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息网logo标识

中国行业发展报告

收起菜单

【旅  游】广东大力发展跨海岛旅游,邮轮经济加速升温(第29期)(2025-04-16)

  广东省依托逾1400座海岛和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母港群,推动跨海岛旅游与邮轮经济快速发展。全省1963个海岛(含57个有居民海岛)形成“跳岛游”网络,2024年旅游总收入1.1万亿元,海岛旅游贡献显著;三大邮轮母港差异化布局:南沙母港2025年一季度出入境旅客超10万人次,蛇口母港国际旅客吞吐量同比增8.2倍,启德码头以生态设计和免税服务吸引高端航线。政策驱动强劲,国家层面通过邮轮产业链规划、国际补给制度创新及144小时免签政策释放活力,省级“双百计划”推动20条主题线路建设及智慧化升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邮轮消费年轻化趋势显现,家庭多代同游占比提升,海岛生态探索与垂钓竞技产品附加值显著。挑战集中于生态保护与开发矛盾(如海陵岛水体污染)、产品同质化、交通短板(部分海岛依赖轮渡)、邮轮产业链上游依赖进口及28万专业人才缺口,市场竞争受上海、新加坡挤压。未来产业将向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旅  游】标杆案例驱动文旅创新升级,数字绿色融合共筑产业未来新生态(第...(2025-03-28)

  文旅行业复苏与转型受多重因素综合驱动,包含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文旅行业在后疫情时代通过多维创新实现复苏与转型,以下列举三个成功案例:(1)石门县构建“体育+农旅+文化”融合模式,通过青少年足球赛事联动柑橘采摘体验,开发“溶洞探秘-果园采摘-禅寺品茗”主题线路,活化牛灯节民俗并创新民乐演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文旅综合体项目,推动县域消费升级;(2)广州市通过精准投放3000万元文旅消费券覆盖六大场景,政企协同带动景区订单增长79%,形成“消费补贴-信用消费-产业升级”长效闭环,实现2023年五一假期文旅消费总额103.9亿元;(3)同程旅行构建跨平台营销矩阵,运用RTA实时API技术实现用户分层管理,结合电竞赛事打造“门票+机酒”组合产品,应用微盟WAI技术提升广告素材点击率至5.13%,并通过企业微信体系沉淀用户资产,推动冰雪旅游等垂直领域交易规模增长。未来文旅行业将朝着五方面发展:其一,消费体验升级与沉浸式经济转型;其二,技术驱动下的产业生态重构;其三,品牌IP创新与目的地差异化路径;其四,入境市场复苏及产业链协同效应;其五,低碳转型与可持续生态建设。

【旅  游】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文旅行业向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第23期)(2025-03-28)

  2024年,我国文旅行业在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与科技赋能三方面呈现显著发展特征。政策层面,《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5G、VR等技术提升景区预约系统覆盖率至92.7%,北京、杭州等地通过消费券发放及专项政策激活市场活力,西安大明宫遗址改造获35亿元专项债支持。消费需求升级方面,消费需求升级表现为品质化与个性化趋势,三亚高端酒店入住率接近饱和。科技赋能领域,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资源库累计访问量突破2300万人次,故宫“数字故宫”小程序服务用户超550万。文旅行业形成政策驱动、需求牵引与技术支撑协同发展格局,印证文旅深度融合与创新转型成效。后疫情时代文旅行业呈现三大转型路径:数字化赋能驱动全产业链升级,生态化发展路径重塑产业价值,以及跨界融合创新释放市场潜能。在数字化领域,依托新媒体矩阵构建PGC+UGC协同创作模式,河南文旅通过“#压力给到河南文旅”话题实现粉丝量13倍增长。绿色转型方面,杭州西湖智能游览模型动态平衡生态承载力,武夷山景区通过66公里生态漫游道与碳普惠平台促进低碳消费。产业融合维度,腾冲界头镇“农业+研学”模式年创17亿元农业产值,成都东郊记忆活化工业遗产年接待游客近千万。通过技术赋能、生态协同与业态创新,文旅行业正构建质量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格局。

29篇文章 第一页 上一页 1页  /  共2 下一页 最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