苯硫醚隔膜具有尺寸稳定性好、耐蠕变、耐热等优势,为碱性电解槽隔膜市场主...
10月19日,科技日报讯,我国以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为代表的人工晶体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是我国发展固体激光技术和激光产业的优势所在。我国激光产业从晶体材料到激光器再到应用技术的全链条逐步发展完整,然而,整个激光行业仍存在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我国也依然面临着亟须突破的技术难题。在10月14日~15日举行的香山科学会议第754次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围绕长期制约固体高功率和短波激光发展的主要问题开...
10月18日,新材料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以及副研究员张波团队,联合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蔡旭敏、天津大学教授黄跟平,发展了催化解聚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定向制备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的新路线。通过氮原子参与解聚木质素制备含氮芳香化合物是木质素高值化转化最直接的方法。AIE材料作为特殊的发光材料,因独特的发光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
10月18日,新材料网讯,塑料分子本身结构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可能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难以被分解。因此,探索和剖析塑料高效降解新方法颇为重要。聚酯是一类重要的塑料,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较为常见。目前,聚酯的降解条件苛刻、效率不高,亟需发展一种条件温和且高效实用的降解新方法。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有机储氢与催化团队提出酯交换/氢化接力的新策略,并使用自主设计的基于喹哪...
10月18日,科学网讯,10月15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由本源量子计算(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本源SL400国产稀释制冷机成功下线,这是中国科创企业的研发团队首次成功突破量子计算极低温制冷这一关键核心技术,打破欧美在稀释制冷机上的垄断局面。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能够为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运行环境。除了在量子计算领域,稀释制冷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