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偿债高峰,房企掀新一轮境外融资潮(2019-02-26)
2月26日,时代周报讯,进入2019年,随着偿债高峰的到来,房企掀起新一轮境外融资潮。克而瑞发布研报称,2019年1月,房企境外债发行规模为740.4亿元,环比增长141.9%。2月,房企们又“马不停蹄”地筹划新一轮境外融资计划。其中,世茂房地产拟发行10亿美元优先票据,富力地产拟合计发行8.25亿美元优先票据,融创拟发行8亿美元优先票据,禹洲地产拟发行5亿美元优先票据,佳兆业拟发行4亿美元优先票据,龙光地产拟发行3...
2月26日,时代周报讯,进入2019年,随着偿债高峰的到来,房企掀起新一轮境外融资潮。克而瑞发布研报称,2019年1月,房企境外债发行规模为740.4亿元,环比增长141.9%。2月,房企们又“马不停蹄”地筹划新一轮境外融资计划。其中,世茂房地产拟发行10亿美元优先票据,富力地产拟合计发行8.25亿美元优先票据,融创拟发行8亿美元优先票据,禹洲地产拟发行5亿美元优先票据,佳兆业拟发行4亿美元优先票据,龙光地产拟发行3...
2月22日,证券日报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勾画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蓝图。受此影响,珠三角房地产市场将明显受益,提前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房企将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从大湾区(不含港澳)2016年至2018年的招拍挂土地成交情况来看,TOP30房企的新增土地储备总量达到了0.8亿平方米,而9个城市的招拍挂土地成交建面总量则为1.7亿平方米,TOP30房企拿地占比达48.7%,包揽...
2月21日,长江商报讯,2019年以来,房企再遇融资难题,境外发债继续上升。克而瑞研究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房企境内外发债总量大幅增加,达到了1095.79亿元,突破历史新高,环比上升91.8%,其中境外债占比达67.6%。粗略统计发现,2月以来,有近10家房企完成发行境外融资计划,总规模超40亿美元。其中仅2月19日就有6房企境外债即将发行,包括融信、佳兆业、龙光、华润、华夏幸福等。绝大多数发债的房企均表示,募集资金...
2月21日,北京商报讯,按以往北京楼市销售行情来看,春节前后大都是淡季,开发商也多半处于全年计划的制定状态中。然而,今年部分房企却一反常规采取了积极的反季节营销策略。日前,泰禾地产抛出了“泰禾1号抢收计划”,北京公司旗下金府大院、西府大院、北京院子二期、金尊府等4个高端改善类项目悉数加入“抢收”行列。据不完全统计,单周时间泰禾旗下几家楼盘接待客户达到5000组,完成15.6亿元认购金额。相关人士...
2月19日,经济参考报讯,2019年新年以来,由于适逢春节淡季,返乡置业意向人群相比2018年略有下降,房企营销表现比较平淡,项目折扣力度和营销推案力度均不及往年。加上部分三四线城市市场需求已经透支,楼市成交整体走低。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40多个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量同比下降29%。房企让利方式主要以特价房、首付款延期付、以老带新、实物赠送等常规方式为主,其中特价房活动较多,多集中...
2月18日,长江商报讯,“九年破千亿”是四川最大房企蓝光发展掌舵人杨铿在2013年提出的目标。不到九年,杨铿带领蓝光发展从区域性房企走向全国,迈向千亿俱乐部。2018年,蓝光发展录得销售金额1170.6亿元,首次迈入千亿俱乐部,并成为全国百强房企TOP22,百强房企成长性TOP10第三位。截止目前,蓝光发展共进驻17大区域,50余座城市,100多个项目,完成全国化布局。然而,开疆拓土的背后,其高层人员陆续离职、股价低...
2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讯,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房地产行业沉浮几十载,房企规模之争从未停止。只是近几年,行业规模争霸的影响力与房企对规模的恐慌变得前所未有。随着调控影响的持续显现,率先完成规模积累的龙头房企开始放缓规模增速。进入2019年,这种趋势尤为明显。据克而瑞统计数据,2019年1月,万科、碧桂园、恒大三家房企合约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跌29%、33%、32%,融创则从之前的第四名掉落至第六...
2月14日,北京商报讯,2018年末的业绩冲刺跑后,房企在2019年首月的“开门红”愿景似有落空。近期出炉的多家统计机构数据显示,房企在2019年首月整体表现则较为平淡。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开门低迷,1月多房企业绩同比下调。据统计,截至2月11日,25家上市房企发布了1月销售数据,合计销售额同比下滑超过20%。尽管龙头房企多以广布局、大体量作为业绩护城河,但是统计机构近期放出的业绩榜单显示,房企三巨...
2月14日,北京商报讯,2018年底开始的房企融资潮至今仍在持续。机构数据显示,2019年1月,房企公布的融资计划已超过70起,总金额超过1600亿元。但密集发债并不意味着“融资难”局面已破局。近期内,已有多家房企发债项目被中止审核,包括和昌地产一笔规模3.3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阳光100一笔规模7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宝龙地产一笔规模11.8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当代节能置业一笔规模7.9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2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讯,连续出售万达文旅项目之后,王健林在2018年万达年会上继续表示:“总之万达要瘦身,要有舍有得。这就是万达过去、现在和今后处置一些资产的逻辑。”瘦身战略在新春开年被迅速执行。2月12日,万达再一次出售资产。当日,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在新春团拜会上宣布,公司收购了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据悉,本次交易的37家万达百货门店大都位于一二线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区域,...
2月13日,证券日报讯,从春节期间楼市情况看,一、二线城市网签数据基本暂停,“北上广深”均为个位数。三、四线城市成为长假期间楼市的成交主力军,但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成交量与2018年春节期间相比,成交量出现一定降温,返乡置业更趋理性。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26家房企合计销售3340亿元,较2018年同期下调13.6%。另据克而瑞数据显示,1月,超三成百强房企权益销售金额同比下滑。其中,...
2月12日,上海证券报讯,进入2019年,内地房企突然“咸鱼翻身”,不仅海外融资之路豁然开朗,股票也开始获得外资机构逆势加仓。港交所披露的资料显示,海外知名机构卷土重来,重新入市增持内地房企股票。2月1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Private Limited)时隔逾5个月后,再度出手增持了216.13万股万科H股,涉资6667万港元,持股比例从5%增至6.01%。海外机构对内地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热情,多少让市场有些诧异,因为...
2月11日,迈点网讯,1月31日,易居克而瑞《2018中国长租公寓排行榜》正式发布,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房企背景公寓榜单。虽入局时间不久,但因为庞大资金和资源的支持,“房企系”公寓品牌后发制人。截至2018年底,已拓房源TOP3的企业分别是万科、龙湖、旭辉,拓展房源量分别为23万间、10万间以及5万间。同时,榜单也对房企已开业长租公寓房源量做了展现,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龙湖、万科、旭辉,开业房源量为5.4万间、5万...
1月30日,北京商报讯,近年来“买买买”的华侨城集团,却接连陷入违规旋涡。1月28日晚间,华侨城旗下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运作重大资产重组的评估机构由于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已经被立案调查,相关并购也已中止。除了外聘评估机构违规影响收购进程外,华侨城多名内部高管也因违规内幕交易等问题遭罚。对此,华侨城集团表示,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等工作杜绝违规事件再次发生。对于快速跑马圈地的华...
1月30日,证券日报讯,不足1个月时间,数十家房企抛出了70多个融资方案,总计金额超过1635亿元,这种融资密度和规模在业内并不常见。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这一单月融资规模是近一年以来的新高。不少房企将2019年判定为“调整年”,可能是楼市回暖前难熬的一年。因为市场调整期之外,房地产企业此前发布的公司债将集中在这一年进入还债期,目前能借到钱的房企,几乎都是优先拿新债去还旧债,剩下的则会充...
1月28日,经济参考报讯,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为加大楼市调控力度,关闭定增、公司债收紧、海外发债受限,房地产企业融资收紧已成主旋律。但2018年下半年以来,前期任性负债集中迎来还款期,违约、借新还旧频现,房企发债“热情”再度高涨,甚至一周内就有超过二十家房企发债,更有房企一个月内发债三次。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以来,截至1月24日,相关房地产企业公布的融资计划近60起,合计融资...
1月28日,证券日报讯,回顾2018年,房企从长租试水到加速扩张,不仅融资规模急速增长,方式种类也愈发多样。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50家房企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107.21亿元,同比增长168%,综合优先级票面利率仅为6.05%。从发行的房企来看,发行资产证券化的企业大多为TOP20强。从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方式来看,2018年房企的长租公寓类REITs产品占较大比重,融资规模达54亿元;CMBS产品规模也占比较大,规模...
1月24日,钱江晚报讯,长租公寓在最近两三年来被资本市场热捧,然而去年下半年连续爆发的“甲醛门”、“租金贷”、“鼎家”等事件,暴露出了长租公寓行业的许多问题,之后长租公寓市场进入了降温期。1月17日,蛋壳公寓宣布以2亿美金(包含现金和债务)全资战略收购总部位于杭州、并在长三角地区颇有影响力的长租公寓品牌爱上租。对于发生在市场降温期的这次并购,有人认为是行业头部企业的强强联合,也有人认为是一...
1月22日,经济日报讯,在继2018年11月房企融资千亿、12月融资1600亿后,进入2019年以来,房企融资继续保持大规模扩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止已有40多笔融资,合计融资额度高达千亿,保利、招商局、华夏幸福、世贸股份、金科、电建、阳光城等房企均公布了大额融资。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房企逐步迎来偿债高峰期。业内人士指出,近期房企融资力度加大多用于“借新债还旧债”。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去年底发文支持...
1月21日,新浪网讯,1月21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集团全资附属公司融创房地产与武汉中央商务区签订收购协议,以125.53亿元人民币收购其持有的上海泛海建设公司100%股权。公告指出,被收购公司拥有北京泛海国际项目1号地块与上海董家渡项目的100%权益。其中,北京泛海国际项目1号地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核心位置,上海董家渡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核心位置。上述交易完成后,融创房地产将获得目标公司100%股权,收购事...
1月21日,中国经营报讯,随着政府对住宅市场的严密调控,住宅地产发展逐渐疲软,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投资潜力将投向商业地产项目。1月14日,新加坡商业地产巨头凯德集团宣布,已与淡马锡达成交易,以110亿新元(约合549.8亿元人民币)收购其附属公司星桥腾飞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的所有股份。交易完成后,凯德将与星桥腾飞整合成为亚洲最大的多元化房地产集团。一向被认为作风保守的凯德集团,在近两年频繁腾挪资产...
1月18日,上海证券报讯,2018年,绿地控股房地产主业销售业绩实现平稳较快增长,通过狠抓开新盘、去库存、销大单、促回款等,全年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875亿元,同比增长26%。尽管表现不错,但并未完成公司年初制定的4000亿元销售目标。在1月17日的媒体见面会上,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给公司2018年的整体表现打85分。展望2019年,张玉良认为,2019年的房地产市场将以稳为主,整体值得期待,总量会有些...
1月15日,经济参考报讯,2018年,迈入“千亿军团”的房企数量达到30家,数量相当于2015年的3倍。年内,金茂完成销售额1280亿元,比2017年增长超过80%,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128%,首度跻身“千亿军团”。金茂的起步晚于很多老牌房企,虽然突破千亿规模有市场助推因素,但持续的快速增长并非易事。中国金茂在城市运营领域是佼佼者也是先行者,2015年宣布从传统意义上地产开发商向城市运营商转变之时,中国金茂在原有“...
1月15日,时代周报讯,2018年,中海地产累计合约物业销售约为3012.4亿港元,同比增长29.81%,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103.88%;累计已售楼面面积约为1593.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7%。但在土地投资上,中海地产并未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2018年,中海地产实际应付土地出让金为人民币913.52亿元,远低于年初新增土地投资135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170亿元)的目标。除了拿地仍趋于谨慎,自2017年起,中海地产开始逐步加大...
1月15日,经济参考报讯,随着2018年末融资政策有所放宽,2019开年以来各大房企融资动作开始密集进行。2019年1月份以来,房企融资数据继续大规模上涨。短短十几天内,除了世茂股份、融创中国、新城控股等企业以外,还有金科股份、力高集团、电建地产等不同梯队阵营的房企陆续公布融资计划,合计超过30起,总规模超过800亿元。惠誉评级认为,开发商正通过削减土地补充和减少供应来应对疲软的市场,当务之急是维持现金...
1月11日,北京晚报讯,58同城、安居客《新周期:楼市迎来换挡期——2018年楼市总结》报告指出,2019年楼市将进入“换挡期”,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其一,总体调控节奏不变、区域性变化呈现;其二,总体房价水平稳定、各类城市分化;其三,信贷政策总体不变,首套优惠更多体现。不过,换挡并不代表楼市会出现大波动,相反会保证全国楼市整体更为“平稳化”发展。在市场环境变化下,房企整体的生存压力较大,一些房企...
1月9日,经济参考报讯,2018年,在“房住不炒”和“租购并举”总基调下,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调控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年,龙头房企销售额保持稳步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56家房企跻身百亿军团,销售额共计11.4万亿元,市场份额超过75%,同时万科、碧桂园、保利优势延续,拿地金额超千亿。综合全年来看,房地产行业稳中趋缓,企业投资节奏放缓,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增速有所放缓,...
1月8日,经济参考报讯,2018年下半年,房企频频发布融资计划,开卖股权,多渠道进行“补血”。背后原因则是过去几年大规模举债快速扩张。“有借就有还”,在连续几年巨量融资后,房企迎来了负债集中还款期。恒大研究院报告显示,2018年下半年开始,房企逐步迎来偿债高峰期。截至2018年6月底,除民间融资和类金融机构贷款,房企有息负债余额约19.2万亿元,2018年下半年到2021年到期规模分别为2.9万亿元、6.1万亿元、5...
1月8日,时代周报讯,1月4日,万科发布公告表示,12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30.1亿元,实现合同销售面积438.7万平方米。至此,2018年全年万科共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069.5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合同销售面积403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3%。作为地产行业领头羊,虽然缓慢、温和,但万科完成了2018年的销售回款目标。而在业绩如愿完成背后,万科的2018年烦心事不断。9月底流出的“活下去”的会议图片,被视作是对地...
1月7日,上海证券报讯,随着2018年12月碧桂园副主席杨惠妍升任联席主席,碧桂园内部的一场高管换防在新年伊始正式启动。1月4日,碧桂园再次进行人事调整大换防,主要涉及六位副总裁:张志远改任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执行总裁,朱剑敏兼任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副总裁,叶剑清兼任碧桂园农业控股公司执行总裁,程光煜兼任投资策划中心总经理,杨翠珑兼任集团总设计师,黄宇奘兼任集团成本管理中心总经理。此番人事调整将多位集...
1月4日,北京商报讯,2018年全年,房企几乎都在紧缩的融资环境中挣扎。随着公司债偿付高峰临近,房企债务违约案也接连曝出。2018年12月底,银亿股份宣布,因短期内资金周转困难,致使发行的“15银亿01”债券未能如期偿付应付回售款本金,出现实质性违约。此后,银亿停发高管工资奖金、接连处理公司旗下多个公司项目资产、停止对外投资以求断臂求生。但银亿面临的还不仅是3亿元债券违约的困扰。目前,中诚信证已将银...
1月4日,中房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百强房企中至少有57家房企对外直接或间接公布了当年的销售目标,这些企业的销售目标完成率均值为105.52%。其中,销售目标完成率超过100%的企业达到40家,还有17家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年度计划。从2018全年的销售业绩来看,虽然有17家企业未完成年度业绩目标,有些甚至与销售目标相差甚远,但相比2017年增长仍十分明显,几乎全都(16家)实现了正增长,有的甚至实现了翻...
1月3日,证券日报讯,刚刚过去的2018年,房企在追求规模化的同时也做出了部分调整,一部分房企选择“去地产化”将主营业务向非地产领域转变;一部分房企选择“多元化”,在房地产行业的上下游寻找更多发展机遇;还有一部分房企加快在房地产领域的深入布局,通过并购做大做强。如绿地集团宣布核心产业战略升级,通过“三大变革”推动房地产主业在未来三年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组成立大基建、商贸、酒店旅游三大产业集团...
1月2日,长江商报讯,2018年楼市调控政策堪称史上最严,全国各地调控政策超过300条。这一年,全国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发布,引发了行业周期调整。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和回报率遇到了“瓶颈”,大大小小的房企不约而同地开始寻求转型,而更名成为企业转型的标志。粗略统计发现,2018年以来,已经有近25家房地产企业更改企业名称,不乏万科、万达、保利等龙头企业。不管大小房企都在忙着更...
12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讯,2018年,楼市迎来史上最严调控,地产格局分化加剧,“慢下来”“活下去”等成为房企的关键词。随着调控持续深入,部分龙头房企逐渐感觉到压力,“地产一哥”碧桂园在年中宣布提质控速,减少拿地与部分效益不佳项目开工。谈及2019年的发展策略,碧桂园集团表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且不同地域的差别很大,碧桂园整体长线看好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未来,2019年将采取整体稳健谨慎的原则...
12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讯,万科董事长郁亮对房地产行业的基本判断有四点:全国范围内住房全面短缺的时代基本结束;国家租售并举的长期基调已经定下;老百姓在居住需求满足上不平衡、不充分;城镇化进程阶段已变,之前是大家从农村往城市跑,而今天是都市圈化。郁亮透露,万科今年的主要任务是“稳住基本盘”,例如,地产开发业务就是万科的基本盘。在“稳住基本盘”的基础上,未来万科将深入参与包括四大类业务:新...
12月27日,北京青年报讯,曾经在十年间股价涨了27倍多的中弘股份,最终还是以“面值退市”第一股的名头留在了历史中。据深交所11月8日公告,2018年9月13日至10月18日,中弘股份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触发终止上市条款。交易所决定中弘股份股票终止上市,并自11月1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12月26日,中弘退以下跌8.7%收盘,股价报0.21...
12月26日,第一财经日报讯,当下正值整个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周期,但地方政府年末推地的习惯似乎仍旧未曾改变。比如北京市在不久前的一天内推出13宗地块,总出让面积为79.40万平方米,总起价295.19亿元,最终12宗地块成功出让,揽金316.46亿元,这也成为北京历史上出让住宅土地最多、金额最高的一天。无独有偶,其他如广州、南京等城市也都相应地展开了岁末卖地大战,供应面积较前三季度大幅度增加。与之相对应...
12月25日,国际金融报讯,近日,一则“万达向绿城出让保险业务”的新闻引发市场对房企在金融业布局的关注。此番出售百年人寿后,万达金融将不再拥有保险业务的金融牌照,仅剩投资、资管、网络小贷、私募基金等业务板块。事实上,房地产企业涉足金融领域,是近年来房地产企业追求多元化发展中较为重要的布局之一。过去近十年间,泛海、恒大、绿地、华润置地、万科、万达、泰禾、龙湖、宝能等房企均出现金融化趋势,参...
12月25日,时代周报讯,12月17日,招商局置地与母公司招商蛇口联合发布了《经修订及重列不竞争契据》(以下简称“契据”)。根据修订后的契据,招商局置地将逐步开发不受地理限制的轻资产房地产业务,同时也有权参与中国(包括招商蛇口城市)的非控股投资安排。在地产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以及存量房时代来临的趋势下,遭遇业绩发展瓶颈的招商局置地逐渐向轻资产业务转型。从2016年开始,招商局置地便通过打造品牌公寓来...