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蛇口组织再变阵,将旗下7个区域公司合并为5个(2024-02-19)
2月9日,中房报讯,2月7日,有消息称,招商蛇口在年初对公司组织架构做了新的调整,将旗下7个区域公司合并为5个。在这次调整前,招商蛇口地产开发板块原本有7大区域公司,包括:华北区域、华东区域、江南区域、华中区域、西南区域、华南区域、深圳区域。调整后,招商蛇口形成了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华北区域、江南区域以及华西区域。在这次调整中,深圳区域和华南区域被合并成新区,华中区域、西南区域则被撤销并入...
2月9日,中房报讯,2月7日,有消息称,招商蛇口在年初对公司组织架构做了新的调整,将旗下7个区域公司合并为5个。在这次调整前,招商蛇口地产开发板块原本有7大区域公司,包括:华北区域、华东区域、江南区域、华中区域、西南区域、华南区域、深圳区域。调整后,招商蛇口形成了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华北区域、江南区域以及华西区域。在这次调整中,深圳区域和华南区域被合并成新区,华中区域、西南区域则被撤销并入...
2月4日,中房报讯,过去两年持续的地产困境,让房企盈利跌入谷底。据Wind数据,截至2月1日,A股87家房企中已有54家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仅6家预计全年净利润实现正增长;8家房企虽然盈利,但盈利水平下滑,净利润同比跌幅均在50%上;49家房企业绩出现同比下降,其中34家房企净利润预亏,总预亏额约486亿元至730亿元。在34家预告2023年净利润亏损的企业中,包括绿地控股、中交地产、京投发展、冠城大通等在内的...
2月4日,丁祖昱评楼市讯,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全面推开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这意味着,央企不仅要提升企业经营的业绩表现,而且要加强市值管理。聚焦物管行业,2023年资本市场触底未反弹,仅华润万象生活一家物企上榜中国市值500强,市值管理的必要性可见一斑。其中物管行业5家上市央企市值管理表现良好,平均市值达到207.3亿元,远高于国企及民企。受...
2月3日,新京报讯,从接近碧桂园人士获悉,目前碧桂园确认已获批进入“白名单”的项目超过30个,包括河南、湖北、四川、山东、重庆等地的多个项目均在属地政府“白名单”内。碧桂园方面表示,进入“白名单”后,公司相关项目将获得融资支持,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推动保交付、资产盘活,提升项目可持续经营能力。同时,公司深感保交付责任重大,是公司必须坚守的底线。据悉,2023年全年,碧桂园累计交付超60万套房屋...
2月2日,上海证券报讯,开年首月,国资房企活跃在土拍市场。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月,全国百强房企拿地总额856亿元,同比增长44.8%。从拿地金额最多的前10家房企背景来看,7家为地方国企,2家为央企,1家为民企。另据克而瑞的数据显示,从企业类型来看,1月拿地金额排名前100的房企中,城投公司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拿地金额占百强总金额比例接近40%。从2023年土拍市场来看,拿地意愿和拿地能力较强的房企集中...
2月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4年伊始,楼市压力仍然较大,市场预期支撑不足,叠加需求和购买力低迷,整体低位运行。1月,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为2350.6亿元,同比下降34.2%,环比下降47.9%,百强房企业绩规模创近年新低。各梯队销售门槛较去年同期进一步降低,且门槛值均降至近年最低水平。其中,TOP50房企销售门槛降幅最大,单月门槛值为9.6亿元,同比下降38.5%。此外,TOP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为72.4亿元,同...
1月31日,证券时报讯,1月31日,A股业绩预告披露暂时告一段落。申万房地产开发指数收纳的100家上市公司中,共有60家披露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其中预告类型为预增、扭亏等业绩预喜方向仅有14家,36家上市房企的最大净利润净额处于亏损区间。从盈利/亏损规模来看,曾经销售规模领跑行业的千亿房企们,同时出现在盈利、亏损榜单的两头,分化严重。“低毛利率”与“资产减值”两大原因仍然是限制房企盈利关键。此外,一些...
1月30日,中房报讯,1月29日,在清盘呈请聆讯延期7次后,中国恒大迎来了最关键的一次清盘呈请聆讯,香港法院向中国恒大发出了清盘令。那么中国恒大被清盘对各方影响会有多大?首先对于中国恒大而言,启动清盘程序后,公司无法再展开独立经营活动并失去财产、股份处置权,除非有香港高等法院的授权。其次,境内保交付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可能有限。另外,对于债权人而言,债项偿付具有先后顺序,优先次序为:公司...
1月24日,中房网讯,2023年,房地产行业依旧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房企整体销售额下降明显。房企业绩承压的同时,不少小型房企更是倒在了黎明前。通过人民法院公告网,以“房地产”为关键词检索,并剔除了重复分发企业、及非房地产企业的名单统计后发现,2023年全国约有233家房企发布了相关破产文书,不过与最近几年相比,房企破产数量较往年还有所下降。从省域分布来看,浙江、湖南、广东三省的破产房企数量居前三位,...
1月22日,中房报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物企并购明显降温。截至2023年12月29日,上市物企收并购数量42起,同比下降21%,披露并购金额33.73亿元,同比下降68%。2024年1月18日,金茂服务发布公告,以总现金代价3.238亿元(可予调整)收购润物嘉业全部股权,成为2024开年物管企业并购第一单。目标公司润物嘉业旗下的运营主体是“北京圣瑞”,主要从事提供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以及酒店运营的业务。北京圣瑞及其附属公司...
1月22日,中房网讯,2023年12月28日,泛海控股公告称收到深交所下达的《事先告知书》,因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深交所拟决定终止*ST泛海股票上市交易。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A股和H股共有12家房企退市,其中A股的ST阳光城、ST泰禾等8家企业因“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退市,H股的三盛控股、嘉年华国际、南海控股、新力控股4家企业因“主板公司的证券连续停牌18个月,未能按期完成...
1月18日,中国网讯,近日,碧桂园披露债务重组最新进展,委聘毕马威担任境外债务重组的主要财务顾问,正积极与各方共同制订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此外,今年以来,中国奥园、正荣地产、旭辉控股集团等房企的境内外债务重组也相继取得新进展。从债务重组过程来看,部分出险房企积极作为,拿出了诚意十足的债务重组方案,提供了包含债权和股权等在内的多种处置方式,能够满足债权人多样化的需求。再加上部分房企提供的资...
1月16日,中房网讯,1月15日,碧桂园集团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强调,2024年集团的重点工作仍然是保交付、保经营和保信用,做好各相关方的沟通和安排,在保交付过程中有序修复资产负债表。2023年全年,碧桂园累计交付超60万套房屋,累计交付面积7162万平方米。2024年公司预计交付量超48万套,仍然是天量的交付任务,公司上下要从资金、资源以及个人状态上做好充分准备。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强调...
1月15日,中房网讯,近日,万科内部发布组织调整和人事安排,成立商业事业部,万科七区域的商业业务、印力集团统一并入商业事业部,由原南方区域首席合伙人孙嘉出任商业事业部首席合伙人;2023年加盟万科集团的周轶群,接任南方区域首席合伙人;丁力业继续担任印力集团董事长,同时兼任商业事业部首席顾问,王海武担任商业事业部核心合伙人。万科方面表示,公司一直坚持开发经营服务并重的战略,此次组织调整和人事...
1月1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3年,房企投资受制于销售疲弱、资金短缺依然尚无起色。在整体投资氛围冷淡的环境下,龙头房企的拿地占比进一步大幅增加。其中,10强房企新增货值占59%,11~20强房企新增货值占比19%,两者合计占比78%,较2022年提升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房企投资的城市范围在不断收窄。以拿地金额TOP10的全国化房企来看,除保利、建发、华润、中国铁建拿地城市数量超过20个,其余企业拿地数量均在20以...
1月1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3年,百强房企销售门槛值继续下移,且各梯队门槛均降到近年最低。从不同梯队房企销售门槛值的变化来看,TOP10房企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韧性,TOP20和TOP30梯队房企格局变动加剧,仅16家规模房企全口径规模超过千亿,千亿房企数量进一步减少。在行业深度调整之下、百强房企格局分化持续,央国企销售表现显著好于混合所有制房企和民营房企。2023年,百强房企中,国企销售业绩同比增长3.6%,央...
1月9日,中房网讯,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承压,整体仍处在低位调整期。从房企销售情况来看,虽然年底各大房企加大供货量和营销力度,但楼市复苏动能不足、销售端也未有明显起色。2023年,销售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4049.5亿元,同比下降16.5%,累计业绩降幅继续扩大。拿地方面,经历了2022年的“腰斩”后,2023年拿地百强房企累计拿地金额15485亿元,同比下降6%。房企投资意愿仍然处于低位,销售百强房企拿...
1月8日,中房报讯,回顾2023年,地产政策持续加码,全年楼市呈现前高、中低、后稳的走势。但从资本市场行情表现来看,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地产板块整体震荡下行。据统计,2023年,上市房企市值百强榜中,有近九成市值缩水,仅有14家房地产相关企业市值上涨。受地产关联公司影响,一些物管股2023年市值跌幅较大,例如恒大物业、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等,全年市值跌幅均在60%以上。此外,在房企困境并无明显好转的情...
1月2日,中房报讯,自恒大危机以来,已有50余家房企相继出险,开启了漫长的债务重组。但两年来,只有少数企业顺利通关。中国奥园于11月29日宣布境外重组方案已获得债权人投票通过;此前一周中梁境外债务重组获92%债权人支持,距离正式落地仅一步之遥。龙光、佳兆业等房企还在与发起清盘呈请的债权人周旋,旭辉、禹洲、融信、时代中国、世茂、花样年等房企尚未敲定最终方案,多数企业仍在僵持。与此同时,房企批量退...
1月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受销售疲软、资金短缺影响,2023年房企投资尚无起色。2023年,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总量为15485亿元,同比下降6%。另外,房企新增货值和建面TOP100总额分别为31515亿元、1335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0%、3%。这是继2022年“腰斩”之后,新增货值、金额、建面TOP100总量继续下降。销售百强TOP2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达到78%,接近八成,其中接近六成货值集中在10强房企手中。“少城市、精地块”成...
1月2日,丁祖昱评楼市讯,2023年12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512.9亿元,环比增长15.7%,增幅低于往年同期;同比降低34.6%,同比降幅保持在年内高位。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1~12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4049.5亿元,同比降低16.5%,累计业绩降幅继续扩大。整体来看,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承压,整体仍处在低位调整期。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市场基本处于低位运行,预期支撑不足、企业推盘积极性降低。虽然年底各...
12月27日,华夏时报讯,2023年,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之中。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前11个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57379亿元,同比下降14.7%;销售额超千亿元房企16家,同比减少3家。TOP50房企中,央、国企销售额平均增长8.2%,稳健民企销售额平均下降6.8%,混合所有企业下降15.3%,出险民企下降48.0%,头部央国企销售较优韧性。而在销售排名前十房企中,除碧桂园、龙湖外,8家为国资背景(包括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
12月26日,财联社讯,12月25日,新希望地产2023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成功发行,发行规模8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3.9%,全场2.15倍,边际10.5倍。据悉,新希望地产先后共发行了3支合计金额26亿元的中期票据,“第二支箭”支持规模已超过第一大贷款行的贷款余额。截至今年12月25日,“第二支箭”共为13家民营房地产企业累计发行38只合计361.68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提供增信服务。
【点评】自2022年三季度末起,“...
12月25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近两年,在低温行情下,包括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北京建工等“建筑系”央国企在土地市场大举拿地、加速布局,活跃在一二线重点城市及热点区域土拍市场。根据CRIC新增货值榜显示,2022年、2023年1~11月多家“建筑系”央国企连续入榜。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经济下行、建筑施工主业增长乏力、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现况,“建筑系”的地产开发业务也面临营运能力承压、信用风险分化、地产开发...
12月2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今年以来,随着房企流动性危机的持续蔓延,以及房地产行业的下行,房企股价整体持续下跌。CRIC监测数据显示,截止12月18日,181家A+H上市房地产企业总市值(不包括已退市房企)较期初减少10892亿元,降幅接近三成。为提振股价,头部房企有了新动作。近日,保利发展宣布将回购10~20亿元股份,大股东保利集团也计划增持2.5~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初以来,已有泛海控股、美好置业、宋...
12月20日,证券时报讯,12月20日,三盛控股公告称,香港联交所决定自2023年12月27日起取消该公司的上市地位。公告显示,该公司的股份自2022年5月16日起已暂停买卖。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该公司未能于2023年11月15日或之前履行联交所订下的复牌指引而复牌。2023年12月8日,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该公司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据不完全统计,这已经是今年港交所第四家被取消上市地位的房企,此前新力控股、...
12月17日,克而瑞讯,近期票交所公布的《截至2023年11月30日承兑人逾期名单》显示,2023年6月至11月末发生3次以上商票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出现票据逾期行为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1297个,环比减少5.8%,同比大幅减少60.7%,占全部商票逾期企业的比重环比增加2.4pct至55.4%。值得注意的是,本月万达地产再新增2家项目公司发生商票逾期,单月新增逾期数量排在碧桂园、中骏和雅居乐之后,相对靠前。不过太盟投...
12月15日,中房报讯,短短3天时间,碧桂园接连发布高管降薪、境内债回售、出售投资标的股权的消息,向外传递自救的决心。12月12日,杨惠妍、莫斌等4位管理层宣布主动将年薪降至12万元。12月13日,碧桂园透露“22碧地02”8亿元回售金额的本息已足额支付至指定银行账户。12月14日,碧桂园表示拟出售珠海万达商管1.79%股权,作价约30.7亿元。碧桂园方面表示,行业及公司仍处于困难阶段,本次交易的首批资金能有效补充公...
12月13日,中国房地产网讯,12月12日,据万达集团官网消息,太盟投资集团(PAG)已经与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共同宣布签署新投资协议。根据新协议内容,太盟将联合其他投资者,在投资赎回期满时,经万达商管集团赎回后,对珠海万达商管再投资。现有投资人于2021年8月对珠海万达商管的投资额约为380亿人民币,其中太盟的投资额约为28亿美元(约180亿人民币),现有投资人在原投资安排中享有到期赎回权。按照新协议,大连万...
12月11日,中国房地产网讯,距离年底的380亿元对赌大限迫在眉睫,深处现金流困境的万达集团开始抛售资产。12月7日,有市场消息称,近期珠海万达商管在和投资人沟通的过程中透露,万达集团拟出售旗下位于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以换取流动资金,目前在和险资机构洽谈。但万达方面并未透露接触的险资机构为哪家。同时,对于珠海万达商管在香港上市时间,万达方面表示仍无时间表。实际上,今年以来,万达已经出售了多个万...
12月11日,丁祖昱评楼市讯,近期,中央密集发声支持房企融资,房企融资面也出现一些积极变化。CRIC数据显示,11月8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302.76亿元,环比增长41.7%,同比减少47.5%。融资总量环比连跌两个月后,首次回升。不过单月融资规模仍处于2020年以来的次低,累计融资规模同比仍下降34.2%。整体来看,房企融资仍未得到实质性缓解,政策的落地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近期多家银行密集召开房企座谈会,据不完...
12月8日,丁祖昱评楼市讯,流动性压力下,房企加快了处置资产的速度。11月29日,滨江集团1.26亿元出售1568个地下车位,加速资金回流。另据媒体消息,金地集团计划将位于深圳的环湾城项目部分股权出售,考虑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消息称该项交易对价或为40亿至50亿元。另外,华侨城也在积极处置资产,其在11月陆续挂牌3项资产,以回笼资金。根据CRIC监测,11月重点监测房企并购交易共计24笔,已披露的总交易对价约...
12月6日,中房网讯,12月5日,有市场消息称碧桂园进行最新组织架构调整,合并14个区域公司为7个新区域。据悉,此次碧桂园调整具体情况为:河北和北京区域合并为华北区域,山东和苏北区域合并为鲁苏区域,西北和陕西区域合并为中西区域,安徽和浙江区域合并为浙皖区域,江西和福建区域合并为赣闽区域,云南和四川区域合并为川滇区域,广西和江中区域合并为江中区域。对此,碧桂园方面表示,在当前行业形势下,本次调...
12月5日,丁祖昱评楼市讯,房企谨慎的投资情绪尚未有明显好转。克而瑞数据显示,前11月新增货值百强门槛为59.5亿元,同比下降22%;拿地百强的投资金额同比下降13%,投资已开始筑底。截止11月末,10强房企新增货值占64%。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在谨慎投资、聚焦投资的主旋律下,销售百强房企接近五成“颗粒无收”,而央国企在核心城市“全面撒网”。百强房企拿地金额超过100亿的21家企业中,民企只有3家,另有3家混合所...
11月30日,中国房地产网讯,11月29日,在投资者活动上,万科就公司表外规模、表外小平台情况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万科方面表示,公司的表外业务大部分是联合营的开发业务,对于这些业务万科始终坚持稳健的财务策略。合作项目绝大部分由万科操盘,项目投融资事项遵循公司统一的规则与要求。针对大股东深圳地铁约100亿的合作或收购项目,万科表示,公司与深铁集团双方正在积极协商,推进相关事项。公司将根据上市规则及...
11月28日,中房报讯,11月26日,证监会官网显示,首批3只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华夏金茂购物中心REIT、华夏华润商业资产REIT、中金印力消费REIT已正式获得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此前10月20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修改〈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第五十条的决定》,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文件发布仅一个月左右,首批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即正式获批。从此次公募REIT...
11月27日,中房报讯,11月21日,华侨城(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发布股东特别大会的投票结果,授权华侨城(上海)置地公开挂牌出售销售资产。随后,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上披露了华侨城(上海)置地所持有的苏河湾项目酒店系列资产的转让信息。苏河湾项目正是上海宝格丽酒店的所在地。信息显示,该资产转让底价24.3亿元,价款支付方式为一次性付款。早在今年10月,华侨城(亚洲)控股就发布了相关公告称,拟计划公开挂牌出...
11月23日,中指研究院讯,截至2023年10月,出险房企70多家,其中上市房企60多家。根据2023年半年报财务数据测算负债情况,总负债主要分为合同负债、有息负债、应付款及票据、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及租赁负债等,平均占比分别为29.8%、30.5%、15.6%、5.1%、19.0%,主要涉及购房者、金融机构、上下游供应商、政府部门、关联方和出租户等。有息负债中,银行借贷、其他金融机构借贷、海外债、信用债占比分别为40%、20%、...
11月23日,中房报讯,市场消息称,金融监管部门正在起草一份房地产企业“白名单”,可能涵盖50家规模房企,国有房企和民营房企都会列入其中,包括万科、龙湖、新城控股、旭辉等,名单内的企业将获得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等多方面支持。此次“白名单”主要是金融监管部门倡议,与近期金融监管部门纾困房企相关,明年或有可能推进实施。一位房地产观察人士称,若此次“白名单”落地,金融机构融资支持扎实落实,房地产...
11月21日,中房报讯,11月20日,融创发布公告,宣布境外债务重组各项条件已获满足,今日起正式生效。根据公告内容,此次融创境外债重组规模约百亿美元,这些现有债务将根据债权人选择,置换为6笔新上市的美元票据、强制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及融创服务股权,分别对价57亿美元、27.5亿美元、10亿美元、7.75亿美元,完成化债。从2022年起,房地产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境外债违约的房企超过40家,融创是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